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2018年立秋是几月几日日(2018年立秋是几月几日)

2018年立秋是几月几日日(2018年立秋是几月几日)

2018年什么时候立秋几月几号 2018立秋具体时间几点

[闽南网]

­ 立秋代表秋天的开始,虽然还会有秋老虎的存在,但天气却不会那么闷热了。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有确切的时间,2018年什么时候立秋,立秋几月几号,2018立秋的具体时间又精确到几点呢?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2018年什么时候立秋几月几号

­ 2018年立秋是2018年8月7日

2018立秋时间具体时间到几点

大概是8月7日21:30 六月(小)廿六 星期二

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看的就是这个具体的时间点,早指的是0点-12点这一时间段,晚指的是12点-24点这一时间段,所以2018年立秋是晚立秋。

­2018年立秋后还要热多久?

­ 从大趋向上讲,立秋之后,气温是要开端逐步降温了,但是,立秋之后有一段工夫还是比拟热的,你可听说过“秋老虎”,就是描述这个的。

­ 立秋之后天气逐步转凉是天地运转的必定趋向,但是气温转凉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往年的处暑还没到,天气一定要热是要热上一段时间的,在8月23日处暑之前的这半个月的工夫天气都会热。

­ 立秋后的秋老虎普通发作在8、9月之交,继续的工夫大约爲14-25天,所以不论是哪一年,普通来说立秋之后根本还会热一个月左右。

2018年什么时候立秋几月几号 2018立秋具体时间几点

[闽南网]

­ 立秋代表秋天的开始,虽然还会有秋老虎的存在,但天气却不会那么闷热了。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有确切的时间,2018年什么时候立秋,立秋几月几号,2018立秋的具体时间又精确到几点呢?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2018年什么时候立秋几月几号

­ 2018年立秋是2018年8月7日

2018立秋时间具体时间到几点

大概是8月7日21:30 六月(小)廿六 星期二

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看的就是这个具体的时间点,早指的是0点-12点这一时间段,晚指的是12点-24点这一时间段,所以2018年立秋是晚立秋。

­2018年立秋后还要热多久?

­ 从大趋向上讲,立秋之后,气温是要开端逐步降温了,但是,立秋之后有一段工夫还是比拟热的,你可听说过“秋老虎”,就是描述这个的。

­ 立秋之后天气逐步转凉是天地运转的必定趋向,但是气温转凉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往年的处暑还没到,天气一定要热是要热上一段时间的,在8月23日处暑之前的这半个月的工夫天气都会热。

­ 立秋后的秋老虎普通发作在8、9月之交,继续的工夫大约爲14-25天,所以不论是哪一年,普通来说立秋之后根本还会热一个月左右。

2018立秋是几月几日几点 立秋习俗有哪些?立秋吃什么

[闽南网]

2018立秋是几月几日几点 立秋习俗有哪些?立秋吃什么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立秋一般在每年阳历的8月7日或8日,这一天太阳达到了黄经135度。立秋标志着秋天开始到来,气温开始逐渐下降,谷物成熟,农民迎来丰收的季节。

2018年立秋时间: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戊戌年(狗年)六月廿六) 21:30:34

当然,立秋和立春、立夏一样,并不是说立秋一到马上就是秋天了。温度的下降也并不是立竿见影。俗话说“秋后一伏,汗死老牛”,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才是末伏,再过10天才正式出伏,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结束。所以立秋之后的半个月左右,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所以有“秋老虎”之说。不过毕竟是立秋了,天气转凉是大的趋势,早晚的温差开始加大,夜间开始有了阵阵的凉意。立秋的三候是: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大致反映了这个阶段的气候特点。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立秋预示着收获的开始,也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气之一。所以在漫长的岁月中,从官方到民间都对这一节气非常的重视,也发展出许多有趣的岁时节俗,今天咱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一、立秋时节的官方活动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这种季节转换之时一直都是古代王朝十分重视的日子,也都会有官方主持的大规模祭祀活动。

立秋的祭祀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据《礼记·月令》记载,每年立秋的时候,周天子要率领手下的诸侯、大夫等人,去王都的西郊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还要祭祀少昊和蓐收,这两位在当时被认为是主管秋季的神灵。这种祭祀活动经汉代一直延续到隋唐。

宋代的时候,每年立秋,皇宫里都要在殿内移栽梧桐树。等计算的立秋时辰到了,史官还要报一声:“秋来了!”如果梧桐树能应声落下几片叶子,则会被认为是吉兆,有报秋的意思。

一叶知秋

二、立秋时‍节的民间活动

官方的祭祀活动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和仪式,而在民间,不论是出于农事还是日常生活考虑,人们对季节变换的感受无疑是更加直接和敏感的。所以从古到今,在立秋这一天民间都有非常丰富的节俗活动。由于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所以立秋的节俗活动的“目的性”也非常明确。

首先是各种祭祀活动。既然是祈求农事顺利,那么首先要祭拜的就是土地神了。在江浙一带,农人们一般会在立秋这一天,将准备好的各种牺牲祭品送至田间地头,向田祖祷告祈求丰收。在贵州的一些地方,也有在立秋前后十日择期尝新的习俗。农民用新米煮饭献给各路农神,然后将米饭奉给家中长辈。此外,在常州一带,现在还保留着立秋祭奠刘猛将军的习俗。这刘猛将军本名刘承忠,是元末江淮一带的指挥使,据说在执政当地的时候消灭蝗虫有功。死后逐渐被当地人感念和祭祀。后来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被清政府官方敕令全国春秋两季祭祀,以求保佑免于蝗灾。现在常州一带的民俗,应该是那时候遗存下来的。

祭祀刘猛将军

其次,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但在湖南、江西、安徽一些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农民们害怕收获的作物发霉,逐渐形成了“晒秋”的习俗,也就是在自家院子、院墙或房顶上晾晒作物。这种晒秋的农俗以江西婺源篁岭古村最为有名,当地的晒秋从农历六月六一直持续到九月九,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一张民俗名片,篁岭古村也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点。

晒秋

再次,立秋时节也有一些与农业收成相关的“忌讳”。这种忌讳往往地域特色比较明显,但就全国来说,立秋“忌打雷”应该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忌讳了。许多农谚都反映了这一现象,比如“雷打秋,冬半收”,“立秋响雷,百日见霜”等等。相反的,也有“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的谚语,表明人们认为立秋时晴天,预示着好收成。虽说在今天看来,这些农谚可能有迷信的成分,但数千年农业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应该是有它的道理的。

三、立秋的‍保健习俗

一般来说,在季节转换的时候,由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人体产生疾病。所以在每年立秋的时候,各地也会有很多有特色的保健习俗,这里面有的是某种仪式,也有些是食用某种特定的食物。

比如立秋时节,全国很多地方都流传有戴楸叶的习俗。楸木是我国北方一种大叶的落叶乔木,秋天落叶,戴楸叶有应时序的意思。这一习俗据记载是产生自宋朝,在今天有些地方还有遗存,比如东北和山东的一些地区。不过形式上也有些变化,比如人们会将树叶剪裁、折叠成各种形状,佩戴起来显得更加的美观。

而饮食方面,全国各地可谓是各具特色。

比如江南一些地方,立秋这天有“啃秋”或“咬秋”的习俗。在立秋这天,人们要啃西瓜,甚至浙江的一些地区还有西瓜和烧酒一起吃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免除痱子、腹泻、疟疾等疾病。

而在另一些地方,则流行着“贴秋膘”的说法。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通常胃口都不太好,体重会下降,称为“苦夏”。立秋之后,夏季结束了,自然要把丢失的体重找回来。而且,随着秋天气温的下降,人们的胃口也逐渐好了起来。所以自然要做些肉菜,好好补一补。同时,也算是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存些能量。

好了,关于立秋节气和民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您能喜欢~

参考文献:

1、邱炳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2、张勃、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

明日立秋时间几点几分 2018立秋是几月几日具体是什么时候

[闽南网]

明天,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就要来到了,青岛最难熬的酷暑时节即将成为过去。不过,按照以往经验,立秋后还会有“一伏”,天气要继续热上一阵,要知道青岛的“秋老虎”也是很有名的。那么2018年立秋的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呢?

明日立秋时间几点几分

21时30分40秒

2018立秋是几月几日具体是什么时候

2018年8月7日21时30分40秒

立秋节气怎么养生

一、补肺

补肺首选银耳,不仅可以润肺,还可以润肤。

银耳可以炒着吃,凉拌吃,同样煮甜汤也是可以的。

在选择上,不能选颜色过白的,有点发黄的好一些。

二、润燥

立秋之后,我们除了享受凉爽的气候、丰收的果实以外,还要预防一些呼吸道疾患,防止秋燥伤肺。

我们要多喝水,以润燥。

建议秋季,每天喝2000ml水,这样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不喜欢喝白开水的朋友,可以喝点蒲公英地节茶(蒲公英、地节、桔梗、玉兰),有宣肺、润肺的功效。

蒲公英具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能够消除口腔炎症,有广谱杀菌的效果,是“八大金刚”之一。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等功能,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

《本草通玄》说: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世俗泥为上升之剂不能下行,失其用矣。

地节,也就是玉竹。可治咽干舌燥,对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干舌燥,对肺结核咳嗽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可以生津止渴,提高免疫力。

玉兰,即菊苣。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护肝排毒,改善血液循环。

此四者搭配,可润肺利咽、生津止渴,对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溃疡有一定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同时,也非常适合吸烟者作为代茶饮饮用。

三、多酸

立秋湿热交蒸,饮食应宜以健脾祛湿、益胃生津为法。

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如胡萝卜、番茄、冬瓜、莲藕、葡萄、梨、哈密瓜等;少食冷饮,不吃过硬、过辣、难消化的刺激性食物。

四、养阴

《黄帝内经》提到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

养阴首选蜂蜜,可直接调到温水中饮用;也可与果汁混合饮用;另外,可与将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盖蒸熟,能补肺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