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2023年闰月是哪一个月(2023年闰月)

2023年闰月是哪一个月(2023年闰月)

双春闰二月,老人说:闰月4不做,平安无灾祸?有啥讲究?

2023年是特殊的一年,出现了两个二月,即多出了一个闰二月,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值得注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一般会以阴历为依据,阴历和阳历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协调二者的差距,今年多出了闰二月,农历一共有384天。

所谓的“闰二月”是人工协调出来的一个月,在老一辈的观念里一般被认为是不和谐的迹象,因为这样的年份春天就显得比较长,容易出现气候的反复,比如会出现典型的倒春寒,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也不利。

为了顺利的度过“闰二月”,老一辈人都有下面的讲究,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当然各地的习俗有所不同,大家可以来讨论讨论。

1.避免上坟

众所周知,每年的清明节前夕,大家都会通过上坟的方式来祭奠逝去的亲人,这是一种表达哀思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而在闰二月老一辈不建议上坟,毕竟这个时节是春耕的重要时刻,如果因为上坟而耽误了一年的收成,那么得不偿失,所以就有了闰二月不上坟的讲究。今年的清明节刚好在闰二月之中,所以很多人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就提前上了坟。

2.避免过生日

生日是很多人一个重要的节日,大家都会来进行庆祝,但是闰二月意味着同样的一个月会出现两次,所以大家一般不会在闰二月里过生日,仅仅过阳历的二月生日。其实在老一辈的人看来,如果过两次生日,则意味着消耗了未来的寿命,这也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过生日就是为了许下美好的愿望,保佑自己平安健康,所以通常的做法是二月的生日,一般过阳历的生日。

3.避免光脚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子女会在闰月给父母穿上新鞋,毕竟在以前的人看来闰月是不太吉利的时候,如果穿上新做的鞋,就能够避免灾祸的发生,赶走厄运,通常情况下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闰月送鞋的风俗习惯。

其实从气候的角度来讲,闰二月不能光脚的原因很明显,是因为这个时段的天气不是很稳定,容易出现倒春寒,如果光脚可以导致寒气进入体内而生病,所以这个时段不要急于减少衣物,避免着凉。

4.避免动迁

对于很多人来讲,一辈子搬不了几次家,毕竟人都希望能有一个稳定的住所,为自己提供温暖的庇护。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如果搬家或者盖新房都会查看黄历,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目的就是保佑以后的日子平安顺利,红红火火。在传统的观念里,闰二月并不是搬迁盖房的最佳时机,因为这时候的天气比较冷,而且如果动迁的话,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这个时候建议大家都多待待在家里,不要着凉,避免遇到寒邪。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搬家盖房都是重大事项,要图个吉利。

其实关于闰二月的很多讲究在我国的各个地区也有差异,存在一些争议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上面的几种说法听起来甚至有点新鲜。不过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大国,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一些风俗,还是有他的经验和道理。总体而言,保留以上的风俗还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因此对于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我们也要持尊重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2023年是双春年,冬天偏冷吗?

#秋日生活打卡季#

2023年的夏季基本过去了,如今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秋季了,有些地方都已经是深秋了。

虽然在入夏前就有专家说今年的年景不太好,并且大概率会出现像去年一样的极端高温天气。但是在小编看来,今年的夏季真的不怎么热,至少是没有去年那么热。其特点是酷热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最高温度也没有去年的高。

如今夏季过去了,最受关注的就是今年冬天的天气了。听村里的老人们聊天,他们也常说起这个话题。并且不少老人还有点担忧,说今年的冬季大概率会是一个“冷冬”。

而他们判断的依据就是“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这里的春可不是指春天,而是指立春节气,而冬并不是指立冬,是指冬天。

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一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它们把冬季夹在中间的话,那么这一年的冬季就会很冷,而且春天也容易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其结果就会导致牛羊等牲畜因为遭受严寒而生病,从而出现“十个牛栏九个空”的情况。

而很不巧的是2023年就是“双春年”,年头和年尾都有立春节气。那今年的冬天真的偏冷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了解它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2023年的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

大家也知道,24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它作为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这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因此二十四节气是和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而且它在历史发展中被列入农历,并且还是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过去古人规定了立春节气是农历的岁首,也就是立春节气是一年都开始,然后一年有24个节气,其中每个月就是2个节气。而这两个节气的前一个称之为“节”,后一个则是“中气”。立春是24节气之首,也是一年的开始,所以它是第一个节气。

在正常的年份,一般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的。可是在有些年份的一些月份就会出现至于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情况。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阳历和阴历的历法周期不同。而农历就是为了协调阳历和阴历的历法,通过与阳历的置闰法而发明出来的一种历法。

在一些没有中气的月份,就会称之为前一个月的闰月。而有了闰月的年份,农历就不再是12个月,而变成了13个月份了。

如此一来这一年也就不再是24个节气,变成了25个节气了。其中立春是在岁首,因而它就有可能出现在上一年的农历年中,从而就在年初有一个立春节气,在年尾也有一个立春节气,而这样的年份就被称之为“双春年”。

2023年就是因为有闰二月,整个农历年就有384天了,其中在农历的正月十四立春,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五又是立春节气,也是就是人们说的两春年,并且出现了“两春夹一冬”的情况。

不过,古人以“双春年”为依据来判断冬季的冷暖,这个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因为“双春年”和冬天天气是否寒冷并没有直接关系。

原因前面也说了,2023年是否出现“双春年”取决于农历和阳历的置闰法计算结果,可以说这是一种人为的结果。

何况古人还设置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则,也就是每19个年头里就有七个闰年,换言之这样就会有7个年是“双春年”,也有七个年份是没有立春节气的,这样的也被称之为“寡妇年”、“黑年”,可见其频率是非常高的。

再加上通过近些年的情况来看,大数据也是不支持这种说法的,并没有因为出现“双春年”了,冬季就特别冷的情况。

毕竟冬天的天气是否寒冷和有没有出现“双春年”的关系不大,其主要是受到气候的变化影响,具体则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观测数据来判断。

在我看来今年的冬季不会太冷,因为老祖宗还传下来一句经验之谈“三伏不热,三九不冷”,而今年的夏季就不是太热,所以以此判断冬天也不会太冷。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2023年是“双春逢闰二月,四事要躲避”,是哪四件事?了解下

2023年已经过去了近四分之一了,但是在农历却还是处于二月份。因为今年有点特殊,有一个闰二月,即过了一个农历二月份,后面还有一个二月份(从3月22日到4月19日),两个二月加起来一共有59天。

而且农村不少老人都在说,今年的年份很特别,也是由于这个闰二月,一年中就有了13个月份,要比正常的年份多一个月,自然节气也多了一个,那就是多了一个立春节气。

即在年初有一个立春节气,到了年尾也有一个立春节气,这样就是“双立春”,因此今年也叫“双春逢闰二月”,是多年难得一遇的。毕竟闰二月一般很少见,在本世纪也就出现了四次而已。

而在民间就有一种说法:“双春逢闰二月,四事要躲避”,即这样的特殊的年份,有四件事情是不宜做的,那到底是哪四件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①老人们不过寿!

本来我也是不知道有这种说法的,是因为有个亲戚今年的二月份正好是69岁生日。按照老传统的话,过生日都是以农历为主的。

当我们都准备去给他过寿的时候,他的儿子就逐个亲戚打电话通知了,说今年是闰二月,所以就不过寿了,推迟到了明年再过。

听老辈人说在很多地方确实忌讳在闰年过生日的,这是因为闰年的话就有闰月,如果过寿的日子正好是在闰月的话,那就相当于一年过了两次生日。

而老人们对过寿是很忌讳的,过生日就是长了一岁的意思,如果一年当中过了两次生日,就相当于长了两岁,因此在很多地方都是避讳闰月过生日的。

②闰二月也不宜嫁娶

说的就是如果打算结婚了,在挑选日子的时候就不能选在闰二月,要在其他的日子。其实在我国每家不光是闰二月不宜嫁娶,一般结婚都是要避开闰月的。

这是因为闰月是古人为了平衡阳历和农历的“差值”,人为额外增加来的。一般一个月中前一个是节气,后一个是中气,只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的月份才是完整的。而闰月就是因为没有了中气,所以这样的月份人为是不完整的。

而结婚这样的 大事,讲究的规矩很多,就是为了一个美好的寓意,既然闰月不完整,所以就有了闰月不宜结婚的说法。

③闰二月不乔迁、不动土

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老话,那就是“闰月不动土,闰月不造屋”,年轻人可能没听说过,但是上了年纪的应该很清楚。它的意思就是说在闰月的时候,不宜挖地基、建房子等搞大工程。

在过去农村确实有这样的规矩,一般像建房子了,需要开工动土的大事情也会避开闰月。而且不光是建房子要避开,就连搬家也不行。认为这样会影响家庭的运势,所以最好是提前,或者是推迟一下,而不要急着在闰月开工。

④闰月不立碑,不迁坟。

迁坟自古以来都是“大事”,俗话说“切莫迁坟,十迁九败”,就凸显出了古人对迁坟是非常慎重的,不到迫不得已是不能迁坟的。

因为迁坟就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事情,是非常麻烦的。老辈人的说法就是“入土为安”,轻易迁坟就会打扰先人,这样搞不好还对家族运势不利。

而且如果要迁坟,肯定是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才行,稍微懂一点的人也知道,迁坟一般都是要避开闰月的。

至于立碑,在民间的讲究也很多,其中就有“墓碑三不立”,说的是在以前对于三种人是不能立碑的。而且一般都是亲人离世三年后才可以立碑的,往往是在清明节,或者是寒衣节立碑。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清明节前后,农村很多人给过世的亲人立碑。

但是需要注意,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双春遇到闰二月,而且清明节就是在闰二月十五日,所以今年的清明节期间也是不宜立碑的。如果想要给故去的亲人立碑,最好是推迟到下半年的十月初一寒衣节。

写在后面

虽然说农历闰二月的出现,这完全是一种人为的适应自然规律的措施,当农历的月份中只有“节气”而缺少了“中气”,那么这个月就是上一个月的“附月”,即是上一个月的闰月,今年的清明节后面就缺少了“谷雨”这个中气,所以就有了闰二月。

而且闰月的出现和迷信、鬼神是没有关系的,比如民间常说的“闰二月流年不利”就是没有什么依据的。

但是如果在当地确实有这样的习俗,比如逢闰月老人不过生、闰月不嫁娶、不建房和立碑等,这个就还是要遵守的,毕竟习俗不完全就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