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正月能上坟祭拜吗为什么(正月能上坟祭拜吗)

正月能上坟祭拜吗为什么(正月能上坟祭拜吗)

俗语:“清明上坟5禁忌,切莫触犯要牢记”,清明将至,不妨一看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自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假期结束后,人们就开始盼望着另一个假期。三月份即将结束,清明小长假也即将来临。人们在兴奋之余,也不能忘了重要的事。在这一天,人们需要对祖先进行祭拜。

不过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人的离去被认为是到了另一个世界,甚至是命运的重新开始。所以在民间也有许多关于清明节祭祀的讲究,比如老人常说的一句俗语“清明上坟五禁忌,切莫触犯要牢记”,那这5个禁忌到底指的是什么?

早晚不能祭

清明是一个“小长假”,许多人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放松娱乐,这也造成了一些人还在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就会在大早上或者大晚上过去为祖先上坟,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在早上和晚上,阴气是比较重的,这对子孙后代是不利的,大多数人都会在中午进行上坟。如果需要工作,可以由自己的家人代替上坟,毕竟谁也不想沾惹一些霉运。

勿走亲访友

既然今天是祭拜祖先的节日,那就做该做的事情。在民间说法中,一旦对祖先进行了祭拜,身上就会带有很大的阴气。如果这个时候去走亲访友,很容易把阴气带到别人家里。这在新年刚开始的第二个月,你让人家沾惹这样不吉利的因素吗?即便人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一定会不舒服,这又是何必呢?

孕妇不上坟

孕妇在社会上,都是需要关照的对象,因为她们的身体是极度虚弱的。近一点还好,远的话舟车劳顿的,对身体也没有任何的好处。另外对于上坟这件事情是非常敏感的,对胎儿以及逝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自然也是要不去为妙。女人怀孕后,很大精力都花费在这个孩子身上,这孩子还没出生,就被贴上了“不吉利”的标签,何苦呢?

忌穿红戴绿

上坟是为了纪念先祖,是一个很庄重的活动,对已经离去的前辈进行缅怀。上坟扫墓时一定要肃穆端庄,不能穿着鲜艳的衣服和佩戴花哨的首饰,否则就是对前辈的不尊重。如今清明也被划分为小长假,有的人会在上坟之后方便直接出行,穿红戴绿的,不觉得很诡异吗?如果惹得前辈不高兴,扫墓的意义又何在?

忌坟边挖土

这个场景大家都不陌生,一般在上坟的时候都会带上一把铁锹。给祖先添置新土,表现自己内心的敬重和希望他们安好。但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从墓碑正前方和正后方挖土,一方面这被认为是对祖宗的不敬,另一方面这也被认为是在断绝家族的后代。本来就很悲伤的一件事,难道还要更悲伤吗?

品史君说

其实对于这些传统习俗,品史君也始终强调一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些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应该转化为时代精神去继承;对社会发展有负面影响的,我们自然也需要摒弃。

最后希望大家明白,祭祀只是对祖先的一种缅怀,不管在哪一天祭祀,只要表明自己内心的敬重都是可以的。如果强加到自己的有限精力之上,这才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你认为呢?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今年清明不一般,老人说“清明逢闰月,上坟要提前”,有啥讲究?

导语:今年清明恰逢闰月,老话说“清明逢闰月,上坟要提前”,有啥说法?

4月5日是清明节!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对于以弘扬孝道亲情、家族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来说,人们对清明节特别重视!每到清明节,全国各地以及整个华人圈,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

俗语说:“三月里来是清明,一场雨来一场风”。清明节又叫“三月节”,因为每年的清明节,一般都是在农历的三月到来。但是,今年的清明节相比于往年,有一些特殊。因为,今年农历闰二月,所以清明节正好在闰二月到来。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清明逢闰月,上坟要提前”。大家都知道,民间的俗语和老话,往往都蕴含着一些道理。那么,这句老话是蕴含着什么寓意呢?都有啥讲究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闰月无月”的说法。

根据古人总结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分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十二地支不仅对应着十二生肖,还对应着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

因为“闰二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在“天干地支”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很多迷信的老人认为,闰的月份是“虚”的,不存在的,也就是“闰月无月”和“地下无闰月”的说法。因此,人们对闰月特别忌讳,很多重要的事最好不要在闰月做,如:婚嫁、搬家、上坟祭祖等等。

二、“闰月犯重”的说法。

在民间,有“闰月犯重”的说法。一些迷信的老人认为,闰月是“虚月”,如果在闰月下葬,会被认为是“下重葬”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情。所以,闰月忌讳上坟、立碑或迁坟。另外,根据民间传说,闰月地府是“关门”的,在闰月上坟烧纸钱,祖先是收不到的。

综合上面的两种民间说法,民间才有了“清明逢闰月,上坟要提前”的说法。意思就是,如果闰二月,清明的一切活动要尽量在闰二月之前完成。当然,这些说法都是一些“迷信”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清明节祭祖是一种孝道的传承,虽然很多迷信的老人,事事都讲究一个“吉利”。但是,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只要有孝心,百无禁忌,什么时候去上坟都可以!

在您的家乡,关于清明节祭祖都有什么风俗和禁忌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出来,给大家提个醒!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喜欢厨娘的分享,请将厨娘的分享,转发给您身边更多爱生活,爱美食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下期见。

家乡年俗:正月十五夜,送灯上坟山,祭拜老先人

大别山不一样的元宵节:元宵之夜去坟山给先人烧纸送灯。全国罕见:大别山麓的元宵夜,亲朋结伴上坟山送灯祭祖。渐行渐远的年俗:大年三十的火,正月十五的灯!

由于疫情来袭,全国人民的这个春节,过得有些沉重,人们都宅在家中抗“新冠”。平时忙碌的亲朋,也可利用这样的机会,好好相守,畅叙亲情,共享天伦。但是,更多的游子,因为疫情,而被阻隔在家乡之外。遥想与手机,就成了节日的主题。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由于时代的关系,传统的年俗也渐渐被淡化。不管你接不接受,这都是一个不断告别的时代。

1)禁燃:渐行渐远的烟火

过年,在我们老家,有个不同的叫法——“新正月”。懂不?整个正月都是“节”。

对于春节(或叫“年”)来说,年三十只是老家年味的一小部分。更精彩的部分,则在于“年三十”之前和之后的日子。“年三十”之前的日子,我也写了篇《在郑州街头邂逅信阳糍粑》在郑州街头邂逅信阳糍粑的小稿子,虽然,那都是儿时的记忆,但,飘荡而来的浓浓年味却抵挡不住。“年三十”之后呢,最隆重的就是“正月十五”了。

说到春节,一直有一首儿歌回荡在耳边,每到这个时刻,赶都赶不走的——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玩红灯, 人家的红灯玩罢了,我家的红灯将起升……”

看,正月十五,是“玩灯”的日子,且,一家玩罢,玩另家。但,这只是十五“正餐”后的小“点心”,老家的“十五”,过得那真个叫火树银花不眠夜,异彩纷呈遍地金。

但是,今年的“正月十五”将不再“辉煌”,为了抗击“新冠”,县里下了最严禁令,就连全国独有的“正月十五夜上坟送灯”风俗,今年的元宵节将不再登场。

农历的正月十五,大家都叫它“元宵节”,而在我们老家,则叫它“正月十五”。这不只是名称的差异,还有文化与情感的错落。因为,在我们老家,有着与全国大多数地方所不同的“元宵习俗”。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国家假日办却没把这天当成法定节假日,说明,在全国人民心中,这个节日连清明节都赶不上,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不是周末,该上班的得上班,该骂街的照骂街。

可是,在我们老家,这个节日,比春节更隆重。老家有句俗话,叫“十五大似年”。意思很明白,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比过年还要隆重。

吃吃喝喝这事,所有的节日都是一样的,现在呢,吃也吃不出想吃的味道了,但,一喝,肯定能喝出百醉不同的丑态。但,在我们老家,过十五,还有着比吃吃喝喝更神圣的事情要做——给已逝的先人烧钱、送灯。

每年的正月十五夜,在河南省光山县的山山坎坎间,无边的暗夜会骤然被灯火照亮,沉睡的大地会被鞭炮唤醒,点点灯火逶迤于乡野山间……

2)元宵:渐行渐远的记忆

老家光山的习俗,十五大于年,学校、机关单位都放假。

所以,午饭过后,家长会拿出提前已准备好粗细均匀的竹签,糊灯笼需要的彩纸,活好面糊,男孩子们便开始在家长的指导下忙活起来。竹签的竹节处要用刀削平,以免刮破纸灯,竹签一头要削尖,以便插入尚未开化的冻土。纸灯要等裁好纸张,计算好一张彩纸能裁几个,避免浪费。同时还要准备一组大灯,一般是4-6个,是主坟前祭祀用的。除去竹签、纸灯之外,还要备好蜡烛。大约是多少座祖坟、备多少纸灯、多少根蜡烛。准备工作虔诚而细致,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主坟前的大纸灯要配以大蜡烛,竹签也要相应的长一些。一切准备就绪后,孩子们便在家长的带领下,带上送灯的用品——烧纸、鞭炮、烟花等出发去墓地了。

人们根据祖坟的远近、祖坟的数量多少,决定下午出发时间的早晚。距离远一些的要早一些出发,祖坟不在同一处的,需安排不同的人去往不同的地方。道路好的地方可以开车或摩托车去,不太远的地方就一起走着去。送灯的人们在乡间、在山岗的路上相遇,熟悉的人们相互打着招呼,一两句的话语介绍着自己的祖坟大致的地方,然后又匆匆赶路。

来到祖坟地后,先在主坟前放下竹签、纸张、烟花、爆竹,并不立即工作。一般是家长先带孩子们在祖坟旁转一转,介绍哪座坟是自家的,哪些坟是别人家的,自家坟哪座是哪位先祖的。然后指导如何插竹签、如何套纸灯,如何安置蜡烛。明确分工,谁负责哪几座坟。任务明确后,便各自趁夜色到来之前完成各自的任务。

家长通常在孩子们完成任务后,还要到各处去检查一番,看位置是否正确,竹签纸灯是否平正,蜡烛是否安稳。祖坟纸灯有无遗漏等。在各项准备工作都就绪后,如果天色还早,则不急于点灯、放炮,因为要在夜色降临后,效果才更好。这时候,各位送灯的人们,因为年年送灯的缘故,多相互认识,因为平时也不多见,此时正是交流的好时间,相互聊一聊工作、生活,聊一聊国家的形势。家长通常只负责主坟前的大灯、组灯,烧纸钱、燃放烟花炮竹一般也是在主坟前进行。

夜色降临时,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孩子们先点亮各自负责的纸灯中的蜡烛,然后聚到家长负责的主坟前,家长虔诚地点上蜡烛,为祖先烧纸钱,三拜九扣的仪式完结之后,才给孩子们指令,可以燃放了。于是乎,各家祖坟前,鞭炮齐鸣,烟花升空,山腰、原野,到处灯火闪亮,烟花绽放。等到天完全黑下来后,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灯,一片片,一串串,像天上的星空。你会听见到处都是炮声,到处都是盛开的礼花,你真正才会感到什么是节日,什么是发至内心的喜悦,什么是心甘情愿的奔波。

按旧俗,成年妇女一般是不去祖坟的,她们在家庭留守。但她们也有她们祭奠的对象,在这一天,在男人们去祖坟送灯的时刻,妇女们通常也备些灯笼、备些纸钱,或对她亡去的先祖或对她夭折的小儿或她牵挂的已逝去的亲人,在道上、在水塘傍,烧点纸钱、献上自己的一份哀思。

送灯归来,孩子们还沉浸在燃放烟花爆竹的兴奋中,而母亲此时已在家中备好饺子,大家从祭奠先人的情感中转移过来,一家人点亮各房屋的灯,看着元宵节晚会,憧憬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正月十六过后,家乡的年才算是真的过完呢!(摘自刘强《《大别山民俗:送灯》“老炊微观”)

3)篾匠:渐行渐远的职业

儿时的记忆是顽固的。尤其是对于灯笼的记忆。

那时穷,灯笼都是纸糊的。为此,乡下产生了一批以扎纸灯笼为业的手艺人。我们都叫他们为篾匠。

扎灯笼,只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是编个筐啊、簸箕、箩筐啥的。

自从有了工业化生产后,手工业者的生意就受到了大大的挤压。比如,这小小的灯笼,以前都是竹编纸糊的,现在都塑料整形外加电子电灯加电“音”了。

但,心里一直对那些传统的、手工的、带有个人体温的灯笼心怀依恋。

记得,那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过十五时都可以拥有一只从篾匠那里买回的竹编纸糊的灯笼的,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家,做父亲的,元宵节的下午,会各显身手,给自家孩子手制灯笼的。

这个,得就地取材。在我们老家,主料是“麻杆”(一种植物的茎,外皮做“麻”绳之麻)的白纸,辅料是竹签和红绿颜料。做法看似简单,操作还真麻烦。

先是把麻杆截成长短不一的小棍棍,然后用竹签把它们连到一起(就像现在的简易衣柜,打过工的朋友都用过的,从超市买回来自己组装的那种),都是四方型的。成型后,再糊上白纸,白纸上画些红红绿经常的花鸟鱼虫,一个家农版灯笼就OK了。

看,那时我们的父辈就知道抢篾匠饭碗了,现在的那些千奇百怪的灯笼,至少得把篾匠们秒杀好几回。

4)乡村:渐行渐远的风景

不光是职业,就连我曾经热爱的乡村,也已容颜不再。

每年春节回乡,面对更多的是一天天老去的乡亲。还有那些因年久失修,而日益荒芜的旧居。虽然,也有新楼拔地而起,但,它们的主人却常年拼搏外地,屋内,也是尘土遍地。

也许是时间的脚步太快,我已跟不上它的步伐。只有望乡兴叹。但是,不管,乡村离得多么遥远,不管,人情变得多么冷淡,故乡那明明灭灭的纸灯笼,会永远闪亮在我的心间。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