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时辰怎样算才准确(时辰怎样算)

时辰怎样算才准确(时辰怎样算)

揭秘古代时辰:古人的计时方法——时、刻、更、点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 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

《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 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 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古今时间对照

子时

23:00 - 01:00

子初

23:00

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子正

00:00

丑时

01:00 - 03:00

丑初

01:00

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丑初

02:00

寅时

03:00 - 05:00

寅初

03:00

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寅正

04:00

卯时

05:00 - 07:00

卯初

05:00

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卯正

06:00

辰时

07:00 - 09:00

辰初

07:00

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辰正

08:00

巳时

09:00 - 11:00

巳初

09:00

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巳正

10:00

午时

11:00 - 13:00

午初

11:00

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正

12:00

未时

13:00 - 15:00

未初

13:00

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未正

14:00

申时

15:00 - 17:00

申初

15:00

哺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

申正

16:00

酉时

17:00 - 19:00

酉初

17:00

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酉正

18:00

戌时

19:00 - 21:00

戌初

19:00

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戌正

20:00

亥时

21:00 - 23:00

亥初

21:00

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亥正

22:00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 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 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 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 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西游记》中的“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又如《西游记》第一回:“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便是让孙悟空在半夜11时至1时前去拜会菩提祖师。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 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其中的“鼓角”、 “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 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 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 凌晨04:12。

教你掐指一算,算出现在“吉凶”值得收藏,非常简单

天下掐指算法很多,不过基本上都是用时间来计算。这里介绍的小六壬时课的算法是月份加日子加时辰。

一、基本原理:

请伸出你的左手,注意一定是左手,看自己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每根手指都分三节,给这三节分别标上名称:

食指的下节叫大安,代表最大的吉利;

食指上节叫留连,代表运气平平,凡事拖延;

中指上节叫速喜,代表喜事就在眼前,算各种事情都是上吉的好卦;

中指的下节叫空亡,这是最凶的卦,所占事宜均很大的不利;

无名指的上节叫赤口,代表多争执有官讼,事态不和;

无名指下节叫小吉,代表将要有好结果,所算的事情值得等待和坚持。

这六个手指节刚好在手指上绕成一个圆,在占卜时就是绕这个圆圈数过去。我们来再排一次,分别是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



二、简单算法:

小六壬预测方法十分简单,预测时只须提取当时的月、日、时信息,用左拇指在六个掌诀位上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掐算即知结果。其法以大安起正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提醒注意:这句话意思就是从月上开始计算日子,从日上开始计算时辰。如:占三月初五辰时吉凶。大安起数,三(月)是速喜,速喜起日(开始计算日子),五是大安。大安起时(开始计算时辰),辰时是小吉。 第一步,先确定月份在掌诀上的起点(定位),以起点推算月份落点。不管是第几个月,均以“大安”为正月起点,然后按顺时针在六个掌诀定位上按六神次序依次往下数。

第二步,以月份落(终)点为日辰起点,然后推算日辰落点。从月份落点上起初一,同样按顺时针在六个掌诀定位上按六神顺序依次柱下数,一直数到天数为止,此掌诀定位即为日辰之落点。

第三步,以日辰落点为时辰起点,推算时辰落点。

再举一例:

如你农历2010年六月初五上午九点半。要和男朋友(女友)初次相会,可以算一下吉凶如何。

前面说了凡事都从大安起卦,大安为一月,留连为二月,速喜为三月,赤口为四月,小吉为五月,空亡为六月;下面再算日子,月份算到空亡了,接着日子从空亡开始,空亡是初一,大安是初二,留连初三,速喜初四,赤口初五;同理接着时辰算,赤口是子时,小吉是丑时,空亡是寅时,大安是卯时,留连是辰时,速喜是巳时(9:00-11:00)。所以最终得了个速喜卦。是好事,可能一见钟情。

三、完整算法:

下面一步步教朋友们来掐指一算:以今天农历八月十七日辰时为例。

(一)首先照下图顺时针方向由大安开始计为正月,则留连便是二月,如此类推,八月就是留连了。

(二)再由八月这个留连开始计为初一,速喜为初二,如此类推,十七日就是空亡了。

(三)由十七日这个空亡开始计为子时,大安就是丑时,如此类推,顺时针数下去,辰时就落在赤口上了。

时辰次序与换算

子 11:00am-01:00am (1) 午 11:00am-01:00pm (7)

丑 01:00am-03:00am (2) 未 01:00pm-03:00pm (8)

寅 03:00am-05:00am (3) 申 03:00pm-05:00pm (9)

卯 05:00am-07:00am (4) 酉 05:00pm-07:00pm (10)

辰 07:00am-09:00am (5) 戌 07:00pm-09:00pm (11)

巳 09:00am-11:00am (6) 亥 09:00pm-11:00pm (12)

当你掐指算到到最后停下的地方,如上例是赤口,就在下面解说里查看解释就可以了。

解说

大安 大安事事昌,求财在坤方,失物去不远,宅舍保安康

行人身未动,病者主无妨,将军回田野,仔细更推详

留连 留连事难成,求谋日未明,官事凡宜缓,去者未回程

失物南方见,急讨方心称,更须防口舌,人口且平平

速喜 速喜喜来临,求财向南行,失物申未午,逢人路上寻

官事有福德,病者无祸侵,田宅六畜吉,行人有信音

赤口 赤口主口舌,官非切宜防,失物速速讨,行人有惊慌

六畜多作怪,病者出西方,更须防咀咒,诚恐染瘟皇

小吉 小吉最吉昌,路上好商量,阴人来报喜,失物在坤方

行人即便至,交关甚是强,凡事皆和合,病者叩穷苍

空亡 空亡事不祥,阴人多乖张,求财无利益,行人有灾殃

失物寻一见,官事有刑伤,病人逢暗鬼,解禳保安康

四、传统占语

大安:身不动时,五行属木,颜色青色,方位东方,临青龙,凡谋事主一、五、七。有静止、心安、吉祥之含义。

留连:卒未归时,五行属水,颜色黑色,方位北方,临玄武,凡谋事主二、八、十。有暗昧不明、延迟、纠缠、拖延、漫长之含义。

速喜:人即至时,五行属火,颜色红色,方位南方,临朱雀,凡谋事主三、六、九。有快速、喜庆、吉利之含义。指时机已到。

赤口:官事凶时,五行属金,颜色白色,方位西方,临白虎,凡谋事主四、七、十。有不吉、惊恐、凶险、口舌是非之含义。

小吉:人来喜时,五行属水,临六合,凡谋事主一、五、七。有和合、吉利之含义。

空亡:音信稀时,五行属土,颜色黄色,方位中央,临勾陈,凡谋事主三、六、九。有不吉、无结果、忧虑之含义。





五、注意事项

1、遇事即刻起卦,无事勿占,凡事只占一次,再占不验。

2、同样一件事,也可以以临时起卦,如上个事件,也可以按在接到朋友之约时的具体时间起卦。但同一个事件,只能算一次,比如按接约时算了,就不能再按约会的时间算了。

3、任何占卜都不是绝对准的,大的方向对就算准了。一般来说,平时生活中能算对个总事件的8成。如被盗了,算出了能否找到罪犯、人数、方向、破案时间,但没算对追回来的数额,这也算是成功了。

4、冥冥中藏有玄机,所以对于六壬等掐指一算不能心中大不敬,否则不妙。



六、延伸资料

1、六壬是我国古典数术之一,与奇门、太乙并称为三式,因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源,五行以水为一,且六十花甲子中六个壬故称为六壬。十天干中,壬、癸分别为阳水、阴水。舍阴取阳,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称为六壬。

提醒朋友们注意:六壬分大六壬和小六壬。大六壬是在十干排位为下,对应八卦的坎宫取其阴像。大六壬是相对奇门遁甲的一种预测方法。六甲遁而取阳干,六壬隐而言地支。这是取用天地各有偏重的预测方法。

小六壬是相对大六壬而言。其法取爻六次,用八卦六个爻对应事物形态预测信息的一种筒易的方法,每个爻对应事物的形态是固定的。由于此法简单、故之为小六壬。

2、除上述所示口诀外,另有上宫掌诀合用:

子午日在大安,曰:子午皇恩并大赦。

丑未日在留连,曰:丑未双熊入青室。

寅申日在速喜,曰:寅申登程催之马。

卯酉日在赤口,曰:卯酉麻绳自缠身。

辰戌日在小吉,曰:辰戌披枷自带锁。

巳亥日在空亡,曰:巳亥宫中半折明。

鲁迅曾经说过:“经历一多,便能从前因而知后果,我的预测时时有验。” 掐指一算其实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古人根据问卦时间或事发时间把“天干”“地支”“八卦”“八门”“九宫”“九星”“九神”等信息,演算在指节中!古时奥妙无穷的算法,相信今天的朋友也多少学会了些,当然,入门既不难,那么学精也就有可能了。最后再三强调:可以不信这古老的预测学,但是不能大不敬;信者,也不能随意去测,因为无事勿占,凡事只占一次,再占不验。

你学会了吗。

揭秘古代时辰:古人的计时方法——时、刻、更、点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 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

《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 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 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古今时间对照

子时

23:00 - 01:00

子初

23:00

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子正

00:00

丑时

01:00 - 03:00

丑初

01:00

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丑初

02:00

寅时

03:00 - 05:00

寅初

03:00

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寅正

04:00

卯时

05:00 - 07:00

卯初

05:00

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卯正

06:00

辰时

07:00 - 09:00

辰初

07:00

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辰正

08:00

巳时

09:00 - 11:00

巳初

09:00

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巳正

10:00

午时

11:00 - 13:00

午初

11:00

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正

12:00

未时

13:00 - 15:00

未初

13:00

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未正

14:00

申时

15:00 - 17:00

申初

15:00

哺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

申正

16:00

酉时

17:00 - 19:00

酉初

17:00

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酉正

18:00

戌时

19:00 - 21:00

戌初

19:00

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戌正

20:00

亥时

21:00 - 23:00

亥初

21:00

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亥正

22:00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 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 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 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 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西游记》中的“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又如《西游记》第一回:“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便是让孙悟空在半夜11时至1时前去拜会菩提祖师。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 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其中的“鼓角”、 “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 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 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 凌晨04:12。

中国古代时辰你知道怎么算吗?

时辰是古代人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昼夜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背阳地面则为夜。

昼夜的划分方法,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

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俗称所反映的情况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

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 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子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

【丑时】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凌晨1点至3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寅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凌晨3点至5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卯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清晨5点至7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称“卯兔”。

【辰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巳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上午9点至11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

【午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中午11点至午后1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未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午后1点至3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申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下午3点至5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

【酉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下午5点至7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戌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傍晚7点至9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

【亥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夜间9点至11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时辰进一步划分,古人会以初和正来表示。比如子时对应23-1时,初意为开始,子初指代23时;而正有中间、不偏斜的意思,比如我们常会说正午、正中,所以用子正表示子时的中间,即代表0时。

古时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对应今时:23时、0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

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对应今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时辰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经常与天干配合使用,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8个字,因以得名。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 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