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动字偏旁部首(动字偏旁)

动字偏旁部首(动字偏旁)

汉字探源:动字是如何演变的?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动字的本义是什么?抽象地说,动字是表达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而发生位移概念的汉字。那么,动字最初是由什么汉字部件构成的,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动字的演变

  动字的初文,为周代金文童字(见西周《毛公鼎》)。童字甲骨文字形是上部有提梁,中部是一个目字,下部是一个有大脚的人形。童字商代金文则更加明显是一个人形,头顶有提梁。童字本义是水漏计时器。

  这种计时器是一个壶状,壶中注满水,提梁中间和壶上盖有缺口,从缺口中插入刻度尺(称为箭),尺下用一只托盘,浮于水面。壶水经下部似男童生殖器流出,刻度尺随水位下降而下降。人位通过观察刻度尺可以知道当时的时辰。

西汉青铜漏壶及工作原理

  这说明,当时人们对物体位移概念的认识源自计时器中水和刻度尺的下降。

童字演变

  由于童字为引申义男童专用,到战国时期,人们就在童字基础上增加表示位移的义符辵(辶,沿街行走)或攴(持棍敲击),形成两个异形同义字,表示位移的概念。但这两个新字没有传承下来,很快被新的字形取代。

  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李斯等人创制了小篆,在童和攴字形基础上发展出童和力字形,写作勭(李斯《会稽碑》)。

李斯《会稽碑》

  由于秦王朝短命,西汉初年,人们在继承勭字的基础上,以重代童,创造新字動,会意在重(大)力作用下,物体发生位移。在马王堆帛书中,勭和動二字同时存在。

推车使车子位移(网络图片)

  在后来的文字使用过程中,動字比勭字更加常用,被康熙字典等重要工具书视为规范字。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汉字简化过程中,人们又根据汉字规律创制了新字动,会意云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经过一两千年的演变,现代规范汉字动字,已经与最初的童(水漏计时器)以及在童字基础上创制的勭字失去了内在联系。

  应当说,动字是符合汉字造字原理的,是简化比较成功的一个字。

云在动(网络动图)

峄山碑字解18动:这个“动”就是个“动乱分子”

汉字演变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有的字形是从一而终,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楷书,变化基本不大;有的字形则仿佛练就了七十二变的功夫,变来变去动劲儿十足,而这个“动”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动”的繁体字是“動”,是从小篆字形

演变而来的,基本元素还是“重”与“力”的组合体。《说文解字》就是以此解释:“动,作也。从力,重声。” 《段注》解释说:“作者,起也。” “动”的意思是“起身行动”。张舜徽《约注》:“凡人起身比行走,故动之古文从辵;行动必用力,故动又从力。”

此种说法颇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再追根溯源,就会对“动”字动作之大目瞪口呆。

甲骨文还没发现“动”字。最早的“动”字是西周时期的“童”字。毛公鼎中的“宁四方死母童”,楚帛书的“ 毋童群民” ,“童”即为“动”。“童”的本意为奴仆,为何用作“动”呢?有人说,大概因为奴仆是要整天奔波劳碌为主人服役,无时不在动中,所以才用作“动”。

对于“好动”的“动”字而言,这只是“动”的开始,随后“动”字又按照不同的轨迹演变,形成不同的“动”字。

第一种是

以“童”为声,加上意符“辵(chuò)”,后来演变成

意符“辵”没有变化,变化的是用“重”替代了“童”。字形从“辵”,表示动作之进行,与“动”义倒也很切合。

第二种是

相同的偏旁是“攵”,不同的是一个以“童”为声旁,一个以“重”为声旁。“攵”是汉字部首之一,和“攴”同源,后来演变过程中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该部首组成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此种组合也与“动”能关联起来。

第三种

是“童”与“力”的组合。

第四种

最后简化成“动”。第三种和第四种字形相同的都是以“力”为意符,分别以“童”或者“重”为声,由“力”之意解释“动”字的含义,让人感觉顺理成章。

按照“动”字两个组成部分来看,不管怎样变化,其主要线索有两条:一是用“童”还是用“重”,二是用“辵”、“攵”还是用“力”,最后还是“重”和“力”的组合胜出,成功上位了“动”字。嫡传子“童”黯然离场,外来户“重”鸠占鹊巢,似乎是一个历史传奇故事在文字王国的一个翻版。

“动”字演变已经够乱了,还有人来添乱,那就是另外一个异体字“働”。这个字是日本造的汉字,用于“劳働者”、“劳働同盟”等词语中,后传入中国。不过,《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把“働”作为“动”的异体字,“働”字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