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宰相村简介(宰相村)

宰相村简介(宰相村)

文化山西: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宰相村”

素有“中华宰相村”之称的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出自这里的声名显赫、威震华夏,以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著称于世的裴氏家族,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盘点历史上的那些裴氏名人

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西晋裴秀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之子裴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南朝宋史学家裴松子、其子裴驷、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学家,制定了隋朝新律《开皇律》;隋代著有《西域图记》的裴矩;隋代的裴世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隋朝政府使团出访日本的人。还有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等。

传奇的山西宰相村

河东郡闻喜涑水河畔(山西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柏村,是唐代贤相裴度(765年—839年)的故乡。裴度,字中立,最大功劳是削藩,被封为晋国公。

自秦汉到五代一千多年间,此村共出了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大将军,三位皇后,四位太子妃。其他官员更是不胜枚举,成为声名远扬的宰相村。例如名相裴耀卿(681年—743年),他的最大成就是整顿漕运。

另外裴柏村还出了不少学术人才,著名的有地理地图的创始人裴秀(224年—271年),唐末的传奇文学鼻祖裴铡,还有一位外姓风水学鼻祖郭璞(276年—324年)。

一个村庄为什么有这么个显赫的家族?民间传说主要是因为它座落在九凤朝阳的风水宝地上,其次是裴氏家族的墓地正好在村东的凤凰垣上。其实最主要的是裴氏家族的族训:不中秀才者不入宗祠。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中华宰相村,2千年出59位宰相,七品以上官员3000多人,靠1本家训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2022年高考于6月7日开始正式拉开帷幕,新的一批高中学子将通过高考的方式,获取大学殿堂的入学的资格。都说每年的高考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而类似这样通过定时考试选拔人才的模式中国延用了1200年之久。现代名为高考,而古代则为科举。中国有这么一个村子,2000年来一共出了3000多七品以上官员,担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一职的竟高达59人之多,被称为中华宰相村。那这究竟是个什么村子,为什么能持续为国家输送这么多人才,而历史甚至长达2000年之久呢?

中华宰相村在哪里?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并且能传承千年以上的大族,有山东曲阜的孔氏和邹城孟氏,所以山东也被称为孔孟之乡。除了孔孟以外,浙江的钱氏在近代也比较有名。但是像裴氏宗祠所在地,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柏村,作为裴氏的发源地而直接被命名为宰相村的,却是中国历史上独一份。

那么这个村子是怎么来的呢?这历史还需追溯到商周时期,秦国的开国国君秦非子有一个后代被封为解邑一职。邑字原是上非下邑,于是他就去掉邑字底改成衣字底,改姓氏为裴,后被称为闻喜裴氏。裴氏族人在山西运城闻喜扎根发展,绵延数千年。虽然有从闻喜迁出的后人,但这天下只要是姓裴的人,寻根问祖都是从裴柏村而来。所以就有“天下无二裴”和“天下裴氏出裴柏”的说法。

而裴柏村之所以令世人侧目,是因为从这个村子走出去的历史名人,除了59位宰相以外,还有59位将军,在正史上留名立传者高达600余人。同样裴氏家族的女子,也与寻常氏族的女子不同,裴氏家族在历史上出过三位皇后,四位太子妃,两位王妃。由此可见裴氏家族对女儿的培养也很重视,她们可以受到更多的尊重。

裴氏后人文韬武略,德才兼备,像西晋著名的地图学家裴秀,南宋史学家裴松之也出自裴柏村一脉。所以裴柏村被称为宰相村确实是实至名归的。裴柏村有如此的成就当然受到国家的重视,很多学者贡献了非常多的文献资料,从各种角度研究造就闻喜裴氏现象的成功原因。

如今这个中国宰相村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如果你去宰相村旅游,说不定还能遇到寻根问祖的裴氏后人呢。有记者去宰相村采访的时候,就曾遇到过从四川过去的姓裴的一家三口,他们家的女儿要去德国留学,特意到宰相村观摩学习一下家训。女孩说,她要把裴氏家训的小册子带到德国放在身边,鞭策自己好好学习,早日学成归来。

据当代的裴氏族人建民介绍,每年的三月三祭祖,都会有海内外近千名裴氏后裔前来。加上清明节等日子,每年总共有近万名裴氏后裔来裴柏村游玩参观,祭祀祖先。对裴氏家族而言,宰相村这样的称号,更多的是认可和荣誉,而不是财富和地位。

走进裴柏村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千年大族,出过3000多名七品以上官员的裴柏村,应该跟其他历史上有名的名门望族一样,有非常多富丽堂皇的宅邸,到处是园林深深,朱墙高筑。但是记者看到的却是朴素的村落,热情的村民。唯一看起来富贵一点的就是裴氏宗祠,可谓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而这一切都源于裴氏家训。

千年望族的家训影响多大?家训是很多世家大族绵延千年的立族之

裴氏家族的兴盛背后,不仅仅有严格的家训和家戒,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的扎根,促使裴柏村的后代子孙在各个领域都能脱颖而出,成就非凡。

裴氏家训的第九条强调了读书和明德的重要性。这一教导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知识积累,更是为了培养道德品质。裴氏家族明白,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的修养,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裴氏家族的教育理念不仅局限于男性后代,他们坚信男女平等,这在古代社会可谓前卫。女性后代同样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不仅在家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还在社会各个领域崭露头角。裴氏家族的女性不仅是优秀的母亲,还在文学、政治、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裴柏村的兴盛贡献了力量。

裴氏家族的文化传统也包括对待财富的态度。他们不追求奢华和物质财富,而是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这种节俭和淡泊的品质在裴柏村的建设和维护中得以体现。他们的住宅虽然朴素,但是家训和家戒所传承的价值观让他们更注重道德、纯粹和真诚。

裴柏村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不仅影响了家族内部,也对外部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裴氏家族的成员在历史上担任了大量的官职,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他们的清廉政治理念和务实作风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