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今年农历年底是几月几号(今年农历年)

今年农历年底是几月几号(今年农历年)

中国历史年号大全

西汉

公元前202-公元25

武帝(彻)辛丑前140建元
丁未前134元光
癸丑前128元朔
己未前122元狩
乙丑前116元鼎
辛未前110元封
丁丑前104太初
辛巳前100天汉
乙酉前96太始
己丑前92征和
癸巳前88后元
昭帝(弗陵)乙未前86始元
辛丑前80元凤
丁未前74元平
宣帝(询)戊申前73本始
壬子前69地节
丙辰前65元康
庚申前61神爵
甲子前57五凤
戊辰前53甘露
壬申前49黄龙
元帝(奭)癸酉前48初元
戊寅前43永光
癸未前38建昭
戊子前33竟宁
成帝(骜)己丑前32建始
癸巳前28河平
丁酉前24阳朔
辛丑前20鸿嘉
乙巳前16永始
己酉前12元延
癸丑前8绥和
哀帝(刘欣)乙卯前6建平
己未前2元寿
平帝(衍)辛酉公元1年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丙寅公元6居摄
戊辰公元8初始
[新]王莽始己巳公元9建国
甲戌公元14天凤
庚辰公元20地皇
更始帝(刘玄)癸未公元23更始

东汉

公元25—公元220

光武帝(刘秀)乙酉公元25建武
丙辰公元56建武中元
明帝(庄)戊午公元58永平
章帝(炟)丙子公元76建初
甲申公元84元和
丁亥公元87章和
和帝(肇)己丑89永元
乙巳105元兴
殇帝(隆)丙午106延平
安帝(祜)丁未107永初
甲寅114元初
庚申120永宁
辛酉121建光
壬戌122延光
顺帝(保)丙寅126永建
壬申132阳嘉
丙子136永和
壬午142汉安
甲申144建康
冲帝(炳)乙酉145永憙(嘉)
质帝(缵)丙戌146本初
桓帝(志)丁亥147建和
庚寅150和平
辛卯151元嘉
癸巳153永兴
乙未155永寿
戊戌158延熹
丁未167永康
灵帝(宏)戊申168建宁
壬子172熹平
戊午178光和
甲子184中平
献帝(协)庚午190初平
甲戌194兴平
丙子196建安
庚子220延康
三国

公元220—公元265

文帝(曹丕)庚子220黄初
明帝(叡)丁未227太和
癸丑233青龙
丁巳237景初
齐王(芳)庚申240正始
己巳249嘉平
高贵乡公(髦)甲戌254正元
丙子256甘露
元帝(奂)(陈留王)庚辰260景元
甲申264咸熙

公元221—公元263

昭烈帝(刘备)辛丑221章武
后主(禅)癸卯223建兴
戊午238延熙
戊寅258景耀
癸未263炎兴

公元222—公元280

大帝(孙权)壬寅222黄武
己酉229黄龙
壬子232嘉禾
戊午238赤乌
辛未251太元
壬申252神凤
会稽王(亮)壬申252建兴
甲戌254五凤
丙子256太平
景帝(休)戊寅258永安
乌程侯(皓)甲申264元兴
乙酉265甘露
丙戌266宝鼎
己丑269建衡
壬辰272凤凰
乙未275天册
丙申276天玺
丁酉277天纪

西晋

公元265—公元316

武帝(司马炎)乙酉265泰始
乙未275咸宁
庚子280太康
庚戌290太熙
惠帝(司马衷)庚戌290永熙
辛亥291永平
辛亥291元康
庚申300永康
辛酉301永宁
壬戌302太安
甲子304永安
甲子304建武
甲子304永安
甲子304永兴
丙寅306光熙
怀帝(炽)丁卯307永嘉
愍帝(邺)癸酉313建兴

东晋

公元317—公元420

元帝(司马睿)丁丑317建武
戊寅318大兴
壬午322永昌
明帝(绍)壬午322闰永昌
癸未323太宁
成帝(衍)乙酉325闰太宁
丙戌326咸和
乙未335咸康
康帝(岳)癸卯343建元
穆帝(聃)乙巳345永和
丁巳357升平
哀帝(丕)壬戌362隆和
癸亥363兴宁
海西公(奕)丙寅366太和
简文帝(昱)辛末371咸安
孝武帝(曜)癸酉373宁康
丙子376太元
安帝(德宗)丁酉397隆安
壬寅402元兴
乙巳405义熙
恭帝(德文)己未419元熙
南北朝

420—479

武帝(刘裕)庚申420永初
少帝(义符)癸亥423景平
文帝(义隆)甲子424元嘉
孝武帝(骏)甲午454孝建
丁酉457大明
前废帝(子业)乙巳465永光
乙巳465景和
明帝(彧)乙巳465泰始
壬子472泰豫
后废帝(昱)(苍梧王)癸丑473元徽
顺帝(凖)丁巳477昇明

479—502

高帝(萧道成)己未479建元
武帝(赜)癸亥483永明
鬱林王(昭业)甲戌494隆昌
海陵王(昭文)甲戌494延兴
明帝(鸾)甲戌494建武
戊寅498永泰
东昏侯(宝卷)己卯499永元
和帝(宝融)辛巳501中兴

502—557

武帝(萧衍)壬午502天监
庚子520普通
丁未527大通
己酉529中大通
乙卯535大同
丙寅546中大同
丁卯547太清
简文帝(纲)庚午550大宝
元帝(绎)壬申552承圣
敬帝(方智)乙亥555绍泰
丙子556太平

557—589

武帝(陈霸先)丁丑557永定
文帝(蒨)庚辰560天嘉
丙戌566天康
废帝(伯宗)(临海王)丁亥567光大
宣帝(顼)己丑569太建
后主(叔宝)癸卯583至德
丁未587祯明

北魏

386—534

道武帝(拓跋登珪)丙戌386登国
丙申396皇始
戊戌398天兴
甲辰404天赐
明元帝(嗣)己酉409永兴
甲寅414神瑞
丙辰416泰常
太武帝(焘)甲子424始光
戊辰428神(上鹿下加)
壬申432延和
乙亥435太延
庚辰440太平真君
辛卯451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壬辰452永(承)平
文成帝(濬)壬辰452兴安
甲午454兴光
乙未455太安
庚子460和平
献文帝(弘)丙午466天安
丁未467皇兴
孝文帝(元宏)辛亥471延兴
丙辰476承明
丁巳477太和
宣武帝(恪)庚辰500景明
甲申504正始
戊子508永平
壬辰512延昌
孝明帝(诩)丙申516熙平
戊戌518神龟
庚子520正光
乙巳525孝昌
戊申528武泰
孝庄帝(子攸)戊申528建义
戊申528永安
长广王(晔)庚戌530建明
节闵帝(恭)辛亥531普泰
安定王(朗)辛亥531中兴
孝武帝(脩)壬子532太昌
壬子532永兴
壬子532永熙

东魏

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甲寅534天平
戊午538元象
己未539兴和
癸亥543武定

北齐

550—577

文宣帝(高洋)庚午550天保
废帝(殷)庚辰560乾明
孝昭帝(演)庚辰560皇建
武成帝(湛)辛巳561太宁
壬午562河清
后主(纬)乙酉565天统
庚寅570武平
丙申576隆化
幼主(恒)丁酉577承光

西魏

537—557

文帝(元宝炬)乙卯535大统
明帝(毓)丁丑557--
己卯559武成
武帝(邕)辛巳561保定
丙戌566天和
壬辰572建德
戊戌578宣政
宣帝(赟)己亥579大成
静帝(阐)己亥579大象
辛丑581大定

581—618

文帝(杨坚)辛丑581开皇
辛酉601仁寿
炀帝(广)乙丑605大业
恭帝(侑)丁丑617义宁

618—907

高祖(李渊)戊寅618武得
太宗(世民)丁亥627贞观
高宗(治)庚戌650永徽
丙辰656显庆
辛酉661龙朔
甲子664麟德
丙寅666乾封
戊辰668总章
庚午670咸亨
甲戌674上元
丙子676仪凤
己卯679调露
庚辰680永隆
辛巳681开耀
壬午682永淳
癸未683弘道
中宗(显又名哲)甲申684嗣圣
睿宗(旦)甲申684文明
武后(武曌)甲申684光宅
乙酉685垂拱
己丑689永昌
庚寅690载初
武后改国号为周庚寅690天授
壬辰692如意
壬辰692长寿
甲午694延载
乙未695证圣
乙未695天册万岁
丙申(腊)696万岁登封
丙申696万岁通天
丁酉697神功
戊戌698圣历
庚子700久视
辛丑701大足
辛丑701长安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号乙巳705神龙
丁未707景龙
睿宗(旦)庚戌710景云
壬子712延和
玄宗(隆基)壬子712先天
癸丑713开元
壬午742天宝
肃宗(亨)丙申756至德
戊戌758乾元
庚子(闰)760上元
辛丑761--
代宗(豫)壬寅762宝应
癸卯763广德
乙巳765永泰
丙午766大历
德宗(适)庚申780建中
甲子784兴元
乙丑785贞元
顺宗(诵)乙酉805永贞
宪宗(纯)丙戌806元和
穆宗(恒)辛丑821长庆
敬宗(湛)乙巳825宝历
文宗(昂)丙午826宝历
丁未827大(太)和
丙辰836开成
武宗(炎)辛酉841会昌
宣宗(忱)丁卯847大中
懿宗(漼)己卯859大中
庚辰860咸通
僖宗(儇)癸巳873咸通
甲午874乾符
庚子880广明
辛丑881中和
乙巳885光启
戊申888文德
昭宗(晔)己酉889龙纪
庚戌890大顺
壬子892景福
甲寅894乾宁
戊午898光化
辛酉9O1天复
甲子(闰)904天祐
哀帝(柷)甲子904天祐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丁卯907开平
辛未911乾化
末帝(瑱)癸酉913乾化
乙亥915贞明
辛巳921龙德

后唐

923—936

庄宗(李存勖)癸未923同光
明宗(亶)丙戌926天成
庚寅930长兴
闵帝(从厚)甲午934应顺
末帝(从珂)甲午934清泰

后晋

936—946

高祖(石敬瑭)丙申936天福
出帝(重贵)壬寅942天福
甲辰944开运

后汉

947—950

高祖(刘暠,本名知远)丁未947天福
戊申948乾祐
隐帝(承祐)戊申948乾祐

后周

951—960

太祖(郭威)辛亥951广顺
甲寅954显德
世宗(柴荣)甲寅954显德
恭帝(宗训)己未959显德

北宋

960—1127

太祖(赵匡胤)庚申960建隆
癸亥963乾德
戊辰968开宝
太宗(炅,名匡义,光义)丙子976太平兴国
甲申984雍熙
戊子988端拱
庚寅990淳化
乙未995至道
真宗(恒)戊戌998咸平
甲辰1004景德
戊申1008大中祥符
丁巳1017天禧
壬戊1022乾兴
仁宗(祯)癸亥1023天圣
壬申1032明道
甲戌1034景祐
戊寅1038宝元
庚辰1040康定
辛巳1041庆历
己丑1049皇祐
甲午1054至和
丙申1056嘉祐
英宗(曙)甲辰1064治平
神宗(顼)戊申1068熙宁
戊午1078元丰
哲宗(煦)丙寅1086元祐
甲戌1094绍圣
戊寅1098元符
徽宗(佶)辛巳1101建中靖国
壬午1102崇宁
丁亥1107大观
辛卯1111政和
戊戌1118重和
己亥1119宣和
钦宗(桓)丙午1126靖康

南宋

1127—1297

高宗(赵构)丁未1127建炎
辛亥1131绍兴
孝宗(昚)癸未1183隆兴
乙酉1165乾道
甲午1174淳熙
光宗(惇)庚戌1190绍熙
宁宗(扩)乙卯1195庆元
辛酉1201嘉泰
乙丑1205开禧
戊辰1208嘉定
理宗(昀)乙酉1225宝庆
戊子1228绍定
甲午1234端平
丁酉1237嘉熙
辛丑1241淳祐
癸丑1253宝祐
己未1259开庆
庚申1260景定
度宗(赵禥)乙丑1265咸淳
恭帝(繁显去掉右边页)乙亥1275德祐
端宗(昰)丙子1276景炎
帝昺(昺)戊寅1278祥兴
世祖(忽必烈)庚申1260中统
甲子1264至元
成宗(铁穆耳)乙未1295元贞
丁酉1297大德
武宗(海山)戊申1308至大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壬子1312皇庆
甲寅1314延祐
英宗(硕德八剌)辛酉1321至治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甲子1324泰定
戊辰1328致和
天顺帝(阿速吉八)戊辰1328天顺
文宗(图帖睦尔)戊辰1328天历
明宗(和世'左王右束')己巳1329--
庚午1330至顺
宁宗(懿璘质班)壬申1332至顺
顺帝(妥懽帖睦尔)癸酉1333至顺
癸酉1333元统
乙亥1335(后)至元
辛巳1341至正

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戊申1368洪武
惠帝(允炆)己卯1399建文
成祖(棣)癸未1403永乐
仁宗(高炽)乙巳1425洪熙
宣宗(瞻基)丙午1426宣德
英宗(祁镇)丙辰1436正统
代宗(祁钰)(景帝)庚午1450景泰
英宗(祁镇)丁丑1457天顺
宪宗(见深)乙酉1465成化
孝宗(祐樘)戊申1488弘治
武宗(厚照)丙寅1506正德
世宗(厚熜)壬午1522嘉靖
穆宗(载垕)丁卯1567隆庆
神宗(翊钧)癸酉1573万历
光宗(常洛)庚申1620泰昌
熹宗(由校)辛酉1621天启
思宗(由检)戊辰1628崇祯

1644—1911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丙辰1616天命
太宗(皇太极)丁卯1627天聪
丙子1636崇德
世祖(福临)甲申1644顺治
圣祖(玄烨)壬寅1662康熙
世宗(胤禛)癸卯1723雍正
高宗(弘历)丙辰1736乾隆
仁宗(颙琰)丙辰1796嘉庆
宣宗(旻宁)辛巳1821道光
文宗(奕詝)辛亥1851咸丰
穆宗(载淳)壬戌1862同治
德宗(载湉)乙亥1875光绪
溥仪己酉1909宣统

节令之美·腊八|30日腊八:吃罢腊八粥,就把年来盼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12月30日将迎来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俗称“腊八”。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海报制作:冯娟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介绍,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腊日是上古重要的年终祭祀日。腊日起初并没有固定时期,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

吃腊八粥是腊八节的重要习俗。在民间,有不少腊八粥的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是佛教中的“牧女献乳糜”的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腊八节这天吃了牧羊姑娘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八节这天就举行诵经活动,并煮粥供佛,施粥惠众。所以“腊八粥”又被称为“佛粥”。

另有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饥饿难耐,将乞讨来的各色米豆混在一起合煮一锅粥食用,民间认为食用这种粥可以带来好运,所以演变成俗。也有分析说,腊八与冬至日期相近,中国古代冬至有以赤豆粥祭神习俗,腊八节吃粥很可能与此有关。

海报制作:冯娟

萧放表示,腊八粥作为节令食品最早出现的时代很难确考,但从文献记载看,隋唐文献中找不到有关腊八粥的记载,宋朝之后却屡见于史籍,可见腊八粥至少在宋代已经十分流行。明清时期腊八节,无论寺院、宫廷、民间都吃腊八粥。如今,每到腊八节,常有寺院施粥,如杭州灵隐寺每年都给养老院馈送腊八粥,让传统节日充满了爱的温情。

海报制作:冯娟

“吃罢腊八粥,就把年来盼”,一碗寓意着圆满富足、吉祥健康、万事周全的腊八粥不仅驱走了寒意,更蕴含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与幸福的滋味。

“腊八是农历大年的起点,民间说‘报信儿的腊八粥’。人们从腊八开始就为新年的到来进行物资备办与环境清洁,同时也以聚欢、慰问等方式温暖人情关系。”萧放说。

统筹:刘心惠、刘元旭

记者:周润健

编辑:李民

新华社国内部、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节令工作室出品

“元旦”趣谈:春节、新年日期如何确定?

文|闻之

“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元旦”一词,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颛顼乘龙塑像

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正月一日”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时期的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商时期的殷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周时期的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冬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正月一日”在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秦朝统一天下后,岁正取为十月,十月一日为元旦。汉朝建立后,高祖沿袭了秦朝的历法。到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汉武帝之后,历代相沿未改,所以这个历法又叫“夏历”(今俗称为农历),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这就是中国“元旦”的来历。

民国元年元旦纪念币

民国初年阳历元旦悄然登场后,人们又是怎么过元旦的呢?据史料记载,在民国时期随着新旧交替、风云激荡,元旦节庆也与时俱变,带有鲜明的时代性。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宣布改行阳历。前一日,沪军都督陈其美即拟定告示,“本日奉大总统令,以本月十三日为阳历元旦日,我民国百度维新,亟应及时更用阳历,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一新耳目等因,为此布告军民。各军人等知悉: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着改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第一日。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孙大总统即择于元年元旦就任,发号施令,与天下更始……”

虽然这则告示直至1月2日才在《申报》上刊出,没有产生应有的效力,但阳历“元旦”已然由此问世。随后,《民立报》又刊登:“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惟(唯)念各商业向例于阴历年终结账,敲骤改章,恐有妨碍,仍以新纪元二月十七日,即旧历除夕为结账之期。”由于南北方面的微妙关系,民国政府控制下的各省于当年1月15日在南京补庆,而北方各省仍用“宣统”年号,以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1912年2月17日为元旦。1912年的中国,不仅补过了元旦,还在暂时分治的两地过了两个不同的元旦。

1914年1月,北洋政府改农历元旦为“春节”,阳历岁首为“元旦”,颁行天下,阳历新年正式成为法定节日。民国初期的元旦庆典,主要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商界、学界及社会团体反应较为积极,常举行各种展览、游艺、宣教、慈善活动。百姓则将元旦视为“洋节”,长期处于漠不关心或“看热闹”的状态。虽然民间响应不大,但不同的机关团体仍以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如商界有时会以游行的方式来表示庆贺,有时则会举办聚餐会,请些知名人士演说。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夏历正月初一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前后,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所以每年的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公历年”“阳历年”或“新历年”。

古时候,人们欢度元旦是比较有趣的。例如某些地方要吃“汤饼”,这里的“饼”一般不是指烧饼。北宋《岁时杂记》说:“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索饼指像绳索一样细长的饼,长相类似现代的面条。

明清时。人们喜欢在“元旦”吃年糕。南方尤其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提到,过“元旦”时,“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相当有趣。而在当时的北方,“元旦”时比较盛行吃饺子。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做扁食,奉长上为寿。”其中扁食指的就是饺子。在不同地区,过“元旦”时吃年糕也换了名字。明正德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杂诸果品岁祀,递割为年茶,以相馈答。”此类糯粉濈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形似今天的生日蛋糕。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