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姿部首组词(姿部首)

姿部首组词(姿部首)

每日一字:姿(1313)2018.03.31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这幅楷书作品。需要说明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字汇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附上链接,方便书友查阅。

第六十二个字:姿

姿 zī: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中宫收紧。

上部“次”字整体抗肩,左展右收。左边“冫”旁稍呈斜势,二点呼应:首点饱满,收笔向左下回锋,以引出下一笔;第二笔挑点顺着首点的回锋斜切起笔,注意距离,然后回锋上提,注意提点的指向。右边“欠”字上展下收,位置稍高:撇笔高起,行笔角度稍立,勿长,圆笔收;横撇虚接起笔,与左部首点的上端平齐,横画勿重,大抗肩,不要长,到位后笔锋上提,然后顿笔写撇,注意指向。下面撇笔紧挨上撇起笔,撇身勿重、勿长,弯而有力;反捺虚接起笔,角度稍平,勿长。

下部“女”旁形扁宽,上靠,收缩纵展。撇折起笔紧挨上部的撇笔,撇身勿长,稍直,角度稍平,折后反捺要适当拉长,有力度;第二笔撇起笔不要离远,撇身要弯,过反捺后快速撇出,不要长;最后长横起笔左探,依上部“次”字体势而行,略呈拱形,舒展畅朗。

颜真卿

欧阳通

陆柬之

米芾

赵孟頫

怀素

赵佶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唐 孙过庭 《书谱》

宋 米芾 《蜀素帖》

北魏《元怀墓志》

唐 颜真卿《多宝塔碑》

第六十三个字:英

【每日一字】英(308)2015.06.23

第六十四个字:发

【每日一字】发(267)2015.05.13

每日一字:姿(1313)2018.03.31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这幅楷书作品。需要说明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字汇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附上链接,方便书友查阅。

第六十二个字:姿

姿 zī: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中宫收紧。

上部“次”字整体抗肩,左展右收。左边“冫”旁稍呈斜势,二点呼应:首点饱满,收笔向左下回锋,以引出下一笔;第二笔挑点顺着首点的回锋斜切起笔,注意距离,然后回锋上提,注意提点的指向。右边“欠”字上展下收,位置稍高:撇笔高起,行笔角度稍立,勿长,圆笔收;横撇虚接起笔,与左部首点的上端平齐,横画勿重,大抗肩,不要长,到位后笔锋上提,然后顿笔写撇,注意指向。下面撇笔紧挨上撇起笔,撇身勿重、勿长,弯而有力;反捺虚接起笔,角度稍平,勿长。

下部“女”旁形扁宽,上靠,收缩纵展。撇折起笔紧挨上部的撇笔,撇身勿长,稍直,角度稍平,折后反捺要适当拉长,有力度;第二笔撇起笔不要离远,撇身要弯,过反捺后快速撇出,不要长;最后长横起笔左探,依上部“次”字体势而行,略呈拱形,舒展畅朗。

颜真卿

欧阳通

陆柬之

米芾

赵孟頫

怀素

赵佶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唐 孙过庭 《书谱》

宋 米芾 《蜀素帖》

北魏《元怀墓志》

唐 颜真卿《多宝塔碑》

第六十三个字:英

【每日一字】英(308)2015.06.23

第六十四个字:发

【每日一字】发(267)2015.05.13

紧、紫两个字的部首“糸”怎么读?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习了部首查字典,前几天孩子们在学习“紧”这个字的时候,我讲个这个字的部首读“绞丝底”,并且发了个视频,一时间很多人说读错了,应该读“糸”mì字底。

“糸”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确实读mì,可是在部编版配制给学生的专用工具书——《新编学生字典》上,它作为部首的时候读“绞丝底”,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讲部首的时候就应该读“绞丝底”。

紧、紫两个字的部首“糸”怎么读?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习了部首查字典,前几天孩子们在学习“紧”这个字的时候,我讲个这个字的部首读“绞丝底”,并且发了个视频,一时间很多人说读错了,应该读“糸”mì字底。

“糸”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确实读mì,可是在部编版配制给学生的专用工具书——《新编学生字典》上,它作为部首的时候读“绞丝底”,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讲部首的时候就应该读“绞丝底”。

每日一字:姿(1313)2018.03.31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这幅楷书作品。需要说明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字汇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附上链接,方便书友查阅。

第六十二个字:姿

姿 zī: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中宫收紧。

上部“次”字整体抗肩,左展右收。左边“冫”旁稍呈斜势,二点呼应:首点饱满,收笔向左下回锋,以引出下一笔;第二笔挑点顺着首点的回锋斜切起笔,注意距离,然后回锋上提,注意提点的指向。右边“欠”字上展下收,位置稍高:撇笔高起,行笔角度稍立,勿长,圆笔收;横撇虚接起笔,与左部首点的上端平齐,横画勿重,大抗肩,不要长,到位后笔锋上提,然后顿笔写撇,注意指向。下面撇笔紧挨上撇起笔,撇身勿重、勿长,弯而有力;反捺虚接起笔,角度稍平,勿长。

下部“女”旁形扁宽,上靠,收缩纵展。撇折起笔紧挨上部的撇笔,撇身勿长,稍直,角度稍平,折后反捺要适当拉长,有力度;第二笔撇起笔不要离远,撇身要弯,过反捺后快速撇出,不要长;最后长横起笔左探,依上部“次”字体势而行,略呈拱形,舒展畅朗。

颜真卿

欧阳通

陆柬之

米芾

赵孟頫

怀素

赵佶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唐 孙过庭 《书谱》

宋 米芾 《蜀素帖》

北魏《元怀墓志》

唐 颜真卿《多宝塔碑》

第六十三个字:英

【每日一字】英(308)2015.06.23

第六十四个字:发

【每日一字】发(267)2015.05.13

紧、紫两个字的部首“糸”怎么读?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习了部首查字典,前几天孩子们在学习“紧”这个字的时候,我讲个这个字的部首读“绞丝底”,并且发了个视频,一时间很多人说读错了,应该读“糸”mì字底。

“糸”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确实读mì,可是在部编版配制给学生的专用工具书——《新编学生字典》上,它作为部首的时候读“绞丝底”,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讲部首的时候就应该读“绞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