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三面环山的风水格局(三面环山)

三面环山的风水格局(三面环山)

小木耳扎下“致富根” “长”出个亿元悬羊村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学):悬羊砬子下,大棚林立。春风吹得塑料布“哗哗”作响,与棚内干活播放的音乐互为和声。徐敬才拖着瘦长的身影在这里进进出出,“为了让菌丝均匀生长,我们正在把菌袋都翻一遍。”

12年前,这里是另外一番景象:人多地少,几乎家家都有贷款,穷得出了名。直到徐敬才发现了木耳这个“黑元宝”,大伙儿才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速路。如今,徐敬才所在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村,已多次跨入“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行列。

徐敬才在大棚内采摘黑木耳。受访者供图

与黑木耳的“结缘”也是一波三折。1996年,徐敬才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返乡创业,烧酒、养牛、开面粉加工厂、木器厂、砖厂……多年的创业积累让他成了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但乡亲们还挣扎在贫困线上。作为土生土长的悬羊村人,徐敬才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家乡变得更好,这时附近林场栽种黑木耳的历史给了他启示。而位于穆棱河西岸的悬羊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昼夜温差大、湿度大,这样独特的气候正适合栽种黑木耳。

2011年,徐敬才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在镇里组织下,带着39个村民外出学习栽种黑木耳,回来后凑钱、贷款,开始干了起来。第二年又扩大规模,不想却遭了雹灾,损失了近千万元。“那个时候我感觉被推到了绝境。”徐敬才说。

痛定思痛,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徐敬才决定引进新技术,发展设施农业,改地栽木耳为棚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持下,经过连续几年的试探带动发展,如今占地3000多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起来了,不仅拥有近千栋标准化钢结构菌棚和10个年产400万袋菌包的工厂,还配套建设了菌种实验室、养菌房、晾晒场、分选包装车间、产品展示厅,带动全村400多户从事木耳生产,户均年收入近30万元。2018年全村木耳整体产值就已经突破亿元,现在基本稳定在1.5亿元左右。

食用菌产业园区一角。受访者供图

“2018年儿子结婚,我用当年种木耳的收入给儿子盖了新房和养菌房,也买了车,又稍微动了点积蓄,就把婚礼办了。”曾经的低保户董俊江深有感触,“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徐敬才也笑着说,现在村里不兴“彩礼”了,有的人家娶媳妇的时候,女方都会要十万袋的黑木耳菌包,作为婚后“小两口”的生活保障。

过去那种看银行脸色贷款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村民用的米面油基本不花钱,都是在银行存款后得到的福利。那些存款较多的村民,甚至还从银行开回了电动车。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有轿车,二十多万元的轿车也不稀奇。年轻人也不再外出打工,天天开着私家车到园区“上班”。

以前靠贷款在村外包地的姜立波,生活曾捉襟见肘。栽种木耳后,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供完女儿读完大学后,去年儿子也考上了大学。生活更有奔头了,姜立波今年又增加了3个大棚的木耳。

悬羊村富了,徐敬才又有了新的打算。他准备在“种得好”的前提下,发展木耳经纪人队伍,向“卖得好”要更大的效益,让悬羊村的黑木耳走向全国。同时,他又在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帮助下,开始深入探索废弃菌袋回收与综合利用,将废弃菌包粉碎分离,去除塑料,湿菌糠用来沤肥,干菌糠压块成燃料,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之路。

“你看,现在有的已经冒出小芽了,很快就要挂起来生长了。”徐敬才随手拿起一个菌包,笑呵呵地说,“5月下旬,头茬木耳开采,到时棚内就是一个‘黑压压的世界’。”

来源: 央视网

诗行天下|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

——刘鹗《老残游记》》

这段文字来自清末大家刘鹗的长篇小说《老残游记》,小说以一个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展现了清代末年山东一带的社会风貌与现实。

其中有一大段讲述的就是老残游览大明湖时的所见所闻,鹊华桥、历下亭、铁公祠、千佛山等,移步换景间,将大明湖的湖光山色、诗情画意描摹得淋漓尽致。

大明湖是济南的千古名胜,然而对不曾去过济南的人来说,对大明湖的第一印象,还要来自于那部红透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里的经典台词:

皇上,你还记得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大明湖畔自然找不到一个夏雨荷,可你若去了济南,却不得不去看看大明湖。

曾有人说:

大明湖之于济南,正如西湖之于杭州,玄武湖之于南京,瘦西湖之于扬州。倘若去了济南,大明湖便是不可不去的景点。

这可算得上是很高的评价了,大明湖之美,早已深入人心。

大明湖在济南市中心偏北,湖面面积约46.5公顷。最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有记载,称“陂”、“历水”,宋代时被叫作西湖、四望湖,到元代元好问的《济南行纪》里,“大明湖”这个名字才真正问世。

大明湖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游览胜地,文人墨客来到济南,必要到大明湖打卡留念。

旧《历城县志》这样描摹大明湖的美景:

“湖光浩渺,山色遥连。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芦雪,春色杨烟。鼓枻其中,如游香国。鸥鹭点乎清波,萧鼓助其远韵,固江北之独胜也。”

一湖烟水,一年四季,俱是佳境。

大唐开宝四年(745),大诗人杜甫到齐州临邑看望弟弟,来到了济南。恰好碰到北海太守李邕在历下亭设宴邀请济南名士,杜甫当即挥笔写下了一首《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前四句交代背景,李公在历下亭驻下太守的车盖,我由北渚经过清河前来拜访。历下亭是齐地最古老的亭子,济南是名士辈出的地方。

中间四句记叙亭中宴饮,伴着这云山胜景、修竹笼翠,众人纷纷举杯,对酒为乐,歌声清扬,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呐!

最后四句写游历下亭的感想,这座亭子深得自然真趣,让人流连忘返,曲终人散后,不知我们何时才能从李公再一起游乐呀!

而“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一千古名句,也从此成为了历下亭的联语,接受后世摩肩接踵游人的称誉。

历下亭呈八角重檐,悬着的是清高宗御书的“历下亭”匾额,正厅名士轩内壁嵌有杜甫、李邕等的石刻线描画像,门前抱柱上则有郭沫若撰写的楹联:

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期间,常常到鹊华桥上看风景,写下了不少赞美大明湖风光的诗篇,如这首《湖上暮归》: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正肥。

正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诗人说他因担心惊扰了湖上的白鹭,于是去掉护卫,独自一人骑马绕湖缓缓而归。

离开济南后,赵孟頫应友人周密之的嘱托作画相赠,画的即是后世留名的《鹊华秋色》:正值清秋时节,烟水轻笼、柳绿枫丹,水落石出,是一派脉脉动人的景致。

鹊华桥,位于大明湖南大门前面,原为拱形石桥,高达数丈,后来改建成了平桥,游人站在桥上,隔着湖水还能望见轻纱薄雾中鹊、华二山相对并峙的秀丽姿容。

除鹊华烟雨、历下亭外,南丰祠、小沧浪也是常见于文人墨客笔下的一道风景。

南丰祠,原名曾公祠,在大明湖北岸,是一座古朴静雅的中式庭院,是为了纪念北宋文学家曾巩而修建。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熙宁五年至六年(1072—1073),曾巩担任齐州知州。

在任期间,他推行新法、兴修水利、营建整修大明湖,并修建了多个亭台桥堤,留下题咏,深受齐州百姓爱戴。在他调离齐州后,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就修建了南丰祠。

曾巩有一首《西湖纳凉》七律,此处的西湖指的便是大明湖,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对大明湖景致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

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阴成。

虹腰隐隐松桥出,鹢首峨峨画舫行。

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来自屈原《楚辞.渔父》的这句话成为了大明湖西北岸小沧浪名字的由来。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阿林保重修铁公祠时,参照苏州的沧浪亭修成了小沧浪。小沧浪亭坐北朝南,半浸在水中,三面都是荷池。站在亭子里往四面眺望,整片湖水一览无余。晴朗的时节,还可以见到十里外的千佛山倒影。

《老残游记》就曾细致描摹了这一景致: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个写在园门两侧的联句,可谓对济南与大明湖的最贴切、最恰到好处的概括。

文章来源:诗词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看看太湖边这几个风水宝地,如今都是旅游圣地了,令人流连忘返

何谓风水宝地,后有靠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案山明堂、水流曲折。前有照,后有靠,此风水之宝地,水给人一种生气之象,流动的水在居住周围,在风水中引为财气之门;山给人一种靠山踏实的感觉,可以藏风纳气,稳如泰山。即是说,山水之交,明堂开阔,靠山稳当,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风水。

开国皇帝第一要务莫过于选址建都,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最开始考虑定都他的老家凤阳,然而凤阳地方太小,太穷,兴建宫殿必然劳民伤财,最主要的一点是凤阳地处华北平原,四面无山河作为屏障,易攻难守。最后选择南京作为首都。

南京城在地理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山环水抱”的大格局。宁镇山脉,三支西进人城,中支一路跌宕起伏,至城东突然昂首,似巨龙蟠结俯视城中。然后低岗绵延,直楔人城,北为富贵山成玄武,西为石头山俯伏如虎。南北两支蜿蜒环抱,左右护围中支,成青龙、朱雀,如案如朝,可谓山水形胜、地势险要。

我们看看江苏哪些景区的地理位置可以称的上是‘风水宝地’。

江苏南面有太湖,自然条件本就形成了南面有水,再加上背靠青山,即可称之为风水宝地。

1.无锡灵山胜境(5A景区)

灵山胜境景区内灵山大佛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大佛北倚灵山,南面太湖。

大佛峦头全貌,整体格局负阴抱阳,后靠无锡马山秦履峰,左右龙虎砂鞠抱,中出长乳形,佛座乳上,大殿坐落脉尽头,主殿前明堂阔达,外堂太湖水碧波万顷、巨浸汪洋,风水格局气派宏大。灵山胜境被誉为江苏第一风水宝地。

2.常州中华孝道园(4A景区)

孝道园位于江苏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面朝太湖,背依蓼莪山。园区依托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蓼莪禅寺,以弘扬孝道为主旨,以祭祖文化和观音文化为特色,是一个融寻根祭祖、朝山礼佛、旅游观光和觉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园区的左边山脉,形如青龙,龙头位置正对着石窟观音,而右边的山脉,形如猛虎。园区在蓼莪山之南,太湖之北,山南水北为阳;山势前低后高,形如太师椅;又左青龙,右白虎,后有靠山,中有名堂,前有福海,藏风聚气,可纳福纳财、富贵无比;外洋宽阔能容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是少有的风水宝地。

3.苏州大如意圣境(4A景区)

大如意圣境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南邻八百里烟波太湖,北靠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缥缈峰,东西由形似青龙、白虎的山体环绕,左环右抱、北靠南眺,风水极好、风光极美、地理位置极佳、文化历史底蕴极厚,是绝佳的礼佛圣地、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云水禅心的佛国仙境。

大如意圣境以文化为魂,借势造势,创新创造,依山傍湖打造一个规模大、档次高、别具特色的大型宗教文化旅游区,是集烧香拜佛、山水风光、休闲度假、修身养性于一体的佛教文化圣地。

写在最后

风水宝地,锦天绣地,人皆向往之。居于此处,能帮助人事业兴旺、婚姻幸福、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自古风水宝地被认为是神仙所居之地,因此,大多数认为,风水宝地只在画中存。然而,现如今我们可以亲身体验,沾沾福气何等快哉;我们站在风水宝地高处,俯瞰四周,左青龙右白虎,前明水,是何等的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