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立春》 唐·李白(立春养生六大原则)

《立春》 唐·李白(立春养生六大原则)

一年之计在于春!收好这份立春养生手册,甩掉疾病健康一整年

#健康2021##湖南医聊超能团##清风计划#

春季,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的三个月时段。

春三月,经过隆冬的秘藏,阳气已由弱而旺,自然界阳气当令,催动万物复苏,进而或使植被怒芽勃发,绿茵遍地,花团锦簇;或使动物情愫萌动,春情潮涌,交配繁衍;气候和风习习,春雨绵绵,艳阳高悬,一派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景象。

春季养生原则,应当顺应自然界阳气生发,天地万物发芽生长的趋向,扶助机体阳气,调畅肝胆气机,规避春季各种致病因素等。

下面就请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大家科普一下。

一、春季起居活动养生

1.“舒缓”以助阳气生长

春天的一切起居活动都要以生发舒畅阳气,消除压抑束缚为原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要求“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认为春季保健阳气的方法,应当稍迟些睡觉,在保证基本睡眠的前提下尽可能早起,适度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披散头发,不要约束;衣服宽松舒适,身体尽量舒缓自然。

尽可能使身心没有任何压抑与束缚,以促进阳气生发与生长。

按照现代的生活方式,清早要早起,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去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

保持强度不大而舒缓的活动,使机体尽可能地处于一种条达舒畅的状态,则人体阳气逐渐旺盛从而充满勃勃生机。

2.“春捂”以避“虚邪贼风”

“春捂秋冻”的养生之道是长期以来的养生经验总结。

“春捂”,是指春季尽可能迟地卸减冬装,“捂”住身体的热气,以保证阳气生发的体内环境。

春季阳气刚升而未盛,寒气将去而未衰,气候“乍暖还寒”,而且经常出现“倒春寒”,人体必需具备应对这种变幻不测气候的能力--阳气。

春天的阳气称之为少阳,此时的阳气还不够旺盛,主要的责任是生长,不能过度分身去抗寒。

寒温冷热不时,过早地脱去棉衣,风寒邪气会乘虚而入。

“春捂”得宜,阳气生长势头一旺,旺即所以正气盛,“虚邪贼风”就很难以侵袭人体。

“春捂”在一定条件下可应对天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在气候瞬息转变的时候,可避开“虚邪贼风”的侵袭。

那么,春季常发的流感、脑炎等疾就可防之于未然。

二 、春季情志调养

人们经过漫长冬季的郁积,在春天生发之时,情志也处于一种开放宣达、生发疏泄的状态,情绪易变,易被激惹,精神性疾患较多,故有“菜花黄,痴子忙”之说。

因此春季要重视情志调养:

1.开朗乐观 生发志意:使志意生发应是春气养生的重要概念。

《素问•四气调神论》认为要在“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的状态下才能“以使志生”。

实际上就是要求一种宽松舒缓,气畅神和,恬愉旷达的内在环境,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不使情绪抑郁,让情志生机盎然,以保持机体生机勃勃,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

2.喜怒有节 以养肝气:肝胆主司人体少阳之气,在四时与春气相应,故《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

在五脏中,肝气与情志的关系最为密切,情志调养应重在养肝气。

养肝气一是要保持心情舒畅豁达,心情舒畅而不过于悲喜,人体气机畅通,气血运行和缓则肝气得养。

二是要忍急戒怒,肝性刚而易躁急,躁急或忿怒之时,情志偏激,肝气因而横逆上冲,使气血逆乱,甚而郁极生火,耗气伤血,使肝脏受伤,故说“怒伤肝”。

怒气一发,气逆而不顺,足以伤身。

三是适时运用药物或食物调养肝脏,从脏腑机能的角度保持肝脏的活动正常。

总之保持良好情绪,可使肝气得养,以保心身健康。

三 、春季饮食调养

1、温补阳气 助阳升发

春季饮食调养要遵守“春夏养阳”的原则。

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既能温补阳气又能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

适当吃一些味辛性温,入肺经的食物。

温能补阳,辛能发阳,入肺经又可以使皮毛的汗孔打开(因为肺主皮毛),有助郁热发散。

而且初春多风寒,辛温的食物能解除、驱散体表的风寒邪气,更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

因此,可选用谷、果、菜蔬中具辛温性质者配合而食。

2、清解郁热 补充津液

到了春季,宜饮食清淡,多食果蔬。

如山药、莴笋、葱、韭菜、蒜、豌豆、荠菜、茡荠、菠菜、芹菜、香椿、马齿苋、马兰头、油菜、樱桃等。

可以吃些低能量、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豆制品、鱼肉等。

多吃些辛温的食物或者多运动发汗,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散热。

3、护肝养颜 少酸增甘

中医认为春天肝气偏旺,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此时若多吃酸味食品,就会更加增强肝气的升发,使本来就偏盛的肝气变得亢盛而损伤脾的功能。

所以,春季要少吃酸味的食物,多吃些甘味的食物。

因为甘味的食品入脾,能补益脾气。

春季还是少食肝脏为妙,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含量很高,食后会使血脂升高,高血脂的人更应该少吃或不吃肝。

四 、春季运动养生

1. 少守舍 多户外

春季总的原则是尽量少守舍,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以呼吸自然界的清新空气,感受万物生发的盎然生机,悦情适性,陶冶心境,舒缓筋骨,吐故纳新。

特别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趁风日融和,春光明媚,多在园林亭凭栏远眺,谈天说地。

自会情趣盎然,愉悦身心,畅发生机,增进新陈代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抵抗疾病的能力。

2.小运动 渐进行

由于冬季天寒地冻,运动相对少些,春天开始锻炼时,就要循序渐进。

可根据个人喜好任意选择散步、爬山、打球、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最好从小运动开始,观察一周左右,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增加一些负荷量如延长跑步的距离和时间等。

总以舒畅、开扩、畅达为要。

运动开始要做准备活动,活动各关节和肌群,提高体温,增加弹性和活动范围,逐渐提高心率,以适应将要进行的活动,防止发生意外和损伤。

3.多梳头 益秀发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人体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故春天多梳头符合春季养生强身的要求,能通达阳气,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止头痛以及壮健身体的作用。

梳头时间以早晨最佳,因为早上是人的阳气升发之时。

梳子则以牛角梳、玉梳、木梳为好。

有一种手指梳头法,有近似按摩头皮的功能,能使气血流畅,头皮光润,可防治脱发、白发。

其方法是每日早、中、晚运动或练功后,以双手十指自额上发际开始由前向后梳拢头发至颈后发际,动作要缓慢柔和,边梳边揉搓头皮,每次10分钟左右。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光无限的时候,养生也应当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春日善养生,将使你一年生机勃勃,精力旺盛!

(编辑Rainbow。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旷惠桃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立春后这样养生,中医给出五条建议

山西省中医院 病理科 高宝红

 

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春,蠢也,动而生也。”意味着闭藏的冬天结束了,在此开始阳动而充满生机的春天。立春时节,人体的生理变化主要是:气血活动开始加强,新陈代谢开始旺盛;二是人的精神活动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1、早睡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脏,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立春养生六大原则之一是春季以调理肝脏和舒畅身体为主要的养生方法。在经过秋冬季节的积累能量后,到了春夏季节我们的经脉就开始运转了,人体就开始释放能量。而肝在五脏中的作用,则刚好是主疏泄、释放,所以,立春就得以养肝为总的原则。

2、不要过早减衣

立春气温还未转暖,立春养生原则之一就是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3、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4、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5、多吃辛甘发散食物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立春养生原则之一是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小葱、香菜、韭菜等,。这些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以有增进食欲、杀菌防病的功效。在立春时节中老年人还必须少食辛辣之物。

立春后这样养生,中医给出五条建议

山西省中医院 病理科 高宝红

 

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春,蠢也,动而生也。”意味着闭藏的冬天结束了,在此开始阳动而充满生机的春天。立春时节,人体的生理变化主要是:气血活动开始加强,新陈代谢开始旺盛;二是人的精神活动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1、早睡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脏,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立春养生六大原则之一是春季以调理肝脏和舒畅身体为主要的养生方法。在经过秋冬季节的积累能量后,到了春夏季节我们的经脉就开始运转了,人体就开始释放能量。而肝在五脏中的作用,则刚好是主疏泄、释放,所以,立春就得以养肝为总的原则。

2、不要过早减衣

立春气温还未转暖,立春养生原则之一就是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3、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4、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5、多吃辛甘发散食物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立春养生原则之一是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小葱、香菜、韭菜等,。这些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以有增进食欲、杀菌防病的功效。在立春时节中老年人还必须少食辛辣之物。

今日立春丨这些立春养生全攻略值得收藏转发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李海玉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今日立春

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此时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立春养生,应顺应天地之气的变化,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注重起居,生阳气]

01、早起早睡,以养肝气

春天阳气开始生发、白日渐长,万物开始复苏。

“肝属木,应于春季”,肝气通达,身体才会轻松、精力充沛;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眼干目涩等不适。因此,春季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人卧则血归于肝”,在此时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时前上床。

早上起床后伸个大大的懒腰,在日出后到户外散散步,身体动了起来,阳气也就被鼓动了起来。

02、少酸加辛,助阳养肝

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品。如洋葱、姜、蒜、芹菜这些味道辛香走窜的食物,既可疏风散寒,又能杀菌防病,最适宜立春节气食用。

而在饮食药膳方面,针对立春的时节特点,可食用一些养肝柔肝、疏肝理气的药材和食品,如白芍、枸杞、花生、红枣等均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春季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因此,不妨适当摄入些甘味食物以滋补脾胃,可选择大枣、山药等味甘养脾之品做成大枣粥、山药粥食用。

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熟食味甘性平,立春时节食用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而且有理气、祛痰、止咳等功效。韭菜,又名起阳草,辛温发散,具有补肾益肝作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畅达,也应多食。

03、春捂护阳,下厚上薄

谚语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这是指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

此时人体的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养生的重点。

此时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升发之势,正如《老老恒言》所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养生小技巧]

01、动三动

敲肝胆经清肝火: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闭目转眼养肝血:闭合双眼,用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球有发热、发胀感为宜。随后转眼,即保持头部不动,眼球分别向左右各转动10圈,能有效缓解眼疲劳、提高视力。

伸个懒腰理肝经:人体困乏时,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个懒腰,可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同时激发肝脏机能,达到肝脏保健效果。

02、喝三粥

菠菜粥养肝护肝: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不适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香菜牛肉粥去腻开胃:香菜因为含不少挥发油而具备独特的气味,香菜牛肉粥可以开胃促消化。

韭菜粥调节肠胃:初春食韭菜,能温中开胃,提高免疫力,另外,春天的韭菜最好吃,颜色翠绿,清香细嫩。

03、吃三芽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新芽,亦是最有能量的美味。

黄豆芽营养丰富:黄豆芽在所有豆芽中营养价值最高。

枸杞芽清火明目:适当食用枸杞芽清火明目,可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绿豆芽解毒下火:若春天里上火生了口腔溃疡,或是小便发黄、耳后有水流出、早起眼睛发蒙有眼屎,最宜绿豆。

04、咬三果

枇杷预防感冒:枇杷有岭南开春第一果之称,在春季的时候多吃枇杷可以帮助预防感冒。

菠萝帮助消化:和其他季节的菠萝相比,春季的菠萝香味更浓郁、口感也更水润,因此在干燥的春季吃很合适。

草莓健脾润肺:草莓有健脾、润肺、补血、益气的功效,老少皆宜,尤其对于体虚者。

[穴位养生]

顺时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大原则,按四季特点,春天阳气生发,故立春养生着重于养肝,着眼于保护初生之阳气。

阴陵泉穴

1.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操作方法:

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可5-7次。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

肝俞穴

1.定位: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正坐或俯卧位,由第七胸椎再向下摸两个椎体,即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3.操作方法:

艾灸:温灸器法,点燃艾条,放入温灸盒内施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2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可5-7次。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可5-7次。

拔罐:留罐法,将罐吸住穴位局部后不移动,留置5~10分钟,可一周1次。

(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