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盦怎么读什么意思(盦)

盦怎么读什么意思(盦)

生僻字难?那是因为许多人不知道单纯含“酉”的汉字就有125个!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中国拥有了5000年的文化,很多外国人学习我们中国的文化的时候都会感叹中国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而且中国的文字的魅力也是让很多人为之折服,如果要想将汉字的魅力发挥到极致,那自然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比如单纯的含“酉”的汉字一共108个,你能写出多少个呢?

酉是一个中国汉字,一般在十二生肖中,鸡被称为酉。是地支的第十位,即为属鸡。

甲骨文的酉,整體像酒罈的外形,和後世酒罈的樣子很近。

細言之,即上像蓋,中像頸,下像有紋路的酒容和器底。

《说文解字》:酉,酿成酒。酉代表八月,这时节黍子已成熟,可以酿制醇酒。像古文“酉”的样子。所有与酉相关的字,都采用“酉”作边旁。

而含“酉”的字一共有125个,以下你有认识多少个?

酿、醉、醒、醇、酸、酒、酌、配、醋、酱、酣、酷、酪、醺、酝、酬、酥、酾、酽、醴、酹、酲、醥、醿、醢、醐、酎、醨、醎、醪、歠、酋、醦、醊、醓、酦、醅、醚、醈、釂、醑、酭、酨、酊、醼、醷、酙、逎、醌、酗、韽、醀、酮、醲、醂、酢、酕、酘、醩、醹、酻、酔、酵、酴、唒、釄、醄、酺、盦、酶、酧、醔、酞、酳、醯、醭、酚、醡、醮、醳、梄、醵、酏、酠、酡、酓、酛、醍、酩、酐、醰、醽、醙、酤、醘、醾、盫、醣、醝、醧、酯、輏、醛、醁、酰、莤、酖······

这些书法篆刻的常见字,一般人还真认不全

学习书法篆刻,经常看到一些古人的人名,或碑帖的名字,有很多比较生僻的字。尤其自学,那些生僻字即便是简体字,虽然总能见到,因为不愿意把阅读停下来去查询字的发音,所以很多一直是只知其形,不知其声。今天早上就查一个字,然后索性就多查几个分享给大家。

先从人名开始。

蔡邕 ,“邕”读音:【yōng】。东汉时期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jiē)。蔡文姬之父。在历史上书法师承关系“祖谱”里属于高高在上的祖宗辈,他下面是蔡文姬、韦诞、崔瑗(yuàn)。

蔡襄,“襄”读音:【xiāng】。历史上另一个蔡姓书法家,北宋的书家,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

钟繇 ,“繇”读音:【yóu】。三国时期政治家、书法家。曹魏大臣,人称“钟太傅”,书传卫夫人。这个读音网上有文探究,似乎应该念“yáo”,由于本人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同学都一直念“yóu”,所以这里姑且还是按这个读音,正确与否留给专家定论吧。

张怀瓘,“瓘”读音:【guàn】。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他的理论系统是我们学习书法时百分百能看到的。

林逋,“逋”读音:【bū】。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

康里夒夒,“夒”读音:【náo】。元后期有影响的一位书家,善真、行、草书,得晋人笔意。

撝叔(赵之谦),“撝”读音:【huī】。赵之谦,号撝叔。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书画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老缶(吴昌硕),“缶”读音:【fǒu】。吴昌硕,号老缶,晚清民国时期艺术大师。“诗、书、画、印”被誉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

姜宸英,“宸”读音:【chén】。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为清代帖学的代表人物。

梁巘,“巘”读音:【yǎn】。也有写作“山”字旁右边是“献”(现显示这个是“献”的繁体),在这个文本编辑里显示不出来,只好这样解释一下了。清朝著名书法家。著《承晋斋积闻录》《评书帖》等书法理论,提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郑燮(郑板桥),“燮”读音:【xiè】。郑燮是郑板桥的原名,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王福厂,“厂”读音:【ān】。王福庵,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厂”古文字里就有,其中一个读音就是读ān,字义同“庵”;而“工厂”里的“厂”是“厰”字简化出来的。

杨沂孙,“沂”读音:【yí】。清代书法家。以篆书著称于世,行书较罕见,但也写得很好。

下面是一些碑帖书籍里经常遇到的。

《虢季子白盘》,“虢”读音:【guó】。虢在这里是虢国。这个帖士学习比较多的西周金文范本。在金文里,很多青铜器墨拓临本的名字是按照器皿的种类命名,如毛公鼎、中山王厝(cuò)壶、陈侯簠(fǔ)、秦公簋(guǐ)、保卣(yǒu)等。

《天发神谶碑》,“谶”读音:【chèn】。书碑者以隶书笔法写篆,起笔处极方且重,转折处外方内圆,下垂处中锋收笔呈悬针状,棱角分明的字形显示了威严厚重的力量,为历代书家所称道。据说是齐白石取法的碑帖之一。

《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爨”读音:【cuàn】。俗称“大、小爨”。其书法字体是隶书到楷书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枳阳神道阙》,“枳”读音:【zhǐ】。和“大、小爨”一样,也是刻立于东晋的偏远地带,也是隶楷之间,《广艺舟双楫》列此碑为“妙品下”。东晋时期的还有《恒炫碑》、《郗(xī)恢碑》等碑。

《瘗鹤铭》,“瘗”读音:【yì】。瘗鹤,埋葬死去的鹤。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楷书摩崖石刻、传为南朝时期。

《九成宫醴泉铭》,“醴”读音:【lǐ】。太著名了,很多书法学习者的入门法帖,可能大家都知道。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

《故籀汇编》,“籀”读音:【zhòu】。即平时说的“篆籀”笔法。周宣王时期,太史籀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和规范,著大篆15篇,世称《史籀篇》。

《胡䦆印谱》:“䦆”读音:【jué】。大家更熟知的名字是胡菊邻。清同治八年秀才。善书画篆刻,工诗词。

《铁华盦印集》,“盦”读音:【ān】。同“庵”。因为在书目斋馆号里出现频率比较高,在这里也收集进来吧。

#泛文化写作营##篆刻爱好者##书法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