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二十八圣签详解阳阳阴(二十八圣签详解)

二十八圣签详解阳阳阴(二十八圣签详解)

早安日历每日一签09/28

2023年09月28日,星期四,农历八月十四日,二十四节气秋分~第六天。

逆境不泄气 顺境不松气

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梦想告诉你,应该保有一颗童心;

理想告诉你,应该努力奋斗前行。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成长,愿都能眼里有光,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中庸》里的君子之道——28/29章

《中庸》28章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中庸》29章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 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28/29两章讲的是君子之道。子思先说了三种反面情况:自用、自专、非时。而后用圣人之为举例,引出君子之道的主要特征。

愚而好自用

第一个问题叫自用。这里的自用和刚愎自用的自用是一个意思。从字面上理解,自用就是别人用的他不用,非要自己搞一套。为什么呢?愚!明明无德,自认为有德;明明无才,自认为有才;明明自己不了解情况,偏偏认为自己精通。

2015年,我曾在快递行业复制滴滴模式,终以失败告终,亏了投资人很多钱。其实我既不了解快递,也不了解滴滴。却自以为凭着一个先进的模式就可以改变传统行业。这就是典型的自用。

上马新的项目之前,用户需求调研一定要做扎实。“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用户需求拿的准,解决方案才能拿得准,在执行的过程中就能避免“自用”的问题,就容易出现“得道多助”的局面。即使智慧如王阳明,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心学功夫已经炉火纯青,到广西剿匪,第一件事情仍是拖着重病之躯,遍访民情。

我见过所有失败的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企业负责人在调查研究上花的时间不够。

所以,依君子之道,“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即使居天子之位,才德不够,就不作礼乐。

贱而好自专

第二个问题叫自专。自以为大,做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或者说是做现在还不该做的事情。比如说:

开个饭店,第一家店还没有站住脚,每天考虑怎么连锁加盟的事情;

用户需求还没有摸清楚,就着急去占领行业制高点;

A轮的时候该做产品,非要去做规模;

自己的产品都不过关,就着手制定所谓行业标准。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贱!并不是处于下位就是贱。贱是做跟自己不相称的事情。

所以,依君子之道,“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不管自己的德行再高,不在天子之位,就不去做礼乐。因为“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为了加深大家对自用和自专的理解,我们引用毓老师(爱新觉罗–毓鋆)的一段原话:

“愚者好自用”,愈是愚者愈自以为高人一等,遇事愈不和别人商量。自己学,一点根基都没有。“贱者好自专”,从小无权者,愈是跋扈、专断自为。好把权者,多半出身微贱。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尤其是近代中国经过百余年的动荡,诗礼传家的脉络已经中断。唯有不懈之修身,可以解决与生俱来的这些问题。

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第三个问题叫“非时”。时代进步了,但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价值坐标还停留在过去。

前段时间,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创业者说三十四岁的老一代企业家不可能理解互联网,就有这个问题。互联网现在已经如交流电、自来水一样成了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配置,炫耀懂互联网就跟炫耀自己家里有电一样。这就是天时!20年前懂互联网是做BAT的机会;十年前懂互联网是做美团、优酷的机会;现在只懂互联网就做不了什么了。

现在很多搞国学的人想回到私塾书院、恢复科举,也是一样的问题。

孔夫子的君子之道——从周礼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夏商周三代,皆有先圣做礼乐。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夏礼已不可考、商礼尚存但已经被废弃、周礼是当时的主流,所以孔子“宪章文武”、“从周礼”。

从先圣之理,可以避免“自用”、“自专”的问题,从今之理,则可以避免“非时”的问题。

这里有一桩公案,要补充给大家。

前文提到的“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这句话是子思说的,话里明显的有批评他爷爷孔子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孔子没有当过国王,但是他却写了《春秋》,从子思的视角看,他爷爷就是做了“自专”的事情。孔子自己也说过“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可见孔子虽然崇礼,但并不被礼所束缚。而是循道而行、尽自己的天命。孔子身后一千多年,隋朝的王通以一介布衣之身,续《六经》,受天下骂名。但王阳明却能理解甚至赞赏王通的行为。圣圣相传而心心相惜,唯圣人可知圣人也。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

治理天下有三件重要的事情:议礼、制度、考文(这三件事都在礼乐的范畴内)。夏商之礼乐很好,但是已经不存,所以老百姓没法遵从;周礼很好,但是统治者不尊,老百姓也就不当回事。所以君子应该首先带头遵守周礼,带动老百姓跟着尊周礼。这段话的核心是“本诸身,征诸庶民”,君子做事应通过以身作则,影响他人。

(君子之道)知人也。考诸三王而不缪,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君子之道,要跟先圣(孔子的先圣就是尧舜禹、文武了)的精神实质一致,时不同、礼可以不同,但其道必通。而且要经得起后圣的推敲。

朱熹的很多说法,虽得到了皇家的认可,但是经不起后圣王阳明的推敲。

(君子之道)知天也。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

君子之道,要与天地之至理相合,要有天地的载覆之德、化育之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因为君子有天地之至理至德,而又能以身作则。所以他说的做的,大家都信、都跟着学。身边的人喜欢他、离他远的人仰慕他。君子终身奋斗、笃行君子之道,而获得天下美名。

近悦远来很重要,做大丈夫不能只顾自家人好,要为天下计。无原则的溺爱,反而容易生厌。但也不能把所有人都说自己好,作为追求的目标。这点我们下一篇会仔细说。

子思希望大家照着他说的做,自会撒把狗粮,但我们不能真冲着狗粮做事。循天道而为,才是君子之道。

WW的《中庸》26章学习体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身至诚亦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遇事淡定,坚持至诚至真才不为环境所左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不断总结,体悟天地之道就会越来越深刻,审视判断事物就会越来越清晰,做事就不会盲目,成功的概率就会不断提高。

天地之道,并不复杂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来,但简单的背后却蕴含着万事万物。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活个自由与明白,但要想达到自由与明白,其背后付出许多的心血、汗水和蕴含着许多的智慧。

点评:自由与明白,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心澄明,其意自由。孔子70岁达到了这个境界。

欢迎加入企业家读《四书》。

那些取自《诗经》的人名,又灵又美

不久前,《夜读》做了一期“那些取自《楚辞》的人名”,大家反响热烈,很多人都在留言里表示:

这不,安排上了!

又灵又美!

那些取自《诗经》的人名

01

【蓁蓁】

出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

“蓁蓁”指茂盛的样子。另有“菁菁”(jīng,也指草木繁盛,“有杕之杜,其叶菁菁”)、“溱溱”(zhēn,指很多,“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02

【呦呦】

出自《小雅·鹿鸣》:“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呦呦”指鹿鸣声。叫这个名字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也有人取这句的“鹿鸣”作名字。

03

【芃芃】

出自《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péng)其麦。”

“芃芃”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取这句的“行野”作名字也不错。

04

【陶陶】

出自《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

“陶陶”指和乐的样子。

05

【淑慎】

出自《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指美好而恭谨。另外也有人取这首诗开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一句的“羽飞”为名。

06

【炜彤】

出自《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指红色,“炜”用来形容彤管明亮的光泽。这个名字现在被用得比较多了。

07

【惠然】

出自《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惠然”指友好和顺的样子。

08

【扶苏】

出自《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

“扶苏”指一种小乔木。叫这个名字比较有名的大概是历史上的公子扶苏。

09

【令仪】

出自《小雅·湛露》:“岂弟(kǎi tì,同“恺悌”,和易近人的样子)君子,莫不令仪。”

“令仪”在《诗经》中出现多次,指优雅的风度、美好的品行。对于男女都比较合适。

10

【倬云】

出自《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倬”指大、浩瀚。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名字正是这二字。

11

【伊人】

出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伊人”指那人,心上之人。这句是诗经名句。

12

【子宜】

出自《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之子”指这个姑娘,“宜”指和睦,组在一起意境很美。

13

【穆清】

出自《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穆”指和美。要是正好姓穆,直接叫穆清风也很妙。

14

【苇杭】

出自《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苇”指用芦苇编的筏子,一说是苇叶,“杭”通“航”。谁说黄河宽又广?一片苇筏就能航。无论是情感还是气势都很足。

15

【敬梓】

出自《小雅·小弁(pán)》:“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古代桑、梓多植于住宅附近,后代遂为故乡的代称,见之自然思乡怀亲。清代著名文学家,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想必大家不陌生。

16

【思成】

出自《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思”在这里是语助词,“成”指成功成就。这句的大意是“商汤之孙正在祭祀,祈祷先祖赐我成功”。叫这个名字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建筑学家梁思成。

17

【徽音】

出自《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徽音”指美誉。据说林徽因的原名就是林徽音。

18

【维桢】

出自《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维”这里指“乃、是”的意思,“桢”指支柱,栋梁。大家可能从这句还能看出一位大家的名字,就是王国维。这首诗还有一句“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其中“缉熙”意思是光明,也可用作名字。

19

【斯年】

出自《大雅·下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斯年”形容久远。叫这个名字的有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

20

【思齐】

出自《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

这里“齐”字读“zhāi”,指端庄,庄重。大家可能更熟悉《论语》里那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里就读“qí”了。用作名字也多读“qí”。

21

【佩玉、洵美】

出自《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另外,“琼琚”指美玉,也可作人名。

22

【闻天】

出自《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仙鹤鸣声清亮上九天,这个名字比较有气势。

23

【攸宁】

出自《小雅·斯干》:“哕(huì)哕其冥,君子攸宁。”

“哕哕”指宽敞明亮的样子,“攸宁”大意为安居。

24

【骏德】

出自《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骏德”指美好的品德。

25

【嘉卉】

出自《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嘉卉”指美丽的草木。一看就是个比较小清新的名字。

26

【南乔】

出自《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南乔”意即南方高大的乔木。整体来说,是个比较文艺的名字。

27

【雅南】

出自《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籥(yuè,乐器名)不僭(jiàn,乱)。”

“雅”和“南”整体上可以理解为高雅的音乐。如果希望孩子有音乐方面的艺术细胞,也许可以考虑这个名字。

28

【思柔】

出自《小雅·桑扈》:“兕觥(sì gōng,古代酒器)其觩,旨酒思柔。”

“思”在这里是语助词,“柔”指柔和。

29

【显允】

出自《小雅·湛露》:“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显允”指光明正大。

30

【其琛】

出自《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琛”指珍宝。

31

【德纯】

出自《周颂·维天之命》:“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德纯”顾名思义,指品德纯正。

32

【静姝、静好、静嘉】

“静姝”出自《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静好”出自《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静嘉”出自《大雅·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

大意都是安静美好的意思,寓意很好,但用得确实比较多了。

33

【邦媛、邦彦】

“邦媛”出自《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邦彦”出自《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邦”指国家,“媛”指美丽的人,“彦”指杰出的人才。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组名字用来作姐弟、兄妹名挺合适的。

34

【子都、子充】

出自《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不见子充”。

“子都”和“子充”都是指美男子。

35

【巧倩、美盼】

出自《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首诗用了很多词刻画卫庄公夫人庄姜高贵、美丽的形象,文字很美。

36

【舜华、舜英】

出自《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车,颜如舜英。”

“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诗经》里一些寓意美好的植物也会经常被用来作名字。

37

【启明、长庚】

出自《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金星晨在东方,叫启明;金星夕在西方,叫长庚。

38

【柔嘉、柔惠】

“柔嘉”出自《大雅·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柔惠”出自《大雅·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两个词都是柔和、美善、仁惠的意思,比较适合女孩子。

39

【既清、既馨】

出自《大雅·凫鹥》:“尔酒既清,尔殽既馨。”

“清”和“馨”在这里虽然是用来形容酒和菜肴,却都是意思很美好的词。组合成“清馨”也可以。

40

【笃之、敬之】

“笃之”出自《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敬之”出自《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

“笃”和“敬”都是很好的品格和意志,用来作人名也寄予着美好的期望。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图/视觉中国

制片人丨王兴栋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校对丨高少卓

“转阴”15天后才会产生抗体?感染科专家辟谣了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林炳亮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淑颖

近日,一则“阳康后要15天才能产生抗体”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大量传播。该消息称,“北京新冠疫情二次感染率达到20%,其原因就是阳康后要有十五天才能产生抗体,很多人以为不发烧就是可以放松了,好了后不注意消毒防护,结果很快二次中招,也就是阳康转阴后还要计时15天才是真正完成整个周期,这个阶段免疫系统在恢复,要特别加强防护才行。”

上述内容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这让很多人,尤其是刚刚“阳康”的人们担忧不已,真的这么容易被二次感染?抗体到底多久才能产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这则消息完全可不信。

首先是“北京新冠疫情二次感染率达到20%”的说法不实。第一,北京本轮疫情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免疫逃逸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但研究显示,同一株导致的二次感染率是很低的。第二,即使发生二次感染,也不太可能间隔时间这么短,研究发现,二次感染一般在3~6个月后发生,最短也至少有28天。第三,从现有病毒变异株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有BA.1、BA.2、BA.5系列,其中包括了BF.7、BQ.1和重组体XBB,无论之前感染的是哪一种,短期内都不太可能再感染另外一种。

林炳亮指出,“阳康后要有十五天才能产生抗体”的说法也是错的。其实,从病毒进入人体,抗体就开始产生了。只不过,身体刚开始产生的抗体量很少,不足以抵抗病毒。通常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第11~14天,抗体就会“打败”病毒,核酸转阴,抗体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当然,抗体量达到峰值的具体天数因人而异,但只要核酸转阴,就说明病毒已被清除,抗体量也已足够,在15天内发生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极小。

还有很多人好奇“是不是症状越重,产生的抗体量越多”?对此,林炳亮表示,理论上有这种可能。不过,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轻重,还跟很多因素有关,具体还待研究进一步确认。

林炳亮最后提醒,刚刚核酸转阴的“阳康”者不必过分焦虑,如果感觉身体非常虚弱,应注意吃好睡好,最好休养一段时间。如果自我感觉不错,只需做好日常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因为冬天流行的不止有新冠一种病毒,做好防护还能起到防流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