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吉日嘎拉图(吉日嘎拉)

吉日嘎拉图(吉日嘎拉)

全明星马术赛首站落幕 吉日嘎拉图两登领奖台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为期3天的2023年全明星马术系列赛暨鸟巢之路积分赛北方赛区首站比赛3日在北京昌平的汉武十方马术花园落下帷幕。最后一个比赛日,骑手吉日嘎拉图搭档不同马匹,两次登上领奖台。

作为本站级别最高的一场比赛,多美马术135cm勇士赛成为收官战,17对人马组合参加了竞逐。比赛采用“一轮争时+附加赛”赛制,即所有骑手完成首轮比赛后,第一轮零罚分的骑手进行行进速度为每分钟350米的附加赛争夺,如罚分相同,则用时少者名次列前。

第6个出场的吉日嘎拉图搭档马匹“启蒙之星”以0罚分、用时74.570秒的成绩成为首对0罚分完赛的人马组合,而最终仅有4对人马组合进入附加赛。经过激烈的比拼,吉日嘎拉图以罚分4分、用时40.587秒的成绩斩获冠军,额尔登吉日嘎拉搭档“福澜”以罚分4分、用时45.294秒的成绩获得亚军,陈贺其勒图搭档“旺旺”以罚分8分、用时45.295秒的成绩摘得季军。

此前在有50对人马组合参赛的全明星120cm征服赛中,吉日嘎拉图搭档“金发如意”以0罚分、用时30.846秒摘得个人赛季军,年仅12岁的小骑手孙瑞睿搭档“Happy”以0罚分、28.285秒的成绩提前半场锁定冠军,主场作战的北京昌平汉武十方队队员李昱言以0罚分、28.620秒的成绩获得亚军。团体赛冠亚季军则分别由京格尔嘉豪马术队、汉武十方队和中联骑士联盟队摘得。

至此,作为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积分赛的全明星马术系列赛首站比赛产生全部9个冠军。在“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举行,本站比赛不仅为举办地及周边的马术爱好者提供了近距离欣赏高水平马术比赛的机会,600余名骑士及其亲友团的到来也切实拉动了当地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

据悉,2023年全明星马术系列赛接下来的4站比赛将继续在北京昌平举办,第二站比赛计划于5月26至28日再度登陆汉武十方马术花园。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吉日嘎拉图:一株幼苗也可慢慢征服整个沙漠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5日电 (记者 张瑞玲 杨月 王增强) 美景总是隐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铺天的绿意追逐着远方裸露的浅黄,一路绵延,纠缠数十公里。这里是吉日嘎拉图的家,他用30多年的时间,将自己的家改造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卷。

吉日嘎拉图家牧场航拍。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增强摄

吉日嘎拉图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乌审昭镇布日都嘎查牧民。他是当地有名的治沙造林大户,年收入十几万。但他还是依旧每天坚持去植树,因为他深知绿色对这片土地的意义。

“我父辈们经常说,这里曾是一片草原,可在我小时候却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沙漠,漫天的黄沙席卷了所有的树木。”吉日嘎拉图坐在近两年刚盖好的新房里给记者们讲述当年的故事,他身后是一幅美丽的草原图,有河流、绿草、还有牛羊。他说:“我一定能够要把这里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要让下一辈过上好生活”

“19岁那年,我叔叔家遭了殃,房子全被埋了,门也打不开。我母亲看了后,她这个从来不哭的人就哭了,说这个地方实在是呆不住人。”那时候的天气是真的很差,几乎天天刮大风,沙尘肆虐,掩天蔽日,山羊在地上休息一会,羊毛里面落满沙子,就站不起来了。“我姥爷外出放牧时遇到了沙尘暴,就再也没有回来。”

吉日嘎拉图(左二)全家福。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增强摄

“我一辈子就有这么一个心愿,我的上一辈们因风沙去世,我不能让我的下一辈再受这种苦,要让他们过上好生活。”

“我们又有够十只羊吃的草场了!”

1984年,嘎查的草场下放给牧民家庭承包。每人150多亩草场,吉日嘎拉图家里4口人,分到700亩。就这样,吉日嘎拉图开始带着全家人治沙种草。

当时的草场东一块西一块,散布在沙丘背面,刮一夜风,沙丘就能埋住一片草场。固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沙柳是毛乌素沙漠里能生长的少有植物之一。吉日嘎拉图就选择这个植物来固沙。当时,他和结婚不久的妻子敖特根格日乐赶着家里的一头小毛驴,到30多里之外去寻找沙柳。找到后用毛驴驼回来,开始围着沙丘种沙柳,但忙乎一两天,好不容易把沙丘围住了,刮一夜风,沙柳又全被埋了。埋了重来,他们又开始从沙丘顶上往下种。如此反复,收效甚微,沙柳依旧不见踪影。

吉日嘎拉图带着家人修草场围栏。中国青年网记者王增强 摄

“种了埋,埋了种,我们大概坚持了五六年。”吉日嘎拉图记得,他们到1990年才真正摸索出制服沙丘的办法:先固一面坡,再治一堆丘。他和妻子找准沙丘的一个侧面,从头到脚先全种上沙柳,这样柳条就不会被埋住了。

吉日嘎拉图和他的妻子看到沙丘不再移动,心里特别开心。每当固定了一个山头,两人都会互相鼓励说:“我们又有够十只羊吃的草场了。”就这样,两人互相扶持,走到了现在。

如今,吉日嘎拉图用30多年的辛劳,治理一个一个沙丘,把零散的700亩草场扩展成绵延10多公里的12000多亩草场。其中,能放牧的草场已占80%!“2018年,我已实现把树从草场的最东头种到最西头的愿望。”他说。按照草畜平衡要求,吉日嘎拉图家现在可以养700多只羊,但他们只保留了160多只的羊群。“这些羊就够了”,吉日嘎拉图说,“草场是我们的家业,但我们不能把一辈子家业都用完”。

中国青年网记者跟着吉日嘎拉图走在被绿化的沙丘上,沙丘脚有积水,那是留存在这里的雨水。这几年,毛乌素沙漠降雨明显增多。当地人说,今年只刮了两天风,而过去春天常刮大风。

“大家都说我是治沙英雄,但个人再努力,要是没有国家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号召和政策,没有整体环境的变好,我们个人再努力都是白费的。”吉日嘎拉图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他一直深受植树治沙第一代领军人宝日勒岱奶奶一句话的鼓舞:在一大片沙漠里,有一株幼苗,也会慢慢征服整个沙漠,一株苗的力量就这么大!宝日勒岱曾用这句话鼓舞自己,这些年来这句话也深深鼓舞着吉日嘎拉图,“我做的就是这样的事!”他说。

“我的命在沙里。”这是吉日嘎拉图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活在祖国北疆的他,在30多年近乎执拗的植树过程中,已经把自己融入到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进程中。守护一片绿色,守住我们的家园!

鄂尔多斯市吉日嘎朗图镇:18万亩葵花“笑”迎丰收

风清露冷秋期半,人间处处丰收忙。金气秋分,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18万亩葵花向阳绽放,乡亲们收获了乌黑油亮的葵花籽,也收获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走在吉日嘎朗图镇的田间地头,印入眼帘的金色的花海阡陌纵横,蔚为壮观!一大早,葵农武二强便在地里忙碌起来。和其他庄稼相比,葵花的收获时间较长,需先将葵盘割下,插于根茎上就地晾晒,待水分晒干后再进行脱粒筛选。武二强的葵花于白露前割盘晾晒,已过十多天,趁着最近市场行情好,他驾驶机械忙着收割起来。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光茂村村民武二强说,他种的120多亩葵花,一亩地平均产550斤左右,今年的行情也比去年好,收入会很可观。

吉日嘎朗图镇北靠黄河,土地多盐碱,玉米、小麦等对土质要求高的粮食作物,在这里收成不佳。唯独葵花,偏爱这里。

吉日嘎朗图镇有耕地31万亩,其中,种植葵花18.5万亩。按照亩产550斤,每斤5.5元的收购价计算,今年全镇葵花产量将达1多亿斤,收入5亿多元。

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党委委员姜伟表示,吉日嘎朗图镇是种植葵花最大一个镇,因此我们也叫向日葵之乡。葵花种植比较多也比较成熟,现在已经开始进入采收阶段。(王鑫、贺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