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人死后做七是什么意思(做七是什么意思)

人死后做七是什么意思(做七是什么意思)

在农村,人死后要“做七”,“做七”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讲究吗?

我国自古就十分注重丧葬文化,繁琐的丧葬礼仪不仅体现了后人对先人的尊重和思念,还体现了对孝道的传承。在农村,经常会听说人死后要“做七”,“做七”是怎么回事呢?那天都有什么讲究呢?老李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做七”的事。

做七又称为“斋七”、“理七”、“烧七”、“七七”等,就是指农村人死或者出殡之日算起,第一个七日为“头七”,要去上坟祭拜死者,然后每个七日都是如此,直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

“做七”最早是汉族的丧葬习俗,由于汉族人口庞大,慢慢把“做七”习俗带到了全国各地。《北史•胡国珍传》记载:国珍年虽笃老,而雅佛法”,及薨,“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佛”。这里的“薨”是指诸侯或大官的死,意思就是说南北朝时期,胡国珍这样的大官死后就有“做七”的习俗了。

“做七”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佛学《瑜伽论》认为:人生有六道轮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下界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所七日终,而未寻求有果,则更续七日,到七七四十九日终,必生一处。所以人们逢七便祭奠逝者,以求其寻得生缘。

另一种说法是“魂魄”说,古人认为人生四十九日,七个魂魄全部便附于人体。人死后,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死后四十九日而七魄散。

“做七”有什么流程和讲究呢?

“做七”的礼仪纷繁复杂,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简化很多了。在做七时,以头七、三七、五七、七七又称断七的仪式较为隆重。

民间传说“头七”之日,死者魂魄要回家看望亲人,所以亲属要设灵位,上坟烧纸祭拜,中午要为祭拜的亲友准备饭菜。在南方有“呼七日”的习俗,那天长子要用斧头将一个饭碗打破,全家痛哭后,进行祭拜。一般“头七”的仪式和祭品都是由长子准备。

“二七”又称“小七”,这天的仪式就相对简单了,一般上坟祭拜烧纸就可以了。

“三七”又称“散七”,这天儿子和儿媳要点好香火到十字路口呼唤逝者,之后上坟烧香祭拜。不过在南方,“三七”又称“查某子旬”,那天要由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准备丰盛的祭品前来祭拜。

“四七”和“二七”一样,仪式比较简单。

在北方,“五七”要由出嫁的女儿负责操办。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准备纸扎、酒食等祭品回娘家祭拜,其他亲属也要准备纸钱等祭品,主家则要准备饭菜。所以祭品要带到坟地烧掉,然后吃了午饭才算完成“五七”的仪式。

“六七”也属于“小七”,所以同“二七”和“四七”差不多。

“七七”作为最后的告别仪式,是比较隆重的,那天亲友一般要全部到齐,再去上坟祭拜。“七七”又称“断七”、“尾七”,就是结束“做七”仪式的意思,那天亲属不用再穿孝衣,也算是对逝者的告别,回归自己的生活。

结语

这些迷信而繁琐的仪式,能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道理。老李认为:中华民族讲究“百善孝为先”,这些丧葬习俗归根到底还是对孝道的传承。当然,现在人们已经不再重视这些迷信习俗了,很多年轻人甚至都没听说过“做七”这个词。但是老李想说,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一定有它的道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传统习俗传承下去。

农村老人去世,为何要“做七”,背后的传说让人心疼不已

图|小林

编辑|小林

阅读文章前,可以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分享,也能及时看到更多新鲜内容!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老人去世后家属要为其“做七”的习俗源远流长。这背后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反映出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先人的缅怀。

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这一习俗是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传说中的“做七”

关于“做七”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诸多传说。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关于阎罗王与生死簿的故事。

传说中,阎罗王命令下属在生死簿上每隔七天划掉一个死者的名字,以表示其已度过一个“七期”。

这个过程共需经历七七四十九天,期间家属需为逝者举行超度仪式,帮助其顺利度过这些阶段,最终得以安息。这个传说背后所蕴含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做七”习俗的演变

在历史长河中,“做七”习俗逐渐演变出一套复杂的仪式。这包括请僧侣诵经、设坛超度、烧纸钱等。这些仪式旨在帮助逝者顺利度过“七期”,同时也体现了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尊重。

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这些传统习俗逐渐被简化甚至淡忘。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选择通过更为便捷的方式来表达哀思;另一方面,一些陈旧观念和封建迷信成分也逐渐被现代人所摒弃。

现代社会对“做七”习俗的批判性思考

简化与遗忘:在现代社会中,“做七”等传统习俗逐渐被简化甚至遗忘。一些人认为这些繁琐的仪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因此选择更为简单的方式来缅怀先人。

然而,这种简化是否意味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淡忘和忽视?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传统习俗?

封建迷信与科学理性:尽管“做七”等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先人的缅怀,但其中也掺杂着一些封建迷信成分。

例如,一些人过分迷信超度仪式的作用,甚至将其视为改变逝者命运的手段。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习俗,剔除其中的迷信成分,发扬其中的积极意义。

传统与现代融合:在现代社会中,“做七”等传统习俗并非完全没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尝试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新出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新形式。

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缅怀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同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

尊重多元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包括“做七”等在内。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也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农村老人去世后“做七”的习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这一习俗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

我们应该以批判性思维审视这一现象,既要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又要剔除其中的迷信成分,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七夕话“七”

作者//魏建

七夕节 ,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传说中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却遭到了天条律令的禁止,也遭受到了王母娘娘的惩罚,将牵牛贬下凡间,以牛郎的身份生活在一个农民家中,并和一头老牛(金牛星)、一辆破车糊口度日。在天上的七仙女趁一次凡间一游的机会通过紫色手巾与牛郎终于相遇,牛郎看见七仙女的那一刻,回忆起了前世所有的记忆,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并生下了一儿一女。王母娘娘知道后,勃然大怒,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回天庭问罪,牛郎披上去世的老牛拥有法力的牛皮,带着儿女追向七仙女。王母娘娘看见后拨下金簪,往两人中间一划,变成了一道无法越过的沟壑。牛郎和七仙女,隔着这道沟壑泪眼婆娑,无尽的深情在倾诉,并向王母娘娘哭诉和求情。王母娘娘和各天神被他们的真爱和深情所感动,不忍再分割如此深爱对方的两人,但有碍于天条律令的禁止,便派喜鹊组成鹊桥,让两个相爱的人和他们的孩子在每年七月初七踏上鹊桥相会。这就是富有传奇和神话色彩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

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这天女性会欢天喜地竞技娱乐 ,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

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乞巧”。古人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十分重视。在七夕夜晚,年轻的姑娘、妇女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由七夕的传说,我们很容易想到“七”这个数字,“七”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数字。

首先,人从出生到逝世,都离不开七。 据说,女娲娘娘创造苍生时,在第七日造出人来,初七为“人日”, 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羊、四日猪、五日马、六日牛、七日人。七于是成为时间循环往返的周期,女娲娘娘七月七日, 便是人生人,象征生命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此外,“七”与女子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中将七定义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数:女子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发育有了月事,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

从人的身体来看,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七窍(目、鼻、口、耳)。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食、听、视、息。”

人体有七脏,即心、肝、脾、肺、肾、胰、脑。它们都是具有特殊组织组成的,结构和功能也各不相同,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其他器官是无法替代它的作用。

人体除了脏、腑、奇恒之府、七窍之外,还有筋、皮、血液、津液、肌肉、神经、毛发等七体。它们分别对人体起着牵引和拉力、排汗散热,防御病菌入侵、输送养料、氧气、废物、输送,滋润、营养机体、使人体产生运动、传递信息、看出人体的状况等功能。

人体还有七个能量中心,分别为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腹轮、脐轮、海底轮。

人体消化系统有七冲门,即: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七大营养素是指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纤维素。这些营养分布于各种食物之中,只要能均衡饮食,就可以获得。

有营养必然也有毒素,人体内有七种毒素,即:气毒、汗毒、宿便、尿毒、脂毒、血毒和氮毒。

人是感情动物,除了必须有的营养外,人还有“七情”“六欲”,“七情”最早见于《礼记·礼运》中,原文记载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在《三字经》中也有记载:“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写道,如果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一般7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7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7的倍数,14天或21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

更为神奇的是,动物和人的怀孕周期都是7的倍数。

鸡孵蛋:7X3=21天

猫怀孕:7X9=63天

兔子怀孕:7X4=28天

老虎怀孕:7X15=105天

人类怀孕:7X40=280天。

在历法中,一个星期为七天,天上有北斗七星,它像一把勺子,随着一年四季的变换,勺子把的位置不同。《鹖冠子》记载:“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与7相关的常见自然现象还有彩虹,如果将一柄三棱镜放在阳光下,或者从雨后的彩虹中会发现7种不同的颜色,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据科学研究,人的最佳睡眠时长为7小时;酸碱值为7的时候是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则为酸性 。

还有人去世后都要“做七”,意思就是在人去世后,每逢七日就要进行一次独特的仪式,传说先人进入地府后7日可达望乡台,这是先人最后一次回望亲人故乡的机会,之后每7日会有一次转世投胎的机会,家人需要通过法事来助先人一臂之力,一共7次方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很忌讳数字“七”:给人送礼时忌讳七件或七样,饭桌上的菜决不能是七盘,在挑选良辰吉日时除开七、十七或二十七。在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初七为凶日,忌婚假,有七月初七,迎新嫁女避节之说。“逢七不归”的俗话,指的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有“七出”的戒条,犯了七条就要被休回娘家。

由此可见,古时候的人们为“7”这个数字赋予了很多的传说与含义,那么古人为什么会对这个数字如此关照呢?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他们发现了自然界中关于7的神秘规律。

另外,在文学艺术方面,古人也创造了许多关于七的名词,如音乐有“七音”: 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商;诗歌有七言、七绝、七律诗;人有“七窍”。佛塔有七层、天上七仙女、世间有七珍(金、银、琉璃、碎磲、玛瑙、琥珀、珊瑚)、 还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七步成诗等文人美谈,文学作品总亦出现七剑下天山、江南七怪、全真七子……

关于七的成语,更是不胜枚举:七病八痛、七情六欲、七事八事、七手八脚、七十二行、七折八扣、七拼八凑、七颠八倒、七青八黄、七行俱下、七擒七纵、七次量衣一次裁、七日来复、七死八活、七长八短、七步之才、七扭八歪、七上八下、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七推八阻、七高八低、七棱八瓣、七窍生烟、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三魂七魄、七拱八翘、七病八倒、七步八叉、七步成诗、七穿八烂、七疮八孔、七搭八扯、七大八小、七担八挪、七断八续、七返还丹、七横八竖、七口八嘴、七老八十、七窍玲珑、 七窝八代、七相五公、 七纵七禽、 七脚八手、七尺之躯等等等等。

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每个卦象由六个爻组成,每一爻,都是整个卦特定的时空发展阶段。例如,初爻为始一三四爻为中,上爻为终。当六步阶段性时空行程完成后,整个卦的气数便走尽,再走下去“第十步”,即开始新一周期或卦象的行程,故《复》卦辞曰:“七日来复”。

在《奇门遁甲》中,“七”所在的宫为兑宫,属惊门,五行属金,季节为秋季,颜色为白色,方位为西方,所在的星为天柱星,八神为太阴;气象代表雷电,口才方面能言善辨,言辞激励,物象方面属于金属刀剑之类,该宫主口舌是非、惊恐刺激、法庭论辨、赌博游戏等。人们通过这个数字能推测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物。

从易学的干支学体系而言,同样以七为变化之数。在干支学中:天干十个,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二个,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组合共成六十对,故称六十甲子。

天干中,从甲到庚正好十位,庚冲克甲,故庚又有变更之义,在风水书籍《奇门遁甲》中,甲与庚是一对主要矛盾;地支中,从子到午,也是七位,子午对冲,水火不容,子是冬至的阴极之处,午是夏至的阳极之处。

在干支体系中,无论是天干还是地支,逢七位必冲,冲则生变,其事态的运行轨迹向相反方向转换。

据此原理,便不难理解夫妻关系中为什么有“一年之痒”的现象。不只婚姻关系,人的事业、健康,社会经济、文化趋势等,都有逢七生变的现象。这个“七”,可以是七年,也可以是七月,或七天,七小时,根据事物周期的长短而不一而论。

细看下中国历史,基本700年一个轮回变化。汉朝建立于公元前200多年,唐朝建立于公元600多年,明朝建立于公元1300多年,两两相差约700年,明朝后700年,正好是公元2000年左右,也就是说21世纪必然是中国影响世界的世纪。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逢七的年份和月份上,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1947年,外蒙古军队来势汹汹,势要侵占中蒙边界北塔山要塞。

1966年10月27日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1977年8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七”字的含义既有吉祥和吉利意思、也有变化、冲突之意,无论贵还是贱,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数字毕竟只是一个为了方便生活的代号,我们要从科学的生活观出发,数字背后的物质实体才是更加值得我们重视的东西。

中国丧葬文化中,“七七丧俗”有一定依据,头七五七是有说法的

在中国的丧俗文化中,做“七”仪式挺重要的,它一般会和吊唁仪式放在一起进行。依照古代的丧俗来看,人死后其灵柩要停三天以上。这是因为人们觉得死者有一定的复生机会,如果在死后三天时间内没能还阳,这就说明死者真的离开了。

而在做“七”仪式里, 人们每逢七天就有一祭,需要持续七七四十九天,这之后才算结束。现在有不少人都觉得“七七丧俗”很迷信,但其实“七七丧俗”是有依据的,当中的头七五七均有说法。

“七七丧俗”遵循“七七制度”

首先需要强调,“七七制度”不管在科学上,还是文化传承上都有依据。这个制度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柔和的产物。当人死去以后,后人每隔七天就会祭奠一次亡故的长辈,一直延续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七七丧俗”逐渐被简化为“五七”,有些地方甚至只剩下“头七”。而在这两个时间里,后人所举行的祭奠仪式也会相当重视。

至于“七七丧俗”的形成,学术界认为有两种说法。首先第一种说法是:七七丧俗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招魂文化。第二种说法则是佛教中的“七七”奠、“七七”斋。

这里简单说一说“七七斋”,所谓七七斋,指人死后的四十九天时间里,亲属需要每七天为死者营斋作法,或指第七次之追荐日。之所以要举行这样的仪式,就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得生缘”,死者投生后就可以“转劣为胜”。

对“七”的崇拜

事实上除了上述两种说法以外,还有一些人提出,“七七丧俗”的形成更有可能是因为古人对“七”这个数字的崇拜。而道教以及佛教的说法,只能说是略有些影响罢了。

在儒家文化中,丧葬礼仪被当成是“孝道”的表现,“孝道”又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如何的重要标准,大概也是因为如此,人们才对“七七丧俗”相当重视。

早在周朝时期,古人其实就已经有了父母葬后,迎其魂灵进入棺木的仪式。且最重要的是,古人有着相当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使得死者的“七虞之礼”延续时长不尽相同。

比如说士之丧为“三虞”,大夫之丧为“五虞”,诸侯之丧为“七虞”。最重要的是,“七虞之礼”起初为周天子、诸侯设立,其他人根本没有权利使用。

后来“七虞之礼”会普及到民间,是因为周朝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再加上“七虞之礼”普及的过程中,还受到了道教以及佛教的推动,因而“七七丧俗”也就成了我国传统丧俗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七七丧俗

在整个“做七”过程中,有着很多具体的礼仪步骤。比如说在广州一带,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整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承担。倘若死者没有外嫁的女儿,就需要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

而头七、三七以及七七,也被叫“大七”,这些日子里的祭奠仪式中,外嫁女儿以及媳妇们需要每人各提一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以此来庇佑死者灵魂。

另外做七仪式通常由女婿主持。像浙江一带,不同地方“做七”有不同的操作。杭州地区女婿要操办“五七”,而宁波等女婿则要在做“六七”。

并且只有到了“五七”,死者才会知晓自己已经身死,因而很多地方都会搭起“望乡台”,就是为了让死者方便眺望阳间的家室、会见亲友,离开得可以无牵无挂一些。

等到四十九天的时候,就需要“断七”了,断七时很多地方会专门请道士和尚来做道场,为活人祈祷,“断七”之后死者的子女们就可以脱下丧服,换上常服了。

停柩与吊唁

我们在前文中有说,古代丧俗中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最开始这样做的确是为了不错过死者复生,但后来要花费很长时间停柩,是因为古时候的丧礼繁缛复杂,不留下足够的时间,根本无法将所有的礼仪进行完成。

比如说天子诸侯,他们在下葬前,需要准备好专门的陵墓以及大量陪葬品,这些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时间。

再加上古代很多地方还有父母合葬的要求,当“父死不知母坟,母死不知父墓”的时候,都需要将死者暂时殡起来,等找到对应的墓地时再进行合葬,因此灵柩并不一定会停留三天,有时候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

然后再来说一说吊唁仪式,吊唁仪式基本上都会与“做七”仪式一起进行。所谓“唁”,则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这时候死者的家属需要“哭尸于室”,前来吊唁的人要跪拜答谢和迎送如礼。

并且布置灵堂、搭建灵棚也有很多讲究,依照各地区的要求,做不同的处理。

不过到现在,这些习俗也只有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还在认真执行,在城市中的吊唁仪式则被大大简化,主要剩下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

在进行遗体告别和参加追悼会时,吊唁的人需要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再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等对死者的主要亲属致以简短的劝慰之语后,就可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