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哉字的拼音(吉字的拼音)

哉字的拼音(吉字的拼音)

《说文解字》第480课:什么是“音”,和“声”、“乐”有何区别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音”部的部首汉字“音”,“音”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入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内容需要加强记忆。其详情如下:

音。读yī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指事字。本义是乐音。

(音字的字形演变)

“音”字的造字方法许慎描述为“从言,含一”似乎不好理解,其实就是:“音”是在“言”字所从的“口”旁中加了区别符号形成的指事字,在甲骨文中“言”与“音”为同一字,字形在西周楚王领钟的铭文中才开始有区别。但在用法上仍然相互通用。不论“口”中加的是短横、或者是短竖,或者是小圆圈,字形虽然不同,但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八音组合)

在《说文解字》体系下,“音”与“声”两字互训,《说文解字·耳部》:“声,音也。”但两个字实际上也有差别。许慎在“音”的解释中基本已经说清:

“音”,其实是“声生于心有节于外”的声,音,是有“节奏、节拍”的声。声,只有高低、长短,所以他说:“宫、商、角、徵、羽”,是“声”(其实是单独发出的);而通过乐器“丝、竹、金、石、匏、土、革、木”等发出的是“音”。实际上,后面还有一个“乐”,就是有声音高低、节奏编排,并演奏出来的叫“乐”(具体可见以后“木”部“乐”的说解)。

所以《礼记·乐记》说:“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为何物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懂得“乐”为何物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

(五声、五行、五脏与八音对照)

平常我们说的“五音不全”中的“五音”,其实指的就是许慎这里说的宫、商、角、徵、羽五声,严格一点说,应该叫五“声”不全,这几个字不能读错,它是中国古代古乐曲的五声音阶:“宫、商、角(读jué)、徵(读zhǐ)、羽。实际上,五声之外还有“八音”,就是许慎说的“丝、竹、金、石、匏、土、革、木”八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认为,标准的“八音”,指《汉书·律历志》中所载的八音:“土曰埙(xūn),匏曰笙,皮(即‘革’)曰鼓,竹曰管,丝曰弦,石曰磐,金曰钟,木曰柷(zhù)”。所谓“五声和,八音谐,而乐成。”五声调和,八音和谐,音乐就成了。

回到课程,接着说“音”字,音的本义是乐音。《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舜辅助尧帝)二十八年后,尧帝逝世了。人们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悲痛,三年间,全国上下停止了乐音。《庄子·徐无鬼》:“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弹奏起这张瑟的宫音而那张瑟的宫音也随之应合,弹奏那张瑟的角音而这张瑟的角音也随之应合,音调相同的缘故啊。

(琴韵)

本义之外,“音”还有其他用法:

(1)乐曲、歌谣。《正字通·音部》:“音即乐也。”《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郑玄注:“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孔颖达疏:“音则今之歌曲也。”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声”非一种,其中有同有异。不同的声音互相配合,因而产生变化;变化形成一定的规律,就称之为乐曲。

(乐曲)

(2)语音。又有两种细分用法:其一、语音,口音。比如:配音。贺知章《回乡偶书》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就是这个用法。其二、字音、音节。比如:注音。

(乡音未改)

(3)言辞。《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往日言辞别忘记,到死与你不离分。又指信息。《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孔颖达疏:“汝虽不来,当传书信,毋得金玉汝之音声于我。”走后别忘把信捎,切莫疏远忘友情。

(4)通“意”,意思;心意。比如:听话听音。《管子·内业》:“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不可以用声音去呼唤它,却可以用心意去迎接它。

此外,音还是姓氏。《万姓统谱·侵韵》:“音,见《姓苑》。”

“音”的小篆写法如图:

(音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8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橘子”和“桔子”,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把“橘子”打成“桔子”,冰心的散文《小桔灯》更是加深了我们的印象。

虽然现在《小桔灯》已经变成了《小橘灯》,不过还是有很多人用“桔子”来代指“橘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疑惑过,为什么可以这么指代呢?这俩是同一种东西吗?

从水果上来说,“桔子”和“橘子”就是同一种东西,没有什么所谓的皮薄皮厚、有籽无籽的区别。

从植物上来说,“桔”的读音是“jié”,指的是桔梗,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而“橘”的读音是“jú”,是芸香科柑橘属的一种水果,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橘子。

从汉字上来说,“桔”和“橘”的区别就更大了。

《说文解字》中,橘的释义是:果。出江南。从木矞声。居聿切。可以看出说的是橘子这种水果。在《尔雅·释天》中,橘还作为旧历十天干纪月中某月的名称,“月阳: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

而桔,也完全没有“橘子”的意思,它的本义就是桔梗药草,从人,吉声。在目前所存的韵书中,也都是说桔音“jie”,没有“ju”的读音。

那么,用桔来代指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到了橘洲,其中,“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或作吉学字,为南津州尾。”南宋大学士周必大在《平园续稿》中也有提到,“橘洲在湘江中,巨浸不能没,膏润宜橘,是以得名。橘,诀律切;吉,激质切,本作两音,比人混而为一。故郦道元注水经,橘洲或作吉字。近世伪传东坡录《橘传》,亦指为吉。”

也就是说,古代其实有用“吉”来指代的“橘”,一点都没有“桔”的戏份!那“吉”为什么后面又成了“桔”呢?

有学者认为,开始用“桔”来指代“橘”都是因为这个男人,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汉族,广东番禺人

他曾经是个反清斗士,先后参加各种抗清斗争,均以失败告终,后来参与吴三桂的反清起义,感觉到吴三桂并不是为了恢复明朝,于是归隐广东。在广东期间,致力于对广东文献、方物、掌故的收集编纂,写了很多关于广东风情地貌的书,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就有用“桔”指代“橘”的用例。

也有学者认为,普遍用“桔”来表示“橘”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文化革新、文学革命。随后,在1922年8月发行的杂志《国语月刊的特刊:汉字改革号》中,也很多学者发表关于改革汉字、如何改革汉字以及汉字的弃留等问题的看法。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其中就将“橘”简化为“桔”,并说明“中药桔梗的桔仍读 jié”。

现在来看,当时的简化方案bug颇多,这个方案很快也被废止了,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中指出:“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

所以现在的字典中,桔念jié的时候是规范字,念jú的时候,“桔”只是“橘”的俗字,橘子才是正确的写法哦!

你还知道哪些文字小知识呢?欢迎来和螺蛳君分享~

“橘子”和“桔子”,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把“橘子”打成“桔子”,冰心的散文《小桔灯》更是加深了我们的印象。

虽然现在《小桔灯》已经变成了《小橘灯》,不过还是有很多人用“桔子”来代指“橘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疑惑过,为什么可以这么指代呢?这俩是同一种东西吗?

从水果上来说,“桔子”和“橘子”就是同一种东西,没有什么所谓的皮薄皮厚、有籽无籽的区别。

从植物上来说,“桔”的读音是“jié”,指的是桔梗,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而“橘”的读音是“jú”,是芸香科柑橘属的一种水果,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橘子。

从汉字上来说,“桔”和“橘”的区别就更大了。

《说文解字》中,橘的释义是:果。出江南。从木矞声。居聿切。可以看出说的是橘子这种水果。在《尔雅·释天》中,橘还作为旧历十天干纪月中某月的名称,“月阳: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

而桔,也完全没有“橘子”的意思,它的本义就是桔梗药草,从人,吉声。在目前所存的韵书中,也都是说桔音“jie”,没有“ju”的读音。

那么,用桔来代指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到了橘洲,其中,“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或作吉学字,为南津州尾。”南宋大学士周必大在《平园续稿》中也有提到,“橘洲在湘江中,巨浸不能没,膏润宜橘,是以得名。橘,诀律切;吉,激质切,本作两音,比人混而为一。故郦道元注水经,橘洲或作吉字。近世伪传东坡录《橘传》,亦指为吉。”

也就是说,古代其实有用“吉”来指代的“橘”,一点都没有“桔”的戏份!那“吉”为什么后面又成了“桔”呢?

有学者认为,开始用“桔”来指代“橘”都是因为这个男人,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汉族,广东番禺人

他曾经是个反清斗士,先后参加各种抗清斗争,均以失败告终,后来参与吴三桂的反清起义,感觉到吴三桂并不是为了恢复明朝,于是归隐广东。在广东期间,致力于对广东文献、方物、掌故的收集编纂,写了很多关于广东风情地貌的书,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就有用“桔”指代“橘”的用例。

也有学者认为,普遍用“桔”来表示“橘”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文化革新、文学革命。随后,在1922年8月发行的杂志《国语月刊的特刊:汉字改革号》中,也很多学者发表关于改革汉字、如何改革汉字以及汉字的弃留等问题的看法。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其中就将“橘”简化为“桔”,并说明“中药桔梗的桔仍读 jié”。

现在来看,当时的简化方案bug颇多,这个方案很快也被废止了,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中指出:“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

所以现在的字典中,桔念jié的时候是规范字,念jú的时候,“桔”只是“橘”的俗字,橘子才是正确的写法哦!

你还知道哪些文字小知识呢?欢迎来和螺蛳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