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紫薇圣母(紫薇圣)

紫薇圣母(紫薇圣)

关于紫微圣人

最近网络上有个流传的话题,就是所谓的“黑兔走入青龙年”这个话题,也就是传说中的紫微圣人出来救世。有人说:“这么多年了,嗯,已经产生这么多混乱的事情了,为什么他还不出来呢?”然后就是各种预测各种怀疑。

其实这是因为人类的思想还没有变化,他出来干什么呢?

首先要白什么是真正的善人和恶人。

看看人间的这些善恶标准,很多都是颠倒是非黑白的,善恶都是颠倒的。看看人类所追求的都是钱财名利,谁的钱财多谁就是善人、慈悲的人,人人追求精英,然后贫穷的人呢,反倒成为了愚蠢的人,成为有罪的人。这时候让圣人出来去消灭谁呢?去消灭穷人吗?在一个颠倒是非的社会中,圣人是没法出来做事的,他只能把道理讲出来,让人明白善恶是非,然后呢,等到人们混乱到了极点,又寻找到了大道思想,明白善恶的真相了,这个时候圣人才能够出来消灭那些邪恶的人,这个时候他就会得到众人的支持、拥护和赞美。如果人类没有明白道理,无法分辨善恶,不知道谁好谁坏,这个时候圣人出来把那些违背天道的人给消灭了,其他人还会骂他是个邪魔呢!干什么杀生啊!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俵,很多啊,颠倒善恶是非。等到人们明白真正的善恶标准了,又去祈求这个圣人出来,呼吁这个圣人出来惩罚恶人的时候,这个圣人才敢出来去做这个事情。

紫微圣人在天界不管有多么高的境界,有多么大的神力,那也只是灵界对他的认可。如果凡人不认可他的思想,就不会认为他是圣人,反而会认为他是恶魔,那他就不可能去做这些事情的。等到人类明白善恶之后再去求他,求他出来去惩罚恶人,那时的大众才会认为他是圣人,称赞他为圣人,人间的圣人都是人封的。

如果人不明善恶,他就去惩罚恶人,就会有很多人出来说他是恶魔、乱杀生。那就麻烦了,谁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啊?脑子稍微有点正常的人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活着的人被凡人封为圣人的,就叫肉身成圣。过去的圣人都是在死后,他们的思想被人认可,被人学习而后才被封为圣人的。另外还有一种圣人是自封的,这是假圣人,这样的假圣人越多社会就越乱。被大众封的圣人才是真正的圣人。

紫微圣人的思想是符合道义的,默默无闻地宣传他的思想,不自我张扬显摆,体现出无形无相。在众人祈求他出来的时候他才出来做事,体现出随应变化。那些自封为圣人的人是不符合这个道义的,所以是假的。

圣人在天上的境界再高,哪怕是被神灵封为宇宙圣神,他也只能管理灵界的事情,不可能到人间去惩罚凡人的。如果想让他出来惩罚凡人,只有凡间的人去祈求他,祈求他去惩罚那些恶人,他才能在人间惩罚那些凡人恶人。所以,时机还没到。什么时机呢?就是人类还没明白真正的天道善恶是什么,又没有走到绝境。等到知道什么是善恶了,又走到了绝境,没有办法了,这时候人就会按照那个天道的善恶标准,请求圣人出来去惩罚那些真正的恶人,这就是时机到了。他就可以在人间利用各种能力去消灭那些恶人。所以说,他的境界再高,他的法力再强,他的能力再大,如果没有众人的拥护和祈求呼吁,众人的善恶是非标准没有跟他的标准一样,他是不可能出来的。他只保佑那些与他的思想一样的人。

如果人的善恶标准与他的善恶标准不一样,求他也不会出来。

如果人的善恶标准与他的善恶标准是一样的了,没人求他,他也不会出来。

等人的善恶标准与他的善恶标准是一样的了,又封他为圣人,又求他去惩罚恶人,他就自然出来救世了。人的善恶标准与他的善恶标准不一样,就是人类毁灭了,他也不会出来的。在他眼中都是恶人,他干嘛要出来救啊!

这是我的体会,一家之言。

一:人心没变,因为人没明白善恶是非是什么。

二:时机不到,因为人还没走到绝境,就不会请圣人出来,圣人也不会主动出来做事。

这两个原因决定了圣人是否出来。只有人的善恶标准与紫微圣人的善恶标准一致了,又封他为圣人了,又求他出来去解决人间这些问题了,他才能出来帮助人类去解决这些问题。

紫微圣人是肉身成圣的,过去的圣人是死后成圣的,什么是肉身成圣啊?就是他在活着的时候就被人封为圣人的。也只有肉身成圣,他才能够在人间做救人的事。所以既然封他为圣人了,就说明认可他的思想了。人不认可他的思想,他就去做事,在别人眼中就成为邪魔了。傻子才会出来做事呢!

为什么过去的圣人都是在死后才被封为圣人呢?因为那些圣人在世的时候,他们所宣讲的救世思想没有人认可,没有人支持他。甚至还有更多的人去取笑他、去排斥他、去伤害他。等到他死后,人遇到了各种混乱的事情,然后用他的思想去解决了问题,他才被追封为圣人的。这就是死后成圣的原因。他们死后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怎么解决人类的事情呢!是没法解决的。要想让这个紫微圣人在人间解决人类的事情,那就只能在他还没有死之前就把他封为圣人,他才能在人间解决人类的事情,等他死后,你再封他为圣人也晚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紫微圣人必须是肉身成圣,他才能够在人间拯救人类的原因。

神仙不可能过问人间的事情的,因为那样做只能让人类更加的迷茫、迷信、盲从、依赖,那样的话人类只能会越来越蠢。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当下就是看看自己的善恶标准是什么样的,调整自己的思想与紫微圣人一致。他既然能成为真正的天地人三界圣人,那他的思想是符合道义的,符合大道思想的。先看看大道思想,自己找出来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的恶,再按照这个标准去封这个人为圣人,让他去惩罚那些违背道义的恶人,而不是用自以为的人间的那种善恶标准去寻找他去祈求他。

人的要求标准不符合三界圣人的标准,他是不可能出来的。因为人自认为的善可能会被紫微圣人认为是邪恶。所以,人当下的任务就是学习大道思想,明白真正的善恶是非,提升自己的境界。

说说紫薇圣人

#古籍里的历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从网络上搜到了关于民间思想家紫薇圣人的传说,从此我便经常关注此事,搜索有关消息看紫薇圣人的状况。

然而网上的消息乱七八糟,网上写文的人也经常喜欢把自己或者某人往圣人身上凑,这让人非常的反感,说实在的,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凡事都要讲究证据,纵然你吹的天花乱坠,你没有实打实的证据,就不要自己吹自己。

紫薇圣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论是谁,若发现自己有几分像诸多大预言家口中的那样,都难免经不起这样的诱惑,理智的人尚不能完全控制自己,更不用说那些知识浅薄不懂科学的人,或者精神有些异常的人,一旦认定紫薇圣人是自己,那么后果非常的严重,这些人沉浸此中无法自拔,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家人。

另一种认为自己是紫薇圣人的人,便是骗子,他们一般智商较高,却能写些所谓的大理论大爱的文章,文章内容空洞,没有什么可实践,简直是可笑,他们让盲从者也一并跟着沉迷其中,害人不浅。

那么,排除了这些可能性,现在我就要进行比较科学的分析,分析民间大思想家紫薇圣人的一些情况。

第一:紫薇圣人这个称谓的起源

据我搜到的信息,有几种说法,第一种,是说来自唐代《推背图》  

第四十七象:庚戌

谶曰:偃武修文, 紫薇星明,匹夫有责,一言为君。

 颂曰:无王无帝定乾坤,来自田间第一人,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

这个卦象,是紫薇圣人称谓来源之一,但有些人认为此人是老毛,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代预言家的预言,总是露几分藏几分,直到真相大白,我等俗人才恍然大悟。

第二种来源说法,就有些玄乎,有神论者或许相信,但是无神论者,不一定会相信,中国本土道教认为紫薇圣人乃是神仙紫薇大帝转世,佛教认为是阿弥陀佛下凡,基督教认为是耶稣再临,伊斯兰认为是尔萨下凡,“三教圣人同住世,妖魔鬼怪岂能逃。”

四大宗教都预言圣人下凡,且都预言圣人下凡在中国,这个信仰稀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而人们的灵魂却越来越焦灼的国度。后根据我国一位杰出的国文学者和他的弟子共同研究发现,三教圣人乃为同一人。

第二:紫薇圣人的具体信息考证

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其实我是不赞成去刻意求证的,因为紫薇圣人只有一个,去求证紫薇圣人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住在哪里,在做什么并没有什么意义,只会自寻烦恼,若诸位大预言家能留下如此显而易见的预言,让你我等俗人轻易猜透他/她在何处,叫何名,是男是女,那么他一定不是一位称职的预言家,他所留下的也一定是谎言。

紫薇圣人既然是大圣人,超级大哲学家,统一世界各大宗教教派的思想家,那么出生民间的他/她一定且只能通过网络这个方便的网络表达他/她越来越成熟的思想体系,由于他/她的思想与现在所有的三观完全不一样,那么,他/她在表达他/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或许他/她会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农村家庭条件贫寒的他/她在经历了其他人难以置信的痛苦的事磨,病磨折磨后,他/她才开始进行思考,问命运,“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

读书,思考后,这个经过诸多命运折磨的俗世凡人变得不平凡,他/她开始思考全人类的命运痛苦来源,于是他/她从传统命理书籍开始问命,到博览群书,最后总结自己的思考结晶,得出了旨在为了全人类,为了让大家在互爱的信条下,提高自己的眼光格局,不在诸多小事互相斤斤计较的宏观思想体系;但是他/她的文章同时又要考虑现实,不能脱离现实,必须接地气,毕竟大家是凡人,都离不开人间烟火,都要生存。

第三:紫薇圣人可能会做的事情

紫薇圣人要做的事情,倒是有很多人基本分析出来了,我现在再复述一遍,若有漏缺,欢迎您提出来。

紫薇圣人的历史使命:

1、他将创立辉煌的理论体系和崭新的思想学说,引导人类结束无神和有神、唯物和唯心、物质和精神的对立,使整个人类团结起来,使人类获得空前的解放。

2、他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将冲破现代思想和现代科学的种种藩篱,深刻揭示横亘于天地之间的妖、魔、鬼、怪、神、仙和飞碟、UFO、外星人等问题的实质和核心(三教圣人同住世,群魔妖怪岂能逃),从而引导全人类完成历史性的自我超越,使人类获得空前的解放。

3、他的理论和思想会形成著作问世(书成紫薇动),他的著作会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他会成为全世界的精神领袖,她将引导全人类完成历史性跨越,引导人类走向大同。

4、他将结束各个宗教之间的对立,结束各宗教内部的派别对立,结束不同信仰之间的对立,他的思想和理论融会了不同信仰之精华,继承了不同信仰的合理内核,摒弃了各个信仰中不合理、不准确、不正确的部分,从而他将赢得举世尊重和广泛承认,成为全世界、全人类追随的精神领袖,他的思想将成为世界性的普遍信仰,给全人类带来力量,为人类的未来指明方向。

5、随着有神和无神争论的彻底终结,天地之间的一切神明形象完全失去玄机而暴露在人类面前,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人类的自我定位等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人类将彻底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建立起崭新的宇宙观。

6、他为人类确立了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崭新的宇宙观,将引导人类把地球赤子归入宇宙母亲的怀抱,他将引导地球人类归入宇宙人类的怀抱,他将引导地球文明归入宇宙文明的怀抱。

7、他将引导人类确立崭新的宇宙观,从此以后,人类将学会站在宇宙看地球,站在宇宙文明看待地球文明,站在宇宙人类的立场上看待地球人类自身……

就目前中国及世界的现状来看,要实现“万教归一”,小的宗教暂且不说,要把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统一到一起,让人们同时接受都是很困难的。因此,紫微圣人的理论体系必须是别具一格,超出了现有宗教的范畴,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来提升各宗教,并实现各宗教信仰上的统一。

紫微圣人的面世理论有以下特征:

1、其理论、学说、观点涉及到传统文化、传统宗教中的内容,只有与传统文化相传承的东西,才能利于传承、利于理解、利于接纳。

2、其理论、学说、观点又突破了传统、突破宗教中原有的内容,如果只是传统的东西,只是原有的内容,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提升,更不可能现实各宗教的统一。比如单单用佛教的东西不可能去统一基督、伊斯兰等教,同样单单用伊斯兰教的东西也不可能把佛教、基督及其他宗教统一起来。即使把各宗教的东西大杂烩在一起也不可能形成一种统一各宗教的理论。说白了,对于这样的理论各宗教根本不会理会。  所以紫微圣人的理论必须有突破的地方,定然有独到之处。

3、最重要的一点:其理论内容必须要震惊到各宗教,足以引起各宗教的关注并产生深度影响。千百年来,世界上不断出现的新理论也不少,但都不足以动摇到各宗教的存在与地位。所出现的各种理论,对于各宗教来说基本上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会动摇到各宗教的理论根基,各宗教也根本不会理会。所以,紫微圣人的理论体系不仅要有独到之处,还必须对各宗教的理论根基产生冲击,其理论体系必须足以触及、震惊到各宗教,并动摇到各宗教各自存在的根基,促使各宗教对圣人的理论体系进行认真思索。不冲击到各宗教的根基,各宗教只能仍然“事不关己”、“各自为政”,要统一宗教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不是触及、震惊、冲击到各宗教的理论根基,不足以引起各宗教共鸣并产生深度影响。

4、圣人的理论会触及到生命的根本层面,并从生命底层对人类认识产生突破性提升。归根到底,各宗教都是以探寻生命本质、并以寻求生命解脱为根本目标与宗旨。圣人的理论必须触及生命本质,从生命根本层面上对人类认识产生重大突破性提升,从而触动到各宗教理论并对各宗教产生深层影响。如果不能从生命根本层面上对宗教产生影响,那么要触动宗教、引起各宗教共鸣、并最终结束各宗教“各自为政”的局面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圣人的理论必须触及到生命的根本层面,并从生命根本层面上对人类认识进行突破性揭示与重大提升。

5、圣人的理论不仅对宗教产生冲击,也对整个人类的思想认识产生冲击。中国的圣人,也是世界级的圣人,其理论不仅会对宗教产生冲击与影响,也必然会对全球、整个人类的思想认识产生冲击与深远影响。这也是不仅中国而且全世界都有“东方圣人”预言的原因。

6、从推背图第47象关于圣人的描述“好把旧书多读到 义言一出见英明”可以看出,圣人是以传统文化(旧书)为突破口,对宗教进行提升、对人类认识进行推进的。而在传统文化中,能够直击生命底层。要把全人类的认识进行提升、要把全世界所有宗教全部统一起来,让全人类、所有宗教都并入宇宙真谛探索与提升的行列,这是多么宏大的壮举!  紫薇圣人也许会知道自己的重大使命,但紫薇圣人可能会尽自己的最大所能,推进人类探索进程的发展,为早日迎来人类认识的重大提升,早日使人类文明并入宇宙文明的轨道而不断努力。 

7、圣人也是凡人。圣人是人,圣人也是凡人。除了其理论体系以外,圣人与其他人没有两样。圣人也有鼻子也有眼,也有欢乐与忧愁,圣人还会经受更多的风雨与磨难,圣人所走的路会承受更多的压力与磨练。圣人会与众生风雨同舟,与大家一道为推进人类的认识、实现全人类的思想跨越而携手前进。

第四:最后的总结

一开始,紫薇圣人其实也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只不过后来他/她遇到了常人难以置信的痛苦折磨,包括事磨,病磨,天灾人祸,天性好强不服输,又爱刨根问底的他/她才开始关心命运这种沉重的话题,他/她一开始也没有那么伟大,只是想弄明白自己的命运为何那么惨。

直到后来他/她读的书越来越多,从传统书籍到现代的各方面的书籍,他/她的思想格局越来越大,越来越宏观,他/她才开始了全人类命运的探索,希望通过他/她所学到得善知识,大智慧,来解决这个人类的千古难题。

我个人认为,紫薇圣人只是一介凡人,甚至他/她的理论可能要他/她死后才为后来的人所接受,现在的人们盲目的夸大他/她,把他/她夸成了神仙,让诸多人因此沉迷“紫薇圣人”这个伟大的称呼无法自拔,个个都想沾光,殊不知“紫薇圣人”这个称号对于正真的那个对的人来说,或许他/她更想当一个普通的凡人,过普通的一生吧。  

只不过他/她的人生就像是当年的唐三藏一样,一生只有一个目标,西去取经,渡化大唐众生。

同意的点个【赞】和【关注】,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谢您的支持!

还珠:老佛爷最后接受小燕子和紫薇,原来还是因为紫薇的圣母心

“两个丫头,以前,我对你们有很多的误会,你们,不怪奶奶了吧?”

老佛爷自从回宫后,看着紫薇和小燕子就各种不顺眼,总是逮着两人的错处就要惩罚两人。

可在主角团经历了大逃亡回宫后,老佛爷对两人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仅同意了永琪和小燕子的婚事,也不再强迫尔康娶晴儿,接受了小燕子做皇家儿媳,这样的结局可谓是皆大欢喜了。

其实在老佛爷态度转变的背后,除了有晴儿的不断劝说,紫薇圣母心发作利用金牌救下容嬷嬷的性命这一事,对老佛爷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还记得滑马刚把大逃亡的主角团带回来时,老佛爷虽然没有再追究几人曾经犯过的错,但老佛爷对紫薇和小燕子并不关心,此时的老佛爷不再追究几人的过错,主要是受滑马和晴儿的影响。

滑马对主角团的喜欢和纵容,老佛爷都是看在眼里的。滑马甚至不惜放下身段,亲自外出去接几人回宫就能看出,滑马是真的打心眼儿里在乎几个孩子。

好不容易将几人劝说回家,若老佛爷执意还要追究几人的过错,再次逼走他们,肯定会惹怒滑马,影响到两人的母子情分,这肯定是老佛爷不愿看到的。

当皇后做的所有栽赃陷害的事情被暴露在众人面前时,相信老佛爷的气愤都不输于滑马,毕竟自己作为后宫之首,在很多事情上竟然被皇后当枪使。

尤其是布娃娃事件,在皇后的挑唆下,老佛爷执意认为布娃娃是小燕子和紫薇所做,虽然后来晴儿找到了证据为两人洗脱罪名,可最后还是没找到布娃娃出自谁的手。

没想到这一切都是皇后自导自演的把戏,而老佛爷听信了皇后和容嬷嬷的挑唆,还对紫薇用了刑,使得紫薇差点丢掉性命。

皇后对小燕子和紫薇的每一次出手,都是奔着取两人性命去的。可在皇后罪行被披露后,紫薇竟然愿意拿出滑马赐给他的金牌救下皇后和容嬷嬷。

一句,“人生最大的美德就是饶恕。”感动到了老佛爷。大概从这一刻起,老佛爷心里对紫薇私生女的成见才完全消除,也完全放下了对小燕子的不满。

再加上晴儿给她讲了主角团在逃亡路上的所遇所见,最后才认可了永琪和小燕子、紫薇和尔康之间的情谊,不再执着于小燕子没文化。“我不反对你们了,我接受你们。”

她感动于紫薇心中的大爱和善良,看到了尔康对紫薇忠贞不渝的感情,也不再执着于将晴儿塞给尔康,“我不再阻碍你们了,我祝福你们。”

《封神榜》紫薇大帝和金灵圣母都是众星之首,谁的级别更高一些?

《封神榜》中紫薇大帝和金灵圣母都是众星之首,谁的级别更高一些?

在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是周文王的长子,他长相俊美,就连妲己对他都是垂涎三尺。按照古代立长不立幼的传统,原本大周天子之位应是他的。

妲己因求欢不成,在纣王面前诬陷伯邑考,最终将其剁成肉泥,做成肉馅让他的父亲姬昌吃下去。可以说伯邑考是封神中死得最惨的人,没有之一。

后来封神姜子牙也没有亏待伯邑考,竟然封他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而实际上,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根本就不是普通的星位,紫微星是位于上天的最中间永远不动,位置最高的星,故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因此极为尊崇。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星斗,节制鬼神与雷霆。《犹龙传》云:“紫微北极玉虚大帝,上统诸星,中御万法,下治酆都,乃诸天星宿之主也。北极驱邪院是其正掌也。”

所以,伯邑考的真实身份是"诸天星宿之主",而且也是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闻仲的顶头上司。

但是,伯邑考的神位与封神榜中的另一位正神明显有冲突,那就是金灵圣母。原著中,金灵圣母被封为"坎宫斗母正神",原文:特敕封尔执掌金阙,坐镇斗府,居周天列宿之首,为北极紫气之尊,八万四千群星恶煞,咸听驱使,永坐坎宫斗母正神之职。

这里明确讲明了金灵圣母的职位为"周天列宿之首",而且特意把伯邑考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列在金灵圣母之下第八位,似乎在说明紫微星不过是金灵圣母统御万星中的一颗星而已,其地位甚至还不如五斗星官。

金灵圣母,她乃截教通天教主二弟子,闻仲的师父,法力强过阐教十二金仙,被燃灯用定海珠偷袭而亡,她是封神榜中辈分最高、法力最强的大罗金仙,唯有选她为群星之首,才能统御八万四千群星恶煞。

不过,"星主"之位等同帝王之尊,非有德者不能居之。封神之后,大局既定,伯邑考的才能突显,中天紫微大帝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了四御之一,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

道教斗姆元君本来就是天皇大帝和紫薇大帝的母亲,其神格自然更尊贵、更高一点。

难怪阎王要给李世民行礼,你看他的前世是谁?连玉帝也要礼让三分

西游记是一代人的回忆,也是最经典的电视剧之一,小时候我们只顾着看威风凛凛、降妖除魔的齐天大圣,而忽略了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比如在西游记的原著中,曾提到唐王李世民的身份。

在人间,他是高高在上,手握生杀大权的帝王,但除了这个,他还有一个更高级的身份。

原著中,唐王被鬼魂搅得不得安生,一命呜呼,到地府时,阎王爷都降级接待,还亲自在生死簿上为李世民改寿命,将他送回阳间。

这让人不禁好奇,李世民究竟是什么身份,难道仅凭人间帝王这个身份,就能受到如此优待吗?

身份初现端倪

在西游记第十回中,讲述了泾河龙王和袁守诚的故事,故事中,唐王李世民和大臣魏征占据了很重要的戏份。

史书上的李世民,气质高贵、相貌英俊,而且文武双全,骑马射箭样样不在话下。有野心,有抱负,但也有真材实料,把唐朝发展成了万国来朝,百姓安居乐业的泱泱大国。

在西游记中,他又是个谦卑,温文尔雅,一心推行佛法的皇帝。

在西游记中,唐王李世民的戏份不多,大多都是一笔带过。

在原著中,作者曾交代了唐王李世民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西游记中,连妖怪都有强大的背景,更何况是一国之君。

在人、神、鬼三界,每一界都有自己的掌管者,他们各司其职,维持着世界的运转。但唐王李世民,显然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他虽然是人家帝王,但说到底也只能掌管人间的事情,身死之后,还是要到地府参与轮回转世的,即便贵为天子,他也跳不出这天地秩序。

但在原著中,李世民曾魂游地府,还受到了十大阎王的跪拜礼,还阳后,还差人给十大阎王送去地府没有的南瓜。

要知道,作为主角,当初孙悟空大闹地府,也只是见到了秦广王而已。

在凡间,李世民贵为一朝天子,在天上,他也有其他的身份。

可以说,他也是个隔三差五就喜欢下凡历劫的神仙,而且他在天上,就连玉帝也让礼让三分。

泾河龙王引真相

西游记原著中,关于唐王李世民的故事,还得从一场闹剧开始讲起。

话说长安城中,有一个神算子,是唐朝著名玄学家袁天罡的叔父,名叫袁守诚,此人仙风道骨,通晓天道,算无遗策。

他曾经为一个渔夫算了一卦,告诉他在哪里撒网捕鱼最好。自从有了袁守诚这位高人的指点,渔夫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每次还会贴心的为袁守诚,送上一条金尾鲤鱼。

渔夫垂钓的地方,正好是泾河龙王的管辖地,他手下的虾兵蟹将,看到每天有太多的同类被抓,便将此事告诉了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一听,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只有这个渔夫每次都满载而归,他担心再这样下去,泾河水类,迟早会被打捞干净。

为了搞清来龙去脉,泾河龙王化身成普通樵夫,去和渔夫聊天,渔夫一高兴,便把袁守诚为他算卦的事情说了出去。

泾河龙王一听,气急攻心,当时便决定找袁守诚要个说法。

他来到袁守诚的摊前,让袁守诚卜算明日的天气,袁守诚道:明日辰时布雨,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泾河龙王听完哈哈大笑,只觉得十分荒唐,因为他才是那个行云布雨的神仙,除非有玉帝的命令,否则下多少雨,还不是看他的心情。

泾河龙王觉得袁守诚是个江湖骗子,便说如果算的不准,便要砸了他的摊子,说完便拂袖而去。

然而,就在泾河龙王和自家兄弟嘲笑袁守诚时,玉帝的信使赶到,命令泾河龙王明日在长安城布雨。

圣旨上的清清楚楚的写着降雨量和降雨时辰,和袁守诚说的丝毫不差。泾河龙王腿一软,差点晕倒,不由得感叹:世上竟有如此灵人!

虽然嘴上感叹,但泾河龙王心里却十分不服,看他如此担忧,他的几个兄弟却七嘴八舌的帮他出主意,说偷偷地改一点雨数,没人会知道的。

在自家兄弟的忽悠下,泾河龙王觉得铤而走险,冒天下之大不韪,偷偷地改一回圣旨。到了布雨的时候,泾河龙王故意将时辰和下雨的点数差了一点。

殊不知,袁守诚看着这场雨,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待雨下完,泾河龙王化成凡人,怒气冲冲的砸了袁守城的摊子,袁守诚看他气急败坏,也不恼,一语便道破了他的真实身份。

袁守诚直言,泾河龙王犯了天条,是要被斩首的,吓得泾河龙王没了傲气,急忙跪地求饶,让袁守诚救他一命。

袁守诚告诉泾河龙王,玉帝一定会让人曹官监斩,人曹官现在的真身在人间,正是唐王李世民手下的丞相魏征,如果去求唐王,或许还能留下一条性命。

泾河龙王听完之后,匆忙叩谢袁守诚大恩后,便给唐王托梦去了。

这个看似是神仙的劫难,却正好把唐王给牵扯了进来。

他的身份也由此揭开,身为真龙天子,身份必定不凡。

到了晚上,泾河龙王托梦给唐王,让唐王救他一命,唐王李世民见龙王可怜,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魏征为了执行玉皇大帝的法旨,一早便斋戒沐浴,准备午时三刻梦斩龙王,就在这时,唐王便差人把他叫进宫来下棋。

魏征没办法,只能进宫陪驾,唐王心想,只要把魏征拖过午时三刻,泾河龙王就能逃过一劫了。但没想到,午时三刻刚过,魏征就呼呼大睡。

唐王看看时辰,觉得应该没什么大事了,便没有叫醒魏征。

可出乎意料的是,过了午时三刻,魏征还是在梦中,把泾河龙王给斩了。

魏征醒了之后,向唐王谢罪,这时候唐王才知道,泾河龙王求自己办的事没办成,唐王心里愧疚,害怕泾河龙王的冤魂来找他的麻烦。

果不其然,到了半夜,泾河龙王的鬼魂便向唐王索命来了。唐王在梦里挣扎,受了极大的惊吓,幸好观音出现赶走了泾河龙王的鬼魂。

梦醒之后,唐王大汗淋漓,只觉得自己的三魂七魄都被吓跑了,侍卫招来太医为唐王诊病,却发现唐王命不久矣。

唐王心里害怕,叫来魏征替自己出主意,魏征安慰唐王,说不用害怕,即便是泾河龙王来找麻烦,他也有办法。

魂游地府受优待

魏征有个好友,名叫崔珏。

他是李渊在位时有名的臣子,死后在阴间做官,是酆都天子殿里的四大判官之一,也是最有名的一个。

魏征亲手写了封信,交给唐王,他叮嘱唐王,即便魂魄离体,到了阴曹地府也不用害怕,崔判官看了书信之后自会相救。

唐王拿着魏征给的书信,安心的睡死过去,魂魄紧接着就飘到了阴曹地府。就在唐太宗手足无措时,崔珏出现了。

崔珏见到唐王,下跪相迎,十分恭敬。此时十大阎王也都在阎王殿里等着了,还早早的差人来接唐王。

原著中曾有描述:只见那壁厢环佩叮当,仙香奇异,外有两对提烛,后面却是十大阎王降阶而至......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能让十大阎王都亲自迎接的人,身份一定不简单,十大阎王只说,是因为李世民是人间阳王,而他们是地府鬼王,礼数自然要做足。

但这个理由显然不够充分,十大阎王各司其职,即便是有贵人来访,也不见得能到齐,但如今却为了迎接李世民,全员出动,还降阶相迎。

阎王让崔判官取出唐王的生死簿,崔判官一看唐王阳寿已尽,就赶忙在簿上添了两笔,为唐王加了20年的阳寿。

十大阎王见唐王阳寿未尽,便让崔判官将唐王送回阳间。

崔判官带着唐王一路经过阴山、金桥、枉死城、六道轮回之所,最后由阴司返回人间。

紫薇星现圣人出

作为人间最尊重的人,是不可能毫无背景的,在西游记的世界里,李世民的前世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的真身其实是道教的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西游记中有很多删减的剧情,但无论在剧中还是原著,都有一个细节,那就是观音在凡间显出自己的法相时,唐王只是对天拜了拜,并没有向观音行礼。

当时观音菩萨找到玄奘,给他送九环锡杖和锦斓袈裟,在场的官员无不感到震惊,纷纷跪地参拜,口中念念有词,只有唐王很是激动,觉得这是唐朝的福气到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他的身份极高。

在道教的系统中,紫微大帝占据极高的地位,我们常说的紫微星就是他。在凡间,紫微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最崇高的地位。

道教的神话故事中,三清的地位最高,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而紫薇大帝则是负责辅佐三清掌管天地的神仙之一,地位仅次于三清。

神话中,曾讲述过紫薇大帝的由来,《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中曾讲,紫薇大帝和玉皇大帝是兄弟,他们的父亲是斗父周御国王,母亲是斗姆元君。

但更多版本则倾向于封神的另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中,紫薇大帝是凡间的伯邑考所化。

道教神话中,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在死后,就被封为了紫薇大帝,从此脱离凡胎,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神话中的伯邑考,都是个温柔的翩翩君子,更像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在她死后,却被三清封为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在神话故事中,伯邑考看似没有什么功劳,反而因为太过正人君子而被诛杀,死的还极其惨烈,看起来和紫薇大帝这个至高的职位极不匹配。

紫薇大帝是最完美的人设,必须是人间圣贤,才能担得起这个名号。

伯邑考没死之前,姬昌是要传位给他的,如果不死,他的地位将十分高贵。

伯邑考的道德境界非常高,作为凡人能够抵挡住妲己的妖术,是人间难得的圣人。紫薇大帝这个职位当之无愧。

天庭初立时,紫薇大帝便负责辅佐昊天大帝,也就是玉皇大帝掌管天庭,他主要负责掌管天经地纬,日月星辰,以及山川诸神,就连真武大帝,都是他的下属。

紫薇大帝和玉皇大帝的地位其实是一样高的,都是仅次于三清之下,甚至紫薇大帝的权职比玉皇大帝还要多。

所以紫薇大帝的一切事宜,就连玉皇大帝都不会过问。

在神话故事中,紫薇大帝曾多次去往凡间历劫,他曾投胎成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

紫微星永远代表着帝王,这也是古代占星学中紫微星出,代表皇帝出生,紫微星陨落则代表皇帝驾崩。

紫薇大帝除了帮助玉皇大帝掌管天上神仙,他还负责凡间山川诸神的管辖,在酆都初立时,紫薇大帝曾降下分身,在酆都幽冥掌管鬼界事宜,人称酆都北阴大帝。

酆都北阴大帝是地狱中的最高神灵,是五方鬼帝和十大阎王的顶头上司,世人只知道阎王爷,却不知道,阎王爷上面还有高官。

严格意义上来讲,酆都北阴大帝和紫微北极大帝是同一个人,紫微大帝历劫期间,不小心来到阎罗殿,十大阎王肯定得出来相迎,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当然,西游记的背景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它包含了人、神、佛、鬼、妖等不同世界的人物。

但即便在这样庞大的世界里,紫薇大帝的地位也算是顶端的存在了。

李世民在凡间作为人间帝王,也只是紫薇大帝其中的一段不同凡响的经历罢了,作为紫薇大帝的缩影,也难怪阎王都要跪拜迎接,这样的身份,玉皇大帝也要礼让三分的。

在整个西游记中,我们会发现,似乎每个人都不容小觑,都有着强大的背景。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人物,治愈了自己,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