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曾仕强解易经六十四卦视频(曾仕强解易经六十四卦)

曾仕强解易经六十四卦视频(曾仕强解易经六十四卦)

曾仕强教授亲自示范如何占卜解卦?(建议永久收藏)

曾仕强

请到公众号回复「智慧」收获每日精神食粮

【导读】

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现在怎么做,未来才能更好?这些可能是每个人都想要探知的问题。而《易经》的占卜功能,就是根据数的变化,以及自然规律,来预测未来。

那么,究竟如何占卜,才能尽可能准确地掌握未来的变化规律?这些占卜方法是否有据可循?占卜成卦之后,又该如何正确解读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曾仕强教授的解读。

易经的智慧-自占自解

很多人都很关心,为什么我们迟迟不讲占卦的事情?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占卦是非常迷人的事情,如果不对易理有一个初步了解,贸然就去占卦,就很容易一头栽进去,难以自拔。那种受害是很难挽回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想知道未来会怎么变化,这完全可以理解。尤其现在的时代,变化之快简直出乎大家的预料之外。因此我们都会去想,明天会怎么样?明年会怎么样?这几年会有什么变化?我该怎么做?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预测,对未来的变化,都非常关心。而《易经》则可以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告诉我们未来的变化,因此很多人就非常向往。

我们还是尊重孔老夫子的说法:不占而已矣。他这个“不占而已”,并不是说反对占卜,没有这个意思;也不是说占卜是不存在的,是迷信,也不可能是这样;更不是说你们都不会占,我一个人来占,他没有那么自私。他只是说,大家还是要把易理初步弄清楚,再去占,你才会比较安全。

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事情呢?因为系辞传讲得很清楚: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里面都用“玩”这个字,玩就是玩味和揣摩的意思。

孔子说我们在平时有空的时候,就把易卦拿出来,看看每个卦卦象的变化,看看卦爻辞讲些什么,以便对这些道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因为一切都是有道理的,不可能没有道理。当我们行动的时候,就要看这个卦的变化,卦序为什么这样安排,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借着占卜,然后来玩味、揣摩,看看给我们哪些参考。

他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我们不要依赖占卜。人一旦依赖占卜,就失掉了自主性,连生存的尊严都没有了。我们想想看,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占卦,这就等于人在做卦的奴隶。卦叫你做你就做,卦叫你不做你就不做,人完全是工具,还有什么价值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在哪一种情况之下,遵循什么程序,用什么心态去占卜,然后才可以叫做“玩其占”。

孔子又说:极数知来之谓占。这是在解释什么叫做占卜,就是通过占卜中数的变化来预测未来。其实现在科学也在预测未来,概念就叫预测学,也可以叫趋势学、未来学。连天气预报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未来天气的变化,只不过不是通过占卜而已,但也是通过一系列数的变化来预测,其中的原理是相通的。

孔子不仅在《系辞传》中解释了占卜,占卜就是通过数的变化预测未来,还阐释了究竟该如何占卜。那么这些占卜步骤的依据是什么?占卜的时候,数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又该如何根据这些变化占卜成卦呢?

我们来看《系辞传》第九章,上面写得明明白白的:大衍之数五十。我们要卜卦,以前是用五十根蓍草。因为蓍草的尊贵性和难得性,所以不要一下把它拔光了,以后没有了,那就糟糕了。我们现在不用五十根蓍草,用五十根筷子、五十个树枝、五十个铜板、五十个扣子,只要是五十个同样的东西,都可以卜卦,而且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说“大衍之数五十”呢?衍就是演绎、推演的意思。关于五十的说法很多,有说这样的,有说那样的,大家都可以参考。现在,我们去看看《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序,第五十卦是什么呢?第五十卦就是鼎卦。鼎卦的意思是说:我现在要卜一件事情,祈请不管是哪方神明,都要鼎力相助啊!大衍之数到底怎么来的,因为当时没有讲得清楚,所以后来大家都要猜测,那我们也猜测,不是更简单了吗?

“其用四十有九”,就是五十根蓍草用四十九根,有一根不用。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更容易理解了。因为如果说用五十根,两边一分刚好一边二十五,那不糟糕了吗?因为两边都是奇数。如果拿掉一根,剩下四十九根,无论怎么拿,都是一边是奇数,一边是偶数,这样就分出阴阳了。而且《易经》的第四十九卦正好是革卦,革卦的意思是说要有所变革,想革故鼎新,弃旧开新,所以才请神明鼎力相助。

通过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占卜者就能把心念集中在一起,发出诚信的那种力量。这样解释不是很简单吗?而那个不用的一根就当做太极,太极是不动的。

然后是“分而为二以象两”,把一根拿出来,说:拜托,请鼎力相助啊!我现在想要有一番作为,革故鼎新,请告诉我情况怎么样。然后把四十九根分而为二。分而为二就是太极生两仪,分阴分阳。

“挂一以象三”,就是从一侧里拿出一根,挂在另一只手的无名指与小拇指之间,就变成了三才,代表天地人三才,完全符合《易经》的道理。挂一以象三,是拿左边的还是右边的?正面看和反面看,左右正好相反,所以怎么拿都有道理。

比如我们到庙里头去,要靠哪边走呢?我们常常说左青龙、右白虎,到底是以坐向定还是以面对定?就很难搞清楚。我们以前所讲的方向,大概都是以坐向确定的,都是以它为主,不是以我为主。两仪在左边的象天,在右边的象地,即在左边的策数中分出一策象人,挂在右手的小指间,以象天地人三才。

取左边的蓍草,执于左手,以右手四四揲之。就是以四策为一计数单位,揲之就是数之,一数就是四策,以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数到最后,视所余的策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都算是奇数,即将此奇数之策扐在左手的第三第四指之间。此即“归奇于扐以象闰”。已经四四数过之策则放回左边。

次取右边之策执于右手,而以左手四四揲之。这也是“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数到最后,视所余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都算是奇数,而将此奇数之策扐在左手的第二第三指之间。此即“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已经四四数过之策则放回右边。揲蓍到此,是为第一变。

检视扐在左手三四指间的左余之策,以及扐在左手二三指间的右余之策,如左余一策,则右余必三策,左二则右亦二,左三则右必一,左四则右亦四。合计左右所余之策,以及在右手小指间的一策,即是一挂二扐的策数,不是五策,就是九策。即将这五策或九策另置一处,第一变即告完成。

再将左右两边已经数过的蓍草合起来,检视其数,或是四十四策,或是四十策,再度分二、挂一、揲四、归扐,如第一变这样。最后检视左右所余之策,左一则右必二,左二则右必一,左三则右必四,左四则右必三。合计左右所余之策,以及挂在右手小指间的一策,即是一挂二扐的策数,不是四策,就是八策。即将这四策或八策另置一处,是为第二变。

又将左右过揲之蓍合起来,检视其数,或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如第二变那样分二、挂一、揲四、归扐。最后检视左右所余之策,与第二变同,则将所余之策与挂一之策合之,另置一处,是为第三变。

三变而成一爻,计算三变所得挂扐与过揲之策,便知所得何爻。如三变合计得挂扐十三策,以减四十九策,则知三变合得过揲的策数是三十六策,以四除之,因为揲蓍时是以四四数之,此处故以四除,则三十六得九,是为老阳。如三变合得挂扐二十五策,则知三变合得过揲二十四策,四除,得六,是为老阴。如三变合得挂扐二十一策,则知三变合得过揲二十八策,除以四,得七,是为少阳。如三变合得挂扐十七策,则知三变合得过揲三十二策,以四除之,得八,是为少阴。

如是三变而成初爻,即将初爻画出。以下不再命蓍,即用四十九蓍,分二、挂一、揲四、归扐,再经三变而成二爻。以后每三变都是如此。

一卦六爻,十八变而成一卦。画卦时,由下往上画。前九变而成三爻,出现一个三画卦于内,即是初二三爻,称为内卦。后九变又出现一个三画卦于外,即是四五上爻,称为外卦。得内卦是小成,得外卦是大成。六十四卦皆是如此。

可见占卜,就是经过十八次数的变化,最终成卦的。但是占卜的目的,不是得到一个卦象,而是要预测未来;人们在占卜成卦后,该如何正确解读卦意,指导未来生活呢?

现在要举一个三国时代的案例,来让大家知道怎么占卜,怎么解卦。三国时代有一个非常出名的事件,叫做“大意失荆州”。我们现在不管是不是大意,我们只是把这个过程的一个案例说出来。

孙权听说关羽失败了,他就很紧张,因为不知道结果到底会怎么样。东吴朝中有一位在易学界很有名的人,叫虞翻。孙权就对虞翻说,你那么会占卜,就再占一下,关羽这次会怎么样?那虞翻只好占了。

占出来第一个数字是七,就是初九爻。第二次的数字还是一个七,就是九二爻。第三次的数字是八,就是六三爻。第四次的数字是八,就是六四爻。第五次的数字是九,就是九五爻。最后一次的数字是八,就是上六爻。那么大家看一看,整个的卦象就出来了,刚好就是一个节卦。

我们讲忠孝节义,而关公就是节的代价,他是气节薄云天,那么就卜到这个卦。这个卦里面数字有七有八有九,而七八是不变的,因为七是少阳,八是少阴,都不会变。只有一个九是老阳,会变,阳就会变阴。原来的这个卦叫做本卦,而九五爻阳变阴以后,就变成另外一个卦了。所以卜出来的结果,本卦是节卦,变卦是临卦。

卦卜出来了,就要断卦了。当时的情况当然急得很,那到底会怎么样呢?虞翻说,不出两天关羽就断头了。他怎么敢这样子铁口直断呢?就是因为他了解当时的状况,如果他不了解当时的状况,铁口直断那不是太危险了吗?

那么看这个卦的变化,九五是代表谁呢?代表关羽。当时在荆州关羽就是主事的人,没有再比他大的了,他就是九五之尊,所以这件事情当然要发生在关羽身上。而关羽是一个最重忠孝节义的人,既然节卦变成临卦了,看初九和九二两个爻,就是两天之内,他的头就断了。结果就变成了事实,因为虞翻很了解当时的状况。

如果不了解这些现实状况,就凭一个卦象怎么断卦呢?一般来讲就是凭两样东西:一个是根据变爻。比如这个节卦就有一个变爻,就是九五爻变了,其他各爻都没有变,那就表示所有的变化,都集中在这个爻上。

另外还有一个线索,就是《系辞上传》第九章讲的: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天数就是奇数,一三五七九一共五个,五个数加起来是二十五。地数就是偶数,二四六八十,五个数加起来是三十。三十加二十五等于五十五。

《易经》第五十五卦是什么卦呢?就是丰卦,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天地之间。“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易经》通过数字的变化,通过数字的象征,构成一个非常灵活的变化体系,可以贯通天、地、人、鬼、神。

我们从节卦所卜出来的数,可以来算算看,七加七,加八,加八,加九,加八,和为四十七。天地之数五十五,用五十五减掉四十七是八。那么哪个爻是八呢?由下往上数,初九是一,九二是二,六三是三,六四是四,九五是五,上六是六,然后再把上六重复一下,上六是七,九五正好是八。可见九五还是变爻,又是那个最关键的爻,这样判断就更笃定了。

那么九五爻的爻辞是什么内容呢?是“甘节,吉,往有尚”。说明关羽没有怨恨,而是心甘情愿的:死就死了,我尽力了,问心无愧。虽然看起来很凄惨,事实上属于好死,他死得心安理得!像这样的卜卦,是非常赋有戏剧性的。当然,一定要配合实际的情况来做判断。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把卦卜出来以后,要跟现实状况去对应。如果差得太远,就要有怀疑态度:是卜卦的过程有问题,还是预示未来的变化?凡是现在一点痕迹都没有的预兆,那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未来要走上这条路,所以要提高警觉,防患于未然。如果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两年前就是这样了,那么现在为什么还没有变化呢?那就要从变卦去看一看。

比如上面卜关羽的那一卦,如果节卦已经成为过去时,那就看它的变卦临卦。看临卦的六五爻,因为临卦的六五爻是从节卦的九五爻变过来的。如果看了临卦的六五爻的爻辞,就知道了在提醒什么,这样推断起来就八九不离十了。

我们可以经常练习卜卦、断卦,把每一次的情况都记载下来,事后再进行对证,然后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慢慢就会找到一条路径了,自己非常熟悉、非常管用的路径。

为什么老是说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呢?这是不是很自私啊?其实一点也不自私。比如,孔子就告诉我们:“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做学问,是要提升自己,卜卦是告诉自己怎么样思虑才会周全,而不是胡言乱行去害人。

我们为人做事都要谦虚谨慎,而不是目空一切:就自己行,别人都不行。只要我们说自己行,老天就会觉得好笑,没准什么时间就会让我们出丑,叫我们很难堪。这就是《易经》第十五卦谦卦没有学好。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好好学习占卜,很诚心地去占,很仔细地去解。解完后还要参考现实情况,跟大家研究研究、讨论讨论,然后形成一个比较可靠的判断,这样才比较妥当。

下载易经思维app,真的能改运

共建易经平台

易经思维

本文内容:曾教授《易经的智慧》

曾仕强教授:易经64卦否卦不交不通(天地否)

曾仕强频道儒道易行

弘扬道统易学文化,传播圣贤智慧,践行中国式管理!

十二消息卦:《易经》否卦代表申月,节气为处暑。否卦六爻代表立秋至白露。申月相当于农历的七月。

否卦卦象已有三个阴爻在下,正所谓否极泰来。此时阴气已经变得很强盛,也就是说,天气虽然很热,但是还是容易着凉。

☆上情不能下达,下情无法上达,闭塞不通,就是否的状态。处在否的环境,能得富贵而不得,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坚守正道,才是君子所为。否是可以化解的,只要我们把它变成实际的行动,坚定意志,小心谨慎,自然会有好的成果,自然会否极泰来。

生活启示

否卦告诉我们,在行不通的时候,最好装蒜,最好装傻,最好装愚笨,聪敏不一定外露。这也是《论语.公冶长》中所说的: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作为君子,不要正面去跟小人门,因为老天爷会治理他。如果君子去跟小人门,那君子就变成小人了。现在很多君子心理气愤,一定要跟小人门,殊不知,只要一门,那就是小人。就是品德修养不够好。

保泰和去否都不容易,我们不能惧怕,更无法躲避,面对现实,步步为营,终将否极泰来。

曾仕强《易经完全通 初级班》第23节 乾坤由开天辟地而诞生

易经前面两个卦,一个叫乾卦,六个爻都是阳的,由下往上六爻的代号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另一个叫坤卦,当乾卦的六个阳爻,一下子统统变成阴爻,就是坤卦。

我们现在一翻开《易经》,就看到前面两个卦。一个叫乾卦,从头到尾,六个爻都是阳的。我们把这个叫做代号,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从头到尾都是九。当它一变的时候啊!六个阳爻一下子通通变成阴爻,那就叫坤卦。所以,坤卦是由六条完全没有纵断的直线,一下子变成六条通通都是纵断的阴爻。你看它的编号,马上由初九变成初六、九二变六二、九三变六三、九四变六四、九五变六五、上九也变成上六。

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卦,在《易经》里面叫做错卦。他们两卦互错,彼此相错。当然,乾卦六爻都是阳的,突然间,变成六条都是阴的——坤卦,这种现象只有一种。

乾、坤,它是同时出现的,这个我们把它叫做开天辟地。有的天,它一定有地。有了地,你才看得到天。现在的科学认为,宇宙它本来是一团能量,天地不分,就是我们所讲的混沌,我们所讲的无极,经过一次大爆炸。我们用“爆炸”这两个字,实在不足以形容当时的状况,因为现在在我们的脑海里,爆炸就是“砰”,完后砰、砰、砰…,了不起是这个样的。他们是同时,而且非常激烈的,空前绝后的一次大爆炸,所以给它一个名称叫做——大霹雳,英文叫做big bang。

这个big bang产生以后,万物就开始出现了。开天辟地,它有两种力量,一种叫做创造,一种呢,就是演化。演化要根据创造做充分的配合。所以乾卦,就代表创造的那股力量。而坤卦呢,就代表这个创造出来的东西要让他落实,要让他适应,要让他不断地演化的那一股力量。

所以我们常常讲,乾坤配,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中国人讲无三不成礼。因此,我们可以说,六十四卦只有三类:一类就是纯阳,就叫乾卦;一类是纯阴,就叫坤卦;另外一类就是有阴有阳,有阴有阳。因此呢,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数量来讲,乾,只有一卦。坤,只有一卦。有阴有阳,乾坤配,它会产生六十二卦。可是,就值来讲,各占三分之一,乾坤两卦就占了三分之二。

所以,我们才会讲乾坤易之门。乾坤——是易学的大门。因为这个门太大了!所以,他有两扇:一扇叫天,一扇叫地,一扇叫乾,一扇叫坤。两个门同时一打开。里面六十二卦全部呈现,清清楚楚,那就叫做宇宙万象。

中国人为什么特别重视家庭。你看,在所有人类当中,家庭观念最浓厚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因为《易经》告诉我们,八卦他是一个大家庭。其中,乾卦是父亲,坤卦是母亲。凡是跟乾卦有关的,那三个卦都是女儿。凡是跟坤卦有关的,那三个卦反而都是儿子,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你看现实好了。儿子多半长得像妈妈。女儿多半长得像爸爸。这是什么道理?如果女儿长得像妈妈,儿子像爸爸。那男女就分成两种:一种越来越男性化,叫做男人类。一种越来越女性化,就叫女人类。因为乾坤它所产生的,都是有交错的。

所以,各位可以看到,乾卦三爻都是阳刚的,最底下往上上,叫做下、中、上(注:指上图中的下爻、中爻、上爻),最底下那一爻,就是最先出现的,所以当乾卦的最低下那一爻,变成阴爻的时候,它就代表长女。长女是什么卦?就是巽卦,就是风。

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家庭?先生女儿,这个家庭有什么好处。就是大家比较和顺,因为小女儿很可爱啊,所以,父母也喜欢她,大家都喜欢她,她就带来和顺的这种气氛。所以,实际上如果生一个的话,那男的跟女的是一样好。如果生两个以上的,那大家都比较喜欢老大是女儿。

三个阳爻,当中变成阴爻的就叫中女,就是第二个女儿,他是什么卦?是离卦。离卦呢,它就是带来很美丽的景象。老大出生了叫千金,老二女儿出生了。哎呀!又来了一个仙女了。她呢,会让家庭呐,这个,你看最起码一个小家庭。妈妈、长女、二女,那么有三个漂亮的女性。这个离卦,它也给我们一些问题。就是说,这里面就开始闹意见了。

等到第三个女儿出现了,他就是乾卦最上面的那一阳爻变阴了,那是少女。小女儿出来了,那我们就把它叫做兑卦。兑卦就是说,你不要不高兴嘛!你要很喜悦的。啊,多一个女儿有什么关系呢?哎,实际上各位就知道,这时候已经有很多心里头的问题在里面。我就看到一个人,他非生一个儿子不可,一连串生了五个,他心想第六个该是儿子了吧!呵,生了第六个,那大家就安慰他了,也不错啊!六仙女啊!他一想六仙女以后,该来个儿子吧!再生一个,七仙女。那你说,他这个男的是什么感觉?

我们是不赞成,有这种男女不一样的感觉。在中国社会里面。因为,我们总觉得,要有一个儿子,他会带给你一番的震动。所以,我们现在看看好了,坤卦,三爻都是阴的。然后,最底下这一爻变成阳的,就叫震卦,就是长男。所以,如果这个人姓王,他的名字叫王震。你就知道,他是排行老大的儿子。否则,不会叫这个名字的,李震、孔震、程震,那名字单字叫震的,他就是因为家里一阵震动。说,哎!总算啊,有传人了,总算我们祖宗有人祭祀了,主要是这个意思,所以不要把他想的重男轻女去。不要!

女儿有女儿的好处。你看女儿,从小都会帮忙家事,和气。可是儿子呢,他就要发奋努力啊,他就有一番表现呐。因为所有的那种寄望,都在他身上。他怎么能不震动呢?坤卦的中爻,由阴变阳,就是老二,第二个男的出来啦!他是什么卦?他是坎卦。为什么是坎卦呢?各位很清楚了,这个老二跟老大,他们经常是意见不相同的。他不服气的,哦,你早出来你就了不起啊?那老大说:“你是老二啊,你不听我!”越有钱的家庭,越有势的家庭,这个老大跟老二,这两个男的,始终是处不好。一个来的时候,带来一番震动,一个人来的时候,就告诉大家要家和。家里不和,兄弟阋墙(注:阋xì墙指兄弟不和睦,又常比喻内部矛盾,有不和;内讧。 又指翻墙的意思。)啊,将来是麻烦的。

老三是什么?就是坤卦最上面的那一爻从阴变阳,那就艮卦。艮卦,有好几个意思,一个是说,你有三个男的,你们家够了,不要再生了,人口那么多。第二个就说,那你如果现在就停止的话,你们家就要做一番规划。哦,怎么样子使它变成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个阻碍。所以同样一个小小的一个变动。你好好去想。你会觉得,他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实在是很大的。

曾师良言 | 每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的卦也由自己去画

大家好,我是曾仕强学堂编辑部心易。

本周【曾师良言】语录箴言专栏,继续为您分享易经的奥秘,带领大家认识卦有何用。

《易经》中的卦,到底说的是什么?人一生都在画自己的卦,你会画出哪一卦?一起来看看吧。

卦有何用?

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按图索骥,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清楚怎么去应对,这才是《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对我们的人生作用。每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的卦也由自己去画。

1.

“卦”就是悬挂起来的意思,就像我们去照个相,然后用相框装起挂在墙壁上,卦的意思就和这个过程是一样的。因为人的眼睛是往外长的,我们看别人很容易,看自己却永远看不清楚。

所以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我们就把自己的相挂起来,好好看一看,就像跳出事外看别人一样,对自己会有一个更清楚和清醒的认识。

2.

卦,有两个关键字,第一个是“爻”(yáo),卦当中的每一个符号都叫一个爻。整部《易经》就是两种不同的符号,阴的(- -)叫阴爻,阳的(—)就叫阳爻。卦的第二个关键字是“六”,即每个卦都由六个爻组成。这就告诉我们要把一件事情分成六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调整。

3.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代表了宇宙人生中的六十四种情境。大自然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有着一定的规律,人类社会千变万化,也有着一定的规律,而历史经常会惊人地相似。我们的人生,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而《易经》就是一部了解宇宙人生的宝典。

4.

《易经》中的卦分三路,一路是讲时,一路是讲位,一路是讲性质:阳的用九,阴的用六。可是这三样如果用三个字来表示很麻烦,所以我们的祖先把它简化成两个。因为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时比位重要,所以用初不用下,用上不用末。

5.

《易经》中的爻只有两种,就是阳爻和阴爻,因为宇宙万物万象的变化,都是阴阳互动的结果。阴阳是合一的,阴阳分开,就没有办法生生不息。要想生生不息,就需要交易,所以交易就成为《易经》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6.

坤是纯阴,是六画,所以阴叫“六”。因为阳是创造,阴是配合。因此,讲阳的时候一定把阴带上,叫作阳统阴。阴阳不能分开,所以《易经》的第一组卦就是乾和坤。

7.

《易经》对我们最大的功用,就是每一个卦有六个爻,人也应该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六个阶段,然后根据这六个阶段的不同要点去调整。

换句话说,每个人一生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一生的卦象,也都是自己画出来的。

8.

孔子一生就是一个完整的卦象,卦有六爻,孔子的一生正是分成了六个阶段:一,十五而学;二,三十而立;三,四十不惑;四,五十知天命;五,六十而耳顺;六,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个卦,叫作人生奋斗的总纲领,对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参考,因为只要把这个卦看清楚了,也就知道自己人生的道路该怎么去走了。

9.

孔子一生不只画了一个卦,他更重要的卦,是对自己一生在六个阶段中完全不同的人生感受。这个卦分上、下两部分。

第一个,出现在《论语》的开篇《学天》中,“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孔子人生的一个理想和计划,而“学天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他实践的成果。

孔子的意思是,学了以后要赶快在生活当中实践,并养成习惯。当我们发现学习会带来这么好的习惯,而这些好的习惯又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收获,这多喜悦呀!

10.

第二个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就是“三十而立”的成果。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跟所有人来往都有了基本的原则,不乱来,朋友才会乐意跟你交往,才会一有时间就大老远地来看你。这个原则就是要将心比心,站在朋友的立场来想事情,不能只顾自己,不想别人。

11.

第三个是“四十而不惑”,成果就是“人不知而不愠”。“愠”就是小小的生气。“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难做到的事情。今天许多人跟孔子所讲的刚好相反,是人不知而大怒,完全与孔子背道而驰。

其实“隔行如隔山”,那你就可以想象,你在你的行业里面再优秀,再特别,但别的人还是会不认识你,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你自己不迷惑就好了,别人怎么想,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情,你完全没有必要生气。

12.

第四个是“五十而知天命”,对应“发愤忘食”。发愤忘食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你知道这一辈子要做什么的时候,明确了自己这一辈子的目标以后,才可以发愤忘食地全心全意去做。这个时候不能再计较了,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

13.

第五个,“六十而耳顺”的成果,叫作“乐以忘忧”。乐以忘忧,是说要把所有的忧愁都当作乐趣来看。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们会觉得很忧虑;但是在你看来,这是一种乐趣,因为接受有具体目标的挑战,本来就是一种乐趣。这才是《易经》有阴有阳的一种变化。

14.

第六个“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成果是“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从来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因为他根本没有年纪大的观念。一个人怎么做都很自在,都没有苦恼困扰,怎么会觉得自己老了呢?

15.

真正懂得《易经》,对《易经》贡献最大的是两个人,一个孔子,一个孟子。孟子把《易经》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但是你在《论语》跟《孟子》里面都看不到一个“易”字,因为在那个时候,《易经》已经被扭曲化了。很多人不敢谈,一谈就有人说你又来算命、又来卜卦了,就想到那里去了。

这是《易经》的命运,我们一定要去理解。我们这一次讲《易经》,要摆脱那些小用,走上大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众信公号:曾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