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家乡的风俗有哪些春节(家乡的风俗有哪些)

家乡的风俗有哪些春节(家乡的风俗有哪些)

农村十大传统风俗,传统民俗习惯有哪些?

在社会主义社会,传统风俗有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落后之分,好的习俗能引导人健康向上,在与城市相比更加保守的农村,有着更完善的传统风俗的继承。本文就此盘点了十大农村风俗习惯,其中有戴长命锁、舞龙舞狮、年画、杀年猪、窗花、百家衣、跳竹竿、泼水节等,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农村民俗习惯!

长命锁

给孩子戴长命锁是农村老风俗之一。长命锁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流行于全国,象征着保平安、长命百岁。长命锁的形状与古锁相似,正面刻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长发其祥、后生可畏”等文字,反面则有“富贵牡丹、麒麟、龙、虎、吉祥八宝、祥云瑞兽、莲花蝙蝠”等图案。很多儿童从出生不久就挂上这种饰品,也有在新生儿满百日或者周岁的仪式中挂长命锁,一直挂到成年。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农村传统习俗。龙是古老的图腾,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不仅代表吉祥,还是尊贵、勇猛、权力的象征。舞狮则分为北狮、南狮,不管是哪一种,都象征着祥瑞,每逢喜庆日子就会表演。舞龙舞狮不仅是民俗,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技艺。

年画

年画是中国农村传统风俗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年画始于清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在春节时张贴,不仅能作为装饰,更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年画的题材包罗万象,有两千多种,堪称一部民间生活百科全书,主要类别如娃娃美人、故事传说、世俗生活、戏曲故事等。

杀年猪

杀年猪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亦是最重要的农村传统习俗之一。平时杀猪家里人一时半会吃不完,一般都是卖了换钱花。唯独过年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

窗花

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农村风俗习惯,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是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以及社会的习俗方式,具有鲜明的汉族民俗情趣。在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但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窗花能烘托节日气氛,象征喜庆,其样式自由,题材也能多样,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制作完成。

百家衣

百家衣是一种特别的民俗讲究,在农村有一定的广泛性,不管认识与否,人们都会慷慨相助。百家衣是一种婴儿服,由上百个家庭贡献的布料做成。缝百家衣的讲究有很多,如布纹走向、拼图等,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衣服不能在胸前开口,要做成偏开口的大襟衫,待孩子满月后再将口子缝住。穿百家衣,就是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托大家的福,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跳竹竿

跳竹竿是黎族农村民俗习惯,是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同时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

泼水节

傣族的泼水节最著名,这不仅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风俗,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会采一些鲜花和树叶,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

献哈达

献“哈达”是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哈达是一种传统丝织品,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向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离别时在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人虽离去,但心仍在此。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内蒙古农村牧区最盛大的农村传统风俗,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达慕大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5天,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那达慕”是蒙语,亦称“那雅尔(Nair)”,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好多风俗慢慢的都淡忘了,你们那边现在还保存着哪些风土人情呢?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握手]

故乡年味|炸年货、蒸大馍、包饺子,河南周口的热闹春节

每逢过年前后,河南东部周口市千家万户的厨房里都飘出各种香味。炸年货、蒸大馍、包饺子……一家老小都忙得不亦乐乎。

鸡、鱼、猪肉挂上面糊,放进油锅中呲啦啦炸熟,年后来客人时一焖便是一道硬菜。此时家中的小孩围在锅边,眼睛直直地盯着锅里的肉,一捞出便凑上去美滋滋地先吃上两块。蒸大馍时,大人忙着揉面,孩子也想一展身手,拿一个小面团随意做出各种形状。包饺子时就更加热闹了,有擀皮的、包馅的,还有跑来跑去送东西的,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说笑,把温馨幸福悉数包进饺子里。

炸年货寓意吉祥体面

小王到家时,妈妈正在厨房里忙活。她放下行李就直奔厨房,兴奋地问道“妈妈你在干什么?”妈妈扭过头来,小声说了句“炸年货呢,别说话……”

炸年货时为什么不准说话?小王小时候总是想不明白,后来爷爷告诉她,“在炸年货这一天,天上的神仙会到各家各户品尝美食,如果孩子不小心说错话惹怒了神仙,家里的吉祥就被带走了。”

小年过后,各类炸年货就相继登场了,炸鸡、炸鱼、炸小酥肉、炸丸子、炸藕盒.....家家油响,户户飘香。炸年货这个重要的新年仪式,寓意家运如烈火烹油一般兴旺,也给家里增加了几分热闹的年味。

不同的炸年货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炸鱼意味着年年有余,日子越过越好;炸鸡代表了“吉利”,期盼新年吉祥如意;炸藕盒则蕴含着阖家团圆的喜悦与温馨。

在物资尚不丰盛的年代,炸年货撑起了一个家庭的体面。过年时走亲访友,桌上摆满一盘盘过了油的年货,意味着这个家庭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如今,多数家庭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炸年货则更多承载了怀旧的意义,因为炸年货中有儿时的记忆和故乡的味道。

河南周口市,过年前家中炸年货。 新京报记者 王真真 摄

互送大馍和枣花馍传递亲情

“二十八,蒸枣花”,年前蒸枣花馍是流传于周口以及黄河流域很多地方的春节风俗,也是较为隆重的一种过年仪式。枣花馍的主要材料是小麦粉和枣,造型多样,制作精美,有大小之分,大的甚至被称作“枣山”。相传枣花馍是古时人们用来祭祀的供品,后来逐渐发展成亲戚之间互赠的礼品。

在周口还有给长辈送大馍的习俗,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几乎每一日都要给家中的亲戚长辈送大馍。送大馍要按老人的人数送,一个大馍代表一个老人。大馍也是用小麦粉做的,做法和普通的馒头相同,只是体积要大3倍以上,大馍上还会点缀一个红枣。晚辈送来大馍之后,长辈也要有回礼,所回的礼品中就有一样是枣花馍。

河南周口过年,蒸好的大馍。 新京报记者 王真真 摄

送大馍和枣花馍的传统,都源于物资匮乏的年代。当时人们日常只能吃杂面馒头,吃不到小麦粉做的馒头,过年时才舍得用小麦磨成面粉,蒸成又白又软的大馍送给家中的长辈以表孝心。而长辈为了感谢晚辈的礼物,表达对晚辈的疼爱,也会早早蒸好漂亮的枣花馍当作回礼。

如今小麦粉馒头已经不再珍贵和稀有,但是豫东人仍然保留着送大馍和枣花馍的习俗。这一习俗中,可以看到人们敬重长辈的孝心,也包含着老年人对晚辈的疼爱。

河南周口过年期间制作的枣花馍。 新京报记者 王真真 摄

待客宴上必上饺子

饺子是中国人餐桌上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这句谚语中能看出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已经流传多年。相传饺子起源于古代的角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了许多别名,如“粉角”、“扁食”等。

在不少北方地区,除夕夜全家团圆,年夜饭必定要给每人都上一碗饺子。相传这一习俗开始于清朝时,饺子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河南周口市,过年包饺子。 新京报记者 王真真 摄

在周口,吃饺子的习俗贯穿整个春节。从除夕夜开始,几乎每一道正餐中都能看到饺子的身影。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家中的孩子就被叫醒,拜年时端两碗煮好的饺子送给爷爷奶奶。初一过后直到元宵节,每每家中来客人,无论待客的饭菜如何,端上一碗饺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新京报记者 王真真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