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82年的狗在2022年的运势怎么样男(82年的狗在2022年的运势怎么样)

82年的狗在2022年的运势怎么样男(82年的狗在2022年的运势怎么样)

36亿甩卖,狼狈离场!韩国神车,在中国为何没有活路?

一代神车,也要狼狈退场了?

最近,北交所信息显示,北京现代悄悄甩卖其重庆工厂,转让底价只有36亿。

这个工厂,相比当年77亿的总投资,足足打了五折。

一般车企甩卖工厂没什么稀奇,但放到北京现代,还是让很多人震惊,毕竟它在中国可谓是神车。

无论是北上广,还是小县城,北京现代的存在感相当强,大街上每隔几百米几乎就能看见一辆。

连续几年销量破百万,它创造的增长,被业内称为“现代速度”、“现代神话”。

但尴尬的是,神话也有结束的一天。这几年,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持续暴跌,从巅峰的一年百万辆跌到仅30万辆。

车卖不出去,卖工厂就成了北京现代的频繁操作。

现代北京第一工厂在2021年卖给了理想,现代表示还将再次售卖两家中国工厂。

有人计算,如此一来,现代在中国,未来将只剩下北京第三工厂一个独苗瑟瑟发抖。

曾经的韩国神车,为何在中国惨到要贱卖工厂了?

曾让人“闭眼入”的神车,

如今打7折也卖不动

跟现在只剩下一家工厂相比,最巅峰的时候,北京现代合资公司在中国足足有八家造车工厂。

很多人不知道,现代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远早于本田、丰田。

甚至连日产进入中国后,一度把北京现代作为学习的标杆,从各个层面进行对标。

当时的北京现代疯狂建厂也有底气,毕竟它的车完全不愁卖。

现代在中国的上半场,可以说充分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

先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韩国作为友好邻国向我国捐赠了340辆现代excel和60辆第二代索纳塔。

亚运会结束后,这些车下放到出租车公司使用,当时的北京,遍大街的出租车都是北京现代。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韩国车轻松打开了中国市场。

再加上合资车风口它也没错过,2002年,现代和北汽集团合资成立了北京现代,起亚则与江苏悦达、东风集团成立了东风悦达起亚,当时国人对合资车的滤镜不用多说。

凑齐一手好牌,可想而知,北京现代在中国的日子能有多舒服。

它推出的第一款车:索纳塔,当年售价高达22万元,主打中高端市场,就算价格不低,上市第一年销量也超4万辆,碾压同级别对手。

在销量上看,敢排在北京现代前面的只有大众和通用。

早在2014年,北京现代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2016年更是大卖114万辆。

这是什么水平?要知道,当时能破百万的国产车几乎没有,连五菱宏光也只有75万。

看起来,北京现代似乎是躺赢,但实际上,离不开北京现代的小心机。

它很清楚,中高端市场注定只是小众生意,只有走亲民的大众市场,才能卖出更多的车。

所以,它此后在中国的策略,变成了只干一件事:性价比。

当时的合资车普遍很贵,连轿车都是动辄20万起,而北京现代却能比对手低出好几万,因为它在中国疯狂建厂,降低造车成本,低价卖也有底气。

再加上当时“外国车=高品质”、“外形时髦”等宣传,让它一下子拿捏住中国县城人民。

10万左右的价格,就能拥有一辆外国车,既能装X,又对钱包很友好。很多人买北京现代几乎是闭眼入。

赚得盆满钵满的北京现代,还给2017年的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销售125万辆。

然而,没想到仅过1年,北京现代还是一样的现代速度,只不过是向下的那种。

2017年直接来了个大转弯,只有82万辆,到2022年下滑到只有26万辆,与2016年相比暴跌近八成。

哪怕有的4S店要打7折,还是卖不动。尴尬的不仅是北京现代的钱包,更是它的颜面。

北京现代的小心机,也让它输掉了下半场。

连续5年暴跌背后,

“看不上”中国市场

这几年,北京现代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也在被对手夺走。

乘联会数据显示,北京现代2018年市场份额为3.7%,到了2020年只有2.9%,跟以前近10%的市占率相去甚远。

其实现代集团在全球还是卖得不错,2022年,现代在全球卖了683万辆,仅次于丰田、大众,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

现代集团在全球相当嚣张,可一到中国市场就是硬不起来。

不怪中国人不够给力,实在是现代集团的诚意不够。

1.卖了20年,才开始“追求质量”

在中国陷入颓势,沉寂了好几年,现代集团高调宣布要重振旗鼓,夺回失去的市场。

2019年,它信心满满推出了全新车型菲斯塔,在现代的宣传里,年轻化、运动派等各种形容词都用上了。

上市效果也不错,首月销量就突破一万台。

然而,在后来的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菲斯塔却开始原形毕露。

A柱弯折,耐撞性和经济性都得到了差的成绩,用户也不傻,很快给出了回击:2021年4月,菲斯塔销量仅为880台。

实际上,有行业内部人爆出,无论现代品牌,还是旗下的起亚、捷尼赛,在他们的目标里,都是将欧美市场当作重中之重,中国市场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因此,在技术、车型,还是做工和安全性,现代在中国的产品,都比不上其在欧美的产品。

更为讽刺的是,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曾表示,“从去年(2019年)开始,北京现代的经营思路开始从追求销量转向追求质量。”

敢情在中国卖了20年,直到2019年才开始真正重视质量。

2.大话说满,却依然“不重视”中国市场

现代集团似乎记吃不记打。

2021年,现代带着捷尼赛思又试图来中国“翻盘”。

这回换了个思路,放弃在性价比上折腾,推出G80和GV80两款车型,主打中高端市场。

时任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向东平信誓坦坦地表示:

集团内部启动“重回巅峰”计划,励志让现代汽车回归主流,跻身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品牌TOP5行列。

然而尴尬的是,在向东平喊出“重回巅峰”计划不久后,官方发出通告,这位副总裁不再担任北京现代的相关职务。

另一位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樊京涛,在丢下 “未来一年对北京现代来说是近20年来最大的机遇”一句话后,也被调往北汽极狐。

樊京涛

在现代不断换人放狠话的时候,国产车在干嘛呢?在拼命地卷配置、卷价格、卷自研。

10万的价格,谁家没个几十万豪车的配置都不好意思宣传,用户也是越来越严苛,甚至新车一上市,只要没有大创新就会被喷惨。

现代的性价比优势早消失殆尽,而与此同时,为了节省成本,现代的各种减配骚操作,还被网友一个一个扒出来:

伊兰特、朗动、领动都是“换壳车”,现代名图,换代也只换外观……做个电车,还是走捷径的“油改电”。

一个对消费者不真诚的现代,再难继续PUA中国人。

全球“双标”卖车,

中国不讨巧早已注定!

现在一提北京现代没落,很多人下意识会觉得是中国同行太狠了。

毕竟,中国对手有多卷,日本同行早就有更深更痛的领悟。

一向被称为神车的日本三兄弟,丰田本田日产,这些年在中国也相继落寞,降价也卖不动。

其实,国产车的卷、大环境的变化固然是原因,但北京现代落魄的真正根源在于,想要在中国市场捞金,却没有给予中国用户相等的尊重。

这也就有了它的“双标式”卖车。

中汽研C-NCAP曾对第十代索纳塔进行碰撞测试,结果令人瞠目结舌——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后,A柱出现较为明显的弯折痕迹。

网友很快发现,2020年,现代索纳塔在美国也进行了相同的碰撞测试,并获得NCAP总评五星安全评级。

同样一款车,在中国和美国却出现了两种测试成绩: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现代集团所谓对产品下的狠心,也明显被打脸,要知道索纳塔在国内上市以来,核心宣传点就是i-GMP平台对车身的强度比上一代增加了10%以上,一直强调索纳塔的安全性能更高,结果还不如在美国卖的车。

韩国车过去一向标榜的安全牌,失灵了。

有人扒出,现代在国外采用的8AT变速箱,而中国市场却用的是成本更低、质量更差的双离合变速箱。

这是汽车最关键的地方,因为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变速箱,一旦出现问题召回还不能根治。

例如途胜搭载的1.6T发动机机油增多,因发动机问题召回逾40万辆途胜,但即便召回之后,仍然无法根治。

别说创新力跟不上市场需求,就连最基本的产品力都没能满足。

如同日本造假门,就算价格再低,劣等产品一爆出,人们也不会买账。从去年开始,北京现代多地的工厂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干脆直接给员工放长假。

中国人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当然会抛弃现代的产品。

结语:

最近,华为新品上市,网速之快让很多苹果用户醒悟,原来自己被所谓的5G概念忽悠,当了这么多年冤种。

市场最无情,但也最公平。

在竞争面前,谁都没法始终当赢家。因为核心法则只有一个:用产品力说话,而不是所谓的品牌。

从0到100,北京现代创造了“现代速度”,从100跌落却也在上演。连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在接受采访都不得不承认:

“没有把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上去,也没有在真正做品牌,当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销量下滑是必然的。”

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

想让人们买账,还得拿出真东西,而不是光靠对中国人PUA。

傲慢掩盖不了无能,彰显不了逼格,只能被市场痛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吉林省这些待遇标准上调

近日,吉林省人社厅发布通知,调整全省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本次调整涉及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等三项标准,具体如下。

调整范围

2022年12月31日以前发生工伤,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本通知实行前已终止工伤保险关系人员不属于调整范围。

调整标准

(一)伤残津贴。一级伤残每月增加182元,二级伤残每月增加174元,三级伤残每月增加166元,四级伤残每月增加158元,五级伤残每月增加150元,六级伤残每月增加134元。调整后伤残津贴低于3004元的,再增加30元。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增加99元,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增加90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儿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9元。

(三)生活护理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月增加136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每月增加109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每月增加82元。

其他有关事项

(一)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支付。

(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起始时间为2023年1月1日。

(三)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但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执行本通知的调整标准。

原标题:吉林省2023年度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上调

转自: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太突然!知名男演员去世,网友:又一个青春回忆……

据英国广播公司9月28日报道,

曾在电影《哈利·波特》中

饰演邓布利多的演员

迈克尔·甘本去世,

终年82岁。

据悉,迈克尔·甘本于1940年10月19日出生。与《哈利·波特》系列1、2部邓布利多的饰演者理查德·哈里斯先生是一对密友,哈里斯先生不幸去世后甘本便接替他,后出演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3、4、5、6、7部的阿不思·邓布利多。

甘本壮年时,就已经被认为是英国戏剧界的领头人物之一,曾被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爵士爵位,还获得了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艺术贡献奖。

在“邓布利多”去世前,

曾陪伴了全球一代人青春的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

已有多位主要角色演员去世:

2022年10月,英国演员、《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海格扮演者罗彼·考特拉尼去世,终年72岁。

2016年1月15日,艾伦·里克曼(Alan Rickman)因患癌症去世,享年69岁。艾伦·里克曼曾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饰演“斯内普”教授。他曾凭借《Rasputin》获得1996年第48届艾美奖迷你剧最佳男主角,以及1997年第54届金球奖迷你剧最佳男主角。2014年,他还凭借《爱的承诺》问鼎了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

2014年1月15日,饰演《哈利波特》电影中的魔法部国际魔法交流合作司司长老巴蒂·克劳奇的英国演员罗格·洛伊德-派克不幸去世,享年69岁。

当地时间2013年3月28日,英国著名演员理查德·格里菲斯(Richard Griffiths)在英国考文垂大学医院接受心脏手术后去世,享年65岁。理查德·格里菲斯生前曾出演过很多舞台和影视作品,但最著名的还是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饰演的“哈利·波特”的麻瓜姨父弗农。

伦敦时间2002年10月25日,出演《哈利波特》前两部“邓布利多”校长的理查德·哈里斯在伦敦的一所医院中病逝,享年72岁。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不舍:

童年记忆里的他们,再见!

“他们会在霍格沃兹相聚”

综合:新闻坊、看看新闻、环球网、每日经济新闻、网友评论等

来源: 掌上济南

你好!国宝大熊猫

秦岭大熊猫 陕西省林业局供图

秦岭大熊猫 陕西省林业局供图

秦岭棕色大熊猫“七仔” 陕西省林业局供图

秦岭风光 陕西省林业局供图

在地球存活了800万年,被誉为动物界“活化石”的大熊猫,演绎了生命的传奇。而中国在保护野生大熊猫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世界瞩目。作为中国的国宝,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架起了中国和世界友谊的桥梁。

秦岭是一座神奇而伟大的山。

巍巍秦岭,博大、厚重,雄伟。西起甘肃、青海,东到河南西部,长约1600公里,主体位于陕西南部与四川北部,呈东西走向,是中国南北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陕西境内秦岭气势磅礴、巍峨高大、色彩斑斓。山套着山,岭连着岭,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山涧河谷和盆地构成了秀丽风光。因有天然的气候屏障和水源滋养,才有了八百里秦川的地肥物美,有了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

时光倒回到三十多年前,我就在秦岭山脚下的西安生活,常在夜幕降临时,爬上西安古城墙,仰望那郁郁葱葱的秦岭,感受秦岭的神奇雄伟和与众不同。也就在那段时期,我会时常跟朋友一起潜入秦岭腹地的华山、终南山、王顺山、太白山和骊山……近距离观赏秦岭的秀丽山水,树木花草,人文景观。

秦岭巍然屹立,秦岭生龙活虎。

我在想,横躺在黄河与长江间的秦岭,怎么在平展展的八百里秦川,会猛然耸立起这么一座大山呢?而且排列得那么规整,一点过渡和缓冲都没有,它到底承载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贮藏着多少神秘的野生动植物?

原来,秦岭是经过几亿年的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一处由万千山峰组成的山系。这地壳运动该是多么猛烈啊!怎能排山倒海地拥起巍峨绵延1000多公里的庞大山系呢?那需要多大的能量啊!

在距今3.75亿年前的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坡逐渐抬起,露出了海面;在距今2.3亿年前的海西运动中,秦岭北坡也开始抬起,露出了海面;在距今1.95亿年前的印支运动中,秦岭与海完全隔绝,雄伟的身姿基本成型;又经过约8000万年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强烈改造,才形成现在这样完整的秦岭。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是中国大地的脊梁。

那么,秦岭过去是什么样子,也叫秦岭吗?秦岭是哪位高人起的名字呢?

有史料记载,在秦、西汉时期,秦岭确实不叫秦岭,而被称为南山。司马迁《史记》中《秦始皇本纪》曾写到阿房宫,其中“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的“南山”,该是咸阳之南的山脉。司马迁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引用司马相如《上林赋》《哀秦二世赋》时,亦有“南山巍峨”“望南山之参差”的记述。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并没有提及“秦岭”。

横亘在秦地的巨大山脉到底何时被称为“秦岭”?东汉班固所写《两都赋》,在《西都赋》中有“睎秦岭,睋北阜”,而《东都赋》中也有“秦岭、九嵕,泾、渭之川”的描述。可以说,在先秦以至西汉,还没有“秦岭”这样的称谓,而是把秦岭称为“南山”,直到班固所写《两都赋》,才让秦岭最早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中。

巍峨的大秦岭,是一道壮丽的天然屏障。

西安以南的秦岭,一抹青黛山色,葱茏叠翠,云雾缭绕,若隐若现,沟沟壑壑充盈着壮丽。而最壮观的自然景观,首属杜鹃了。

杜鹃分布在秦岭太白山、王顺山、牛背梁及秦楚古道。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中脍炙人口的诗句,描述的就是秦岭杜鹃。

在秦岭,绵延十公里的杜鹃岭,是观赏杜鹃最好的地方,那一树树鲜红,一簇簇粉红,一丛丛紫红,像火焰般在山峁、沟壑间尽情地燃烧……

秦岭,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植物园,规划面积为639平方公里,其中生物就地保护区面积575.31平方公里,还有10平方公里的植物迁地保护区、16平方公里动物迁地保护区及37.69平方公里复合生态功能区。单从面积看,就知道秦岭有多大。植物园收集、保护、展示了秦巴山区特色植物及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000余种,动物154种,昆虫465种,堪称动植物的王国。

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各领风骚,构成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画卷;郁金香、虞美人、杜鹃、牡丹……山花烂漫,形成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一座秦岭山,半部华夏史。

辽阔的大秦岭,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彰显了国家公园的自然之美。

秦岭美在一山一屏障,一岭一画卷。

唐代淡文远在《秦岭云屏》这样描述秦岭:“屏峙青山翠色新,晴岚一带横斜曛。寻幽远出潼川上,几处烟村锁白云。”

我沿着秦岭的山脚而行,来到风景秀丽的楼观台,历史记载这里曾是老子讲经的道场。楼观台有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也是野生动物救护站,可以近距离观察被称为秦岭“四宝”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这些野生动物非常聪明,若是生病或受伤了,又或者幼崽期被遗弃后,就纷纷来到有人的地方求救。

到秦岭不看羚牛,可是一生的遗憾。被美国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称为“六不像”的羚牛,其脊背似棕熊,后腿像鬣狗,脸如驼鹿,尾似山羊,角像角马。栖息在秦岭的羚牛,体型粗壮,性情粗暴。楼观台为数不多的羚牛,都是救护来的,它们仿佛忘了自己是称霸一方的动物,显得乖顺而沮丧,不像在野外时那么狂野。

羚牛喜欢高海拔群居,每群20到30头不等,也有50至上百头的,来势凶猛,浩浩荡荡。羚牛在秦岭牛背梁居多,成群结队。如果去踏青观景,有可能还会遇到。但不要担心,羚牛有原则、讲规矩,只要不侵占它们的地盘或伤害它们,是轻易不会发起攻击的。

在秦岭的金丝猴也非常可爱,毛发很漂亮,闪闪放光。据说它们从四川而来,故称川金丝猴。机灵、活泼、淘气是它们的秉性,且有些人来疯,喜欢高翘着尾巴,灵巧地在树枝上荡秋千,小眼睛一闪一闪,冷不防做几个鹞子翻身的动作,或扮一下鬼脸,逗得来此研学的小朋友们想搂一搂抱一抱它们。

国宝朱鹮,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洁白的羽毛、鲜红的头冠、黝黑的长嘴、细长的双脚。陕西汉中洋县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1981年被发现时种群数量只有7只,而到2023年已繁衍到9000多只。朱鹮的保护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案例。

而这里最受青睐的当属国宝大熊猫了,在秦岭遇到野生大熊猫不是什么稀罕事,我就有这样的经历。那是去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回程的路上,突然从树林里蹿出一只大熊猫,摇摆着胖嘟嘟的身子穿过马路,等我停下车再看时,它已经钻进茂密的树林中看不见了。

我想,大熊猫定是跑下山到沟里去喝水。

在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秦岭“四宝”可一次看全,而一只棕色大熊猫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也颠覆了我的认知——怎会有棕色大熊猫呢?怎么跟别的大熊猫不一样?它跟黑眼圈穿“黑马甲”的大熊猫是不是同一物种?

其实,棕色大熊猫也是大熊猫家族的成员,至于它如何成为棕色的,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有待动物学家进一步研究探讨。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发现了白色野生大熊猫,被人戏称是“卸了装”的国宝。

这只棕色大熊猫出生两个月就被母亲遗弃。2009年11月1日,被遗弃的棕色熊猫幼崽在佛坪被发现,取名“七仔”。这是世界上唯一被圈养的棕色大熊猫,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巧克力熊”。棕色大熊猫不仅毛色特别,口味也很特别,相比于竹子,它更喜欢吃胡萝卜。

乍一看,圈养在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棕色大熊猫除毛色外,形态跟一般的大熊猫一模一样。我好奇地喊了声:“七仔,过来!”

棕色大熊猫好像能听懂我的话,漫不经心朝我走来,还轻轻地叫了两声。它在说什么呢?

脉承秦岭,泽被天下。

翻过巍巍秦岭,走进地处秦岭腹地的佛坪。

仅有4万人口的佛坪,可能是中国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县城。县城两侧是高大威猛的山,绿茵茵的,顶天立地。山脚下,排列着不规则的楼房,或高或低,或新或旧。一条清椒溪把县城一分为二。

佛坪是美丽的,梦幻的,迷人的。湛蓝的天,翠绿的山,清澈的水,柔和的风,纯朴的人。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天然氧吧的滋润,领略大自然的秀丽美景。

佛坪最美的地方是凉风垭。凉风垭,名字便富含诗意。站在凉风垭,感受风的轻柔。突然一块木牌引起我的注意,走近一看才知,凉风垭是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入口,北靠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接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534公顷,是大熊猫保护区群的连接纽带,内有红豆杉、连香树、水青树……高等植物156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羚牛、金丝猴、豹等31种……

凉风垭有大熊猫,那是上帝赐给大自然的神灵。

登上凉风垭的瞭望塔,我举目四望,上百年上千年的冷杉、老榆树、箭竹……层层叠叠,遮天盖地。我在想,此时会不会有胖嘟嘟的大熊猫神灵般地出现呢?哪怕是能看到一群威风凛凛的羚牛,或扮着鬼脸活蹦乱跳的金丝猴,我也算不枉来此一趟。

在凉风垭完全有可能偶遇大熊猫。《佛坪等你来》这本书里记录了这样的故事:一对恋人来凉风垭游玩,攀上瞭望塔,面对眼前美景,激动得手舞足蹈。观赏了凉风垭山山峁峁的风景,他们兴奋地从瞭望塔上往下走时,一幕动人的画面悄然映入眼帘。一只幼年大熊猫正在塔下旁若无人地翻着姑娘的小包,以为包里有好吃的东西。然而姑娘的小包里只有化妆品,幼年大熊猫用舌头舔,用牙咬,但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吃,还不如山林里的竹子好吃,就失望地摆动着胖嘟嘟的身子,一摇一摆地钻进了茂密的树林。

这是凉风垭馈赠这对恋人的最好礼物。

那,它会送我什么样的见面礼呢?我也会偶遇大熊猫吗?

据说在凉风垭,有人一天能见到好几次大熊猫。可我运气太差,除了看到一棵又一棵高耸入云的冷杉、老榆树以及围绕着花草翩翩起舞的蝴蝶,什么也没看到。

在凉风垭没有遇到大熊猫,我有点心灰意冷。突然,三匹甩着尾巴的骡子吸引了我,我不明白这里怎会有骡子。用骡子干什么?听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才知道,骡子像大熊猫一样,是保护区的宝贝。特别是在冬天,皑皑白雪覆盖了凉风垭,道路不通,车上不去,供给中断,全靠骡子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步一打滑,一步一趔趄,钻沟爬坡把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保护区,使常年值守保护区一线的弟兄们工作生活有了保障,免除了后顾之忧。

我向保护区一线弟兄们致敬的同时,也向骡子致敬!

翻过凉风垭,不远处就是熊猫谷。顾名思义,熊猫谷是秦岭野生大熊猫的密集栖息地,据说保护区核心地带,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只野生大熊猫,是大熊猫野外分布密度最大、可遇见概率最高的地方。

1985年,世界上首只棕色大熊猫丹丹就是在佛坪发现的,引起海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在秦岭,保护区用红外相机相继拍摄到5只棕色大熊猫,其中4只就在佛坪,一只在紧邻佛坪的洋县。那么,秦岭会不会有棕色大熊猫种群存在呢?

在地球存活了800万年,被誉为动物界“活化石”的大熊猫,演绎了生命的传奇。它的祖先是始熊猫,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演化为小种大熊猫和巴氏大熊猫,艰难曲折地走到现在,才形成现在这样黑白分明、憨态可掬、胖嘟嘟的模样。

大熊猫比较懒散,喜欢独自行动,都有自己的领地,而且活动范围较大。它们通过特殊的气味标志领地、宣示主权。大熊猫显著的特征是有6个脚指头,擅长爬树,喜欢在树上舒舒服服地睡觉;且有着锋利的牙齿,专门用来啃噬竹子,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吃货”,一只成年大熊猫一天可吃掉40公斤竹子,而且消化时间非常短,几乎吃进去就拉出来,粪便无臭,有竹子的清香。科研人员通过熊猫排泄出的竹茎咬节,进行个体识别,能调查出熊猫种群数量,称为“有味道的科研”。

众所周知,大熊猫是中国国宝,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物种。

在中国神奇的土地上,大熊猫集中分布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的秦岭、邛崃山、岷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6个狭长地带,共有33个局域种群。野生大熊猫有两个亚种,一个集中分布在陕西和甘肃,称为秦岭大熊猫;另一个集中分布在四川,称为四川大熊猫,两个大熊猫亚种区别在于:秦岭大熊猫头小牙大,而四川大熊猫头大牙小。

2017年,中国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过5年协同作战,于2021年10月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为大熊猫建起2.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走廊,将人为分界的高山峡谷及原始森林连成片,串联起涉及的82个大熊猫保护区,给大熊猫提供了自然流动的空间,也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

大熊猫是世界稀有物种,繁殖非常不易,一般在每年4—5月发情、交配,只要2~3个月就生下熊猫幼崽。一百多公斤的大熊猫,怀孕两三个月生下像老鼠大小的熊猫幼崽,母幼体重比例1000∶1,超乎人的想象。况且大熊猫是不称职的妈妈,没有育儿经验,幼崽基本上是自生自灭,成活率很低。然而,大熊猫没有灭绝,仍活跃在地球上,并且有增无减,这与它生命力顽强、保护区建立、栖息地改善、避免近亲繁殖、进行科学人工繁育、野外放归等都有很大关系。

2021年7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而从大熊猫中心监测数据来看,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864只。可以说,中国在保护野生大熊猫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事实上,中国发现和认识大熊猫,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法国博物学家、神父戴维曾在中国传教10年,他是第一位到中国青藏高原边缘山区的博物学家,并以法国远东教会在四川雅安邓池沟秘密修建的天主教堂为据点,大量收集动植物标本和活体。1869年2月,戴维开启中国内陆第二次考察之旅,他在宝兴红山顶考察时,意外地在一个姓李的地主家墙上发现一张黑白相间的动物毛皮,这种动物毛皮在传统博物学上从没有记录和描述,他尤为好奇。据当地老乡讲,这种动物经常在丛林出没,时不时还能碰到。戴维认为,这种动物将会成为科学上的新发现。于是,他费尽心思地雇佣村民在深山老林收集到两成一幼熊猫标本,还有动物头盖骨,将它们运往欧洲,轰动了西方国家,成为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大熊猫的“横空出世”,让全球沸腾。

然而,不幸的是,从那时起到1946年的78年间,中国动物王国的大门,被贪婪的国外不法分子数次粗暴地踏开,在全球掀起数轮狂热的“熊猫热”,有200多人次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四川西部疯狂捕捉猎杀大熊猫,16只大熊猫活体被明目张胆地运往国外,有70具大熊猫标本被堂而皇之地陈列在外国博物馆。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动物史上的最大悲哀。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是中国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堪称“熊猫老家”。

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雅安,素有“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之称,有野生大熊猫340只,是中国野生大熊猫密集栖息地和主要产区,也是出产“明星”大熊猫的地方。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1957年以“国礼”名义向苏联赠送第一只大熊猫起到1982年,共有24只大熊猫被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和法国等9个国家,让外国友人近距离目睹中国大熊猫的风采,有18只来自雅安,其中17只来自宝兴。

走在宝兴县城,仿佛走进熊猫的世界。街道胡同用熊猫命名,就连公路两侧电线杆、路标,还有宾馆大厅、走廊、会议室、房间里,都贴满了形态各异的大熊猫靓照。就连我住的宾馆也别出心裁地叫作熊猫宾馆。可想而知,大熊猫在宝兴人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重要。

在宝兴,我又不由想起了秦岭大熊猫。我寻思: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为什么秦岭大熊猫没有四川大熊猫名气大,能走出国门的,少之又少?

不得不说,在大熊猫宣传、研究和繁育方面,四川走在全国前列,建有众多研究和繁育基地,像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都江堰中华大熊猫苑,雅安碧峰峡基地……繁育出的一只只大熊猫都是精品。

然而,无论是四川大熊猫还是秦岭大熊猫,都是国家公园中的重要成员;可爱、卖萌、通人性,圆嘟嘟的身子,走路一扭一扭,憨态可掬……是上天赐给中国的美丽而独有的珍稀国宝。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2008年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吉祥物“福娃”,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2023年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吉祥物“蓉宝”……这些国际赛事吉祥物,都是生龙活虎、憨态可掬的中国大熊猫,它们架起了中国和世界友谊的桥梁。

致敬,我可亲可敬的国宝大熊猫!

(作者:航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等。)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