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大年初一不能出门吗?(大年初一不能出门吗)

大年初一不能出门吗?(大年初一不能出门吗)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终于找全了,原来是这个意思!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 12 岁的男孩,因为 12 是 6 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至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而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七不出,八不归”,今日大年初七,真不能出门?看老祖宗咋说

导读:今日大年初七,老话“七不出,八不归”,不能出远门?有啥讲究?

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根据女娲创世纪,女娲娘娘扭出了六畜和人。其中,初一到初七分别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今日就是到了大年初七,今天就是人的生日,又称人胜节或者叫人日节。在初七的时候要吃长寿面,不能打骂小孩子。

在大年初七人胜节来临之际,人们可能没有多余时间来庆祝,因为今天是2023癸卯兔年春节之后第一个上班日,今天我们就开启了上班模式。当然,好好上班,开启赚钱模式本身也是祝福人人欢乐。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正月都是年”,这说明在正月的时候将都是在过着传统的节日。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我们可以等到正月过完之后再出发。

不过,如今生活节奏快了,留给人们休息的时间不多了,人们在过春节的时候就要安排自己外出打工赚钱的行程了。对于外出远行,老祖宗有这么一句话,“三六九往外走,七不出,八不归”,这句话就是说明在正月里不同的时间人们做出的外出时间的吉日。

在以前,人们不管做什么都会看日子,以祈求天时地利和人和,这样才可以达到人们心目中的好日子。

今日大年初七,人的节日,我们总听说“七不出”,难道真的是大年初七不能外出远行吗?其实不然,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说:

“七不出”的内涵:

七不出指的是生活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共七件事。本意是一家之主要在外出之前,也就是家中赚钱的顶梁柱要把家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准备好,这里面包含了吃喝招待的方方面面,这样一切都安排好了,七件事都安排充足了,这个时候才可以外出。

由此可见,七不出本意是把家中一切事情都安顿好之后才可以外出。

当然,如今说到大年初七,对于七不出,引申为大年初七不宜出远门。这又是怎么说的呢?

“七不出”,老祖宗们关注到的是数字“七”,而这个字与“乞”相似,老祖宗在春节里最忌讳说到一些不吉利的话语,非常喜欢吉利的话,比如六六大顺,八八要发,这说明初六和初八等都是吉利的日子。而“七”同“乞”口语中很相似,并且“乞”人们立马想到了“乞讨”这样不好的生活场景。而人们外出就是为了赚钱,而大年初七人们认为去“乞”,生活比较难,才有了大年初七不出。

由此可见,今日大年初七,一些说法讲究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欢迎补充。

大年初一别动扫帚,这些“老规矩”,你家还在遵守吗?

新春佳节是一年中最为开心的日子,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

每逢正月初一,都有很多民间习俗要遵守,因为它是一年之初,人们往往会把它当做是新的一年运程的开始,为图个吉利,很多家庭都会遵守这些“规矩”。那您知道在民间习俗中,大年初一有哪些“禁忌”么?

不可出远门

自古以来大年初一不出门。在民间风俗中,过大年是人,鬼,神共同的综合节日,除夕是子孙请死去的先人回家共同过年,要进行拜神、祭祀。在祭祀的时间里是不能外出远门,把先人放在家里,则是子孙的不礼貌,有一句话,大初一头一天,过完初二过初三,俺给大伙来拜年。所以大年初一一般都不可出远门的。

忌吃药

说的是初一吃药的话,寓意着这一年都要吃药,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药,最好的办法是尽量预防过年期间生病。

忌倒污水、洗衣、洗头

一般在大年初一到初三,最好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包括洗衣、洗头也是不行的。

忌扫地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除夕晚上提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动扫帚。

忌打碎物品

大人们认为,新年的第一天就打碎家具,寓意着一年四季会不吉利。不过要是由于不慎打碎了易碎物也不要紧,只要赶快说上一句:\"碎(岁)碎(岁)平安\",就会化凶为吉了。

忌啼哭

新年的时候啼哭是不好的兆头,因此,为了维持好兆头,过年期间大人是不会轻易教训孩子的,这样是为了避免小孩随随便便就哭。

忌动针线

据说,初一动了针钱,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妇女也不得动针线,否则一年到头和别人争吵不休。

作者:童薇菁

制作编辑:童薇菁

大年初一是春节!“5大习俗,5大禁忌”,看看老传统,祈福保平安

(素材均为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导语:

春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是春天的开始,也是一年之首,素有百节之首的美誉!今天是大年初一,村庄的热闹程度难以言表。本文将带您领略春节的五大习俗以及五大禁忌,祝愿2022虎年大吉大利,如虎添翼,事事顺利,事业兴旺。

春节,一年之始,也是一年之终。它代表着希望和新的开始,一切都会焕然一新。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悦,红红火火,年味十足。

穿新衣,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期盼。小时候,期盼过年,不仅有好吃的,还有穿新衣!寓意新的一年开始,辞旧迎新,新年大吉。如今,生活条件改善,穿新衣已经不再是一年一度的事情,但是大年初一,大人小孩们还是会穿上自己心仪的新衣,踏上拜年的征程,兴高采烈地去迎接压岁钱的丰收。

开门纳喜,开门迎福,这是一个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事情。燃放鞭炮,声声炸响,寓意着辞旧迎新,驱逐邪恶,希望新的一年充满幸福和好运。

虽然现在不再允许燃放鞭炮,但人们的欢乐依然不减。

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也是人际关系的维系。走亲访友,道上见熟人,互相祝福新年快乐,祈愿大吉大利,发大财。到了长辈家,少不了磕头拜年,长辈们笑容满面,将压岁钱递给小朋友们,祝愿他们幸福快乐,健康成长。

压岁钱,小孩子们最期盼的福利,据说,能压住邪祟,辟邪驱鬼,保佑小孩们平平安安,健康成长。大年初一去拜年,自然要收取压岁钱,这是一个象征着幸福和好运的传统。

每个人都急不可待地想知道自己能收到多少压岁钱。

送先祖是家乡特有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老祖宗被请回家,与家人一同共度新春佳节。祭拜的过程充满仪式感,准备丰盛的供品,一日三餐都要祭奠,感谢老祖宗的保佑和祈愿新的一年更加美好。晚上,老祖宗被送回去,烟花爆竹齐鸣,热闹非凡,年味十足。

除了这些习俗,春节也有一些禁忌,人们要特别注意:

忌扫地扔垃圾:传统认为扫地会扫走财运,所以要小心不要扫地扔垃圾。

忌往外泼水:大年初一是水神诞辰,水被视为财,因此不能泼水,以免财运流失。

忌讳吃药:大年初一要远离药物,因为吃药被认为不吉利,可能带来不好的预兆。

忌讳打人骂人:春节讲究吉利话语,打人骂人会带来不快乐,预示一年不如意。

忌讳打碎碗盘:即使孩子们不小心打碎了碗盘,也不要生气,而是用红纸包起来,祈愿平安。

大年初一是新年,传统习俗丰富多彩,禁忌也是需要遵守的。

希望大家都能和和气气地度过这个特别的时刻,祝愿2022虎年大吉大利,如虎添翼,事事顺利,事业兴旺。愿虎虎生威,幸福安康!

在村庄里,春节的热闹程度是一年中无法比拟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方式庆祝春节。让我们进一步探索村庄中春节的变化和现代元素的加入。

与传统的穿新衣相比,如今的人们可能已经养成了天天穿新衣的习惯。但大年初一,人们仍然会精心挑选一身新衣,以示辞旧迎新。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一天意味着更多的是期待着压岁钱,而不只是新衣服。

开门纳喜的习俗也在不断演变。尽管现在已经不再燃放鞭炮,但家家户户仍然会在门口贴上红纸,以表示辞旧迎新。而鞭炮的声响已被烟花和焰火所取代,把新年的祝福和热闹传递得更远更高。

拜年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尽管人们仍然会走亲访友,但现在更多地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来传递新年祝福。虽然传统的磕头拜年仪式依然存在,但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视频通话来表达祝福,这也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压岁钱这一传统也没有改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金额也在不断增加。长辈们为了让晚辈过上更好的生活,愿意慷慨解囊,这也代表着对家庭幸福和繁荣的祝愿。

送先祖的传统依然保持着它的地位,尽管现在很少有人坚持进行一日三餐的祭拜。然而,家人之间的团聚和感恩之情依然是春节的核心。

至于禁忌,虽然一些传统观念逐渐淡化,但一些人仍然会遵循。扫地、泼水、吃药、打人骂人、打碎碗盘,这些禁忌仍然被一些人坚守,尤其是年长的人们。

今天年初一,牢记:1要说,2不拜,3要吃,忌4事,迎新纳福过大年

大年初一又被称为“春节”,它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会拜神祭祖、亲朋团聚、吃饺子、做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这些都是我们的习俗,我们在各种传统习俗中欢迎新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历史悠久,在这一天里有不少讲究,所以为了新的一年能够顺顺当当,我们要记得“1要说,2不拜,3要吃,忌4事”,让新一年开门大吉、万事如意。

大年初一,记得“1要说”

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会早早的起床,穿上新衣服,换上新鞋子,将自己收拾的干净利落给长辈和亲人们拜年,而长辈则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们。

在这一天里,走亲访友是我们的主要活动,我们一定要记得说一句“新年好”,这句吉祥话不仅代表了我们对亲人们真挚的祝福,还是新一年开门大吉的号角。

大年初一见不到的亲人,我们也别忘了在手机上给对方发一句“新年好”,虽然并不能相见,但便利的通讯工具可以很好的传达我们的祝福与心意。

大年初一,记得“2不拜”

一、不给戴孝的人拜年

弟子规里有记载:“孝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戴孝的人本来失去亲人就已经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在过年时,我们热热闹闹的上门拜年,这会让戴孝的人更想起来去世的亲人,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做出这种不礼貌的举动。

二、不给卧病在床的人拜年

年初一不要去给卧病在床的人拜年,虽然是新年,但今年这种疫情活跃的阶段,抵抗力下降的人难以抵挡病毒的侵袭,本来生病的人身体就不舒服,抵抗力下降,如果一不小心被传染到了病毒,那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春节假期有好几天,我们可以等病人痊愈之后再上门拜年,如果怕心意不能准时送到,我们也可以在手机上送上我们的新年祝福。

大年初一,记得“吃3样”

一、早起吃饺子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年初一早上吃饺子的习惯,饺子的形状像金元宝,里面还包着满满当当的馅,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推荐食谱:【萝卜馅饺子】

1.准备两个青萝卜,改刀切成薄片,最后切成细丝放入盆中,锅中水烧开,下入切好的萝卜丝,用漏勺翻动几下,焯水30秒左右,捞出过凉用手挤出水分,放在菜板上用刀切碎,放入拌菜盆中。

2.盆里加入面粉300克,加入一勺食盐,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用筷子搅成面絮,再下手揉成面团,盖上盖子,放在一边松弛15分钟。

3.准备一块肥瘦相间的猪后腿肉,切成薄片放入绞肉机里面,搅成肉馅放入盆中,加入两勺生抽,一勺蚝油,半勺老抽,一勺食盐,半勺花椒粉,适量的胡椒粉去腥提鲜。

加入半勺鸡精,少许葱姜水,用筷子搅拌均匀,再打入一个鸡蛋继续搅拌,加入芝麻香油,再倒入萝卜碎,放入葱花,浇上热油,激发出葱香味,拌匀备用。

4.取出醒好的面团,切成均等的面块,把面块搓成长条,用刀切成小一点的面剂子,撒上面粉逐个按扁,擀成圆形的饺子皮,把馅料放到饺子皮中间,包成自己喜欢的饺子形状。

5.锅中水烧开加入一勺食盐,下入包好的饺子,用勺子顺锅边推动,盖上锅盖,把饺子煮开,再加入三次凉水,等饺子全部漂浮起来即可关火,把饺子盛入碗中就可以开吃了。

二、多吃素

在年初一的前几天,年味就已经很浓了,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大鱼大肉,真到了年初一这一天,很多人都已经吃够了油腻的肉菜,这时候多吃一些素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清理肠胃、增加食欲,还能为接下来几天的走亲访友做好准备。

推荐食谱:【炝拌小白菜】

1.洗净的小白菜一把,去掉根部,放入盆中,蒜子一小把拍扁切成蒜末,起锅烧水,加入一勺食盐增加底味,再加入少许植物油,水开后,下入小白菜,焯水一分钟左右,即可捞出控水,再过一下凉水。

2.然后把小白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成小段,放入拌菜盆中,再倒入切好的蒜末备用。

3.另起锅添入少许食用油,放入几粒花椒和红干椒,炸出香味以后关火,然后把热油倒在蒜末上面,激发出蒜香味,加入食盐2克,白糖1克,味精1克,辣鲜露3克,陈醋3克,用筷子搅拌均匀,装盘中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三、年糕

在年初一这个吉祥的日子里,我们还有吃年糕的传统。年糕在字面上谐音“年高”,寓意着我们新年能够“步步高”,一年过的比一年好,所以年糕成为了许多人在大年初一必不可少的应景美食。

大年初一,记得“忌4事”

一、不睡懒觉

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定不要睡懒觉,要早早起床。大年初一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这一天的早上,家里人会很早起来放鞭炮,又被称为“开门炮”,早起放开门炮是迎接喜神、财神的一种方式,据说放炮起来的越早,新的一年越能吉祥如意、财源滚滚。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年初一早早起床,能够更加有精神气儿,早起给亲人拜个早年,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兆头。

二、不向别人借钱

俗话说:“正月初一给别人借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大年初一是个吉利日子,象征着一年新的开始,这时候给别人借钱,有一年都赚不到钱的坏寓意,有可能伤到财运,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在大年初一给别人借钱。

三、不动针线和剪刀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头,按照老祖宗的传统,我们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不能动剪刀的,也不能做针线活,这样可以避免在新的一年里落下口舌是非。

大年初一动针线和剪刀还有“劳碌命”的说法,家里面缝补衣服的一般都是女性,新的一年要让女人们好好休息,如果家里面有需要缝补的衣服,我们最好过了这一天再进行修补。

四、不拿扫把往外扫

大年初一是不能拿扫把往外扫的,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会提前几天把家里面打扫的干干净净,因为在这一天往外扫就相当于把财运和好运扫了出去,相当于触碰了扫把星,容易把霉运带回家。除此之外,大年初一这一天也不要把垃圾往外丢,容易把家里的福气带出去。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大年初一的传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智慧,我们在庆祝新年到来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老一辈人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