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鞭炮的来历传说故事(鞭炮的来历)

鞭炮的来历传说故事(鞭炮的来历)

不能放鞭炮的春节有点冷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鞭炮的来历

提起过年,相信不少人立刻就会想到放鞭炮的场景。可以说,过年离不开红红火火的鞭炮,新年的第一天空气中总是充斥着火药的味道,可见放鞭炮对空气是有一定的污染的。今年为了环保,政府推出了“禁放令”,虽然大家都理解禁放的初衷,但是一想起过年听不到鞭炮声还是有点不习惯呢!

说起放鞭炮,是不是很多人还不知道鞭炮的来历呢?鞭炮,又名“爆竹”、“炮仗”、“爆仗”。在古代 ,人们过年时,用火烧竹,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用以驱除鬼怪,“爆竹”一词由此而来。

这个习俗一直发展到现在,在每年的新旧交替之际,村子里的大街小巷,鞭炮声齐鸣,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的到来。此时街道上是热闹非凡,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爆竹是中国的特产,在我国民间,逢年过节、开门营业、结婚嫁娶等都会燃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一阵轰轰烈烈的爆竹声后,满地碎红,称为“满堂红”。

最早的爆竹燃烧的竹子,到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爆竹慢慢发生了变化。火药发明以后,从烧竹子发展为用纸筒灌装火药引爆,炸开后,响声不绝于耳,纸屑飞扬,火药味弥漫开来,于是爆竹又称“爆仗”。此后人们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来放,称为“编炮”,因其声音清脆如鞭响,故也叫作“鞭炮”。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鞭炮了。

鞭炮的种类很多,宋代人把鞭炮进行了改进,发明了各种花炮甚至烟花。它在爆炸时,能发出绚丽的光芒,深受人们的喜爱。在重大节日的时候,很能烘托喜庆的气氛。

宋朝重视爆竹,明清时代出现了烟花。明代的烟花制作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明朝诗人张时辙在一首诗中对放烟花的景象作了生动的描绘:“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真有斩蛟动长剑,狂客吹箫过洞庭。”通过诗歌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放烟花的盛大场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很多城市为了安全和环保的原因,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禁放鞭炮。今年为了环保,在农村也开始推行了禁放令。也许刚开始我们会不太习惯,但是我们可以用其它方式来欢度春节。听说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新型环保的电子鞭炮,既能当作装饰品,又能听到鞭炮声响,还不会污染空气。

民俗丨春节,蒙古人的“查干萨日”

查干萨日

查干萨日(外蒙古西里尔文:Цагаан сар),蒙古语音译词,汉语意为白月,即正月,春节。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节(查干额度日)或白月(查干萨日)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

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初一到十五是很不吉利的日子,所以成吉思汗把在这个日子变吉利的日子所以每年的一月改成查干萨日,每个蒙古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用哈达互相拜年的习惯。蒙古人过春节跟别的民族大不相同。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