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海南鬼上身是真的吗(鬼上身是真的吗)

海南鬼上身是真的吗(鬼上身是真的吗)

古代奇事:鬼上身

清代时期,有位叫盛孟严的武选司员外郎,因办理父母的丧事回到了家乡杭州。

在家乡期间,《妄妄录》的作者朱海曾到府上拜访他,他给朱海讲了一件奇事,朱海就记载在了自己的书中。

有户人家的孩子得了鬼上身的怪症,似乎是变了个人,所言所行都非常诡异瘆人。

附身的鬼物不断索要酒食冥资,家人不胜其扰,就请了道士来做法施咒,或许所请道士道行不深,也没有什么效果。

当地有位家财万贯的富豪,人们都视其为财星,这家人认为他有福德,一定可以压制鬼物,就把他请到家中,可是富豪不仅没有驱走鬼物,还被其戏耍了一番。

当时,恰好有一名老儒经过,就进到这户人家询问情况,老儒一进屋,被附身的孩子就恢复了正常,鬼物似乎消失了。

等老儒一离开,孩子就又出现了鬼上身的症状。

有的人就问那附身的鬼物,为何害怕老儒,那鬼物说:“虽然这老儒外表寒酸,可是已经五世为人了,三魂六魄健全,所以远远避开他,先前来的富豪刚入人道,没什么好怕的。”

那鬼物似乎意犹未尽,接着说到:“近世孽生者多,魂魄健全的少了,因此愚蠢乖戾的人多了,凡是藐视三纲,败坏五伦,无恻隐羞恶之心,不懂辞让是非之人,多是刚褪去禽毛兽角时间不长的。”

至于后来怎样了,书中就没有记载。

关于鬼上身或者鬼附体之类的事,中国民间自古就有不少传说,这类报道也是不断见诸媒体,到底是怎么回事?用现在的人类认知还是很难解释。

这类事是否真的存在确实不好谈论,说不存在吧,民间自古流传的这类怪事还出奇的一致!说存在吧,似乎就完全颠覆了现代人的认知!细想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还真是奇妙!

孩子说怕鬼,我们可以如何回应Ta?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很平静地告诉对方,我们是无神论者。

其实我们的意思就是,我们并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鬼。

因为,我们会认为有些孩子们的价值观大多还不是很确定,他们反复询问我们“世界上有鬼吗?”看起来像是在寻找一个答案,也有点像想要挑战父母和老师的价值观。

或者,对于一些问出同样问题的,我们成年的亲友,我们会觉得对方可能就是想的太多了,太迷信了。

但是我们却渐渐发现,有时候不管我们怎么去强调我们是个神论者。他们下次还是会过来问我们同样的问题,还是会过来和我们一起谈论他们是怎么样去害怕鬼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们到底怎么说才是比较合适的,能够帮助到孩子的呢?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告诉他们:

“我不相信鬼,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不相信的东西就不存在。”

我们要记得补充上后面这句话,这是在表达我们对他本人,对他所思所想,对他所感受的一种看见、理解和共情,毕竟在他的世界里,我们目前确实是没有证据证明他的想法完全是错的,也就无法打消他的顾虑。

是的,我们不相信鬼,不代表他们也不相信,也并不代表鬼真的绝对不存在,也不代表别人相信鬼就是一个错误,我们尽量不给对方产生对方错了的感觉。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质疑:“我觉得如果我加上后面那一句话,会给他们制造更大的疑惑,本来他们都快要认同我的说法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 第一个方面,其实我们先前已经试过了直接去说服他,去解答他的这一部分疑惑,以此表达我们的态度。

但是这好像并没有真正解开他心中的那个疑惑,或者心中的疙瘩。

既然就方法没有用,那么我们不妨选择尝试一下新方法,也就是先去肯定他的想法,倾听他具体的疑惑和恐惧,去看他是怎么描述这个问题的。

这样做,其实是想要让我们能够慢慢地和他谈论鬼的那个部分,直面鬼的那个部分。

► 第二个方面,我们相不相信世上有鬼,实际上对他来说是没有关系的。

从对方的角度来说,我们没有看到鬼,不代表鬼不在,因为鬼已经在他的主观世界里了。换句话说,当他怕鬼的时候,在他那里,对他来说,那个鬼已经在了。

实际上,对他们来说,“世上是否有鬼存在”这个的疑问大多数是来源于他们自己对鬼的想象,或者来源于一切让他害怕的事物,或者来源于一部和鬼相关的电影等等。

所以,在我们共情、倾听之后,我们也可以去询问他这个疑问的来源,然后继续进行共情和讨论,告诉他们,

“没关系,至少那一部分有影响到你了,所以这会让你感到困扰。既然如此,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怎么和这个部分的鬼进行工作吧。”

首先,我们可以询问他,他认为的,他害怕的,或者他发现的鬼具体是什么样的。

比如,你觉得这个鬼是什么样子的?是男的?还是女的?等等。

然后,我们可以讨论他对鬼的感受和认知。

比如,你怕鬼的哪个部分呢?当你发现鬼的时候,你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呢?这个部分给你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困扰?对于你怕鬼的这个部分,你自己怎么看?等等。

其实我们往往都是对不好的部分才焦虑。

比如,我们为什么会怕黑暗、怕鬼呢?

就是因为在黑暗里面我们经常会设想会有鬼,如果我们遇到鬼的时候,鬼就把我们消灭掉了,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死亡的结果。

因此,所有焦虑的后面都有不好的结果在等着我们。

▼▼▼▼▼

这些我们都可以和他进行讨论,通过这些方面的探索,我们从中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信息,理解到孩子,甚至了解到孩子的一些潜意识信息,

这份理解本身就能很好地给到孩子一份精神支持,甚至我们还能够从中真正找到帮助他的方法。

整理:云起 编辑:溪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