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太极星是什么意思(太极星)

太极星是什么意思(太极星)

神秘的太极星村,出自刘伯温之手,奇异之处令专家费解

太极文化是我国的源头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最深邃的智慧。后世的诸多经典,都是建立在太极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我国有一个神秘的太极星村,史料记载乃是天下闻名的刘伯温所布局。太极星村神秘莫测,历来为世人所惊叹。改革开放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争相考察;只可惜面对太极星村无言的神秘,专家们也是哑然无语,找不到一个有力的理论破解其谜。

太极星村就是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的俞源村。关于当年太极星村是如何在刘伯温的策划下建成,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典故。

刘伯温与俞源的俞涞为多年同窗,两人感情甚笃。当年刘伯温辞官回故里,来到俞源见老同学俞涞。其时俞源旱涝不断,瘟疫流行,火灾频发,几乎民不聊生。刘伯温见到此等情景,心生悲悯之情,询问俞涞俞源何故如此。俞涞告诉刘伯温俞源自古就是多灾多难,天灾人祸经常发生,却又无可奈何。俞涞素来知道刘伯温有异能,通天文晓地理,请求刘伯温想想办法。

刘伯温仔细勘察俞源的地理后,他认为俞源四周有十一道山岗环绕,其实有很强的灵气。只是村中很多溪流太直太“硬”,把灵气都带走了。如果将村口笔直的溪流改为弯曲的溪流,并设计为太极形状,与十一道山岗形成黄道十二宫,就可把村中的灵气留住。刘伯温进一步以天罡引二十八宿的布局作为村庄的结构,并在村庄之中以北斗七星的形状建了7口池塘。他要求俞源以后所盖的房屋都按其布局落建。

俞源以刘伯温的太极星象结构整改后,面貌大改。在村口设有直径长达320米,面积达120亩的巨型太极图。村庄中有28个主要的建筑是按天空中的星座排布的。还设有防火、防邪用的“七星井”、“七星塘”等。站在高处俯瞰,可以看到村中的一条山溪以“S”的形状,自村头横穿至村尾,这正是太极图中阴阳两条鱼的相交线。

令人惊讶的是,俞源按照刘伯温的布局落建后,出现了许多奇异的变化。俞源村此后600年没有出现过旱涝,村民生活富裕,身体康健。当地数百年之间,出现了尚书、知县、举人、大夫等260余人。被认为是人杰地灵的绝佳之处。

俞源村还有许多神奇之处。1.俞源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六必定下雨,即使在旱年也不例外。2.在“声远堂”的8条木雕鲤鱼会随季节的变化而自身变换颜色。3.村口太极图阴鱼中有一颗白栎树,活了600多年, 已经长到27米高,被称为浙江的“白栎王”。4.七星塘中的第三口“衡塘”,只要村民填塘造房子,一定会发生火灾。5.俞氏宗祠内终年不结蜘蛛网,鸟雀不过夜等。总之,种种神奇之处,远非上述所列……

神奇的俞源太极星村,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个巨大的问号,不知何时才能够解开此中谜团。

中国唯一的太极星象村,几百年来怪事不断,多国专家都无解?

太极星象村又叫俞源村,属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坐落在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据《俞氏宗谱》载,俞源村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按天体现象设计的村庄布局建造的。

相传明代国师刘伯温与俞源村的俞涞是同学,两人感情很好。刘伯温辞官归里,路过俞源探望俞涞,当时俞源旱涝不断、火灾频发、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俞涞请刘伯温帮忙想想办法。精通天文地理的刘伯温经过仔细勘察,认为俞源四周有十一道山岗环绕,有灵瑞之气,但村中的溪流太直太“硬”,把瑞气都带走了,若将村口溪流改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同时村庄建筑按星象、八卦布局设计。村周11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12宫,八卦形排列的28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七星塘、七星井呈北斗星状分布,被誉为处州十县第一祠的俞氏宗祠正好位于其星斗内。

还记得当时从太极星象村村口过时,旁边有幅航拍图,也就是当时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计建造的太极八卦图。可当时我怎么都没有看出来,后来我又无人机拍摄但还是没有看出来,直到我修图的瞬间才看出了这幅太极八卦图。

俞源太极星象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由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布局排列所设置,村内至今保存明代建筑12处,清代建筑44处,民国建筑82处。建筑类型有宗祠、宗庙、桥梁、私塾、戏台、花厅、民居等等,被誉为“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的辞典”。

进入景区首先会经过一片古树林,导游介绍这些树龄已有六百年。为了纪念刘伯温,在村口建了伯温草堂,里面展览的是刘伯温的生平、手迹、塑像等等。

继续往村里走,过了宣武门便才算真正进入村中。村中最值得去的便是有名的俞氏宗祠,漂亮的雕花戏台和许多的匾额,非常的精制作漂亮。

祠堂内有巨大的俞源村沙盘模型,可让你对俞源的布局有个大致了解。

穿过巷陌,来到结构曲折的精深楼,进入厅堂,古老的房梁户牖上,处处可见极其精致细腻且繁复的木刻装饰。

漫步在村中,蜿蜒流过的溪水清澈见底,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鱼在其生长着,也是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当时小伙伴本计划买面包喂给鱼吃,可惜村子不大没有卖,只好买来面条喂鱼。

河的两边有洗菜的,有拿根木棍槌着衣服的,还有……

走着走着,慢慢的享受着没有喧嚣,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压抑,没有全是人的熙熙攘攘!只有那些朴实的村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