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山泽损卦易安居(山泽损)

山泽损卦易安居(山泽损)

周易六十四重卦辑:第四十一卦“山泽损”

损者,减少也。悦于止而止其悦,止其不正之悦,而止于其所,损其柔之有余也。

41 ䷨ 山泽损[sǔn],下兑上艮,100/011

全卦喻示:事物有损有益的规律。

卦辞: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

损者,减其有余也。卦德上艮止、下兑悦,有所说而即止之,止其悦而无妄念。卦体二五,刚柔得中,虚实相应,刚而不至于躁,柔而不至于懦,减其有余,增其不足,故谓损。此损中有益之卦,承上蹇卦而来。蹇者,有险能止,后天中保先天之道。然欲保先天,非去后天不能。去后天者,行损道也。

但损之为道,是不顺其欲而止其欲。人多不能诚信于中,不能诚信,有始无终,不但不得吉,而且致其咎。若能诚信,则起念即真,信之于心,自能见之于行,不致吉而吉即在,不致咎而咎自无。虽然信于损固吉,固无咎,尤贵于信之得正,损之得正。世间观空守静,忘物忘形,至死不变之辈,何尝不是信于损?但信非所信,损非所损,有损无益,仍是不吉,仍是有咎。是以可贞于信,辨其是非,分其邪正,明于心而验于事,有攸往而无不利矣。但有往之利,虽利于信之正、损之正,尤贵乎真履实践,有始有终。若未到从容中道之地,而功不可歇,必须为道日损,为功日益,损之又损,益之又益,直至损无可损,益无可益,刚柔相应,内外合道,至善无恶,浑然天理,而损益之功,方无所用矣。故曰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簋为虚圆之物,二簋即二五刚柔之中。刚柔归中,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如一,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还原反本,圣胎有象,由是享自在无为之乐,我命由我不由天,信乎损而损中有益,岂小焉哉!

彖[tuàn]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损卦的象征是,减损下面的以增益上面的。这种道理是处于下位者自愿奉献于上位。损卦说: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这是说君子祭祀时只用两簋食物的方法,要因时而用。减损刚强来补充柔弱要因时而用,减损盈满来补充亏空,这些都是与时机相配合而自然进行的。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损者,减去也。上艮山,下兑泽,是山下有泽也。山在上,泽在下,山遇泽浸而不亢,泽被山限而不溢,损中有益,此损之象也。君子有见于此,知人之暴气发而为忿,私心起而为欲,忿欲一生,蠱坏天真,其害最大。以是惩戒其忿,务使变化气质、性情和平,如山之稳稳当当、不动不摇而后已;塞窒其欲,务使消除妄想、心死神活,如泽之湛湛净净、无波无浪而后已。盖忿为阻道之物,欲为乱道之贼,忿欲若有丝毫不净,纵大道在望,未许成就。故修道头一步工夫,先要惩忿窒欲。忿欲损去,从此下功无阻无挡,前程有望。故儒家以克己復礼为要,释家以万法归空为宗,道家以炼己筑基为先;三教圣人,无非先教人去其己之忿欲耳。紫阳云爻:"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炼己者,即炼此忿欲也;持心者,即持守其心而不生忿欲也。学者能于损真之中自反而损假,则修道不难矣。

初九,已事遄[chuán]往,无咎;酌损之。

刚决勇猛,信于损而即欲行其损,是以已事遄往,损之必能无咎矣。但损之在初,恐其勇猛太过,有损而不正之失,必酌其是非可否,而后损之,方是损中有益,而无一咎之损。此损之须谨于初者也。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赶快前去助人,处在尊位的柔弱之辈正需要帮助,地位卑下的阳刚之士首当其冲,义不容辞,立刻牺牲自己的事业而成人之美,表现出尊贵者心心相印的关系。

爻意分析:损卦之损为减损自身,是指放弃自己部分利益而使双方获利。初九爻位于损卦之初始,阳爻居于阳位,阳气刚猛,居身得正,与本卦六四爻正向应和,呈上升之志,有自损益上之象。

可断结果:初九爻上升自损以益六四爻,刚柔相济,上下相得。爻辞中的祭祀一说,便是比喻初九自损做献,甘心约束节俭自身的用度而补充六四爻,其情诚挚,毫无错咎。

但是六四爻生性柔顺,能力低微,对初九爻有依赖之心,初九爻不可施给无度,应当视自己的能力,适当济与;否则过犹不及,不但会对自身造成损伤,对六四爻也没有益处。

自取之道:初九爻当于适当减损自身之余,增补六四,不可为了取悦六四而毫无节制;否则六四会如同被娇宠无度的孩子一般,悖离中正之道,反而难以与初九志气相合。而初九爻因过分损己而竭尽全力,也并非善用其损。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刚而有得于中,道心常存,人心不生,阴阳和合,金丹有象,正宜谨固牢藏之时,若不知止足而又损益,反起人心,有昧道心,不利且凶。盖以刚气归中,不偏不倚,弗可损益矣。此不损而亦不益者也。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损卦的第二爻位(九二)之所以利于坚守正道,是因为处在不高不下的适中位置上,本身地位又不很稳固,不宜于积极行动。只有持不偏不激也不过于保守的中庸态度,作为始终不变的志向,才能够使他人受益。

爻意分析:九二爻是下卦的中爻,身为阳爻而居于阴位,与尊爻六五正向应和。九二爻自身阴阳平衡,为持守中正的阳刚者;六五爻身为阴爻而居阳位,与九二异曲同工,也有自给自足之象。是以,九二爻不必自损益上。

爻辞中写道:利贞;征凶;弗损,益之。坚守正固有利,出去征战会遇到危险,在征战中不减损自身,就算是有所收益。

可断结果:九二出征便是失位,其以柔克刚,失其平衡,不利于贞固,难以得利。九二爻应当以维护刚柔相济、阴阳协和为自身职责,行无为之治。此时九二爻所处已经是最佳的位置与状态,不可轻举妄动。妄动便会导致阳气上亢,违背中道,凶祸自然会降临。

自取之道:九二阳居阴位,居身不正,但能持守中和,以其所处位置来看,利贞守,不应贸进。不变才能固其所守,躁动一定会有所失。九二爻若是因征战而损失了自身的刚贞,便是失了德行,无法继续与六五爻应和,所以间接受到影响与损害的是君主六五。九二应以中和为志,自保免于受损、便是益上之举。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愚而无知,见景生情,不能损人心,而反用人心,求益而反有损,如三人行,则损一人矣。若知益中有损,而能损去人心之二心,益其道心之一心,阴阳相当,损中有益,如一人行,则得其友矣。此求益而必用损者也。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一个人前去无牵无挂,目的明确,可以顺利地得到接应,取得成功。三个人一齐前去,则会相互猜疑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说明损下益上不能不分情况地一窝蜂上,而要审时度势,讲求实效。

爻意分析:六三爻以柔加刚,有失中之象,与邻居六四爻难以相协互助,反为厉害,如同同行之友各持己见,导致情志不合而分开,所以爻辞中说六三爻的朋友中会有减损。六三虽是阴爻,但是因为居于阳位而导致有前行的愿望,与之应和的是终爻上九。六三爻减损自己之阴去增益上九之阳,得到了上九的信任,顺利与之结为盟友。

可断结果:六三爻身在下位,是当损之爻,其与上九虽然不能同德相比,但是阴阳协和。两人为友、三人生疑,其疑心乃是因为无法正向应对而生。阴阳相感相求,两两相对,乃是天地间的平衡、不可有偏,偏则难以有所作为。

三人行,必有所失;单人行,其道寡助;两人行,互惠互济。所以行进时人数众多很容易便会出现阴阳失衡的状况,这种众人契合的关系,并不稳固,会多生猜忌,早晚会因为意见相左而分崩离析。

自取之道:六三爻正应上九爻,若单独前去,很容易便会得到上九的应和;但是若呼朋唤友,携六四六五同行上应,上九爻必会心生疑惑,而不愿相合,六三爻此举便是损上而非益上了。六三爻与上九爻阴阳相合,互有裨益,两人同心,适合意气贯通,但若是拉朋结党,众人各待己见,难以统一,六三与上九之间难免受到干扰,无法顺畅地沟通,会生出隔阂,影响两相应和。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纯阴无阳,其疾已深,幸其柔而得正,以阴顺阳,诚求他家不死之方,以损我家之沉疴。不能损者亦能损,不速损者亦速损。损中有益,不但有喜,而且无咎。此损柔而求刚益者也。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弱点,意思是说,本身很柔弱,又处在比较尊贵的地位上,不可能通过自我减损来使他人受益。只有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点,等待接受别人助益。但无论哪种减损,哪怕是这种减损克服自身弱点的举动,也是十分可喜的事情。

爻意分析:六四爻身为阴爻而居于阴位,是重柔之身,但居身得正,与初九阳爻正向应和,有助于守其中正。爻辞道: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意思为,六四爻的病势得到减损,疾病很快就要痊愈,有喜悦而无错咎。

六四爻阴柔有过,阳刚不足,这便是爻辞中所说之疾,所幸其得到正应的初九阳爻救护,与初九阴阳济和,其疾得到损减,将要痊愈,所以可喜。

可断结果:六四爻位于外卦之初,柔居阴位,重阴有失中正。六四之疾缘于六三阴阳不协,刚柔不济,导致六四爻气血两虚,但好在时过境迁,六四爻之阴有所保养,且得初九阳爻自损阳刚给补。六四有阳刚守护,精力渐旺,心情愉悦,疾患有痊愈之象。

六四之疾乃是受到六三连累所致,六四自身并无错咎且六四身处上卦,损卦之要义在于损下以益上,所以六四爻合当受益,局势必然翻转,不必惶恐以药自医。但凡物有所损,必定有利于心,令人心生警醒,不会骄横无度,此乃是损外而益内之象。

自取之道:六四爻拥阴柔之身,若无阳刚辅正,其行为难免有所偏颇。此为其先天之疾,虽不是六四行事中带来的错咎,但是若是不加理会不及时弥补,恐成大祸患。此疾痊愈与否、痊愈之快慢皆取决于六四爻自身。虽然初九爻不惜自损而一力救助,但若是六四爻不事先认清危害,心中本着持中的态度,先减损自身的阴柔以迎合阳刚,那么初九爻之救助不但会事倍功半,甚至最终还会枉费心力。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六四爻处事谦恭,闻过则改,乃是心中安守贞正的君子,所以其行无咎,其损有喜。六四爻因疾而喜,正合此理。适当有所损失,才能提醒君子不可贪得,不可索求过度,过则失正,失正则招致邪祟。无论情感还是口舌之欲,都是如此,轻则伤身,重则害命,所以六四之勇于自损实为自救。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柔而得中,止于其所,虚心即能实腹,虚实相应,刚柔相济,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或益之十朋之龟矣。

或益者,不求益而益,益出自然,非有勉强,乃返本还原之吉道,所谓“敲竹唤龟吞玉芝,鼓琴招凤饮刀圭”者在是。此损柔而刚自益者也。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损卦的第五爻位(六五)之所以获得大吉大利,完全是上天保佑的结果。因为六五爻本身阴柔,居于尊位,仍想着自我减损而使他人受益。这样不但得到大众的广泛助益,也搏得了上天的好感。

爻意分析:六五爻身为阴爻,居于尊位,乃是损卦中阴柔的君主,与九二阳爻正向应和,以柔覆刚,以阴济阳,象征柔顺谦恭的君主有自损之德。爻辞中写道: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朋为古代钱币的计量单位,十贝为一朋。这句话的意思为,有人赠送给六五爻价值十个朋的龟,且其诚意令人无法拒绝,这件事十分的吉祥。

可断结果:六五爻虽然身为君主,但是柔中而不正,才德低微,不得不依靠臣民们的颐养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六五爻谦逊恭顺,以身作则,为万民表率,以虚亏之身不忘自损施益,足见其对贤者志士的恭敬与重视,因而得到臣民献上的昂贵的龟贝,此乃臣民顺服之象。对于六五爻这样虚弱的君主来说,得到臣民的认可与拥护非常重要,所以爻辞中道大吉。

自取之道:六五爻身为君主,处在损卦受益之地,阴柔恭顺,善承善受。六五居中守正,又有阳刚庇护增补,受益匪浅。爻辞中的龟宝象征权柄,六五爻虽然身在君位,其才能终究不如阳刚之爻,其天下能长治久安,不但得利于有九二爻正应,还因有强臣上九爻的协助。九二爻以下补上乃是常情,而上九爻对六五的增补则实属不易,更显出了上九的忠诚之心,完全是主动自发的。六五爻与臣子两相契合,相知相得,对国家安宁大有裨益,所以不只吉祥,还是完满的吉祥。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有攸往,得臣无家。

在损之终,是损之于无可损,益之于无可益,由明明德而止于至善。弗损益之,已是无一行之有咎,无一事之不正,全始全终,而得其吉矣。

修道至于止至善,道心常存,金丹凝结,以是往而点化人心,无有不利者。

盖道心者主人,人心者奴仆,道心用事,一步一趋,皆是天理,私欲不生,虽人心亦化为道心,得臣无家,滓质俱消,“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寿万年。”此损益而归于至善者也。

损之功用,至精至微,不拘成规,随时变通,总以刚柔如一,止于至善无恶之地为极功。行损道者,可不诚信于损,全始全终乎。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用不着自我减损就可以使他人受益,是因为处在损卦最高位置,损极必反,本身所获取的大量的助益,使得能够不用自我减损就可以有益他人,这当然是损卦损已益人的最高境界,因而使得损已益人的心意得到极大的满足。

爻意分析:上九身为阳爻,居于损卦终极之位。全卦损下而益上,上九居于至高之位,本为得大益者,但终极之地穷则生变,于是上九爻之用与众爻相反,行损上补下之举。

爻辞中道: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意思是上九爻不必减损他人,反而去增益他人,这样没有错咎,其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此行有利可往,且使其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此爻之意可以大禹治水为例,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这正是自损到了极点,结果是增益了众人。

可断结果:上九爻原本因处于极位而无可作为,但其对君王六五怀着一片赤诚之心,因而感动了其他的臣子使其追随效仿。其内心贞和,又能持守中正之道,乃是贤德无私的君子,令君主六五大为倚重,所以其凌云之志得以实现,栋梁之才得以施展。天下因上九爻的济助而得到安定,所以一切吉祥。

自取之道:上九爻乃是损卦的大用之爻,全卦以损下益上为用,独上九爻损上而补下,故还可免于错咎。因上九爻处在终极之处,穷则生变。且上九爻居于损之临卦,临为监督之意,上九爻前行无路,本来毫无作为,但转而就下,一心一意辅佐君主六五,毫无私欲,安守坚贞。

且上九阳气刚猛,充盈饱满,若下爻再自损补给,无疑画蛇添足,反而应当以自身的盈余去救济君王六五,上九爻为国为民舍弃自身利益,德行天下昭然,令百姓信服,得到无数拥趸,对于之后大展宏图极有辅助,所以吉祥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