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孩命运如何(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孩)

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孩命运如何(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孩)

《金瓶梅》中各主角的属相和星座,李瓶儿嫁给西门庆是羊入虎口

西门庆是属虎的,生日是戊寅年七月二十八日午时。(小说第三回时西门庆说他是戊寅年七月二十八日子时生的,但是后面第二十九回请吴神仙批命时,又说是午时生的。)(戊寅年,辛酉月,壬午日,丙午时)。按照民间所说,午时出生的男性为富贵命,暂且当西门庆是午时生的吧。

当时吴神仙给他批的命是:非贵则荣之造,为人一生耿直,干事无二,喜则合气春风,怒则迅雷烈火。一生多得妻财,不少纱帽戴。但八字中不宜阴水过多,不出六六之年,主有呕血流脓之灾,骨瘦形衰之病。

感觉这个吴神仙批命还是批的挺准的,西门庆三十三岁死于花柳病,一生富贵,娶了两个大富婆孟玉楼和李瓶儿,得了很多妻财,还当了几年地方官。

西门庆的星座为处女座,土象星系。

西门庆的确有着处女座男人典型的吹毛求疵的毛病,而且有时候很毒舌,比如给他儿子官哥订娃娃亲时,一会儿挑剔荆南冈的女儿是庶出,一会又挑剔乔大户家虽然富有但是没有官位,挑剔宋蕙莲穿红袄配紫裙子怪模怪样的,喜欢女人穿红鞋子,最喜欢的搭配是蓝裙配红袄,毒舌应伯爵的妾春花丑,说她撒把黑豆只好叫猪拱罢了。

潘金莲和吴月娘同岁都是属龙的,戊辰年生(小说第三回说是庚辰年,但是按西门庆和孟玉楼等的年岁推断,这个应该就是借《水浒传》的壳子,和后面的情节有些不符)吴月娘是八月十五子时的生日。(戊辰己巳大林木)

吴月娘这生辰感觉挺贵气的,花好月圆的子时出生,民间俗话有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男的生在十五是有当官命的,不过可惜吴月娘是个女命,而她的出生时辰也很好,记得有个说法是男的属阳命,所以生在午时,最当时最好,而女的属阴命,生在子时,最当时最好,都容易大富大贵。

吴神仙看相时说吴月娘面如满月,唇如红莲,一生衣食丰足,益夫发福,必生贵子。不过卜龟卦的老婆婆说她是,喜乐起来笑嘻嘻,恼将起来闹哄哄。别人睡到日头半天还未起,你老早在堂前转了。梅香洗铫镗,虽是一时风火性,转眼却无心。和人说也有,笑也有,只是疾厄宫上着刑星,常沾些啾唧。

吴月娘为木命人,星座为天秤座。风向星系。

天秤女总是很优雅,所以吴月娘会在下雪天扫雪烹茶,表面表现的比较中庸,喜欢和稀泥。性格比较优柔寡断,总是吃当断不断的亏。

而潘金莲的生日则是正月初九丑时生的。

吴神仙给她批的命是:举止轻浮惟好淫,眼如点漆坏人伦。月下星前长不足,虽居大厦少安心。

潘金莲为双鱼座。水象星系。

虽然潘金莲和李瓶儿都为双鱼座,但是潘金莲是属于受木星和海王星控制的双鱼座,为人比较固执、强势,而李瓶儿是受月亮控制的双鱼座,为人比较慷慨无私。

因为潘金莲和李瓶儿都是水象星系,所以没有利益相争时还是比较合的来的,总是一块做针线,一起吃小灶,找陈敬济捎汗巾子。

孟玉楼是甲子年生的,属鼠的,十一月二七日寅时生。(甲子乙丑海中金)

吴神仙给她批的命是:口如四字神清澈,温厚堪同掌上珠。威命兼全财禄有,终主刑夫两有余。

卜龟卦的老婆婆说她是,你为人温柔和气,好个性儿。你恼那个人也不知,喜欢那个人也不知,显不出来。一生上人见喜下钦敬,为夫主宠爱。只一件,你饶与人为了美,多不得人心。命中一生替人顶缸受气,小人杂驳,饶吃了还不道你是。你心地好了,虽有小人也拱不动你。

孟玉楼是金命人,摩羯座。土相星系。

摩羯星座是出了名的学霸星座,冷血星座,理智的十分可怕,自我感十分强烈,平时总是表现的人畜无害,但是一旦触及到她的利益边缘,她就立刻会变的十分尖锐的反击,一点不肯吃亏。孟玉楼确实平时表现的比较超然,,却是十分敢于斗争争取的,和李瓶儿总是委屈求全的懦弱的温克性很不相同。

李瓶儿是辛未年正月十五午时生的,属羊的。也是双鱼座。(庚午辛未路旁土)

吴神仙给她批的命是:花月仪容惜羽翰,平生良友凤和鸾。朱门财䘵堪倚靠,莫把凡禽一样看。

卜龟卦的老婆婆说她是,一生荣华富贵,吃也有,穿也有,所招的夫主都是贵人。为人心地有仁义,金银财帛不计较,人吃了赚了她的,她欢喜;不吃她,不赚她,倒恼。只是吃了比肩不和的亏,凡事恩将仇报。

李瓶儿是属于月亮控制的双鱼,受太阴星影响,比较多愁善感,富有同情心,但是内心比较脆弱。

李娇儿是乙丑年四月十七生的,属牛的。

吴神仙批命时说她:额尖露背并蛇行,早年必定落风尘。假饶不是娼门女,也是屏风后立人。

李娇儿是金牛座,且是很典型的金牛座女性,十分的务实且贪财,你从她手里拿一笔钱,真是像要她命一样,比如孟玉楼等想要凑份子为吴月娘和西门庆和好办一桌筵席,富婆李娇儿就是扣扣搜搜的不想出钱,被孟玉楼怼了一顿才出了自己的份子钱,结果孟玉楼称了一下,她给的银子还是缺斤少两的。当然,换种比较好听的说法就是金牛女们她们比较善于理财,从不为无效社交买单。

王六儿是己巳年四月十七生的,属蛇的。是金牛座。也是典型的金牛女了,十分的务实贪财,书中她本来和自己的小叔子有一腿,但是大金主西门庆出现后,她立刻比较务实的便掉头转投西门庆了。

庞春梅是四月二十五午时生的。书中未出现生年,不过根据文中推算,西门庆出场时二十七岁,陈敬济是十七岁,而庞春梅比陈敬济大一岁,可以推算出庞春梅是属猪的,陈敬济是属鼠的。

不过后面出现的韩爱姐说是和陈敬济同岁,而韩爱姐在刚场时是属马的,如果按这个推算的话,庞春梅又是属蛇的。

吴神仙批命时说她:天庭端正五官平,口若朱砂行步轻。仓库丰盈财䘵厚,一生常得贵人怜。

庞春梅是双子座。风象星座。

双子座是典型的外热内冷,十分敏感的星座,倔强脾气大,且狡猾善变。联想一下春梅在西门府中在厨房里摔摔打打,又对着唱曲的申二姐大声詈骂,后来在召宣府中发落孙雪娥等一系列事件,感觉都十分双子了。

陈敬济是五月二十五生的小说中,有一个火工头陀给他看过相,说他吃了面皮嫩的亏,一生多得阴人宠爱,一生心伶机巧,常得阴人发迹。

陈敬济是巨蟹座,水相星系。

因为陈敬济和潘金莲、李瓶儿都是水相星系星座,所以平时他们比较玩的来,而春梅是风向星座,所以他们也比较合拍,而和西门庆、孟玉楼等土向星系的就不太对付。

据说大多数巨蟹男给人的感觉都很弱,很娘,很宅,有些小受的气质,但是懦弱却又极其十分大男子主义,这几点似乎也能和陈敬济对的上。

而且根据属相来看,西门庆和他的女人们大多数都刑克,和吴月娘、潘金莲是龙争虎斗,和李娇儿是牛斗虎,和李瓶儿是羊入虎口,就和孟玉楼还算相合。

俗话说:初一娘娘正是十五年,孩子出生的时间非常重要 你啥时候生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若与目前情况不符或存在违规情况,请联系我们。删除它们。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愚蠢粗心,平安无事地到达公卿。

古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老一辈人相信富贵在天。他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出生时间来推算孩子的命运,所以人们也非常重视。因为美好的时刻也意味着孩子拥有美好的一生。

这是基于生活经验的总结,很多脍炙人口的“短句”也为老百姓所流传。不仅读起来有趣,而且蕴含深刻的道理。例如,“中午出生的男人很少见,午夜出生的女儿也很罕见”,强调了中午出生的男人和女子午夜出生的重要性。还有一种说法是“初一的皇后正式十五年级”,也很难理解。

国中皇后,正式国中十五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字面意思。初一出生的女孩,未来是女王;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孩,未来将是大官。仔细想想,贾元春和《红楼梦》是正月初一出生的,后来成为了妾;包拯出生于农历正月十五,后来成为地方官。好像有道理?

其实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在那个民以食为天的时代,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放在了公地上。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这当然是老百姓最吉祥、最喜庆的节日。因此,这一天出生的孩子受到上帝的眷顾——自Brüng Segen以来。

当然,这不适用于男性。中国道教当地宗教有一种说法:初一没有月光,说明阴气较强。中国人的自然观是男是男,女是女。男人在这一天出生是不是违反了观念?因此,也有“妇女宜在初一生孩子”的说法。

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张灯结彩,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与此同时,文云星、文曲星也将下凡,与百姓为伍。若遇他,文学艺术上必有大成就。历史上,人们认为只有文人才能当官。同时,十五月光足,阳气旺盛,男子属“阳”。当然有这样的说法。

孩子出生的时间真的很重要吗?

其实说实话,我觉得孩子出生的时间并不是那么重要。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有限,每个人都希望后代能够改写家庭的命运。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是站不住脚的。当代社会有很多人同日、同年、同月、甚至同一分、同一秒出生。他们长大后是否也有同样的命运呢?

孩子的命运与他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你觉得对于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孩来说,生活在父母每天争吵的氛围中会好吗?这些流行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无可厚非,这是一个好兆头,但更应该担心的是孩子未来的发展。

我是品士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你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关注我。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平凉元宵节新婚夫妇的“端灯”乡俗

平凉元宵节新婚夫妇的“端灯”乡俗

“端灯”:烛光映亮祝福心愿

陇东地区平凉一带的元宵节,最热闹、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除了户外的观灯、耍社火,在家里举办的就莫过于“端灯”了。“端灯”,就是当年内出嫁姑娘的人家,在正月十五为小夫妻专门举行的一个特殊仪式。“端灯”这一民俗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至今在崆峒区东部和泾川、崇信、灵台等县乡的农村仍然流传盛行。

当地乡俗,结婚第一年的新娘不能在男方家过元宵节。正月十五这天,新婚头年的小夫妻要早早回到女方娘家来,对新娘来说称为“躲灯”,对新姑爷来说叫做“端灯”,把灯端回家在当地就叫做“背猴灯”,“背”是郑重其事带回来的意思。

“端灯”这天,女方家的所有姑爷都要前来作陪,吃完早饭,新娘的母亲和亲戚们就开始将酒谷面或粘糜子面调和、蒸熟,这便是做面灯的半成品。再请来乡邻亲友帮忙一起捏面灯。

面灯容易捏,但猴灯则需要请村里的“高手”来捏。主人在厨房里做好面节——把面先揉成二三厘米粗的条,然后切成四五厘米长的节,端到上房(客厅)里,在地上摆八仙桌,热炕上摆好炕桌,请来的姑娘、媳妇和老太太们围坐在一起捏面灯。面灯的数量有讲究,最少要捏制出姑娘父亲年龄的10倍以上,一般都要捏四五百个,寓意福寿延年。

在捏灯人的说说笑笑中,一盏盏面灯就像朵朵盛开的鲜花,有的似梅花盛开,有的像莲花绽放,有的好似秋天怒放的菊花……你捏的灯好看,她捏的灯花样多,谁又捏了一个新花样,大家纷纷也学着捏。面灯的大小和样子与酒盅差不多,多是在面节的一端捏出一个坑,用来做灯碗,灯碗的周围捏一圈花瓣,巧手的姑娘媳妇还能捏出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灯,也少不了有金银锭子灯来表达人们希望来年财源广进,连年有余,农家的小院里笑声阵阵,热闹非凡,在捏灯的快乐中浓浓的年味弥漫了整个村庄院落。

面灯捏好后,整齐地摆放在荆笆上,用棉花缠在细篙杆或火柴梗上,插进灯碗的正中间做灯芯,然后给每个灯碗里倒上清油,这样面灯就做好了。

天擦(刚刚)黑,主家关上大门,不让外人进来。在院子中央支起塔形高台,底层摆上八仙桌,桌子上放一四方炕桌,炕桌上再放一五升斗,斗上再摞一只升子,升子上放置“看山猴”,一般为五层,最多九层,层层有灯,层层四角下压钱。

猴子要面北坐南放置,五升斗的四周摆放一圈十二生肖的小灯,尤其要摆放女儿女婿的属相灯。依次在炕桌和八仙桌上都整整齐齐地摆满小面灯,号称“百盏灯山”。摆好灯后,新女婿首先要点燃塔尖上的猴灯,别人才能点燃下面其他的面灯。一座灯山点起来也要费些时间,在过去,点灯的过程中大家要齐唱民歌《十盏花灯》。现在因为会唱的人少了,也就省去了这个程序。

捏面灯的亮点是女方家请来灯把式,要为新姑爷捏一只大猴灯和一只小猴灯,另外还要捏出十二生肖灯。大猴灯一般有近一尺高,俗称“看山猴”。小猴灯约半尺高,每个猴灯都用一整块糜面做成,面猴端坐、模样富态,惟妙惟肖。在面猴的头、肩、背、膝、脚、双手中间都要捏上十来盏小灯,表示永远心明眼亮。

端灯开始了,新女婿、女儿先要面朝灯山焚香跪拜,然后打开院门,让早就等候在大门外的乡邻们进来端灯。不过新女婿要赶在乡邻进门之前抢先端走猴灯,让进来的乡邻们端其他的小灯。因为猴灯寓意富贵吉祥、儿孙满堂;而端灯其实也就是送丁,因为灯和丁的音相谐,所以娘家人是祈祷小夫妻早日添丁,也祝福小两口从今后就心明眼亮,前途光明。如果有恶作剧的人,乘人不备提前偷或抢去了猴灯,新女婿就得提上礼当(礼品)到对方家里去赎灯,因为一般偷抢走猴灯的人都会得意地通知主人家的。

随后,主家在院子和门口燃放花炮,有经济能力的人家还邀请社火进院戏耍、春官说诗,演唱《两亲家吵架》、《张良卖布》等地方传统喜剧。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看热闹,女人娃娃都抢着去端灯,农家院里欢声笑语,热闹喜庆。大家端上了灯,都觉得沾了喜气,自己眼前的路也亮了,大吉大利,一年顺意。主家把剩下的灯一起点亮,全部摆在厨房的锅台和案板上,送给迟来的亲朋好友,或第二天带给一些没有能来的长辈们。戏耍间,主家再次设宴,新女婿被安坐在上席正中间,这也是当女婿的在丈人家惟一一次被尊为座上宾的机会,特别的牛。过来的男子每当说起自己端灯的经历,总会显出一些自豪来。

正月十六,按照风俗,新女婿把猴灯“背”回去后,一定要独自吃了这只面猴,不能给别人吃,小猴灯则由小两口一同吃掉,相传,这样就会早得贵子了。

如果新娘已经怀孕,俗称“四眼子”,主家就不能端灯了,但在正月十五这天,新女婿和新娘也必须回娘家过,这叫“躲灯”。

正月十五端灯,这样寓意吉祥、幸福美好的民俗活动,现在好多家庭都不举行了,几乎快要失传。笔者和朋友在龙年正月十五这天,到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庙庄村一农家参与并拍摄了这一民俗活动的全过程。笔者认为,这一民俗活动的文化渊源应该进一步研究……

——编辑者齐居士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封侯挂印”的祝福说法,意思是祈愿帝王赐爵授大印予臣下,使之仕途畅通。民间借此寓意恭喜发财、祝愿步步高升。正月十五岳家制作面猴让新女婿带回自家的民俗,正好是这种古代文化鲜活的传承,这与平时人们常说的“乘龙快婿”祝福之意同出一辙。

元宵节是灯节,把灯火置于高处再行“抢夺”,也具有争先登高、向往辉煌之意

辈辈封侯

马上封侯

原作者:辛果

编辑整理 :齐 居 士

报年龄时,我们是说虚岁好还是说周岁好呢?有什么理由?

报年龄时,我们是说虚岁好还是说周岁好呢?有什么理由?

文‖衡东诗勤

树有年论,人有年龄,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从小长到老的过程,古人在说自己年龄的时候都说虚岁,从来不说周岁。但现在很多的父母都喜欢说自己的孩子是周岁,那为什么古人只说虚岁不讲周岁呢?虚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什么为虚岁

虚岁,有的地方叫“毛岁”,它以春节为分界线,人一出生即为一岁。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古人是以立春为年龄的分界线。《辛亥革命》胜利后,确立了春节(每年农历的1月初一),规定每过一个春节人便增加一岁。

虚岁还有一个说法,我们在母亲怀里呆了10个月,生命就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10个月,但是我们又没见到这个天日,称为“虚”,所以一出生就为一虚岁。这是为了纪念我们母亲怀胎10月之苦,为了孝道,百善孝为先!

所以,古人把母亲怀孕这10个月加到自己的年龄中,感恩母亲10个月之苦给了我们生命!正所谓“十月怀胎离娘身,娘奔死来儿托生;牙齿咬得生铁断,已虚计岁感娘恩”。而从我们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的离开母亲。

第一次离开,是医生剪断我们脐带的时候;第二次离开,是我们断奶的时候;第三次离开,是我们学会了走路;第四次离开,是我们走进了校园。到了长大成人结婚的那一天,我们离开父母的时间也就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远!

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日日长大,一步步离开父母的身边,飞向海角天涯;父母就像枯萎的蒲公英,在原地、在风中等我们有一天能飞回来。所以无论时间再久,她也是我们的妈妈,哪怕距离再远,她永远是我们的亲娘。

二、什么时候必须说周岁

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从一算起,一出生就是一岁,过完新年就长一岁,遵农历(阴历),比如农历12月出生的小孩,出生后就是一岁;过了春节后,就是二岁了。什么是虚岁?周岁是从零算起,逢生日长一岁,遵公历(阳历)。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说虚岁呢?好像也没有什么时候必须说虚岁?只是很多地方的人过生日时,都是逢虚岁时过生日,比如:一个人是2000年2月18日出生的,那么他20岁生日是2019年2月18日,而不是2020年2月18日!

那什么时候又必须说周岁?小孩子去医院看病时,必须说周岁,因为小孩子吃药的剂量很多是根据年龄大小来的,所以这个时候说年龄一定要谨慎,以免在药物剂量上出现偏差。多了小孩子的身体受不了,说小了药效达不到!

还有一个,小孩子入幼儿园、到学校读书填写各种资料时,是要根据孩子周岁年龄来填写的,某月某日都要填。为了让孩子与学校同步,在家时应该说周岁,这样到学校时孩子自然说出周岁,否则,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几岁了?

三、以前人生分为九个阶段

讲完了虚岁,古人根据自己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并且约定成俗:到了什么年龄就要去完成什么人生大事。说来相当有趣。

阶段的说法始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意思:十岁称幼,入学;二十岁称弱,弱冠之年;三十岁称壮,有家有室;四十岁称强,入仕途;五十岁称艾,可做官了;六十岁称耆,发号施令;七十岁称老,家业交付子孙;八十岁、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该颐养天年。

古人提倡十岁入学,虽然与现在规定七岁入学相差三年,但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是符合现实的。而古代三十“有室”和今天的年轻人三十结婚、晚婚晚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的寿命延至七、八十岁以上。

民间民谣“二十三十青少年,四十五十正当年,六十七十满街转,八十九十不稀罕”,和“四十称强、五十称艾、六十称耆、七十称老”的提法如出一辙。其实,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分明是极为科学和合理实用的。

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最近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5个年龄段,即:44岁以下的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的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的老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

又根据发展心理学对年龄进行了细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50岁以后。

四、现在人生分为五个阶段

现在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人的年纪是越来越大,以前70岁的老人很少见到,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是比比皆是,所以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同时又把人生分为五个阶段:

1、童年:0岁—6岁(周岁,下同),(1)婴儿期0-3周月,(2)小儿期4周月—2、5岁,(3)幼儿期2、5岁后—6岁。

2、少年:7岁—17岁,(1)启蒙期7岁—10岁,(2)逆反期11岁—14岁,(3)成长期15岁—17岁。

3、青年:18岁—40岁,(1)青春期18—28岁,(2)成熟期29—40岁。

4、中年:41—65岁,(1)壮实期41—48岁,(2)稳健期49—55岁,(3)调整期56-65岁。

5、老年:66岁以后,(1)初老期67—72岁,(2)中老期73—84岁,(3)年老期85岁以后。

五、小结一下

那我们是用虚岁还是用周岁呢?其实用那一种都行,只是你要注意的是,用的时候是做什么时。虚岁是我国传统的计龄方式,也流行于亚洲东部其它国家,用于计算人出生后正在经历的年份次序(序数),以刚出生时为一岁。

它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以刚出生时为零岁计算人出生后已经度过的时间长度(为基数,故也可以计算尾数,例如三岁零两个月,七岁半等)的计龄方式不同。在我国为了区别两种计龄方式,才有了虚岁和周岁这两种名称。

由于虚岁与周岁的计龄规则不同,一个人从春节到生日前一天,虚岁比周岁大两岁,而从生日到除夕,虚岁比周岁大一岁。少数春节前后出生的人,在某些年份的春节前后的少数日期里,两者相同,或者虚岁比周岁大三岁。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3.10.8.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