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李梓琳个人简历(李梓琳)

李梓琳个人简历(李梓琳)

寻找北大“合伙人”!

晶晶师妹师兄,你认识微生物方向的同学吗?我的课题方法学上要跨学科交流,可是找不到合适的同学咨询。

巧了,你知道研究生院上线了IdeaLab吗,可以在这个平台发布你的需求呀。

小北师兄晶晶师妹诶?这是什么平台?

来来来,咱们来看看究竟。

小北师兄

IdeaLab 平台简介

IdeaLab是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联合计算中心开发的学科交叉合作平台,是为了服务师生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项目或讨论研究想法的合作平台,日前已经上线并试运行。

IdeaLab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平台,师生在平台上可以发布项目需求,也可以通过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报名加入,并在和发布者取得联系后开展线下合作。

IdeaLab期望帮助师生获取跨学科的理论、数据、技术、方法,助力“想法”找到“方法”,推广“方法”赋能“应用”,进行优势互补的学科交叉合作,提高科研效率,激发创新理念。

晶晶师妹听起来很不错呢。但是平台刚上线,是不是还没人使用呀?能找到一起合作的小伙伴么?

别担心!已经有一些老师和同学成功发布项目,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听听他们的使用感受吧~

小北师兄

····

数学科学学院2022级博士生 刘震

我参与了IdeaLab上发布的电池领域的项目,使用感受非常棒!

一是项目资源优质。发布项目的课题组都是北京大学校内比较优秀的课题组,在相关的研究领域都做出了非常好的研究,所以合作相对靠谱,可以很快地进入正题!

二是可以线下交流!只要在平台上达成默契,就可以很快获取联系方式线下联系,合作效率直接翻番!

三是项目丰富,只有我想不到,没有我见不到。最近收到了十几个项目的消息,生物学,化学,工程,经济学,都需要我们数学专业的合作。以前只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现在我知道了“哪里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参与交叉研究的热情。

四是交流学习。在我目前参与的项目中,发起人的成长经历、研究热情以及学习态度极大地激励了我,他还给我讲解了很多其领域的专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赞赞赞!

医学部2023级博士生 宋子凡

使用IdeaLab需要填写的内容比较简洁,可以明确地表达需求。标签的设计加强了检索的导向性。此外,因为是北大校内的平台,而且提交项目需要获得导师授权,项目交流的权威性和可靠性都能得到保障。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平台,我的项目在发出后的几天内便有两位同学响应,经过进一步交流后,我找到了校内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的团队,并已取得联系,可见效率之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生 洪旭峰

从我发布的项目进展来看,项目发起人和项目参与人都有相当高的参与意愿,并且可保持开放合作的心态进行讨论研究,这为项目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其次,双方对项目背景均有所了解,可以在高效沟通下明确研究目的和具体需求。一般而言,这种跨学科交流成本较高,很难实现,而IdeaLab能够提供一个跨学科交叉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将一群愿意开放合作的研究者聚拢,这是普通学术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

智能学院 林宙辰教授

在后续发展中,我觉得只要跟学术和科研相关的都可以放在平台上,比如智能学院没有本科生,我可以在平台上通过出题的方式招一些学生。我认为平台对本科生开放很重要,他们对科研项目的参与非常踊跃。平台还可以跟踪一下项目合作的成果,然后挑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进行宣传,这样大家慢慢就知道了,就会聚集到平台上来。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郑捷副教授

我把这个平台推荐给了自己的学生,通过学生去建立合作。我觉得这个模式非常好,新生事物,就应该鼓励、保护和促进,不要怕出现问题。导师可能太忙了,或者说合作并不是紧要的优先级,但对于博士生,课题是自己的事情,如果真的找到了合作的点,可以由学生去推动导师合作;导师的审核也能够保证课题学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希望平台之后可以将很多功能关联到手机,这样使用起来会更加便捷。

晶晶师妹听完大家的反馈,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在IdeaLab上寻找“学术合伙人”了!

赶紧开启寻找小伙伴的旅程吧。

小北师兄晶晶师妹可是,我对它的操作还一无所知,应该怎么使用呢?

别急,让我给你详细介绍~

小北师兄

操作指南

进入平台

校本部和医学部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职工均可从校内门户进入IdeaLab平台,路径为:

访问北大主页→登录校内门户→信息服务→全部→个人服务→IdeaLab

完善信息

师生首次登录IdeaLab平台时点击页面上方提示栏中“去设置”或点击“个人信息与订阅偏好”功能按钮进入设置页面。在“个人信息”页面填写所在校区、工位地点、邮箱、联系电话;在“推送设置”页面设置新项目推送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发布项目

发布者(目前仅限于博士研究生和教职工)在主页点击“发布项目”按钮,便可编辑项目信息,项目包括“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

“学术交流”为线下交流合作项目,项目周期由发布者自行决定,发布者需要完善主题、简介、预计结束时间、关键词,选填标签和特邀学科后可提交项目。

“学术会议”为线下会议讨论,一般固定时间、地点,发布者需要完善会议主题、简介、地点、预计时间、关键词,选填标签和特邀学科等,方可提交项目。

另外,每人仅可同时发布一个项目,发布新项目前需要总结并结束既有项目。

报名项目

报名者在主页点击“参与项目”按钮,浏览已发布项目,可根据项目状态、项目类型、主题、关键词进行筛选和检索。点击“报名”按钮报名感兴趣的项目,报名时需填写报名自述(如向发布者简介自己关于该项目的看法等),以实现高效匹配。

项目合作

报名者报名项目且经发布者同意后,正式成为合作者。报名者和发布者可互相获取对方信息,取得联系进行线下交流合作。

项目完结或不接收新的报名时,项目发布者可以在项目详情信息页中结束项目,结束项目时需要填写项目总结。

晶晶师妹操作还挺简单的嘛!我这就去试一试~

祝你尽快找到学术合伙人,顺利完成项目哦!

小北师兄

卓越人才云集

与优势互补者产出创新成果

学科门类齐全

与学术合伙人碰撞思维火花

平台兼容

以支持学科交叉活动

数据积累

为学科交叉提供强大数据库

来IdeaLab

找到自己的科研伙伴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吧!

互动有礼

关于新上线的IdeaLab平台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

谈一谈自己的使用感想或建议

截至2023年12月3日12:00

小北将为评论点赞数前6的读者

送上一个“北大景观咖啡杯”!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图片: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孙小婕、李梓琳

排版 | 责编:戴璐瑶

中法外长在北大

这个世界大会,在上海!

太酷了,她是研究老虎的北大学者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若需转载,敬请联络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中国机长》李梓琳代替关晓彤成为女儿专业户,担起全片希望?

据猫眼数据,截至10月20日18时《中国机长》的累计票房达到 26.71亿,超越《速度与激情8》升入中国电影市场影史票房前十,目前中国影视票房前十名仅剩《复联4》一部外国片,按照现在的票房趋势和排片来看,《中国机长》后劲很足,大有在票房上超越《我和我的祖国》的势头。《中国机长》根据2018年 5月14日四川航空 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在影片中机长张涵予有一位小女儿满儿,这位小演员名叫李梓琳,这次她代替关晓彤成为女儿专业户。而且作为机长女儿担起全片希望,可以说是机长张涵予的精神支柱。李梓琳饰演的满儿,最吸粉的一个镜头就是她身穿着小天使服,开心的在机舱内奔跑,尽显孩童的天真无邪。有着这样一位可爱的女儿,谁都会疼爱三分。从全片开场,张涵予就开始等着飞机返航,回去给女儿满儿过生日,这也是满儿的生日愿望。在出现险情时,机长也是靠着女儿的力量支撑着挑战生命极限,安全护送全体乘客安全返回成都。在这机舱里有准备订婚的空姐,有等着回家给孩子过生日的机长父亲,有等着回家的母子,甚至还有离家出走的女孩 ……女儿满儿的角色塑造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机长中刘伟强导演重视的亲情元素,在这组群像中飞机的成功备降让经历的生死考验的他们更加懂得亲情的可贵。

童星出身的关晓彤也客串了一个角色,但在影片宣传中并未提及,反而是上映了以后大家才知道关晓彤的出演。说来也是有缘,大家一定还记得关晓彤在身穿空姐服唱跳的《你XX》,这次在《中国机长》中饰演航空爱好者,有部分观众评价她的戏份多余,和剧情关系不大,完全可以删掉。但其实在真实事件中川航 3U8633 的成功备降正是由关晓彤扮演的这群航空爱好者所记录下来的,也是对事件的真实化还原。

片中机长女儿满儿扮演者李梓琳和副机长的扮演者杜江在另一部电影《烈火英雄》中也有同框,被江立伟救出的小女孩财财就是她。是不是长得有点像赵今麦小时候呢?

( 本文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