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鸿雁的寓意象征意义图片(鸿雁的寓意象征意义)

鸿雁的寓意象征意义图片(鸿雁的寓意象征意义)

鸿雁、杜鹃、黄鹂:古诗词中的那些鸟儿,究竟有什么寓意?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在古诗词中

经常能读到与鸟儿有关的诗句

然而,不同的鸟儿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有的鸟儿代表喜悦,有的鸟儿透着悲伤。

今天,隐娘要来说一说诗词里的那些鸟儿,

它们有什么寓意,寄托了什么情感呢?

黄鹂

【含义】

黄鹂又名黄莺、仓庚,羽色鲜黄可爱,鸣声清亮婉转,常常出现在歌咏春天的诗里!一般代表着轻快、喜悦的感情。

【例句】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鸿雁

【含义】

“鸿”的本义是大雁,古人相传,鸿雁可以替人传递书信,“雁信”“雁书”,往往代指书信。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例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

【含义】

鹰是一种猛禽,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

在文学作品中,鹰象征刚劲、自由、理想和抱负,或者失去自由的苦闷。

【例句】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李商隐《重有感》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例句】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辛弃疾《定风波·杜鹃花》

鹧鸪

【含义】

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

【例句】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李珣《南乡子·烟漠漠》

鸳鸯

【含义】

鸳鸯,水鸟,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

【例句】

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司马相如《琴歌》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乌鸦

【含义】

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唐代以后,方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

在文学中,乌鸦有恶、小人;荒凉、颓废;日暮思归、怀人;高贵、力量;太阳;喜鸟等寓意。

【例句】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李白《秋风词》

燕子

【含义】

燕子作为一种小巧的鸟,很受诗人喜爱。在文学作品中,燕子有离别、落魄、怀古的寓意。

【例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宋 · 晏殊《蝶恋花》

鸥鸟

【含义】

此类鸟善飞,能游水,常随潮而翔,有海鸥、银鸥、燕鸥等种类。

在诗文中,鸥鸟有豪迈、壮志、淡泊、归隐、飘零、伤感等寓意。

【例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诗友们,诗词中还有哪些鸟儿,让你记忆深刻呢?

留言区告诉诗词君吧!

鸿雁、杜鹃、黄鹂:古诗词中的那些鸟儿,究竟有什么寓意?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在古诗词中

经常能读到与鸟儿有关的诗句

然而,不同的鸟儿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有的鸟儿代表喜悦,有的鸟儿透着悲伤。

今天,隐娘要来说一说诗词里的那些鸟儿,

它们有什么寓意,寄托了什么情感呢?

黄鹂

【含义】

黄鹂又名黄莺、仓庚,羽色鲜黄可爱,鸣声清亮婉转,常常出现在歌咏春天的诗里!一般代表着轻快、喜悦的感情。

【例句】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鸿雁

【含义】

“鸿”的本义是大雁,古人相传,鸿雁可以替人传递书信,“雁信”“雁书”,往往代指书信。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例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

【含义】

鹰是一种猛禽,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

在文学作品中,鹰象征刚劲、自由、理想和抱负,或者失去自由的苦闷。

【例句】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李商隐《重有感》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例句】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辛弃疾《定风波·杜鹃花》

鹧鸪

【含义】

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

【例句】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李珣《南乡子·烟漠漠》

鸳鸯

【含义】

鸳鸯,水鸟,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

【例句】

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司马相如《琴歌》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乌鸦

【含义】

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唐代以后,方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

在文学中,乌鸦有恶、小人;荒凉、颓废;日暮思归、怀人;高贵、力量;太阳;喜鸟等寓意。

【例句】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李白《秋风词》

燕子

【含义】

燕子作为一种小巧的鸟,很受诗人喜爱。在文学作品中,燕子有离别、落魄、怀古的寓意。

【例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宋 · 晏殊《蝶恋花》

鸥鸟

【含义】

此类鸟善飞,能游水,常随潮而翔,有海鸥、银鸥、燕鸥等种类。

在诗文中,鸥鸟有豪迈、壮志、淡泊、归隐、飘零、伤感等寓意。

【例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诗友们,诗词中还有哪些鸟儿,让你记忆深刻呢?

留言区告诉诗词君吧!

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这五个你都知道吗?

“鸿雁”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千百年来,在诗人的笔下,鸿雁承载着无数的悲欢离合,衍生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鸿雁”这个意象。

一、寄托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之情

说到鸿雁,我们马上就能联想到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之情,这也的确是鸿雁最重要的意象。

鸿雁又称“鸿”“鹄”,是一种大型候鸟。这种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每到春秋,人们都能看到鸿雁排成各种各样的雁阵,飞向它的目的地,因此,鸿雁就成了漂泊在外的人思念家乡的一种寄托。

例如,隋朝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里有一句,“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开花之前,诗人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廖廖十个字,就使我们感到他不能与雁同归的遗憾,及极欲早归的焦急心情。鸿雁在这里寄托的就是深沉的思乡之情。

二、代指书信

“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典自《汉书·苏武传》。据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但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唐朝时期的王湾家在北方,有一阵子,他去南方游历,看到南方青山绿水的美景,产生了乡思,就想把让鸿雁把思念的书信带到到家乡,因此有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这里的鸿雁就是传递思乡之情的信使。

三、表达流离之苦

鸿雁还常常和贫苦百姓联系在一起。

《诗经·小雅·鸿雁》里写道“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qú)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

因此,后来便用“哀鸿遍野”“鸿雁在野”来比喻百姓流离失所,鸿雁也就有了表达流离之苦的含义。

四、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没有定居之所,在一些诗人眼中就是一生漂泊、无依无靠的代言,因此,诗人常常用“鸿雁”来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比如王维被排挤出朝廷,单车问边,难免产生孤寂之感,因此写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用“征蓬”、“ 归雁”自比,说自己孤单一人漂泊,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胡天。“鸿雁”和“蓬草”两个意象,传递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抑郁。

五、喻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诗人常常借助鸿雁这个意象,比喻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这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还有他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为飞鸟,神游寥廓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

自然界中的鸿雁只是一个客观的物象,但是当它的某一特征触动了诗人的某种情感意念时,它就变成了诗人审美创作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因此,鸿雁这个意象虽然内涵丰富,但是只要我们在平时鉴赏诗词的时候,注意根据诗句具体的内容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赏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鸿雁、杜鹃、黄鹂:古诗词中的那些鸟儿,究竟有什么寓意?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在古诗词中

经常能读到与鸟儿有关的诗句

然而,不同的鸟儿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有的鸟儿代表喜悦,有的鸟儿透着悲伤。

今天,隐娘要来说一说诗词里的那些鸟儿,

它们有什么寓意,寄托了什么情感呢?

黄鹂

【含义】

黄鹂又名黄莺、仓庚,羽色鲜黄可爱,鸣声清亮婉转,常常出现在歌咏春天的诗里!一般代表着轻快、喜悦的感情。

【例句】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鸿雁

【含义】

“鸿”的本义是大雁,古人相传,鸿雁可以替人传递书信,“雁信”“雁书”,往往代指书信。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例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

【含义】

鹰是一种猛禽,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

在文学作品中,鹰象征刚劲、自由、理想和抱负,或者失去自由的苦闷。

【例句】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李商隐《重有感》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例句】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辛弃疾《定风波·杜鹃花》

鹧鸪

【含义】

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

【例句】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李珣《南乡子·烟漠漠》

鸳鸯

【含义】

鸳鸯,水鸟,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

【例句】

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司马相如《琴歌》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乌鸦

【含义】

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唐代以后,方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

在文学中,乌鸦有恶、小人;荒凉、颓废;日暮思归、怀人;高贵、力量;太阳;喜鸟等寓意。

【例句】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李白《秋风词》

燕子

【含义】

燕子作为一种小巧的鸟,很受诗人喜爱。在文学作品中,燕子有离别、落魄、怀古的寓意。

【例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宋 · 晏殊《蝶恋花》

鸥鸟

【含义】

此类鸟善飞,能游水,常随潮而翔,有海鸥、银鸥、燕鸥等种类。

在诗文中,鸥鸟有豪迈、壮志、淡泊、归隐、飘零、伤感等寓意。

【例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诗友们,诗词中还有哪些鸟儿,让你记忆深刻呢?

留言区告诉诗词君吧!

走出国门的蒙古族民歌《鸿雁》创作背景令人潸然泪下

少数民族创作的歌曲总能带领听众置身于不同的情境之中,可以是维吾尔族的天山仙境,手拿香甜的葡萄手舞足蹈;可以是拉萨的雪山之巅,站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感受佛教的魅力;还可以是内蒙古大草原的富饶辽阔,听着蒙古族长调,策马奔腾。

这首蒙古族歌曲鸿雁,演唱者呼斯楞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美妙的旋律加上悠扬的嗓音,使鸿雁广泛传唱于草原上,不仅在内蒙古,因其朗朗上口的曲调还有听歌时带来的听觉享受,立刻火遍全国。

大家只识歌曲本身却不知鸿雁背后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民间故事,不妨来听一听。1717年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草原上,迎来了一个男婴,他就是莫日根巴特尔——长大后便是著名的梅力更召三世活佛。

在当时,从民间要选出第三代梅力更召的活佛,经过层层筛选,还是孩童的莫日根巴特尔被选为梅力更召转世灵童,取法名罗布生丹毕佳拉森,从此开始了他另一段精彩的人生。经过多年学习,他掌握了蒙文、藏文、梵文、满文、汉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及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哈萨克等国的语言文字及佛文经典。在多年的住持生涯中中,每每感到无力,亲人的期盼和挂念成为了他唯一的支柱。

罗布生丹毕佳拉森的同胞妹妹早在几年之前便来现今鄂尔多斯地区嫁为人妇,兄妹互相思念只能靠书信往来,但妹妹不识字,一封回信需要找人代写,十分费劲。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雁足传书的佳话,"鸿雁"往往是互通书信的意向表达。

妹妹浓烈的忆乡情让婆家对她心生不满,一段时间后婆媳关系开始有些不睦,妹妹只能把心中的思乡情意托人写信传给远方的哥哥。哥哥无力改变现状,能做的只能劝妹妹暂时忍耐并且缓解和婆家的关系,他们兄妹二人的书信就像天上的鸿雁,一年一反,成为了兄妹二人每年最重要的期盼。

终于妹妹一次回北边的娘家探亲,第一件事来到寺庙里看望心中思念的哥哥,罗布生丹佳毕拉森抑制不住心中同样的思乡情绪,见面妹妹便泪流满面。西公旗王爷得知兄妹二人的情况后,面对王爷的盛情难却,就留了下来。活佛宴会陪着妹妹,多年未见,自然盼望她能多留下来叙旧。酒过三巡,王爷隆重邀请活佛为大家抚琴唱歌,活佛拿起手中的乐器,即兴创作新歌一首,名为《鸿嘎鲁》,就是借鸿雁表达了对亲人家乡的浓烈情感。

感人至深,闻者落泪,百转千回,也将当时的宴会直接推向了高潮。之后,《鸿嘎鲁》作为宴席歌曲在大草原上流传开来。妹妹婆家知道了这首歌的由来,也深受感动,理解了妹妹一家的不易,从此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

面对思乡之情,鸿雁是否触动了你们,或者大家脑海里浮现出的又是哪首歌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