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小孩打碎碗是什么预兆图片(小孩打碎碗是什么预兆)

小孩打碎碗是什么预兆图片(小孩打碎碗是什么预兆)

打碎碗真的不吉利吗

去年老公打碎了一个杯子,他就说打破杯子不好,没过几天他奶奶就脑出血去逝了。昨天我家娃打碎了一只碗,我给老公说了,他说估计有不好事要发生,今天早上他亲舅舅就去逝了。也太邪乎了

孩子打碎碗怎么办?幼儿园老师告诉你,爸妈这样做孩子变得更优秀

感恩相遇,我是老全。点击上方“关注”,带着觉知,和孩子一起成长!@觉知育儿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孩子人生的起航点。爸爸妈妈的处世艺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做事方式以及人生观、世界观。

今天在亲戚家吃饭,天一下转暗,将要下雨的预兆,饭后我朋友起身回书房电脑前工作,餐桌前还有个6岁的女儿还磨蹭着吃,她妈妈出去收衣服。

孩子吃完后想学习妈妈平常收拾碗筷回厨房。接着没过一会,厨房传来响亮的一声“砰”……孩子爸妈闻声急忙往厨房起过去。

孩子看着满地的碎片一脸沮丧。

接下来的情况是这样,

爸爸到孩子跟前说:“没事没事,没碰到就好,下次不用你拿碗碟,我来拿就好”然后起身收拾起地上的碎片。

妈妈说:“宝贝没事没事,没伤到吧,其实你看三个盘子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一起拿是不是不好拿?如果你一个一个的拿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孩子难过的点了点头。

妈妈接着说:“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不能为了急于求成而鲁莽,从今天这个事情中你要知道,做事情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来,否则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下次在帮忙做事时一定要稳妥一点”,孩子含泪点点头。

从这孩子摔破盘子的事情看,孩子的爸爸妈妈都给出了孩子积极的回应,或许能给孩子有一定的启发。只是还可以更进一步启发和帮助到孩子。后与朋友谈了此事,他恍然大悟。

下面老全我,就幼儿园接触诸多孩子摔碗事件中,总结给家长们支几招,提升孩子的处事气场。

一、七岁以上的孩子

01.

如果孩子当时在情绪中,妈妈只需要抱着她,不用出声,陪着她就好了。因为任何人在情绪里是听不进话的。孩子情绪稳了,一起收拾碎片,清理现场。

02.

倾听孩子的心声。此时可以传递自己的看法和一些生活的小技巧。比如:没事的,妈妈小时候也一样摔碎过碗,每个人都会有这经历。

很多事情是先需要学习,然后到练习,如果不存在犯错误,那是不可能的,熟能生巧,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

如果手上有油有水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先用毛巾擦擦手,再去拿就不会滑掉了。

(同理心,让孩子更轻松些,内心打开更愿意从中吸取经验)

这样孩子在下次操作时,会更乐意去尝试和带着勇气去面对。

二、七以岁以下的孩子

在幼儿园中,有些孩子不小心摔碗了,能很淡然去面对,以及懂得怎么处理。

有些孩子呢,看见别人摔破碗,却比当事人还紧张,这就是孩子在家庭中,发生同类事情时,孩子吸收到父母情绪处理的体现。

01.

例子中的孩子其实还小,是记不住父母这么一连串“台词”的,听得进去也理解不了,孩子接收到的信息仅是父母的紧张与恐慌。尽管父母没开骂,但神态语调已经传递给孩子了。

七岁以下孩子,他们在判断事物的时候有个共同点:往往是通过观察成人脸上的神态来判断的。

比如二至四岁的孩子,走过一个地方时,想自己探索或者想瞧瞧些什么东西,或要用手触碰点什么东西,大人就拉开嗓门喊:喂…回来,危险,别去(别碰)。

而孩子对“危险”这个声音背后的含义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这时大人要做的,就是“温柔而坚定”地拉开他,

孩子通过肢体感受到这个“力”背后传导的意思,同时观察到大人严肃(或不开心)的脸色,就明白这是他不可以触碰或停留的地方。

02.

孩子是相信自己能够拿三个盘子的,只是到了厨房后可能经验不足,肢体协调度还不够;或是刚好手粘到油,于是就滑掉下来。

如果家长内心无惧“全然”接纳孩子,可能下次她就能总结经验,来挑战上次的失误。

还可能,她自己会在偶然的机会,运用身边的某些玩具私下开展防滑测试。这些都需要父母如何引导。最重要是“信任与接纳”。

如果父母是站在孩子的立场,那么孩子是有力量的,她能感受到的。但站在成人的立场,就会贴上如“急于求成”“鲁莽”“要稳妥”等的标签,

孩子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她能感受到爸爸妈妈给她下“评判”了,并不信任她。内心会很难过,只是表达不出来,可能大人还误以为孩子这个哭是被吓到的。

03.

如果父母心里无惧,且对自己的娃,在处理成长上的事情有百分百自信。那么,听到摔碗声音时,可以悄悄的在旁边躲着观察一会,看看孩子是怎么处理这次失误的。

有的孩子会蹲下来探索刚才是什么力量使盘子从手里飞走了,在她的探索中,会找到“油的特性”与“滑”的感受,这一深刻感受甚至能激发她将来在某个领域研制出什么防滑技术;

还有的孩子会捡起一片大碎片,往地上一扔,“砰”一下响,碎了。再捡起一片小的碎片往地上一扔,“砰”一下响,又碎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孩子在自己研习“物理课”。

两种内容:一种是孩子在探索这个声音的各种变化,感受其背后根源。另一种是孩子在探索力的作用与形变的关系。

无论是哪种原因,如果父母内心笃定有力量。此刻带着微笑(不语),默默递给她一个完好的盘子,示意她继续。孩子看到父母这一态度,会乐开怀,内心升起力量,继续沿着自己的感觉去探索。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父母无法接受。会产生两个疑问:

1、要是碗全都砸了下一顿饭咋办?

我只能告诉你,这几个碗不值什么钱,但你给她上这课,孩子长大后会充满崇敬与感激。因为背后是父母浓浓的信任与包容。

2、如果孩子被碎片割伤了怎么办?

注意看情形。小的割伤是好事,微笑着抱起她说:手指宝宝哭了,流眼泪了,妈妈陪你一起照顾它吧。

回房用相关药物充满爱地包扎好。这样孩子就学会了照顾自己的身体。

七岁以下孩子的教导,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语言,和孩子互动中肢体的语言和接触,带给孩子的感受会更深刻和浓烈!

以上这些是我在幼儿园和孩子们接触时间长了,从孩子身上学来的。在孩子们的纯真世界里,也疗愈了我在原生家庭影响下,形成潜意识的部分。就拿摔破碗这事来讲。

我小时候也曾经摔过碗,但我爸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碗摔破了就会一顿臭骂或屁股开花。当然可能也与那物质条件缺乏有关。

或是犯了什么错误,我就如同惊弓之鸟快速跑走或躲起来。可是却躲不过潜意识写下的“剧本”。工作后,觉察到自己,容易缺失面对问题与尝试错误的勇气。

当发生错误时会产生紧张情绪,专注点转移到自己痛苦的感受上,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看法上,形成退缩心理。而不是对事,直接面对问题,直视问题出存在的根源。

后来是自己有了孩子,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问题,同时因为在幼儿园和孩子纯真的世界里保持觉察,才逐渐净化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些功课。

综上所述: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面对错误的勇气与自信。

孩子也一样,有时候我们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切不可直接武断和下结论,开口就教训孩子。

原谅Ta所犯的错,引导Ta找到正确的方法,在Ta心里种下敢于尝试的种子,给Ta敢于尝试的勇气和力量!

END

今日话题:

你在孩子打碎碗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来留言聊聊你的观点。

你的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东西,你会责骂他吗?

回到家,我把包包里的物品清理出来,准备去洗个澡。

拿护肤品的时候,一瓶新的乳液从手里滑落,只听哐当一声,玻璃瓶拦腰截断,让我心疼不已。

旁边的老爸说“怎么那么不小心”

昨早上,我拿杯子给爸爸倒水喝药,看见杯子很多污垢,我就拿去用牙膏清洗,结果杯子也滑落洗手盆,意想不到的是,这么近的距离落下去,杯子居然碎了。

那一刻我居然非常紧张,怕客厅里的爸爸听到杯子碎了的声音会发脾气,因为昨天才打碎了护肤品。还好他耳朵有点背,还好他手机视频声音很大。

没听到他说话,我不声不响地悄悄把杯子收拾丢进垃圾桶,重新拿了个一模一样的杯子给他倒了杯水。

从小到大,如果我们不小心东西掉到地下,或者碰倒什么,爸爸看到立马拉着脸瞪着两只大眼睛骂人,所以我们几个做什么都非常小心,可是不管怎么小心还是会犯错,然后这种责骂一直伴随我长大离开了家。

可是,后来每一次的不小心碎了的碗,碟子或者其他,我每次都会想起爸爸的责骂,根深蒂固了。我也没想到,到现在碎了东西我居然还怕爸爸骂。

我曾经就告诉自己,将来我的孩子不小心碎了东西,我绝不像爸爸那样责备我们这样去责备她,我也做到了。

心里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