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端午节的故事简短20字(端午节的故事简短)

端午节的故事简短20字(端午节的故事简短)

端午节相关的三个民间故事

一,曹娥端午节救父投曹娥江的故事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的曹娥才十四岁,每天每夜沿着江边哭喊寻找父亲。过了十七天之后,曹娥在农历五月五日也投江自尽,五天之后被村里人找到。孝女曹娥虽然死了,但是她却能找到她父亲的尸首,并把他背到了江堤边,人们看到这个场景十分感动,认为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上苍。

当地父老乡亲帮忙埋葬曹家父女后,又在曹娥投江的旁边建造了一座曹娥庙,造了她的塑像,尊她为孝女娘娘,并把小渔村叫做曹娥村,把那条江改成了曹娥江。每到曹娥跳水投江的那一天,曹娥庙里都会举行很盛大的庙会,很多乡亲都会来祭拜孝女娘娘,同时题词送匾来赞扬她的美德。

二,伍子胥端午节被投钱塘江的故事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

吴王阖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噽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并将伍子胥赐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便命人把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伍子胥的死,也预示着吴国灭亡不远了。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所灭,夫差悔之晚矣。死前唯一的请求,是以三寸布帛盖住双目,以示自己死后无面目去见伍子胥。

三,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

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 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想到以身殉国,以死明志,誓死不当亡国奴!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这群幼儿园娃“香”约端午,“粽”享童趣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任徐娇

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了传承中华传统节日,让幼儿感受端午节独特的习俗,更好地了解、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日前,杭州市钱塘区听涛幼儿园开展了“‘香’约端午·‘粽’享童趣”端午节活动。

端午知多少

话端午

老师们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孩子们知道了诗人屈原的故事,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知道了艾草、菖蒲有驱赶蚊虫的作用。

巧手过端午

挂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挂艾叶是为了驱病、防蚊、辟邪。 将艾草、菖蒲等用绳子捆绑成为一束,悬挂在门上,或者是窗户边上具有有辟邪、驱病的寓意。

绘端午

端午节的味道是粽叶的香味,是看到煮粽子时蒸汽一团团地往外冒,是品尝软糯香甜粽子的幸福感。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灵巧的小手一动,可爱的粽子宝宝、充满创意的龙舟等作品,呈现在眼前。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龙舟起,粽飘香,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瞧,端午节的热闹也是涌动的江水,是一艘艘昂首前进的龙舟。宝贝们正在“赛”龙舟呢!

趣味过端午

穿五彩绳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中国民间自古就有端午节戴五彩绳的习俗,五彩线象征五色龙,俗称“长命线”,系五彩线可以压邪避毒,长命百岁。丝丝彩线环绕手腕,寄托着美好祝福,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

趣味投壶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投壶即“投箭入壶”,由射礼演变而来。小朋友们穿着汉服和含有中国元素服装,通过投壶小游戏,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走进端午,体会到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在浓厚的氛围中深化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爱国情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