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红白事是指什么(红白事)

红白事是指什么(红白事)

红白事,说礼仪

婚丧嫁娶,理当从简,移风易俗,势在必行。在农村,婚丧喜庆当然也在跟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脚步。

但,无论怎样,家族意识依然重要。在老家农村,丧事基本以一个大家族为主体来进行办理。家族里有一个自发的、临时性的丧事理事会,由家族中较有名望、说话办事有一定分量的人担任“总理”来主管丧事,其他如“內柜”、“外柜”、火化、厨管、“举重”、打坟等等,均安排有序,每个家庭均要出人负责其中的某项事务。女人们则负责做白大褂、白孝帽,在“指路”“泼汤”时,一拉溜儿排成一队,该出声哭的时候便一起出声。

自古以来,无论是红喜事,还是白喜事,规矩和讲究颇多,其中有很多人熟悉的比如“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在老家,习惯上,红白喜事还分别被称作红公事、白公事。公事,就意味着不是、也不该是自家人能单独办的私事,需要人帮忙凑场,人越多,越热闹,主家越有面子。所以,一个隐形规则就是,如果家庭成员为人热情、厚道、乐于帮助别人,一旦在自己家有事的时候,自然就人来人往,人气旺盛;反之,在别人有事时,不主动,冷漠处之,袖手旁观,自然别人也不会买你的帐,捧你的场。

乡村小社会,红白喜庆看人情。家族和睦,邻里互助,该出手时就出手,公道礼仪不能丢。当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首先检讨自己,你为别人提供了多少帮助?

农村红白喜事相撞,看他们怎么做

红白事相撞,几率并不大,但近日湖南湘潭就发生这样的巧合。当天下着淅淅沥沥的雨,乡间路上也是泥泞一片,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碰上了吹锣打鼓送葬队伍,两个队伍迎面走过来。

两支队伍都比较大,只能一个先过,此时路人都有个疑问,那就是谁让谁先过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地方习俗和两拨办事人的礼仪素质了,也有人为了抢路大打出手。

湖南湘潭的这次相撞,就处理的非常好。办白喜事的人家主动停止了吹吹打打,列队站在一侧,等着红喜事的队伍过了以后,才重新开始出发。红喜事一方看到百喜事主动让路,也非常感动,这展现了白喜事一方的宽容大度和良好的素质。

农村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办白事需要子孙后代带着孝去村里一家一家告知,并且不能进门,只能在门外喊话告知白事。

白事遇到红事,一般白事让红事先行,因为红事讲究良辰吉日,什么时辰做什么都有讲究的时,耽误不得。而白事,生老病死,无法预料时间,遇上了就得办。而且遇到办红喜事是大吉大利的事情,白事让了红事,寓意美好,也给去世的人做好少,修阴功,让其在地下好过一点,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你们那边白事遇红事,是怎样的习俗呢?

农村红白喜事随礼有讲究,“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意思你知道吗?

请您阅读文章前点击右上方【关注】,这样每天都能免费收到《农夫也疯狂》分享的关于农村大小事。

老话常说:入乡随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很容易好心办坏事。而在农村里也是有很多的老规矩的,虽然现在很多的规矩都已经被大家所遗忘了,年轻人也不太清楚,但是有些老一辈人还是对其很忌讳的,尤其是在农村的红白喜事,更是规矩颇多。其中随礼就是很有讲究的,看似很简单,但是如果不知道当地的风俗习惯的话,就很容易好心办坏事。

关于农村随礼的规矩,老人常说“寿不送烟,丧不后补”,你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吗?其实不只是在农村里有这个说法,在很多的城里也有这个规矩的。而这句老话 意思是说在给老人祝寿的时候是不能送香烟之类的礼品,哪怕是在高级的香烟也不行。而亲朋好友家里有老人去世了,如果自己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就不要在出殡后再去随礼了,这个是十分忌讳的事情。

寿不送烟

在农村里对于做寿也是有说法的,一般在60岁以上才能算是过寿。比如常听到的60大寿、70大寿、80大寿等等。如果没到60岁,那只能算是过生日,比如30岁生日、40岁生日等。而过大寿了,一般都是要大办酒席的,亲朋好友也会过来庆祝,大家都聚在一起热闹一番。

中国人讲究的是礼尚往来,红白喜事都是要带礼品的,不能空着手去的。比如给人祝寿,有的会送生日蛋糕、有的会送鲜花,有的还会送一些玉器等等。当然了,现在多数都是直接给红包。但是,有一样东西在过寿的时候是不能送的,那就是香烟。因为烟的谐音不好,是不吉利的。何况有些人也不抽烟,就算是他们抽烟,但是他们的亲朋好友会感觉你是在害他,是不怀好意的,毕竟抽烟有害健康。

丧不后补

如果亲朋好友家里有老人去世了,都会去他家里吊唁,一来是送送老人最后一程,二来是安慰一下亲人们,让他们不难过,同时这也是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但是,有些人可能就会因为什么原因不能及时赶到,这样就会错过了随礼的时间。如果错过了就错过了,千万不要出殡了以后再去补礼,那就是大忌。因为出殡了就表示这样的“坏事”已经结束了,而你这个时候还去随礼,一方面这样会让他们重提伤心事,另一发面是这样的意图不好。虽然你是好意,但是人家会感觉你是不怀好意。

曾经有个朋友,就是因为犯了这个错误。本来他们关系挺好的,就因为这个事情后来慢慢的关系淡了。这个是真的哦,送礼不当,会让人对你产生误解,那样是难以接受清楚的。

当然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如果是遇到这种事情,最好是先问问当地的人,了解清楚了风俗习惯了之后,这样才能避免做一些让自己及他人难堪的事情!在你的家乡有这个说法吗?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河南辉县丨赵固乡集会红白事告知书

疫情期间,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请自觉遵守以下规定:

一、减少人员聚集。严控集会、庙会、展促销会、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减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员流量,从严从紧落实管控要求。确需举办的,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村委会和乡纪委报批,并由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二、凡村上有红白事的,一律到村委会和乡纪委报备,凡是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一律不准参加,如有其它乡镇人员来参加的,一律出具该居住地无外出证明并加盖该单位公章,方可参加。红白事事主,自行准备口罩、消毒液和酒精,参加人员要全程佩戴口罩并进行一人一消毒,参加入员保持在一米以上安全距离,不扎堆不聚集。

三、为了预防交叉感染,红白事一律使用一次性碗筷,使用过后集中进行掩埋处理。

四、所有参事人员必须扫两个码,一个行程码一个健康码,显示正常后方可参加事宜。

五、禁止不文明演出,禁放烟花爆竹。

希望广大群众积极监督

举报电话:6995005 6996688

赵固乡人民政府

2021年1月21日

红白喜事相遇,究竟谁该让路呢?老人:有讲究的

文/玉浊清

农村如果红白喜事相遇,究竟谁该让路呢?老人:有讲究的

在农村生活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讲究,同时人们也比较重视一些风俗以及禁忌,红白喜事在农村也是比较常见的,这两件事情都是人生中的大事,人们也特别的重视。但是也有人感到好奇,如果红白喜事相遇,那么谁又该让路呢?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老一辈人是如何说的?

当然,红白喜事相遇也会分情况,如果葬车在前,婚车在后的话,婚车一般都会选择绕路而行,不会愿意和脏葬车行驶在同一条道上。因为这样会使新人感到忌讳,并且让人感到晦气,甚至有很多洗车看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往地上扔几个硬币,这也是为了消灾消晦气的。

那么如果婚车和上礼的车队,在同一条道上儿,又是婚车在前的情况下,一般上礼车队的驾驶员都会尽量的避免二者之间的碰撞,甚至会刻意的将自己的速度降低,有的甚至会直接停在路边等待,就是为了拉开二者之间的距离。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讨人厌,另外一方面也是对新人的一种祝福。

除此之外的话,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二者相对而行,其实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婚车都会停下来,让丧礼车队先过去,正所谓死者为大,这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更是人们所应该拥有的礼节。

虽然说这些行为一举动看似非常的普通,但是在农村人眼中看来却是十分注重的,也是最简单的为人处世风格,千万不可将其打乱顺序。因此老人才会这样说:这可是非常有讲究的,千万不能弄错!

当然,在不同的地方都会有不同的习俗与讲究,在你们生活的地方是否也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