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农历二月十一是哪天(农历二月十一是什么日子)

农历二月十一是哪天(农历二月十一是什么日子)

今天闰二月,别忘了:吃3样做2样,寓意:平安健康,民俗传统要了解

今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有“双春年”的说法,也就是有2个立春的节气,年首立春是在正月十四(2023年2月4日),年尾立春是在腊月二十五(2024年2月4日),都在同一个农历年里面,像这种情况会出现“闰月”,而今年就有比较罕见的“闰二月”。

为什么会出现闰二月

双春年其实只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有差距”造成的,阴历是以月亮的盈亏即朔望变化而定,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30天,而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而定,一个回归年是365.24天。  

农历以月亮的盈亏变化定月,一年12个月,分大、小月,有354天或355天。今年兔年二月阴历是2月20日-3月21日,为期30天,属大月,农历年比回归年大约少11天,古人为了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又增加了一个月,有13个月,称为“闰月”。

润二月,这3种传统美食记得吃1.吃面条

在特殊的闰二月里,子女都会给父母送上一碗长寿面,寓意着父母长长久久,也是儿女的祝福,希望父母能够平安健康,福如东海。

推荐做法:【海鲜虾味面】

1.准备适量的鲜虾,剪去虾须虾腿,把虾头和虾肉分离分别装入碗中,这里的虾头不要扔 一会儿用来熬虾油;再切点小葱白、生姜片、葱花备用。

2.锅内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放入虾头,开小火慢慢炸,经常用铲子摁压虾头,挤出里面的虾油,闻到浓郁的鲜香味以后放入葱段、姜片,继续翻炒一会儿去除腥味,一直把虾油熬至咕嘟冒泡,加入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转大火多烧一会儿。

3.鲜虾汤熬好以后把锅中的虾头、葱、姜捞出来,加入适量的鸡粉、胡椒粉、食盐、生抽,把面条放入锅中,用筷子轻轻地搅散防止粘连,开中火煮制,把虾仁放进去,虾仁非常的好熟,基本上虾仁熟了,面条就可以出锅了,最后放两根上海青烫一下,美味即成。

2.吃鸡蛋

闰二月有吃鸡蛋的习俗,因为鸡蛋在民间是“元宝”的象征,有招财进宝、团团圆圆的寓意,闰二月吃鸡蛋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推荐做法:【生捞鸡蛋】

1.把鸡蛋洗一下去除上面的杂质,把洗好的鸡蛋凉水下入锅中 煮一下,开锅以后开始计时煮8分钟就可以了。鸡蛋煮熟以后关火再焖上3-5分钟,捞出来放入冰水中过凉,利用热胀冷缩让蛋壳和鸡蛋分离,方便剥皮。

2.大葱切成段、生姜切成片,一把小米辣,中间破开放在同一个碗中;再准备一把香菜,不用去根从中间切上一刀。

3.锅内烧水,多倒一些生抽调味,加入辣鲜露,放入葱姜、小米椒、香菜段,开小火慢慢熬,再放入几粒冰糖提鲜,加入少许食盐增加底味,大火烧开以后转小火焖煮5分钟,让料头的香味,充分融入到汤里面。

4.卤汤熬好以后放入鸡蛋,里面的料头不用捞出来,煮得越久香味越浓,再淋入一些鱼露,增加汤汁的鲜味,做这种生捞鸡蛋重点不在于煮而在于浸泡,汤的量一定要没过鸡蛋,味道才一致。

5.切记不要放蒜,不然后期泡出来会有一股死蒜味,继续煮至汤汁沸腾关火,一定要把汤充分烧开,才便于保存和反复利用,连汤带鸡蛋一块倒在盆里面,放在一边冷却一会儿。

6.汤汁晾凉以后用保鲜膜封住,放在冰箱中冷藏24个小时,这个鸡蛋越泡越香、越泡越入味,浸泡好的鸡蛋随吃随取,美味即成。

3.吃枣糕

在一些地方,流传着闰月儿女要做“留娘糕”的风俗,又称“闰月糕”。俗话说:“闰月糕、闰月糕,闰月老人寿高高”,祈福父母健康长寿,岁岁平安。

推荐做法:【红枣发糕】

1.用40度左右的热水,倒点红糖,加点牛奶增加营养,放5克酵母,用筷子把酵母红糖搅化,分次往红糖水里加面粉,充分地搅匀不要留下面疙瘩,搅的稀稠度和酸奶差不多,能看见纹路用盘子盖住,发酵1个小时即可。

2.面糊发酵好以后,里面都是大大小小的气泡,顺着一个方向多搅拌一会儿排排气方便后期二次醒发。托盘里均匀刷上一层油方便脱模,把面糊倒进去来回震震摊均匀,同时排出多余的气体。

3.红枣去核咱只要两边的果儿,放到面糊上摆成你喜欢的造型,再次盖上盖子进行二次发酵,经过两次发酵蒸出来的枣花馍会更加蓬松香甜。

4.二次发酵10分钟就可以了,像这样微微有点膨胀,开水上锅盖上个盖 ,省的进水,上汽以后开始计时中火蒸40分钟。

5.时间到关火,别急着掀开盖子,再焖个五分钟,热气散下去以后开锅,倒进去的是半盆面糊 蒸出来的是满满一大盘,美味即成。

润二月,这2种事记得做

1.给父母送鞋:“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闰月儿女要给父母买双鞋,被称为“闰月鞋”,寓意着“驱邪、去邪”,祈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

2.给女儿送伞:有些地方,会在闰月送女儿雨伞,意思是娘家是女儿的保护伞。“闰月伞,闰月用,闰月姑娘保平安”,祈福女儿在闰月年里平安健康,人财两旺家业兴。

(夏天)

农历十一月十三,你知道是啥日子吗?古人讲究很有深意:应该了解

今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是大雪节气,大雪的前一天其实也是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在古代人眼里,这种日子就是“月破逢重,大事不行”,是啥意思呢?

1·啥是破日?

今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是大雪节气,大雪是冬季子月的开头,所以十一月十三就是亥月的最后一天。

亥月建亥,也就是说这个月,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亥位,斗柄指的方位就是“月建”,亥月的亥日就是“建日”,巳日就是破日。

这种说法来自古代的“建除十二神”,他们是民俗信仰中的十二位神明,分别是: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这十二位神仙每天轮流值班,守护着凡间人们的小日子。所以在古代人的日历上,除了写有二十八宿之外,还会再注明当天值班的神仙,也凭此判断吉凶,指导行止。

比如说他们会选择“建”日开始建房子,选择“除”日打扫或求医,如果遇到了“破”日,那就会事事注意,认为这是个不好的日子。

其实所谓的“破日”,也是和月份地支相对的日子,比如正月是寅月,那申日就是破日;二月是卯月,和卯相对的酉日就是破日。同样的与亥相对的巳日,就是亥月的“破日”。

亥是冬季第一个月,属水,而巳则是夏季的第一个月,属火。所谓“水火不相容”,水到了火的地方,能灭火但也消耗了自己;火到了水的地盘,能把水烤干,却也消耗了自己的力量。

就像两个暴躁的人,一见面就互相冲撞,结果两败俱伤,所以古代人又把破日形容为“枯根朽木,逢生不起”,也称为“大耗”,有消耗、耗损、破财的意思。

所以他们不会在“月破”这天结婚、远行、开业、求财、访友等,就连下葬出殡都不会选择破日。但是这种日子,最适合出兵、求医、分手、合离等这些破坏性的事情。

同时这天也是勾陈日,勾陈代表阻滞和曲折不顺,所以不适合做大事。

2·十一月十三是既望

在古代,每个月的初一叫朔日,月中就叫望日。朔日的前后叫既朔,望日的前后都叫既望。

那时候人们认为,朔日和望日的夜晚都是不安全的,所以民间一直都有“既朔不出门,既望不回家”的说法。十一月是小月,十一月十四就是望日,那十三这天就是既望。

为啥说不适合出门呢?

这是因为望日那天,地球刚好处在月亮和太阳中间,三个星体位于同一条线上,太阳和月亮同时对地球释放引力,生出巨大的能量,而地球就成了他们之间的“受气包”。

这种强大的力量会对地球造成影响,比如会引发大海潮汐、地动等,还会影响人和动物的情绪和行为,引发各种事故和不幸的事件。

所以古代人在外出时就会有意地避开朔望日前后,以免出现问题,或者把不好的情绪带回家里。

其实对月亮引力的研究,古今中外都有。比如1997年,漂亮国就有个物理学家小组称,月圆与打斗、罪行等有关,不少JC也注意到每次月圆,他们的工作量都会“直线上升”。

还有个精神病学家写了一本书,书中讲:人的身体里差不多有80%的液体,和海洋有点相似,所以月亮也会像引发潮汐那样,对人身体里的液体产生作用,引发“生物潮”。会影响到人体荷尔蒙,体液和兴奋精神的电解质平衡等。

特别是满月和朔月时,这种影响最为强烈。人们在月圆前后会表现得容易激动,精神紧张等,容易引发交通不幸,争执或自我伤害等问题。

另外一方面,古人还认为“巳日”是重日。古代《历例》中说:重日者,巳、亥二日也。唐代《天宝历》解释道:阳起于甲子而顺,阴起于甲戌而逆,至巳、亥而同,故曰重日。

意思是亥是阴极,巳是阳极,也就是阴中之阴、阳中之阳。十一月十三是癸巳日,正是“重日”。

重日的意思无非是“重复”,好事成双、坏事自然也会成双。但有一件事却不能重复,那就是“结婚”,这事儿一重复就是“好事不到头”。

农历十一月十三是月破,勾陈,又是既望和重日。不适合远行、归家,结婚,也不适合求财和开业等。所以才说“月破逢重,大事不行”。#传统文化#

农历十一月十三,你知道是啥日子吗?古人讲究很有深意:应该了解

今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是大雪节气,大雪的前一天其实也是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在古代人眼里,这种日子就是“月破逢重,大事不行”,是啥意思呢?

1·啥是破日?

今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是大雪节气,大雪是冬季子月的开头,所以十一月十三就是亥月的最后一天。

亥月建亥,也就是说这个月,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亥位,斗柄指的方位就是“月建”,亥月的亥日就是“建日”,巳日就是破日。

这种说法来自古代的“建除十二神”,他们是民俗信仰中的十二位神明,分别是: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这十二位神仙每天轮流值班,守护着凡间人们的小日子。所以在古代人的日历上,除了写有二十八宿之外,还会再注明当天值班的神仙,也凭此判断吉凶,指导行止。

比如说他们会选择“建”日开始建房子,选择“除”日打扫或求医,如果遇到了“破”日,那就会事事注意,认为这是个不好的日子。

其实所谓的“破日”,也是和月份地支相对的日子,比如正月是寅月,那申日就是破日;二月是卯月,和卯相对的酉日就是破日。同样的与亥相对的巳日,就是亥月的“破日”。

亥是冬季第一个月,属水,而巳则是夏季的第一个月,属火。所谓“水火不相容”,水到了火的地方,能灭火但也消耗了自己;火到了水的地盘,能把水烤干,却也消耗了自己的力量。

就像两个暴躁的人,一见面就互相冲撞,结果两败俱伤,所以古代人又把破日形容为“枯根朽木,逢生不起”,也称为“大耗”,有消耗、耗损、破财的意思。

所以他们不会在“月破”这天结婚、远行、开业、求财、访友等,就连下葬出殡都不会选择破日。但是这种日子,最适合出兵、求医、分手、合离等这些破坏性的事情。

同时这天也是勾陈日,勾陈代表阻滞和曲折不顺,所以不适合做大事。

2·十一月十三是既望

在古代,每个月的初一叫朔日,月中就叫望日。朔日的前后叫既朔,望日的前后都叫既望。

那时候人们认为,朔日和望日的夜晚都是不安全的,所以民间一直都有“既朔不出门,既望不回家”的说法。十一月是小月,十一月十四就是望日,那十三这天就是既望。

为啥说不适合出门呢?

这是因为望日那天,地球刚好处在月亮和太阳中间,三个星体位于同一条线上,太阳和月亮同时对地球释放引力,生出巨大的能量,而地球就成了他们之间的“受气包”。

这种强大的力量会对地球造成影响,比如会引发大海潮汐、地动等,还会影响人和动物的情绪和行为,引发各种事故和不幸的事件。

所以古代人在外出时就会有意地避开朔望日前后,以免出现问题,或者把不好的情绪带回家里。

其实对月亮引力的研究,古今中外都有。比如1997年,漂亮国就有个物理学家小组称,月圆与打斗、罪行等有关,不少JC也注意到每次月圆,他们的工作量都会“直线上升”。

还有个精神病学家写了一本书,书中讲:人的身体里差不多有80%的液体,和海洋有点相似,所以月亮也会像引发潮汐那样,对人身体里的液体产生作用,引发“生物潮”。会影响到人体荷尔蒙,体液和兴奋精神的电解质平衡等。

特别是满月和朔月时,这种影响最为强烈。人们在月圆前后会表现得容易激动,精神紧张等,容易引发交通不幸,争执或自我伤害等问题。

另外一方面,古人还认为“巳日”是重日。古代《历例》中说:重日者,巳、亥二日也。唐代《天宝历》解释道:阳起于甲子而顺,阴起于甲戌而逆,至巳、亥而同,故曰重日。

意思是亥是阴极,巳是阳极,也就是阴中之阴、阳中之阳。十一月十三是癸巳日,正是“重日”。

重日的意思无非是“重复”,好事成双、坏事自然也会成双。但有一件事却不能重复,那就是“结婚”,这事儿一重复就是“好事不到头”。

农历十一月十三是月破,勾陈,又是既望和重日。不适合远行、归家,结婚,也不适合求财和开业等。所以才说“月破逢重,大事不行”。#传统文化#

闰二月,别忘了:提前过生日,不动土,慎做1事,传统民俗要了解

2023年是个“双春年”,多了一个闰二月,长达384天,所以农历年里有2个立春节气,在农历里是个比较罕见的年份。

闰月是因为阳历和阴历的“时间差”造成的,阳历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绕一周”制定为一年,大概为365.24天。

而农历则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而制定,一个农历年大约为354天或者355天,这样算来每年就会与阳历相差大概11天,3年之后两个历法前后就会相差一个月左右,古人为了防止农历与四季、节气等脱节而设定了农历闰月。

闰月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民俗,像很多地方在闰月要给父母送鞋、喝闰月茶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还有一些民俗是有争议的,如闰月里如何过生日?能不能动土盖房子?闰月的清明节如何祭祖?这些传统民俗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闰月里如何过生日?

如果你过的是阳历生日,就没有闰月过生日的烦恼,但还是有不少人过的是阴历生日,如果刚好碰到闰月里出生,这就有些尴尬的,一些比较罕见的闰月,如1984年闰10月出生的人,如果过阴历的闰月生日,需要等到182年后的2166年才能碰到。

所以,闰月里过生日,要在闰月的前面一个“正月”里过,如闰二月初二过生日的人,就要在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过生日。

如果是大年三十出生的人,但这一年又恰好没有大年三十,就在大年二十九过,总之是提前就行了。

有人问能不能过闰月生日,一个正月生日两个生日都过呢?这只要你高兴,加上阳历生日过三个都没问题,高兴的事情没什么忌讳。但如果是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后辈们为其过生日的时候要遵循当地的习俗,别弄巧成拙。

二、闰月里能不能动土盖房子

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闰月年不许动土,破土建宅墓都没什么好的黄道吉日。

修盖房子是一家人一辈子的大事,尤其是在过去房子多数是木结构的,在盖房子的时候,“上梁”当天百姓为了讨个吉利,还会在主梁大致写上“农历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时辰,上梁大吉”,这是写的阴历日期,最后用红布包着铜钱一起上梁,并向房子四周撒上糖果,引来左邻右舍为新房子添人气、喜气和财气。

如果在大梁上写上农历闰二月,闰几月的,自然不太合适,因此为了讨个好兆头,百姓一般都不会选择闰月来修盖房子。

还有一种说法是修盖房子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动土,在传统习俗中人们动土修建房子是有很多讲究和忌讳的,人们都会选择一个吉日动工,但闰二月却不属于十二地支之内的,自然也不是最佳的选择。为了讨个好兆头,百姓一般都不会选择闰月来修盖房子,想要修盖房子的最好等过完闰二月再开始着手动工。

三、闰月里能不能上坟

闰二月最大的争议就是能不能上坟?

如今年的清明节为四月五日,而闰二月到4月19日才结束,那么清明节就在闰二月里了,这就人们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到了清明节是否要上坟。

一种说法:百姓认为另一个世界是没有太阳的,不会有为了保持阴阳平衡而设定闰月,因此那个世界是没有过闰月的这种说法的,如果在闰月上坟祭祀先人,他们是收不到的,即使你这边认为尽了孝道,那边却不知道,这样一来即使上了坟也是白忙活。

所以很多人们就认为闰二月不能上坟,会赶在闰二月之前,提前上坟祭祀,有的也会推后上坟祭祀,这个要看各地的风俗是如何设定的了。

——老井说——

闰月里这些有趣的民俗,您是否都了解呢?您的家乡还有什么关于闰月的风土民情,不如一起在评论区里分享给大家。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好内容我来评#

本世纪仅有4次!闰二月为何少见?

新华社天津3月21日电(记者周润健)3月22日是癸卯兔年闰二月初一。天文科普专家表示,作为一种历法现象,闰二月比较少见。就21世纪这100年来说,闰二月一共有4次。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闰二月出现的频率逐渐下降,要么有一次或两次,要么一次也没有。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我国现行公历和农历两种历法,一个公历年的长度是365天或366天,一个农历年的长度是354天或355天,公历年和农历年相差11天左右。“经年累月”下去就会发生农历年的月份与季节不能对应,寒暑颠倒的现象。

为使农历年与公历年能基本对应,农历采取“19年7闰”的方法来调节,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置闰的规则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即黄道,以15度为间隔等分为24份,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二者相间排列。农历历法规定,每个农历月都有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中不包含中气,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为置闰。

3月21日农历二月三十,是中气春分,下一个中气谷雨在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一,这当中的3月22日至4月19日的农历月中只有一个节气清明,没有中气,所以这个农历月就定为闰月。因为它的前面是二月,所以叫闰二月。

为何会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份?“平均而言,一个农历月为29.5306天,小于两个中气之间的间隔时间,这样累计下来必然会出现一个只有节气没有中气的月份。”杨婧解释说。

二十四节气以角度均分,间隔时间平均应为15.2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且距离太阳的远近也不相等。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公历1月4日前后),速度较快,跨15度的时间短,每个节气14-15天;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公历7月6日前后),速度较慢,跨15度需要的时间延长,每个节气是15-16天。

杨婧表示,冬季,节气的间隔时间略短,一个农历月的长度超过两个中气之间的间隔时间,就不大可能发生闰月;夏季,节气的间隔时间延长,一个农历月的长度不足两个中气之间的间隔时间,发生闰月的机会就多些。所以闰月多发生在四月至八月,二月、三月、九月、十月少有发生,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则极为罕见。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