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虎年是哪一年202几年(虎年是哪一年)

虎年是哪一年202几年(虎年是哪一年)

2023是癸卯兔年,老人说“兔年大晚春,白衣赶青牛”,有啥说法?

导读:2023是癸卯兔年,老人说“兔年大晚春,白衣赶青牛”,有啥说法?

今天是阳历2022年11月15号,农历是2022壬寅虎年的十月二十二,眼看着已经到了十月底了,说明2022壬寅虎年也要快结束了,我们将迎来农历2023年,2023年是什么年呢?

2023是癸卯兔年

干支年与生肖是一一对应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并且干支历法也是非常有规律的,甲子开头,按照前后顺序组合,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辛丑、壬寅、癸卯、甲辰……壬戌、癸亥一共有60对组合,如果一年表示一个组合,那就是60年一个轮回,也叫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

农历2022年是壬寅年,而壬寅之后就是到癸卯,所以2023年是癸卯年,而卯对生肖兔,所以,2023是癸卯兔年。

农历2023年立春

农历2023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这期间共经历两个立春节气,第一个在正月十四,阳历2023年的2月4号,第二个是在腊月二十五,是2024年的2月4号,所以说农历2023年是双春年。

春牛图

在传统习俗中,每年春节期间,也正是立春节气交节的时候,人们总是会通过春牛图来预测年景的好坏,而春牛图是由芒神和春牛组成,其中芒神就是手执柳鞭的牧童,而春牛就是图中的大黄牛。其实,这里也就体现出现了“鞭春牛”,人们通常叫“打春”,并且根据立春时间的早和晚来预兆春季时间的长短,民间有个通俗说法叫春脖子短。据《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立春之日……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也就是说春季到来,农耕生活就要举行耕种仪式了。

在春牛图中,芒神所穿鞋子是能够预兆当年雨水多寡的,比如说,芒神两赤脚,则预示着来年雨水较多,人们赤脚排水。如芒神两脚穿鞋,则预示着来年天气干旱,要注意防旱。如果芒神一只脚穿鞋,一只脚赤足,则预示着来年雨水适中,风调雨顺,大丰收年景。而2023年的芒神是两脚穿鞋,预示雨水少,天气干旱。

2023年大晚春

我们说立春节气叫一月节,并且还是一月前半个月,从初一到十五,最迟就是在十五的时候,而今年的立春节气在农历正月十四,这样的立春节气是非常晚了,而大晚春的后果就是会带来寒冷天气比较长,这就会发生倒春寒天气,一般来说,晚立春对于农作物生长不利,后期又会碰到干旱。

农谚说“兔年大晚春,白衣赶青牛”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2023年是癸卯兔年,并且立春节气非常晚,并且春牛图中牧童穿白衣穿两鞋,这是天气干旱不能干农活的打扮,而家里的耕牛也只能歇息了。这是不能及时进行春耕的预示。

2021不一般!辛丑牛年只有354天?为什么没有立春?

近日

“牛年只有354天”登上微博热搜

“沸”了

2021年是辛丑牛年

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

至2022年1月31日结束

共354天

除此之外

辛丑牛年还不一样

无春年

立春对应2020年的农历的腊月廿二

一周之后才是农历春节

而2022年立春在2月4日

对应农历的正月初四

春节已然过去了三天

这就意味着

牛年完美错开了两次立春

成为了一个没有立春的农历年

再继续翻看日历

2023年

也就是虎年将有一个立春

农历和二十四节气都是我国传统的历法

为什么关系这么复杂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讲。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在观察天文现象和气候、物候变化时总结出来的一套成果。

但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用的公历,是清朝灭亡后从西方引进的。

那为啥二十四节气往往和公历可以非常好地对应上呢?

通常立春几乎总在2月4日前后,清明则往往在4月5日前后。这是因为,地球一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也就是360°。将360°均分为24份,则每15°为一个节气。而公历的设置也要参考太阳公转周期,故而二者经常是可以对应上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和西方的公历,都是对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规律的总结,自然是有些对应关系的。

节气轮回好像地球永不休止的公转,没有所谓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

现代将两次春分之间的时间长度称为一个太阳年,长度约为365.2422天。而我国古人则更多以两次冬至之间的时间计算,得到的结果也是相近的,历史课本中,元代的《授时历》算得一年长度为365.2425天,就是一个例子。

无论是春分还是冬至,不过都是人为划定一个起始点,用以度量地球“跑圈”的速度,自然结果所差不大。

理所当然,两次立春之间时间大约也近似这个数值。

农历=阴历?

通过二十四节气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对太阳运动这块比较了解,但同时也很看重另一个天体—月亮。

所谓月有阴晴圆缺,并且还是周期性出现的,平均约为29.53天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周期。

朔,是月亮与太阳黄经相等的时刻,具体来说就是我们恰好看不到月亮的时候;而望即为月中满月。我们的祖先以这个周期定义一个月的长度。朔为初一,而满月经常出现在十五、十六。

那么月的概念来自月亮,年以及节气的概念来自太阳,二者组合,即为现在使用的农历的雏形。

一个月或者29天或者30天,错综排布,平均值约为朔望月周期。一般的年份有12个这样的月,加起来约为354天。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公转周期或者说二十四节气的一个完整周期约为365.2422,比354天多十余天。

为了缩短两者的差异,于是农历会在正常的长度为12个月的年份中,插入一些闰年。闰年包含13个月,长度约为384天。

如此操作下来,六成以上的农历年有12个月,剩下不足四成为闰年。于是农历年长期的平均天数接近太阳年的长度。

这样来说,农历是同时兼顾太阳、月亮规律的历法,专业的称呼应为“阴阳合历”,一些场合称之为阴历是一种约定俗成,虽然多年以来不会引起误解,但是却是不准确的说法。

为啥有无立春、两个立春的年份?

两个立春之间间隔的时间约等于一个太阳年,也就是365.2422天。而农历一年长度则时约354天和约384天间隔排列。

农历平年小于太阳年长度,如此,只要春节时间较晚,不难在头尾都错过立春,成为无立春的年份。

牛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但牛年错过的立春也不会凭空消失,只是被前面的鼠年“抢走”了。

民间有传言两个立春的年份叫做“两头春”是所谓的“好年份”,对应有些年份则一个立春都没有,就叫“聋子年”或者“哑巴年”寓意不祥。

其实这种说法是毫无依据的。这样的变化只是农历力图调合月相变化和公转周期而带来的结果而已,纯粹是正常的数学排列而成的巧合。

实际上,两头春和无立春交替出现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反而单立春的年份少一些。

那有人可能也会问了:牛年到底从哪天开始?

牛年从哪天开始?

当然,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生肖应当以立春为界。

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

这是因为这些观点主要来自一些江湖艺人、“算命先生”之类人物的言论,翻检各类史书、古代日历,这类观点是全无依据的。

在《史记》中,提及和每年开始实际相关的时间点有四个,分别是冬至、腊明日、正月初一和立春。

四者各有不同含义,前面已经说过,我国古代测量太阳年长度使用冬至作为节点,可以认为是天文计算的一年之开始。

真正可以称为岁首的,还是正月旦,也就是正月初一,即春节。

初一即朔日,故而春节在古代也叫正月朔日,简称正朔,正朔在古代被看的非常重,甚至被引申为王朝正统的含义。这是立春无法比拟的。

所以

你看明白了吗?

2021年是无春年

但也不要盲目相信寓意不祥等说法

本文专家:邵林,古代民俗文学科普作者

2022壬寅年,到底是“黑虎年”还是“金虎年”?老皇历是这样说的

2022到底是什么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22年的春节到了,祝各位“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网友新年吉祥,事事顺意!

2022年,为阴历壬寅虎年。

壬寅虎年邮票

之前我在微头条简单说一下壬寅年,不少网友希望能再详细一点,那我就在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详细说一下。

在干支纪年法,即六十甲子中,壬寅年排在第39位,对应的生肖是虎——本轮甲子的第四虎。

第四虎是什么虎?或曰“黑(水)虎”,或曰“金虎”。

到底算是什么虎?

这就要说到十二生肖和五行的关系。十二生肖,是古人的传统纪年方式之一。

十二生肖卡通

用12种动物来表示“年”,其以“鼠”起首,至“猪”结束,是为一轮,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古人根据十二生肖在一天中的活动规律,用纪时的“十二地支”来定义各个生肖的特征。所谓“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在阴阳概念上属阴,故为“地”为“支”,与代表“阳”,为“天”为“干”的“十天干”相对对应。

十二地支就是12个字,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就是10个字,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关系

十二地支与十天干共有22个字,在过去农夫都要熟记于心的 ,因为生活中老会用到,除了自己的姓名,天干地支最常用——估计很多网友们也都能背出来的。

子,即子时,就是半夜时分,相当于现代24时制中的23时至1时。这一时间什么动物最活跃?老鼠!于是“子”这个字配给老鼠,遂有了“子鼠”一说。

因为子时是一天里的起始时辰,老鼠沾光了,成为十二生肖中的“第一动物”,领头属相。

相应地,其他11种动物也都有配字。

老虎一般在天黑后下山觅食,在天快亮的3时至5时归山,这个时间段是“寅时”,于是“寅”字配给了老虎,遂有“寅虎”。

“寅”字在十二地支中排在第三,故兽中之王的老虎在十二生肖只能是“老三”,老二是“牛”,老大是“鼠”。

老虎,兽中之王者

完整的地支与生肖配对是这样——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如此十二生肖循环完,就是12年。

但这是一个小循环,小循环外还有大循环,这就是“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又叫“一个干支”。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六十甲子是天干10个字来安排次序,为“经”,用地支12个字进行调整定位,为“纬”。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有序地排列组合,便有了60个不同的字组。从天干“甲”字与地支“子”开始组合,分别是——

始于1984年的六十甲子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已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

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5已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

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已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已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已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

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已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六十甲子以“甲子”开头,“癸亥”结束,用这60个不同字组来纪年,刚好60年。

因是“甲子”这一字组开头,古人习惯称之为“六十甲子”。

整个六十甲子又分为六旬,每旬10年,以6个“甲”字开头,分别是甲子、甲午,甲辰、甲戌,甲申、甲寅。

老话所谓“年过六旬”,由此而来,意思是年龄过了60岁。在以前,过了六旬就是老人,就有资格为自己准备葬具棺材了——称为寿材。

石虎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藏品

六十甲子的核心是干支组合,故又叫“干支纪年法”,其实际是十二生肖年的五个轮回。这样,甲子60年中便有5个相同的生肖。

为了区分叫法相同的5个生肖,不至于搞混,古人便利用五行的5种属性,给这5个生肖贴标签。

以生肖虎来说,便有金虎、木虎、水虎、火虎、土虎五种“虎”。

以此类推,有金鼠、木鼠、水鼠、火鼠、土鼠;金牛、木牛、水牛、火牛、土牛……

《风林群虎图》(局部),明赵汝殷绘,台北故宫藏品

这里顺便说一下,虎是兽之王,如果聚齐了,那便厉害至极,所谓军事才华超常的“五虎上将”一说,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哪一年是金虎,哪一年是木虎、水虎、火虎、土虎呢?

换一句话说,各个生肖的五行是怎么规定的?这里面就有不同的说法了。

一种通过天干用字来定性,即干支纪年二个字中的第一个字。如甲子年,就看“甲”字在五行是什么属性,像2022年是壬寅年,就看“壬”字的五行属性。

伏鸟青铜虎,江西博物馆藏品

为了方便网友学习,我将天干10个字的阴阳和五行属性,列于下——

甲,阳木;乙,阴木

丙,阳火;丁,阴火

戊,阳土;己,阴土

庚,阳金;辛,阴金

壬,阳水,癸,阴水

这个很好记忆的,排在单数位置的甲、丙、戊、庚、壬5个字为“阳”干、排在双数位置的乙、丁、己、辛、癸5个字为“阴”干。

可调动军队的错金黑虎节,错有“王命车驲”四字,广州南越王博物院藏品

据此可以知道,壬寅年的虎为“水虎”。

为什么民间有的老人又说这是一只“黑虎”?这又涉及五行的方位,与四季、颜色之关系了。

方位有东西南北中五方,五方与五行配位,就有了一层新的含义。具体对应是这样——

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

五方与天时四季也有对应关系,分别是——

东为春,南为夏,西为秋,北为冬,中为夏末(年中六月)。

四季是有颜色的,于是五方被配上了不同颜色——

春季绿意盎然,故东为绿(青)色;

夏季如火炉,故南为红(紫)色;

秋季天高气爽,故西为白(金)色;

冬季一片荒凉,故北为黑(兰)色;

夏末稻谷渐熟,故中为黄(橙)色。

要注意的是,这是“阳”干5字的颜色,括号中的颜色“阴”干5字的颜色。

错金银虎形带钩。,国家博物馆藏品

这样,五方、五行与颜色,形成了关系链——

东-木-绿,南-火-红,西-金-白,北-水-黑,中-土-黄。

看到这里,各位网友应该知道为什么说壬寅为“黑虎”,壬寅年为“黑虎年”了吧。

黑虎为水虎,故俗话又说是“黑水虎”。

但是,壬寅为“黑水虎”一说并非定论,民间老皇历上还有一种说法——壬寅为“金虎”,壬寅年是“金虎年”。

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五行学说对生肖年的另一版本解读。

金虎,陕西刘家洼东周芮国遗址出土

因为原来的五行学说过于简单,为了发掘五行的内涵,分析具体内容,古人创造了一种“纳音五行”。

纳音五行是古人用音乐上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组合而形成的,故称“纳音五行”,因为是在原有五行上开发出来的,为了方便区分,称之为“假五行”,意思是假借韵律而形成的新五行。

而原来的五行,则称为“正五行”。

假五行共有30个定义,每行有6个定义,分别是——

金:海中金、剑锋金、白蜡金、沙中金、金箔金、钗钏金;木:大林木、杨柳木、松柏木、平地木、桑柘木、石榴木;水:涧下水、泉中水、长流水、天河水、大溪水、大海水;火:炉中火、山头火、霹雳火、山下火、覆灯火、天上火;土:路旁土、城头土、屋上土、壁上土、大驿土、沙中土。

鎏金虎,湖北宜城市博物馆藏品

这30个假五行定义,称为“纳音”,意思是根据音律变化而来的。

古人根据天象和农事经验与生活常识,将这些纳音有序分配给六十甲子中的每一年,以解读不同的年份。

由于六十甲子是60个年头,而纳音只有30个,这样60年里有2个年头的“纳音”是相同的,规律是两两配对,相连两个年头是一样的纳音。

具体如下——

食有虎卣,湖南宁乡出土,现流落海外

金:海中金-甲子、乙丑、剑锋金-壬申、癸酉、白蜡金-庚辰、辛巳、沙中金-甲午、乙未、金箔金-壬寅、癸卯、钗钏金-庚戌、辛亥;

木:大林木-戊辰、己巳-、杨柳木-壬午、癸未、松柏木-庚寅、辛卯、平地木-戊戌、己亥、桑柘木-壬子、癸丑、石榴木-庚申、辛酉;

水:涧下水-丙子、丁丑、泉中水-甲申、乙酉、长流水-壬辰、癸巳、天河水-丙午、丁未、大溪水-甲寅、乙卯、大海水-壬戌、癸亥;

火:炉中火-丙寅、丁卯、山头火-甲戌、乙亥、霹雳火-戊子、己丑、山下火-丙申、丁酉、覆灯火-甲辰、乙巳、天上火-戊午、己未;

土:路旁土-庚午、辛未、城头土-戊寅、己卯、屋上土- 丙戌、丁亥、壁上土-庚子、辛丑、大驿土-戊申、己酉、沙中土-丙辰、丁巳。

西周青铜虎鎣,国家博物馆藏品

如果以六十甲子的次序来说,五行纳音在不同年头,是这样分配的——

1甲子、 2乙丑-海中金; 3丙寅、4丁卯-炉中火; 5戊辰、6己巳-大林木;

7庚午、 8辛未-路旁土; 9壬申、10癸酉-剑锋金; 11甲戌、12乙亥-山头火;

13丙子、14丁丑-涧下水; 15戊寅、16己卯-城头土; 17庚辰、18辛巳-白蜡金;

19壬午、20癸未-杨柳木; 21甲申、22乙酉-泉中水; 23丙戌、24丁亥-屋上土;

25戊子、26己丑-霹雳火; 27庚寅、28辛卯-松柏木; 29壬辰、30癸巳-长流水;

31甲午、32乙未-沙中金; 33丙申、34丁酉-山下火; 35戊戌、36己亥-平地木;

37庚子、38辛丑-壁上土; 39壬寅、40癸卯-金箔金; 41甲辰、42乙巳-覆灯火;

43丙午、44丁未-天河水;45 戊申、46己酉-大驿土; 47庚戌、48辛亥-钗钏金;

49壬子、50癸丑-桑柘木; 51甲寅、52乙卯-大溪水;53 丙辰、54丁巳-沙中土;

55戊午、56己未-天上火; 57庚申、58辛酉-石榴木;59 壬戌、60癸亥-大海水。

金代虎枕,上海博物馆藏品

将纳音五行与生肖比对,六十甲子中的“五虎”,分别是——

第一虎是丙寅虎,第二虎是戊寅虎,第三虎是庚寅虎,第四虎是壬寅虎,第五虎是甲寅虎。

对照五行纳音的分配排序,2022年壬寅年,是始于1984年的六十甲子中的第39个年头,生肖上是第四虎,纳音是“金箔金”。

根据纳音五行,2022年的壬寅虎刚好是一只“金虎”,所以说2022年是“金虎年”。

金虎帅印,明末张献忠藏宝

金虎帅印(正面),明末张献忠藏宝

看到这里,各位网友应该2022是什么“虎”了吧,仅是解读方式的不同,愿意都好的。

中国人趋吉,所以都会说是“金虎”,我也持此观点。

至于壬寅虎年好不好,生肖属虎有什么讲究,这个颇为复杂,老皇历上也有不同的解读,争议更多,我将另外再写一篇文章。

关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