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偏枯病是什么病(偏枯)

偏枯病是什么病(偏枯)

身体“偏枯”(左右不对称)问题的原因?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三陰三陽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黃帝內經•陰陽別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我们先看原文∶“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这段话从字面上很好理解。三阳指的是太阳,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三阴指的是太阴,太阴指的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太阴和太阳发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半身不遂或四肢萎软无力,四肢不举。

三阳三阴大家都能理解,没有什么争议。杨上善注解∶“三阳太阳也,三阴太阴也”。太阴指的是手太阴肺脉,足太阴脾脉。三阳就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这四条经脉发病就会出现偏枯,偏枯就是半身不遂的意思。我们学《生气通天论》的时候就有一段叫做使人偏枯,就是半身不遂的意思。

痿易古人有一定的注解,据一些文献学家的考证,易跟张弛有力的弛也是通假字,跟布施的施也是通假字,所以易、施、弛这三个是古代的通假字,意思都是一样的,痿易就是经脉没有弹性了,然后驰张了,这是一种解释,这是从文献学、文字学去考证,为什么呢?因为《生气通天论》里面讲“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就是弛张的意思。《生气通天论》又讲“经脉沮弛”,弛就是缓的意思。《黄帝内经·痿论》里边讲∶“宗筋弛纵”,其实都是松弛的意思。

易的第二种解释是变易的意思,这是王冰注解的,王冰说∶“易为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也”。张志聪注解为∶“偏枯者半身不遂,痿易者为气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易如果不理解就先放在一边,只理解痿这句话也能明白,痿就是肌肉萎缩,不能正常活动,痿软无力的意思。四肢不举大家都能理解,就是四肢没有劲,不能进行正常的举动。这段话连在一起,就是太阴与太阳发病就会出现这情况。

很多人就会问,为什么太阴和太阳发病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想想,太阴指的是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脾胃主运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且脾主四肢,所以要是脾胃不足,四肢就萎软无力,身体的举动就没有劲。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这就合理的解释了如果太阴脾经有病就容易出现萎软,四肢不举这种情况。

我们在门诊上,临床上找到验证,生活中有好多人,或者有一些患者脾虚,脾虚脾胃吸收能力差,所以四肢就不发达,脾主四肢,身体的肌肉就不发达,浑身就没有劲。若是严重的话就会出现偏枯,有的人会出现半身不遂。还有的患者会出现一边身体有劲,一边身体没劲,左右不对称。

说实在的,所有的我们人类身体的左右就是不对称。从解剖上来讲,心脏的位置也不是正中间,肺页也左右不一样,肝脏的左右也不一样,肝脏和脾脏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所以身体不是一个对称的,正常来讲就是左右各有区别。但是从外观上来讲,这个人基本上是左右能够对称。(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但是我们看到有一些患者他的四肢左右,左手左脚和右手右脚明显的作用不一样,有一边就有劲,非常灵活,有一边就没有力量,很细弱。你看有的患者在脸上也会出现,一边是特别滋润的脸,另外一边特别的枯萎,皮肤肌肉都特别少,腮帮子都塌陷了,另外一边还是正常的,这就是左右不一致,这种情况在古代也叫做偏枯。这说明脾胃的运化还是不好,没有把全身气血给滋养好,不平衡。(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