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端午节假期安排调休(端午节假期安排)

端午节假期安排调休(端午节假期安排)

最新放假通知!

端午节刚过

有网友发现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体”

形成8天的超级黄金周

节前不调休

但节后需要连上7天班

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

10月7日、8日上班

转自中国政府网

来源: 长城新媒体

又要调休?!最新放假通知→

五一假期走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不少小伙伴直呼不过瘾

还想继续放假

小编提醒你们

六月份还有一个假期

端午节

但是

端午节和五一同样

需要调休

端午放假3天,要调休

今年端午节是6月22日

22日至24日放假需调休,共3天

6月25日(星期日)补班

也就是说:

端午节咱也就只放一天假

但下一周就得连上六天班

端午节调休补班↓↓↓

果然,话题

#端午节也要调休#

前两天登上热搜第一

网友:不调休直接放一天多好

对于即将到来的端午调休

网友意见不一

有网友觉得

调休凑出3天假

假期后还要连上6天班

实在太累

还不如放一天假上一天班

再休周末两天

也有网友认为

调休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对于一些离家在外的人来说

放假3天意味着可以回家

还有网友提前打预防针

今年中秋国庆的调休

才是最痛苦的

假期后要连上7天班

中秋、国庆放假8天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体”

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

共8天

10月7日(星期六)

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国庆节调休补班↓↓↓

有调休,觉得补班累

没有调休,又觉得度假不尽兴

你觉得最舒服的调休安排是怎样的?

不妨评论区聊聊

综合:中国政府网、海南发布

来源: 金山网

安全最“粽”要!这份出行安全提示请收好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端午假期来啦!

2023年端午节

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共3天

外出游玩人次大幅增长

叠加高温汛期

防范出游风险不可忽视

这份假期安全提示请收好!

01

外出游玩提前做好行程规划

提前规划,做好预约,错峰出行;关注相关专业部门的旅行提示。

若有身体不适,尤其是老人、孕产妇和患有慢性病等特殊人群,建议请专业医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出行。

若自驾游需提前做好出行攻略,避免疲劳驾驶。

02

外出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旅途中饮食需谨慎,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做好手卫生。应到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倡导“公勺公筷”“分餐制”等健康生活方式。

野外就餐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打开包装后的食品应尽快吃完,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03

注意防暑降温

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出行计划,避免一天中气温最高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

外出时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建议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着透气、散热的棉、麻等面料衣服。

04

防踩踏

发现有大批人群朝自己过来,应尽量避开,躲在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离开。

一旦进入人群,不要在人流中停下;不要逆人流行进,否则易被推倒;不要贸然提鞋、弯腰捡东西、系鞋带,要保持镇定并稳住重心防止摔倒。

人群异常拥挤时,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以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一旦摔倒,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设法靠近墙角。看到别人摔倒,不再前行,大声呼救,告诉后面的人不要靠近。

05

防溺水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万一溺水如何自救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溺水状态不同 急救措施也不同

如果溺水者清醒,安慰陪伴,注意保暖,必要时去医院观察。

如果溺水者昏迷,但有呼吸,胸腹部有上下起伏运动,将溺水者侧卧,开放气道,清理口鼻异物,等待急救车到来。

如果呼叫溺水者无反应,5—10秒内胸腹部没有上下起伏运动,则心脏骤停已经发生。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先+给予5次人工呼吸,随后30次胸外按压。继续以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施救一直到患者有了反应和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窒息缺氧是溺水者心脏骤停的关键原因,应优先人工呼吸,再胸外按压。

06

防高风险旅游项目

玻璃栈道、漂流、水上运动、滑雪滑冰、热气球、高空跳伞、蹦极、攀岩、潜水等一大批充满刺激和挑战的高风险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喜爱。与一般性旅游项目相比,高风险旅游项目专业性强、风险程度高,易因天气、环境、设施和操作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认真了解高风险旅游项目经营者的资质、安全措施及项目的安全要求,不选择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

参与活动前仔细阅读项目相关提示,量力而行。自身身体条件、年龄等不适合项目要求,或管理人员建议不宜参加的,不要参与项目活动。

参与项目活动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擅自行动,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如遇突发状况,服从现场指挥,及时拨打当地急救和应急电话。

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增强保险意识,尽量选择购买能够承保所参与项目的旅游保险产品。

境外出游,慎重选择热气球、深潜、全地形车等高风险旅游项目。自由活动期间,切勿参加非法旅游项目。

07

汛期避险

假期正值汛期,外出游玩可能遭遇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应这样注意防范。

08

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需注意

随着景点人流骤增,火患也随之增加!享受端午假期的同时,也要注意消防安全。

先注意观察安全出口的位置和疏散通道、安全门,牢记箭头指示的疏散方向。

不要随意将未熄灭的烟头等易引起火灾的物品扔在垃圾桶、绿化带或过道上。

遇到火灾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如果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遇到事故时,应根据工作人员引导进行疏散,不要相互拥挤,以免发生挤压踩踏事故。

09

行车注意事项

检查车辆安全。出行前,要全面掌握车辆状况,检查好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车灯是否明亮、电控系统是否存在故障、油箱汽油是否充足、备用工具箱、驾驶证、车辆维修手册是否都携带。

请勿疲劳驾驶。任何时候都要对疲劳驾驶说“不”,行车过程中,司机最好每4个小时休息一次。

拒绝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十分危险,由于酒精有麻痹作用,会导致人的手、脚触觉降低,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同时,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也会降低,无法正确判断车距和速度,容易引发车祸。

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就是“生命带”,规范使用安全带,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减轻伤害。

行车勿玩手机。开车看手机,司机的视野会变窄,对外围视觉的感知能力会降低,对驾车形成较大阻碍。同时,开车看手机,对车速的控制、车辆的通行、车距的把控,都有较大影响。

合理安排行程路线。出行及返程高峰车辆增多,易导致交通拥堵,建议大家尽量错峰出行,避开拥堵路段。如遇高速公路车多缓行时,请排队按顺序通行,不要违法占用应急车道,以免影响救援车辆通行。

10

乘坐公共交通注意事项

上车后要全面熟悉列车消防设施和通道,清楚自己所处位置,知晓列车乘警联系方式,做到意外发生时“求救有门”。自觉提高消防意识。如果发现自己所在车厢存在安全隐患,要积极向列车工作人员反映。

乘车中如发生火灾,千万不要惊慌,更不要堵塞车厢通道,要积极配合列车工作人员开展扑救火灾、运转伤员等工作。

不乘坐超员的列车,并按照规定使用列车上的各种设备。乘坐高铁动车时严禁吸烟(包括洗手间),如吸烟将引发列车降速和临时停车,违法行为人将被处以治安拘留、罚款等措施。

如遇列车出现急刹、晃动、颠簸或向一侧倾倒时,做好防护措施,不要乱跑,双手抱头,屈肘护好头,当心可能掉下来的行李;面朝车头的乘客,趴到前面的椅背上;背朝车头的乘客,屈膝抬腿护住胸腹;挨着桌子的乘客蹲到桌子下面,防止撞击;厕所里的乘客,背朝车头、靠墙、抱头屈膝坐在地上。

车厢中的紧急逃生窗(带红圈的玻璃窗)旁边配备了安全锤,发生意外时,可使用安全锤敲击紧急逃生窗红色圆圈提示位置,将窗户击碎后快速疏散。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过节

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

收藏这份假期安全出游提示

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出游去

平平安安回家来!

本文综合应急管理部、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文雅

总编丨张慧彬

记者丨徐之昊 王波涛

编辑丨王鹤翔

节日消费升温、出行热度高涨 数字里看端午假期

央视网消息: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在悠长的岁月中,人们赋予它端阳节、菖蒲节、浴兰节、龙舟节、粽子节等近30个别称。在这一天,我们一同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蒲、祭屈原、戴五色线,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得更长。

端午节就是这样,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了丰盛又浪漫的文化财富。节日的叫法各地可能有所差异,但是每一点一滴都浸润着至真至诚的家国情怀,都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原乡。在此,我们也要祝大家端午安康。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这个端午节人们出行、出游情况及各地热闹的民俗活动。

商务部:民俗产品销售旺盛 节日消费氛围浓厚

首先来看消费情况。商务部监测显示,2023年端午节恰逢毕业季,促消费活动增多,居民出行意愿上升,节日消费氛围浓厚。

节庆商品消费大幅增长。传统民俗产品销售旺盛,种类丰富、口味多样的粽子在市场上热销,粽叶、鸭蛋、香囊等备受消费者青睐。相关数据显示,近一周一些大型连锁超市门店粽子、咸鸭蛋、粽叶销售额较前一周增长近70%。

休闲出行、餐饮等消费升温。假期外出需求增加,避暑休闲等成为热门选择,交通出行、酒店民宿、景点门票等订单大幅增长。截至6月12日,部分电商平台端午假期休闲旅游订单预订量同比增长近6倍。银联商务数据显示,近一周餐饮消费额同比增长20%以上。

生活必需品市场货丰价稳。节日临近,商务部门指导企业加强生活必需品货源组织,增加市场供应。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上周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其中,粮食、食用油、水产品、水果价格与一周前基本持平,蔬菜批发价格上涨0.7%,肉类、鸡蛋价格小幅下降。

北京高速公路网日均交通量约243万辆次

端午假期,出游、出行活动增多。据北京市交通部门预计,出行以中短途为主,京郊与周边省区市中短途热门景区路段压力较大。预计假期北京高速公路网日均交通量约243万辆次,较2019年同期上升9%。

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约660余万辆次

根据河北省交通部门的预测,端午假期三天,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约为663.34万辆次,日均221.1万辆次,是平日流量的1.17倍。预计拥堵或缓行的高发路段排名靠前的有:京哈高速、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张涿高速保定段、大广高速京衡段等。请途经相关路段的出行人员留意路况信息。

重庆高速全路网车流量约382万辆次

视线转向重庆。预计重庆高速全路网车流量约382万辆次,日均约127.3万辆次,较平日增长约44.0%。预计今天(6月22日)单日车流量最高,约133万辆次。

端午运输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100万人次

再来看铁路客运的消息。2023年端午假期铁路运输期限为6月21日至25日,共计5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1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20万人次。昨天(6月21日)起,热门线路和车站增开列车,确保旅客顺利出行。

中国铁路兰州局预计发送旅客11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2万人次,今天为客流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26万人次。端午假期期间,兰州、敦煌、陇南、银川、天水等热门旅游地客流明显增加。

中国铁路昆明局预计发送旅客125万人次,日均25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9%。针对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等方向客流较为集中的实际,铁路部门采取动车组重联的方式,最高单日重联动车组列车27.5对,进一步扩大运能。其中,中老铁路国内段日均开行21对,大理、丽江方向增开重联动车6.5对,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端午假期 山东各主要机场迎来客流高峰

端午假期,大家出游、出行的热情高涨。看完了铁路,再来看看民航方面。假期三天,山东各主要机场也是迎来了客流高峰。济南机场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7.7万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119.4%;青岛机场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0.5万人次,与2019年持平;烟台机场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约7.8万人次,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端午假期 海南机场、酒店迎来客流高峰

在海边踏浪戏水,到免税店畅快购物……端午假期到海南旅游成为不少人的选择。端午假期期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预计进出港航班1050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5.9万人次。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预计进出港航班1272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7.55万人次。

住宿方面,端午假期,三亚市酒店预订量持续增长,预计三亚市经营性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7.67万人次,同比增长59.91%。经营性住宿设施过夜旅游总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70.48%。

选乘航班出行 提前了解天气情况

端午假期选择乘飞机出行的旅客要提前了解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天气情况,下面一起来看看假期三天有哪些机场可能会因天气影响航班起降。

来自民航气象中心的预报显示:今天,西南地区东南部至华东沿海有中到大雨,局地雷雨。预计重庆、南宁、桂林、长沙、南昌等地的机场将受到影响。

明后两天,自两广至长江口有中到大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计南宁、桂林、广州、深圳、长沙、武汉、南昌、南京、杭州、上海等地的机场将受到影响。

航路受雷雨影响时,将会造成空中航班的绕航、盘旋等待或间隔加大;机场受雷雨影响时,航班将无法起降;这些都可能会造成航班的延误,请您提前安排好行程。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