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佛教有缘人什么意思(有缘人什么意思)

佛教有缘人什么意思(有缘人什么意思)

佛菩萨为什么只度有缘人呢?

佛弟子:阿弥陀佛,师父,佛菩萨为什么只度有缘人呢?

师父:佛不会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哪怕是多么恶劣的坏人。在佛的眼中,所有众生都如现世父母一样,没有任何差别。佛会尽他的所能去度化一切众生,但这并不代表每一个众生,他都能度。佛会想方设法让所有做梦的人醒过来,可是就有人想继续睡觉,不愿意醒;有的人是已经醒了,不愿意睁开眼睛,继续假装睡着。就像一个擅长游泳的救生员,他一定会竭尽所能救助掉到水里的人,但是对那些不愿意被救的、执意要自杀的,再优秀的救生员也没有办法。非要愿意死,自有他的因缘。

佛菩萨为什么只度有缘人呢?

在佛的眼中,每个众生都如一个透明的水晶球,任何起心动念,是善念还是恶念,佛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会因为你遭受苦难而同情你,也会因为你获得快乐而为你高兴,但是佛绝不会跟着你起心动念,如凡夫俗子般一会儿快乐,一会儿痛苦。原因是什么?佛已醒来!

一个醒来的人,看到一群人在做梦,有人哭,有人笑。他知道那些梦都是假的,他知道哭的人是被恶梦所恐吓,笑的人是被美梦所打动。所以,佛不会陪着做恶梦的你哭闹伤悲;也不会和做美梦的你一起手舞足蹈。佛对每个众生都观察得非常细微,没有一丝一毫能够瞒过佛的眼睛。

佛不会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哪怕是多么恶劣的坏人。在佛的眼中,所有众生都如现世父母一样,没有任何差别。佛会尽他的所能去度化一切众生,但这并不代表每一个众生,他都能度。佛会想方设法让所有做梦的人醒过来,可是就有人想继续睡觉,不愿意醒;有的人是已经醒了,不愿意睁开眼睛,继续假装睡着。就像一个擅长游泳的救生员,他一定会竭尽所能救助掉到水里的人,但是对那些不愿意被救的、执意要自杀的,再优秀的救生员也没有办法。非要愿意死,自有他的因缘。

有些人认为:佛菩萨不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吗?为什么只度有缘人呢?是不是有分别心,只救好人,不救坏人,只救亲的,不救疏的?当然不是!佛度有缘人,并不是佛舍弃了某些众生,而是佛只能度化那些愿意被救度的人。就像你想要晒太阳,要到室外或者打开门窗,让阳光能够照到你。如果你不愿意,总是把自己包裹在黑暗中,无论外面阳光多么灿烂明媚,和你也没有关系。信佛的人,想要被佛菩萨救度的人,佛菩萨的加持力自然而然会进入他的身心。

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传教四十五年,留给我们无上殊胜的圣妙佛法,两千五百多年来,利益着一代又一代无量无边的众生。世界上哪有像佛教这么好的大学,告诉我们人人皆可成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教导我们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最有意义,如何远离身心的烦恼与痛苦,如何获得短暂的人天之乐以及究竟的解脱大乐。虔诚信佛的人,可以生活得平安喜乐,远离烦恼纷争,通过学习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获得圆满的人生。

试从佛法解释吴啊萍为什么给日本战犯立长生牌

吴啊萍说她在护理岗位离职以后,就去五台山上做了居士,之后她了解到日军战犯的罪行之后,因为他们所犯下罪行的残暴与凶狠,深受影响的她久久无法从中解脱出来,并在之后长期做噩梦。于是为了开解自己,她找到了佛教中解冤释仇,脱离苦难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供奉起这几个战犯的牌位,以此来超度他们,并让自己得以解脱。

为什么想到给这几个恶人立长生牌?因为对佛来说,众生平等,他以平等心对待众生,对他来说,亲人和仇人、好人和坏人、穷人和富人、贵人和贱人,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平等的。所以佛是慈悲的,佛是平等的。当年伟大的佛陀也摄受了许多罪孽深重的人。有个名叫指蔓王的人,杀了九百九十九人,是个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人,但是佛以慈悲心摄受了他,最后在佛的教导下,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在佛教里面《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就讲述了七位如来为了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为众生发下了共计四十四个伟大的悲愿。而在这七位如来的四十四个大愿里,有很多的愿就是为了拯救作恶的人而发的。如无忧最胜吉祥如来为众生发的第二个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诸恶业生在无间黑暗之处,大地狱中受诸苦恼,由彼前身闻我名字,我于尔时身出光明照受苦者,由是力故彼见光时,所有业障悉皆消灭,解脱众苦生人天中,随意受乐乃至菩提。』

或许吴啊萍从几位如来的大愿中看列,如来是从来不曾舍弃救度作恶的众生!其实吴啊萍只看到表相,学法学错了!佛言祖语:彼色受想行识等,菩萨观照悉无常,各各现行而不知,非法非生智者见。

修行不是逃避,不是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然后所有与这个理想环境不合适的外缘都断掉,这不是修行,而是一种自我催眠式的逃避,是极度自私的表现。

佛法修行,修的是慈悲心,般若慧。一个真正的学佛人,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处理好身边的人事物。生活中,每一时、每一处、每一念都是佛法修行处,“佛法出世间,不离世间觉。”佛度有缘人,不是什么人都度,心中常想佛億佛毕竟见佛,万法放下只见如来,时时刻刻观察内心想法保持一个平静心去面对一切自然看人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来的明去得白。

人们常说佛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佛教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气,当年日军侵华,在国难当头之际,中国人民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齐心协力、共赴国难,南岳僧人巨赞、暮笳、演文、宝生、空也、灵涛、明真等组织了一个叫“南岳佛教救国协会”的团体准备武装抗日救国,但有僧人认为抗日就会杀生,就犯了戒律,抗日救国与佛教的戒律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周恩来得知后笑着解释说:阿罗汉的第一个汉译是‘杀贼’。不杀除烦恼之贼,就成不了阿罗汉。‘杀贼’不是‘杀人’,这个‘贼’是指佛教中不能容忍的歹徒。现在日本强贼正在大批杀我同胞,我们不把杀人的贼杀掉,怎么普度众生?这是善举,杀贼就是为了爱国,也是为佛门清静。你们出家人只出家没有出国,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1932年3月18日,太虚法师撰写了《因辽沪事件为中日策安危》,表示要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大无畏精神,逼迫日本当局“撤兵回国”,使中日两国人民免遭涂炭,共享和平。太虚法师说:当侵略者破坏国家,杀害人民之时,任何人都有抵抗的义务,为正义,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引起的杀戮,虽甚遗憾,然实不得已之事”。

1932年,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尼玛大师在给中央政府的电报中说:“班禅目击时艰,忧愤无已,虽身属空门,而于救国图存之道,何敢后人!”

弘一法师书写了很多“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广赠佛门信徒。

就是吴啊萍出家的五台山,僧侣中也流传这样一句话:“虽然出家,但没有出国,所以我们至死不当亡国奴。”

佛说,佛门虽广大,只渡有缘人,我们是有缘人吗?

三千红尘,相遇便是一种难得的缘,世界很大,人很拥挤,人和人相遇的机率太低,为何偏偏让你我遇见呢?

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正看见你也在这里。从此后,烟雨红尘,醉在相逢的一刹那,醉在彼此双眸交汇的一瞬间。

我执笔在岁月的信笺上书写着爱誓言。红尘渡口,谁是我的摆渡人?

佛说,佛门虽广大,只渡有缘人,我们是有缘人吗?为什么佛不超度我坐化?是因为我六根不净,凡心不死吗?

还是因为佛洞悉了我对你深深的眷恋,才安排我来这个人世间,和你共续前生未了的情缘?

我愿意为你写尽最美的诗篇,我愿意为你长袖独舞,舞尽这尘世中的缠绵。

可是,现实不允许啊,这一生,我们都来晚了。

还是让我和你一起站在奈何桥上,喝下一碗孟婆汤吧?让我们一起把前世遗忘,重新脱生后再来到这个世界上。

我想换一种方式和你相遇,哪怕不是一见钟情的缘,也好过今生今世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