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紫微星下凡是啥意思(紫微星下凡)

紫微星下凡是啥意思(紫微星下凡)

真武大帝:四世投胎,身经百战,终证九天荡魔天尊之位

在中古神话中,真武大帝绝对是最闪耀的人物之一,历经四世投胎,身经百战,终于成就九天荡魔天尊之位。手下四大元帅、三十六元天将,各个英勇骁战,守卫三界安宁,是一切邪魔污秽、鬼祟宵小的克星,今天小编便来介绍一下这位除恶务尽、深受老百姓崇拜的真武天尊。

真武大帝形象

真武大帝形象我们并不陌生,他身躯巍峨,极为威猛,手持七星宝剑,脚踏龟蛇二仙,外披黑色龙袍,内穿黄金锁子甲,双目如焗,肩宽似山,剑指苍芎,昂首而立。

真武大帝

传说,真武大帝原名为北方玄武大帝,为紫微大帝手下“北极四圣”之一。玄武一名来源于星宿之说,古时天上星辰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四等分,东南西北各领七宿,分别为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因此有了北方玄武大帝之名。

宋朝时期,宋太祖赵匡胤认为赵氏先祖名曰赵玄朗,为避开祖宗名讳,便将民间信仰玄武大帝改为真武大帝,而后世则沿袭下来此称谓。

玉帝贪念

那么真武大帝是如何成就九天荡魔天尊之位的呢,明代余象斗所著《北游记》中,讲述了真武大帝修行的来龙去脉。这要从玉帝的一丝贪念说起。

一日,玉帝在天庭大宴群仙,忽然见到一束金光腾天而起,玉帝便问是何物发出如此金光,九天之上都如此耀目。有仙家回答道:“此乃九重天外刘天君七宝接天树发出”。玉帝对此宝物十分喜爱,便派人去刘天君家里去取,有仙家大臣说:“不可,此宝物只有在刘家子嗣手中才可发出七宝天光,在其他人手里便会暗淡失去灵性”。玉帝长叹:“如果能到他家做个子孙,能够得到此宝物,孤的心愿也就了了。”一班大臣听后大惊失色,说圣人不能乱说话,说过的话必须要兑现,否则就会损害德望,如今陛下此言已出,必须要去执行。玉帝也知自己不该有此言语,但是木已成舟,只能兑现。于是将自己三魂之一的幽精之魂送到刘家下凡。

四世投胎

第一世

前文说道玉帝投胎刘家,成为刘家子嗣,名曰刘长生。长生在三清祖师帮助下知晓了来龙去脉,为复玉帝之身,下凡到蓬莱山修行,饥食青松,渴饮甘泉,不知不觉修行二十余载。一日,哥阁国国王在蓬莱山打猎,见刘长生仙人模样,便请其回宫,长生百般推辞终执拗不过,只能跟随国王回朝。国王正妻皇后为玉堂公主,见长生气宇非凡,便生眷恋之心,戏说到:“要是我能诞下一子,有此秀气模样,便知足了。”长生大惊,忙说:“今生今世恐怕无法有缘了。”长生说完,有护法神在天中感应,便化身一宫女与其相见,说道:“来生修缘之话一出,今生修行已然作废,古人说圣人不能乱言,乱言必入轮回。”长生听罢大哭,染上大病,仅仅七日,便骇然离世。

第二世

长生死后,皇后也大病离世,哥阁国王立妃子邓氏为后,玉帝之魂化作一缕金光钻入到邓氏肚子中,降生为太子玄明,后又为哥阁国国王,玄明在位二十载,天下安定,歌舞升平,开始享受富贵,太上老君大弟子妙乐天尊不忍玉帝之魂陷入轮回,便下凡点拨,终接引其到蓬莱山修行。又过二十载,妙乐天尊想测其心性,便对玄明说想吃桃子,要玉帝下山去买,自己则化为卖桃女进行考验。玄明果然找到卖桃女,然而卖桃女说要买此桃,需答应后世与其结成一对,玄明不以为然,又到其他地方寻找桃买,却始终不见得踪迹。心想:不妨先答应,后世之事,谁能晓得。玄明买桃而回,拿给天尊,天尊便将考核的全过程告诉了玄明。前功尽弃,玄明大哭,绝食七日而亡。

妙乐天尊

第三世

玄明死后,投胎于西霞国皇后肚中,皇后怀胎三年六十日终生下一子,名曰玄晃,后十五年国泰民安,玄晃登基为王。又三十年,妙乐天尊恐玉帝此魂贪心不厌,迷失本性,便再次下凡点拨玉帝。玄晃觉悟,便跟随天尊前往灵鹫山修行,三年光阴转瞬即逝,玄晃饥食青松,渴饮甘泉,苦心修道,妙乐天尊见玄晃心死入道,便带玄晃上天觐见玉帝。玉帝大喜,封玄晃为荡魔天尊,掌管太阳宫,赐下黑龙袍一件,七星宝剑一把,统领三十六天将。玄晃前往太阳宫却不见三十六天将来朝见,便问妙乐天尊何故。原来修行日久,太阳宫无人掌管,三十六天将下凡为妖,天尊算到其仍有四十二年灾难未满,仍需凡间投胎,才最终得入极乐世界。便化身一缕金光,下凡投胎到净洛国。

文物七星宝剑

第四世

净洛国国王得子大喜,取名为玄元,又过十四年,玄元长成,元宵时节,闹市游玩,看到世人冷暖,便心生感叹:如果能除去这酒色财气四大恶事,我将来何必做这君主呢。恰巧斗姆元君下凡人间,听到玄元感叹,并接引其到武当山修行。二十年过去,玄元道心坚固,岿然不动,抵挡世间各种诱惑,妙乐天尊见玄元功成,渐入仙道,却仍未去五脏六腑,食人间五谷,便割开玄元肚皮,把肚肠掷于武当山岩石下。又过二十年,功成圆满,玉帝亲派东西南北中五方神龙捧驾、太白金星持印,石谷先锋执旗,到武当山迎接玄元回天宫,赐下北方真武大帝之位。每逢九月初九、十二月初五,下凡人间,查验善恶。

钟灵毓秀武当山

收服三十六天将

真武大帝在天庭巡查,发现人间各处妖气冲天,便问缘由,原来是三十六部将下凡为妖,动辄吃人,为非作歹,人民苦不堪言。便秉奏玉帝,下凡收服三十六将。玉帝准许。

1.收龟蛇二怪

龟蛇二怪本为真武大帝肚肠所化,沾染仙帝气息,在武当山修炼成妖。龟妖主水,蛇妖主火,真武大帝以丙丁真火制服龟妖,以壬癸真水收服蛇妖。秉奏玉帝,封为水火二将。

龟蛇二将

2.收黑虎赵公明

赵公明携手下七大将,在徐州府清风洞安神,吃人为常,真武大帝以龟将化枣入赵公明肚将其收服。奏明玉帝,封其为神赵府大都督,金轮如意执法赵元帅,左右执索伏虎,右手执鞭辟邪。

神赵府赵元帅

3.关圣帝君入麾下

关羽沙刀成精,号为金烈将军,居住天台山,将过路人砍为肉泥而吃。真武大帝战之不过,前往西方请来忠义大将军将其收服,而关圣帝君也入麾下。真武大帝奏明玉帝,封关羽为崇宁王道太真君朗灵关元帅,日把天门,夜管酆都,身骑赤兔天马,手执金烈沙刀,助大帝降魔。

关圣帝君、忠义大将军关羽

4.收雷、田二将

新兴王、田华在雍州神雷山为妖,真武大帝派关元帅降服新兴王,又以七星宝剑之威制伏田华。秉奏玉帝,封二将为雷开、苟毕二元帅,各执一令,随大帝降妖。

5.收广泽周元帅

广泽大妖生的赤发獠牙,手提风轮,常凭风作恶,真武大帝从水台仙人借来定风丹将其收服。奏本玉帝,封其为风轮周元帅。

6.收瘟妖张健

山东宁海县有瘟妖姓张名健,以下瘟毒害幼童为乐,真武大帝以蛇将化作幼童,瘟妖吃进肚中,痛苦难耐被田华制伏。真武大帝请奏玉帝,封其为尽忠张元帅。

7.收火妖谢仕荣

火妖谢仕荣在火焰山行凶,关张二帅战之不胜,真武大帝以三台七星剑应战,龟将属水,以坎中真水将其制伏。秉明玉帝,封其为火德谢天君。

8.收毒妖朱彦夫

有妖名曰朱彦夫,带手下六名毒妖作恶多端,凭宝物五毒袋众将不能敌,关帅从三清祖师借来宝物逍遥扇,火德谢天君携宝扇入袋将其烧破,制伏朱彦夫。真武大帝明奏玉帝,封其为管打不信道法朱元帅,带五毒袋,随师行道。

9.入天宫收华光

马华光本为天宫火神,却不改本性,暴烈如火,打玉帝太子,火烧南天,玉帝下旨令众将前往收服。真武大帝以壬癸之水克制华光之火将其收服,归为部下,又奏明玉帝,使其将功赎罪,称为华光大帝马元帅。

三眼马元帅

10.收大妖党归籍

党归籍于怀州府为妖,要求村民为其建庙,否则一日杀五人,又强迫村民将女儿嫁于他,动辄杀人,恶劣至极,真武大帝派朱彦夫化身女子,又携蛇怪将其制伏。奏明玉帝,封为考较党元帅。

11.收妖康席

西安府黑松林,有妖姓康明席,打劫路人,屠杀生灵,真武大帝请妙乐天尊化身为道士,蛇怪化身灵丹给其服之,将其收服。天尊奏明玉帝,封康席为仁圣康元帅,助大帝降魔。

12.收鬼将庞乔

贵州府一村庄,有桥名曰通神,庞乔率一众鬼兵,逢夜行凶,船、人均不敢过桥,真武大帝命朱元帅以五毒袋收之。秉明玉帝,封为混炁(qì)元帅,随众收妖。

13.紫微星下凡高元帅

紫微星得罪玉帝下凡为驸马,名为高员,得知身份后自缢而死,真武大帝寻找邪祟之气得知紫微星身前身后事,表奏玉帝,赦免紫微星前科,封为烈性九天降生高元帅,手持青铜剑,随师降魔。

14.收四将

紫华山黄沙洞有妖名曰雨田,以法宝遮天帐对抗大帝众人,无人能敌,此法宝原为张安天君南天帐黄旗,邓成、辛江两天君请来张安天君将其制伏。玉帝旨到,封邓、辛、张三天君为雷门三元帅、封雨田为降妖怪邪雨元帅,跟随众人行军。

15.收宁、任二将

黑虎山有两位大妖,其一妖名曰任无别,二妖为宁世考,常常抓人于洞中做成肉包而吃。真武大帝派马帅以火丹和金钟降之。上奏玉帝,封为二太保。

16.收天火山刘天俊

众人来到一处,名曰天火山,山中有妖名曰刘天俊,以童男童女为食,真武大帝大怒,令马元帅降妖,被马帅金砖打倒。奏明玉帝,封其为王府天君,手持飞鞭,脚踏火车,跟随行道。

17.温元帅入麾下

温元帅名为雷琼,斑竹村人,玉帝念三百村民俱不行善,派瘟使者钟仕贵屠村,钟使者将毒妖给土地神,让其第二天放入井中。雷琼以卖豆腐为生,来井边打水,土地念其乐善好施,便告诉他明日不要打水,雷琼震惊,不忍苟活,便抢过毒药一饮而尽。玉帝念雷琼大义,封其为威灵瘟元帅,赐琼花一朵,追随真武大帝,降妖除魔。

温元帅雷琼

18.收石元帅

灵弥山清优洞,有妖在此,名曰石成,能驱动十二生肖助战,众人依靠众多法宝将其收服。真武大帝表奏玉帝,封其为神雷石元帅。

19.收聚虎山二妖

众人行至聚虎山,遇到王铁、高铜二妖,真武大帝派赵元帅和马元帅出战,将其二人降服,奏明玉帝,封二人为虎丘王、高二元帅。

20.孟元帅来投

孟山原为监狱差事,放众囚徒回家看母被知府责罚,让其寻回囚徒,孟山不愿,欲撞枪而尽,被土地神而救,传到天庭,玉帝念其大义,封其为酆都孟元帅,戴百姓帽,执黄龙枪,令其助阵降魔。

酆都孟元帅

21.收沙怪杨彪

真武大帝行至陈沙地,遇妖杨彪,开地坑等人陷落,吃人无数,大帝派赵帅和水火二将将其制伏。上奏玉帝,封其为地祇元帅。

22.收先锋李元帅

龙门寨有妖,作法挡住了众人去路,朱元帅用五毒袋将其降服。真武大帝请旨封其为先锋李元帅。

23.收妖副应

众人到达一地,名曰紫青洞,有妖姓副名应挡住去路,手持法宝照魔镜,众人无不头眼昏花,真武大帝亲自应战,以丙丁之火炼镜,将其收服。表奏玉帝,封其为纠察副元帅,随众人降妖。

24.殷高入列

真武大帝一行人降妖除魔,四处寻觅各山妖王,途径太保山,有妖十三,名曰十三太保,有神通:拍打自身,敌对者则全身疼痛,众人均不能敌,真武大帝请来南北界神殷高助战,殷高也不能敌,便请来其师尊撒真人,终将群妖降服,化为十三个骷髅,殷高将其一戴于头顶,十二挂于胸前,追随真武大帝,降妖除魔。奏知玉帝,封殷高为地司统杀太岁,至德尊神光武上将殷元帅。

太岁统领殷元帅

25.河南收王恶

王恶在河南地界作妖行凶,真武大帝派华光马元帅降妖,王恶不敌逃往徽州府,被一名仙者名曰萨真人抓住,绑押着来到真武大帝面前,将其收服。表奏玉帝,封王恶为豁洛王元帅,赐金牌一面,上有“赤心忠良”四字,王恶改过自新,一心跟随降魔。

26.收西方大妖铁头

真武大帝观西方妖云日盛,便询问妙乐天尊为何妖,原来为教中大妖铁头,需得成道佛子相助才可收服,真武大帝前往西方寻来佛子,将其收服。秉奏玉帝,封其为猛烈铁元帅。

27.石雷山朱佩娘、朱孛娘、雷公随行

真武大帝行至石雷山,七星剑出鞘,各路雷使尽出,见金阙化身真武大帝,无不诚服。上奏玉帝,封朱佩娘为雷部电母,朱孛娘为月孛天君,又请风伯雨师带令随行,封雷公为九天霹雳大将军。

至此,三十六名天将全部归于大帝麾下,天地间四海升平,真武大帝降妖有功,被玉帝封为混元九天万法教主玉虚师相玄天大帝,另居九天荡魔天尊之职,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携众将同游下界,察辨善恶,并守卫天门,受五方香火、三界朝拜,无量寿佛。

关于真武大帝的介绍就到这里,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共同瞻仰这位响彻三界的九天荡魔天尊!

都说皇帝皆为紫微星下凡,但此皇帝却是玉帝委派的一株仙草转世!

历史演义小说属古典小说范畴,较之于正史其更具有趣味性,故事性,广泛性,易接受性等特点,故而其有比正式传播来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广大平民百姓,故而其拥趸在遍布社会各个文化层次的人物。在古代,许多平民百姓未受过高层次的教育,因而其阅读能力比较匮乏,对于正史所讲的则在其等面前显得深奥难懂,故而通俗化的历史演义小说之流的文学使得百姓易于看懂接受,历来受世人之所喜爱。

古代男子影视形象剧照(图)

历史演义小说在讲述历史事件、人物之时,以事实为骨,再通过作者艺术加工,想象发挥,将一个真实事件以浅显易懂的言语,雅俗共赏的笔调敷衍成一个脉络清晰世人所喜读的历史演义故事。历史演义小说不完全等同于正史,不能全当历史来读,其有真也有作者虚构的事件,例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一般来说三分为虚七分实。

历史演义小说众多,诸如《杨家府演义》、《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隋唐演义》等等,笔者悔昔是个历史演义小说的狂热追求者,但凡见有历史演义小说文籍必看之。悔昔发现在众多历史演义小说之中,基本存有一特性,就是对于小说中的主角人物即历史比较有名,有一定辉煌历史业绩之人,演义小说作者皆会以神话的笔调来写该人物有个异于凡人的极致背景,比方说神仙转世。诸如《杨家府演义》里的杨延昭,书中则说其乃上界白虎星君下凡、《隋唐演义》里的罗成也为白虎星下凡、《说岳全传》里的岳父被杜撰为大鹏金翅鸟下凡、《狄青演义》的狄青为武曲星君下凡等等。古代皇帝,真命天子,意为上天选择之子,在历史演义小说之中,也往往会被加以神话渲染,如北宋仁宗皇帝为赤脚大仙转世,唐太宗李世民为紫薇星君下凡。在众多神仙下凡转世为皇帝的故事里,有一位皇帝转世的神话故事还是颇有意思的,此位皇帝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说其有意思,因为其他皇帝都是天界

的某某大神、某某星君下凡转世的,而梁武帝则不是,演义小说中梁武帝乃草本植物之菖蒲转世,稀奇吧,故而言其有趣。且听笔者悔昔继续道来:

传言,南朝齐朝之时,萧顺之(梁武帝萧衍之父)是个有德之人,其虽位尊名望,但从不作威作福,对百姓亦怀有爱惜之情。一日,他与友人外出游玩,观赏乏累之时,便找了家酒楼对饮,正饮得高兴之时,突然听得隔壁有女子在哭泣,且夹杂公子调戏之言语。萧顺之便对友人说:“你先在这里喝酒,我过去看看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友人则劝阻道:“兴许是他家公子在与妓女调请戏酒!”萧顺之则说:“不大可能啊,若是妓女不可能有哭死,这哭声哭得非常的凄惨与哀怨,必是良家之女被人调戏了”。

古代美女哭泣影视形象剧照(图)

萧顺之不听劝阻走出房门,径直来到隔壁,见几位公子不停的在劝酒,边上三位女子含泪哭怨,羞愤之极。萧顺之大声呵斥:“大胆,青天白日之下,如此轻薄良家妇女,该当何罪。”

这一声呵斥把背朝萧顺之的一位公子吓得够呛,稍微镇定之后,他生气的站起来欲要找萧顺之算账,可在转头看见萧顺之一刹那,这公子怂了,低声的叫了句:“叔叔,不知叔叔在此,小侄失礼了”。

原来,萧顺之的侄子与其他几位公子皆是纨绔子弟,其父辈皆是当朝重臣,相约游玩,见一户人家院中有三位脱俗漂亮的女子在种花、浇花、作诗,色心而起,公子们便让仆人闯入民宅,挟持三位女子到酒楼调戏。三位女子的父母听说姑娘被抢,也哭天喊地的追来,可是追到酒楼楼下被人拦住,只能哭喊却无力回天,酒楼下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了。幸运地是碰上了萧顺之在酒楼喝酒。

其他几位公子得知晓萧顺之的名号,各个也有些畏忌,毕竟他们怕萧顺之去父母那告状,各个央求的说道:“误会误会,我们只是请姑娘们喝个酒,喝完就送回去的!”

“既然是误会,那还不给我送回去,以后再要犯此错误,我必当向你们父母说起,到时候恐怕你等休有好日子过!”

“岂敢,岂敢!”

正当公子们的仆人正准备送三位姑娘回去的时候,萧顺之心想,这帮小子恐不老实,万一送到半路给我来个阴奉阳违

岂不是白忙了,于是说亲自送她们回去。公子们游玩的兴致也没有了还有些担惊受怕的,于是各自回家不提。

萧顺之把三位姑娘安全的送回了家里,受到了她们的家人千万感谢!萧顺之不居功笑笑离去了。

梁武帝被囚禁影视形象剧照(图)

而这些皆被几位花仙子(姑娘们所家中所养的花)看在眼里,于是将这事告诉了花神,花神便又将此事告诉了玉帝,玉帝认为萧顺之乃有德之人,当有福报,命令值日功曹择有德名花降生为萧顺之之子。后,如来佛祖命佛前当年听经得道的菖蒲转世投胎到萧顺之家,为萧衍,也便是后来的南朝梁朝的开国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乃菖蒲转世之说,在诸多古典小说皆有叙说,故事也大同小异。在诸多被神话的皇帝转世之中,梁武帝绝对是特别的,因为他不是什么星君之类,而是植物——菖蒲!故而,悔昔在此言语。

梁武帝在历史还是比较有名的,在南朝所有的皇帝中在位时间是最长的,达四十八年之久。早年梁武帝励精图治,革新政治,梁朝兴盛,到晚年,梁武帝沉溺于佛教,怠于政事,以至于出现了“侯景之乱”,被囚禁而饿死。(文:潘悔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