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姚策郭威事件最新进展啥时间宣判(姚策郭威事件最新进展)

姚策郭威事件最新进展啥时间宣判(姚策郭威事件最新进展)

壹现场|“错换人生28年案”二审宣判:姚策方获赔100万

备受社会关注的“错换人生28年案”迎来二审判决。2月8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获悉,该案于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原告姚策方获赔逾百万。

法院对于郭希宽、杜新枝、姚策的上诉不予支持,维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原判,赔偿郭希宽、杜新枝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赔偿姚策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

对于姚策的上诉请求予以支持,支持姚策上诉请求,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赔偿姚策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60万余元,驳回姚策的其他上诉请求。

姚策代理律师周兆成告诉记者,由于姚策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姚策妻子和亲生父母都不敢离开,这次宣判,家属安排姚策的姨妈和姨父出席。

“现在已经没有治疗方案,他每天疼得生不如死”。对于姚策的身体状况,姚策生母杜新枝介绍,目前癌细胞已经向骨头、肺部、淋巴转移了,肝部癌细胞的标志物甲胎蛋白也已经达到最高值。

据记者此前报道,江西青年姚策2020年2月查出患癌,母亲许敏欲“割肝救子”,才发现在生产的医院抱错了孩子,亲生儿子其实是和杜新枝生活在河南的郭威。一段“错换人生28年”的秘密就此揭开。

在与院方协商无果后,双方当事人走上法律诉讼道路。2020年12月7日,“错换人生28年案”一审宣判,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赔偿原告姚策、郭希宽、杜新枝各项金额共计76万余元。随后,姚策、杜新枝、郭希宽提起上诉。

实习生 贾尚栩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朱健勇

来源: 北京头条客户端

姚策生母回应“错给郭威打阻断针”质疑:打的是乙肝疫苗

近日,“错换人生28年”事件“错换”被指系“偷换”引关注。此案有多个疑点有待查证,其中网友质疑姚策生母杜女士发表的“阻断针错打在郭威身上”一说。

26日,杜女士回应称,不是阻断针,是乙肝疫苗,并说是医院未能及时为郭威接种首针疫苗,郭威满月和半岁时均接种了疫苗。此前,杜女士曾称,刚出生时就给郭威打了乙肝阻断针。

开封卫健委医政医管科科长乔俊梅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1992年1月起,在父母自愿自费的情况下,医院可以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的首剂接种,2005年才需要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经调查,姚策和郭威在淮河医院出生住院期间均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一针,原因不详。

双方声音

姚策养母称明显非人为不可能错换

2月25日,“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生母杜新枝是否故意偷换孩子一事,在网上引发热议。

此前,姚策养母许女士一方律师李圣在直播间中提到,可以将“错换人生28年”,改为“偷换人生28年”。2月25日,许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在一心只想要查出真相,不管是“错换人生”还是“偷换人生”都是为了彻查当年的真相,而上述说法“没有针对谁,也没有点任何人的名字”。

2月25日,记者联系到姚策的养母许敏,她也证实了在多方调查取证中发现,此案中非人为不可能导致婴儿错换。

姚策生父怒斥“偷换”孩子一说

目前,姚策生父母一方已起诉养母许女士的律师。郭希志称,双方现在互相伤害攻击很不应该,姚策如果没有抱错,跟着他们就不会得肝癌,他们不埋怨已经够意思了。对于网友质疑当值护士是其亲戚的说法,郭希志反驳称这是天方夜谭,只是名字里有一个一样的字。

姚策本人回应“错换”与“偷换”:养母律师不缓解节奏却带节奏,越抹越黑

2月25日,@正面face 在杭州见到病房里的姚策,他的健康情况虽较前段时间有所好转,但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当天在身体状况稍好一些后,针对网友的各种质疑,姚策希望给出自己的看法与解释。

姚策:“我最大的看法就是(养母律师)作为一个律师真的很不专业,不说你去缓解节奏吧,自己为什么要带节奏。作为律师可以有很多司法手段。而且法院也说得很清楚,医院承担了全部责任。所以网上说的猜测真的没有意思。还有说当年帮忙偷换孩子的是我们家的亲姑姑,这个事情郭威也回应了,他说他印象里没有这个亲姑姑,而且敢帮忙偷换孩子是得多亲的人才能承担这个风险,那不可能28年郭威见都没见过这个人吧?”

原标题:姚策生母回应给郭威打阻断针质疑:就是乙肝疫苗,第一针是满月时打的

来源:综合@时间视频 红星新闻 凤凰新闻

错换人生当事人姚策去世 姚策郭威事件始末最新消息!姚策生父发声: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吧

姚策走了,带着遗憾和不舍。

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和生父母、妻子、孩子在北京的病房里度过,每晚都因疼痛而难以入眠,身体也越发瘦弱,颧骨高耸,蜡黄的脸皮耷拉着,因为无法进食,日常靠输液维持。

离世时,姚策体重不足100斤,而刚检查出肝癌时,他的体重有160斤。

姚策个人抖音号发视频配图

过去一年,姚策的人生像一部剧情离奇、高速推进的电影。“错换人生”和“癌症青年”的双重悲剧,姚策作为当事人,不仅要承担身体的痛苦,还要承受其中掺杂的复杂情感和人性。

“错换人生28年”姚策去世

3月24日上午,据姚策妻子熊磊证实,之前备受关注的“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在北京因救治无效去世。

要知道,当天早些时候,姚策的个人社交平台还发布辟谣,称目前还很好。随后不久,该视频就被删除。

23日,得知姚策去世的消息,在河南驻马店的郭威迅速联系陪护姚策的杜妈(杜新枝),“那边儿比较嘈杂,情况不太好,(姚策)应该是没有抢救过来吧。医生的意思是抢救不过来了。”

对于姚策突然去世的消息,郭威表示很震惊。“之前也有联系,没有听说过情况特别严重,一直在正常治疗。”

因为姚策一直在医院治疗,自己的工作也比较忙,郭威称和姚策面对面见面比较少,但是电话一直有联系。“聊的最多的就是我们自己家的家事。我听杜妈说他吃饭不太好,会多鼓励鼓励他。”

姚策生父郭希宽:“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吧”

月23日下午,澎湃新闻从“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的亲生父亲郭希宽处获悉,姚策当日11时许在北京一医院去世。郭希宽称,他现在正在北京八宝山处理姚策后事。

据每日人物和新京报报道,姚策的妻子熊磊在接受采访时称,姚策23日上午因器官衰竭、癌细胞转移等原因抢救无效死亡,姚策曾表示希望安安静静地走,火化后由家人带回江西。

郭希宽称,姚策在生前已经遭受了太多不幸。“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吧,这也是他希望的。”

在殡仪馆内的石板路上,郭希宽摇摇晃晃地走着。“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二次伤害了。”郭希宽的声音有些颤抖。在殡仪馆的门口,郭希宽等候着亲属们的到来。

错换人生28年事件始末

对姚策而言,2020年是很复杂的一年,“充满着奇幻的色彩”。

2020年2月中旬,姚策在家时突然觉得腹部很痛,去医院一检查,肝癌晚期。“晴天霹雳”,回忆起知道检查结果时,姚策的养母许女士告诉南都记者。

儿子得病以后,许女士想,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无非是割她的肝,这么多年来,她没生过什么病,也没有不良嗜好。3月,她们去上海治疗,见到医生后,许女士就开口,“用我的肝,我是他妈妈。”

命运的转折点被一次寻常的血检揭开。

体检中发现姚策的血型和许女士夫妇的血型都不相符。再亲子鉴定,姚策并非她们亲生。“我的肝也没有用。”许女士说。

两个孩子人生的轨道,在28年前开始交错。1992年6月,江西九江的许女士与河南的杜女士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生产,相隔十几个小时出生的两个男婴被错抱。几经周折,4月中旬,许女士夫妇在河南驻马店找到亲生儿子郭威,他已是一名辅警,儿女双全。孩子与父母在火车站相见,母亲抱住孩子痛哭,迟迟不肯放手。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网图

人们一开始都没有想好要怎么告诉患病的姚策。

一个星期之后的4月25日,姚策和妻子带着孩子在公园玩,划着手机,划到一条“错换人生28年”的新闻报道,照片中躺在病床上的当事人与自己同龄、同城、同病。仍心存侥幸的他把妻子拉到一边询问,是真的。

他大脑一片空白,突然感到迷茫和害怕,“(父母)他们是不是要离开我了?”

那天如常回到家,父亲喊他喝汤,姚策却感到尴尬。父亲看他的一个眼神,拿碗的一个动作,得知真相之后再看,他觉得不自然。

犹豫片刻后,姚策终是开了口,“我们生活这么多年,从没发现你们是心里这么能藏事儿的人,你们完全没有必要瞒我这么长时间。”

4月30日,等待与亲生父母见面的姚策。南都记者 詹晨枫 摄

知晓之后,姚策在朋友圈分享了电影《大话西游》的插曲,歌里唱到:“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身世明了之后的另一个残酷真相是,姚策生母杜新枝患有乙肝,28年前的错抱事件可能导致姚策未被及时采取乙肝母婴阻断措施。

自幼儿园时,姚策便被检查出有乙肝病毒,当时,养母许女士自责不已,“一下瘦了10斤”,想着夫妻俩没有乙肝,小孩是从哪里传染的?为了给姚策治病,家人从小对他“千宠百爱”,不敢让他累着,也不让他生气,这才稳定了病情,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任何症状。

如今他们知道了,从小患病的真实原因。

母亲取肝救儿子发现非亲儿

3月23日 14:55错换人生28年案当事人姚策去世

3月23日 10:35姚策因肝癌病逝?姚策生母回应

2月27日 19:57姚策生父回应偷换人生质疑

2月27日 09:02多筹款平台联系姚策限时退款

2月27日 07:26姚策生母回应给郭威打阻断针质疑

2月26日 20:00姚策本人回应错换与偷换

2月26日 11:16姚策被两筹款平台拉入黑名单

2月26日 00:07姚策生父怒斥偷换孩子一说:已起诉律师

2月25日 21:55姚策回应生母被疑“故意错抱”和房产争议

2月25日 17:57姚策养母称偷换孩子明显是人为

2月25日 08:59姚策生母回应被指偷换孩子

2月8日 15:41错换人生案二审:姚策方获赔逾百万

1月26日 13:03“错换人生28年”案二审开庭,将择期宣判

1月10日 17:23“错换人生28年”案小伙姚策病危

2020年12月28日 14:46“错换人生28年”案原告提起上诉

2020年12月11日 14:46“错换人生28年”案姚策再获10万元先执赔偿,将回到医院治疗

2020年12月7日 09:59\"错抱孩子28年\"案一审宣判

2020年12月6日 18:21\"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起诉开封卫健委已庭外和解 当事人病情加重

2020年12月4日 16:44\"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癌症晚期无法换肝 生母诉卫健委未当庭宣判

2020年12月3日 22:22\"错抱孩子28年\"案当事人起诉卫健委

2020年11月25日 12:28“错换人生28年”涉事医院同意赔偿不超过60万 姚策癌症扩散写绝笔信

2020年9月11日 09:09“错换人生28年案”今开庭:原告索赔三百万,调查未有结果

2020年9月8日 15:32\"错抱孩子28年\"案母亲愿换回重病儿子

2020年9月5日 22:14“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向医院索赔273万,案件将于下周开庭

2020年6月26日 12:28“错换人生28年”患癌当事人病情恶化 律师已向医院发函

2020年5月14日 22:09开封卫健委回应错换人生事件

2020年5月14日 16:55错换人生28年家庭未收到道歉,抱错医院称可从精神补偿金中借支

2020年5月14日 11:39错换人生家属申请对涉事医院降级摘牌 取消荣誉

2020年5月13日 22:49医院就错换人生28年事件公开道歉:病例出错但与当事人患病无直接联系

2020年5月13日 18:18错换人生28年医患调解无果,家属发现当年病例资料有误

2020年5月10日 22:04“错换人生28年”九江母亲称医院拒垫医疗费,医院称仍在协商中

2020年4月30日 20:35错换人生28年的两家人跨省认亲

2020年4月27日 19:3828年小伙家属向医院提3点诉求:望垫付30万给娃治病

2020年4月27日 12:51错换人生28年事件母亲发声

2020年4月27日 10:49孩子被错抱28年 涉事医院正和家属协商赔偿

2020年4月25日 16:48涉事医院回应\"错换人生28年\":若是医院错 绝不护短

2020年4月21日 11:2928年错换人生,母亲想“割肝救子”,发现儿子非亲生

聚焦“错换人生28年案”两大焦点

焦点一:究竟是“错换人生还是偷换人生”

姚策养母(郭威生母)许敏一方律师李圣在直播中提偷换人生28年的说法,指姚策郭威“错换人生28年”为“偷换人生28年”,一时间掀起网络激烈讨论。

2月25日,姚策养母在其个人认证微博@江西九江许敏中回应28年前新生儿互换存疑一事。许敏提出了三个疑点。

一是姚策和郭威分别出生于6月15号和6月16号,中间隔了一晚;

二是出生的地方也不一样,一个是在产房顺产出生,一个是在手术室剖腹产出生;

第三,两个人出生之后,手腕的标识都有;两个人出生之后,都是各自穿戴的自家准备的衣服。

孕妇大三阳出生的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应该是分开管理的,这种情况下,新生儿的手腕标识被互换,自家准备的新生儿衣服被脱下来再互换穿上,令人难以置信。

许敏称,现在网上各种声音都有,其实在真相出来之前,各种猜测意义也不大。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在什么地方,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她们也一直在坚持寻找真相。

还有一些未被证实的疑点,比如,许敏亲生儿子郭威明明于1992年出生于淮河医院,但他的出生证明却显示于1995年出生于驻马店计生办,再如,许敏和杜新枝生产时的当值护士,郭希志,与杜新枝爱人郭希宽的名字仅一字之差,被怀疑有亲戚关系。

针对偷换人生质疑,姚策生母杜新枝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助产护士郭希志为丈夫郭希宽的同乡,并不存在亲属关系,至于郭威的出生证明,因为自己是意外怀孕,当年计划生育规定,头胎是女儿,有残疾,母亲必须年满三十岁才能再生育。杜新枝生产时28岁,所以又过了3年才托熟人拿到准生证,给郭威开具了当年的出生证明。但是网友对于杜新枝的回应显然并不买账。

据新京报消息,淮河医院主任与郭庄村村长俩人曾一起向@江西九江许敏证实:姚策当班护士郭希志(姚策出生当班护士),与郭希宽(姚策生父)为亲属关系。

这些疑点却并没有随着姚策的去世而消失,而是敲击在每个卷入这场风波的人的心上。

焦点二:房产之争

据新京报消息,姚策名下有一处位于九江市黄金地段的房产,面积99平方米,是许敏夫妇早年为他按揭购置的婚房,还有十几万房贷未还;郭威名下没有房产,但他在驻马店实际居住的房屋为杜新枝夫妇购置,面积136平方米,房贷已还清。针对房产归属,网友也是议论纷纷。

2021年1月5日,姚策曾发了一条短视频,表示将把九江的房产归还养父母。不过,表示归还房产的姚策,至今未能为房产过户。2月22日,姚策在其短视频账号发表声明做出解释,称尚未过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房贷尚未还清,自己一直在外治疗,房产具体归属人也未谈妥。此外,郭威也曾明确表示不愿搬离驻马店的房子,所以九江的房产暂时无法过户。

3月19日,姚策养母许敏在微博上回应房产归属和救治费用问题。许敏称,江西九江的房子是由许敏夫妇购买唯一房产并进行装修(其中借了许敏母亲20万元,低价买掉学区房全部用于装修购置所有物品,还信用卡,送彩礼,请婚庆公司举办婚礼,宝宝出生月子支出),每月的贷款也是由许敏夫妇偿还。许敏夫妇顾念28年的感情一直希望能协商处理,但不排除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的可能。

姚策去年2月份生病到5月份医疗救治费用,及8月份买药全是许敏夫妇到处借钱和单位同事捐款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日子,姚策及亲生父母向淮河医院索赔偿款里面有部分是许敏夫妇出钱,姚策庭审后向律师表示会还给许敏夫妇用于还债,但至今分文未还。

姚策离世的微博评论中,网友仍在关注九江的房产有没有归还给许敏夫妇。

似乎一切并没有随着这个人的离去而尘埃落定。

翻看姚策养母许敏的微博,有一篇文章封面是许敏夫妇同亲生儿子郭威一家的合照,一家人笑意盈盈。

而据北京青年报消息,姚策的朋友圈最后一条定格在2月26日,他说,我们一家的感情从未改变,28年的情感也不会因为网络舆论冲击而烟消云散。只是目前家人确实受到网络舆论影响非常严重,我希望通过法律能找寻真相,让每个人都意识到,真正重要的是家庭,尽快开庭,尽快结束,然后断网,关起门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才是最后完美的结局。

(综合媒体报道)

“错换人生案”一审开庭:激辩姚策患病因果关系,父母当庭泪下

9月11日上午9时许,“错换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法院一审开庭。

在这间约100平方米的法庭里,患癌小伙姚策的亲生父母郭希宽、杜新枝面色憔悴,情绪一度失控并当场落泪。被告席上只有两名代理律师,被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下称“淮河医院”)的医生、领导等未出庭应诉。

这场纠纷始于2月17日,江西九江的姚策被确诊为肝癌。正当母亲蒋艳丽准备为儿子捐肝治病时,却发现姚策不是她和丈夫亲生的。在前往当年生产的淮河医院(原开封医专第二附属医院)调查后,蒋艳丽夫妇发现,医院错抱了同病房杜新枝夫妇的孩子。

在杜新枝、蒋艳丽两家人看来,姚策从小患有乙肝并发展为肝癌,与出生时被抱错、未能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有关,淮河医院应该对此负责。

今年7月,姚策和亲生父母郭希宽、杜新枝将淮河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承担姚策因肝癌支出的所有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共计91.6万余元,并赔偿三人的精神损失费、寻亲费、郭希宽误工费等共计180余万元。

9月11日上午,姚策生母杜新枝(右)与代理律师周兆成在鼓楼区法院门前。新京报记者 张惠兰 摄

下午2时许庭审结束,淮河医院的律师未对媒体发表任何意见便匆匆离开。随后,姚策等人的代理律师周兆成表示,庭审时,对于28年前孩子是怎么错抱的、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等关键事实,淮河医院仍未查清。

周兆成说,目前两起案件的庭审已基本结束,接下来鼓楼区法院还要对一些证据进行认定;至于何时宣判、以何种方式宣判,现在尚不明确。

起诉前,蒋艳丽夫妇及郭威退出诉讼

9月11日上午开庭的是两起民事案件,被告均为淮河医院。

起诉状显示,其中一起案件的原告为姚策,他认为自己出生后即在淮河医院被“错抱”,脱离了亲生父母的监护,因而没得到严格的乙肝加强治疗,导致28岁就罹患肝癌晚期。他因此请求淮河医院赔偿由此造成的治疗费及相应损失,共计916947.81元。

另一起案件的原告为姚策及其亲生父母郭希宽、杜新枝。他们认为因在淮河医院“错抱”孩子,三人“遭受了难以估量的精神创伤”,因此请求淮河医院支付每人6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并支付寻亲费1193.5元、郭希宽误工费11946元。

此外,三名原告还在开庭前追加了诉讼请求,希望淮河医院支付郭希宽、杜新枝抚养非亲生子的抚育费28万元并公开道歉。杜新枝说,28万元是按照姚策每成长一年一万元的标准提出的,目的是要让医院记住这28年的过错。“到现在,医院都没向我们正式道歉。姚策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界,在医院就错抱了。现在他又生了病,不能让他再稀里糊涂地走。”

但开庭时,周兆成未向合议庭表达上述诉讼请求。他的解释是,担心临时增加诉讼请求,会拖慢诉讼进展。

“后一起案件原定由两个家庭的6个当事人(即杜新枝夫妇、姚策、蒋艳丽夫妇、郭威)共同提起,但是去法院起诉前,姚策养母蒋艳丽因为受到巨大的精神伤害,情绪崩溃,呼吸困难,晕了过去。所以(蒋艳丽夫妇及郭威)暂时退出了这次诉讼。”周兆成说,未来,蒋艳丽夫妇及其亲生子郭威可能另行起诉。

9月10日晚,杜新枝夫妇与代理律师讨论案件。新京报记者 张惠兰 摄

据周兆成介绍,今年7月23日,两起案件的原告向开封市鼓楼区法院递交了起诉状,与此同时多次向淮河医院释放和解信号,“但医院的回应并不积极”。

9月9日,鼓楼区法院召开了两起案件的庭前会议,原告再次表示愿意庭前调解。周兆成说,被告代理律师表示要征求医院领导意见,“昨天(9月9日)晚上从法院离开到现在,(还)没收到被告的回应。”

姚策患病与错抱孩子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从庭前会议起,姚策诉淮河医院案的原被告双方就对两个问题有所争议:一是28年前姚策在淮河医院出生时,医院的诊治方案等是否存在过错;二是姚策罹患乙肝并最终发展为肝癌,与错抱孩子是否存在必然因果关系。

对于第一个问题,周兆成从一份开封市卫健委向鼓楼区法院出具的文件中发现,早在1988年,开封市已对乙肝免疫做出严格要求,从1992年开始,各县县城新生儿接种率要达到85%,建卡率要达到100%。“从这个意义上讲,淮河医院根本没有理由不对新生儿进行乙肝防护。”

对此,被告淮河医院代理律师在法庭上出示了相关证据,并表示淮河医院为河南省管医院,开封市的文件对其不具有约束力;而且当年的政策是逐步推进的,姚策出生时要求的推广率并非100%。

至于姚策患病与淮河医院错抱孩子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被告当庭否认。淮河医院代理律师说,杜新枝产前患有严重的乙肝,姚策在母亲子宫内就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且1992年时乙肝阻断技术并不成熟,即使姚策出生时注射了乙肝疫苗也无济于事。所以姚策出生后是否被错抱、是否接种了乙肝疫苗并不影响其日后罹患乙肝的结果。

对此,原告提交了杜新枝长女未患乙肝的证明、杜新枝怀姚策时的B超检验单。前者试图证明乙肝患者的子女未必同样患有乙肝,后者试图证明姚策出生前十分健康。

尽管姚策的养父母退出了本次诉讼,但11日上午的庭审中,二人仍以证人身份出庭。姚策养母蒋艳丽身穿黑衣、戴着口罩,当庭表示自己在淮河医院生产时,院方未告知新生儿需注射乙肝疫苗;大约两年后,姚策被确诊为乙肝。

在回忆自己如何生下郭威、如何带着年幼的姚策治病时,蒋艳丽一度泣不成声。

9月11日上午,姚策养母蒋艳丽从江西赶到了庭审现场。新京报记者 张惠兰 摄

此外,原告还请杜新枝的弟弟、在驻马店防疫站工作的杜某出庭作证。杜某表示,虽然1992年时乙肝免疫尚未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但针对母婴垂直传播,单独注射乙肝疫苗的阻断率在87.8%,并不像淮河医院所说的没有效果。

在姚策患病的因果关系问题上,法官在庭审中表示,被告淮河医院曾向合议庭申请鉴定。但案件牵涉的医疗专业问题众多,合议庭将在休庭后对双方作出回应。

对此,周兆成表示,原告已向法院建议驳回相关鉴定申请。原因在于淮河医院管理混乱,杜新枝当年在医院生产、住院时的不少病历材料和重要数据缺失,这最终可能导致鉴定难以进行。此外,姚策病情严重,难以等待漫长的鉴定程序,所以希望淮河医院尽快给予赔偿。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早在姚策等人起诉前的7月12日,杜新枝、蒋艳丽两家曾共同致信开封市卫健委及河南大学联合调查组,要求尽快公布错抱事件的调查结果。周兆成说,调查组成立后曾对媒体表示“调查不会没有结果”,但截至目前,两家人尚未收到调查结论。

9月11日上午,开封市卫健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调查组已将收集到的所有材料移交鼓楼区法院,“案子已经由法院受理了,我们不可能重复受理。”

争议精神损害赔偿

在姚策、郭希宽、杜新枝诉淮河医院精神损害赔偿案中,郭希宽、杜新枝及两名代理律师坐上了原告席,姚策本人因在上海接受治疗,未到庭。被告席上仅有两名律师,淮河医院的医生、领导等未出庭。

原告认为,对于当年在淮河医院生产的杜新枝,医院负有高度谨慎的注意义务,应确保产妇所生之子女处于产妇及亲属的监护之下。但淮河医院医护人员存在重大过失,使杜新枝之子姚策脱离监护,并导致杜新枝一家三口骨肉分离。为此,淮河医院应承担责任,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对此,淮河医院的代理律师承认错抱事实确实是在院内发生,但未明确医院是否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在精神损害应赔偿数额的问题上,原告律师提出,错抱一事不仅给原告的亲权、监护权、亲属权造成损害,还造成姚策最终罹患肝癌,使得他们刚一相认就可能面临再次分离的痛苦,“精神损害程度超出了我们了解到的所有案例”。因此,赔偿每人60万元“远远不够抚平(给原告)带来的精神损害”。

对此,被告律师表示,具体赔偿金额将交由合议庭裁决。

2020年4月30日,在江西九江的一家酒店内,姚策与生母杜新枝第一次见面。新京报记者 雷燕超 摄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原告律师提到杜新枝夫妇未来可能老无所养时,原告席上的杜新枝小声啜泣起来。而在法庭辩论环节,郭希宽突然举手示意称“我有话说”,之后他情绪激动地站起来,哭着要求被告查明当年错抱孩子的真相,“给个说法,为什么会抱错?给我们公开道歉!”

上午10时30分左右,法官宣布精神损害赔偿案休庭,但并未宣判。休庭前,原告律师再次向被告律师提出调解意向。但被告律师表示淮河医院未对此事授权,“要回去核实一下。”

姚策在上海接受治疗,未能到庭

5个多小时的庭审中,两起案件最重要的当事人姚策并未出现。姚策的妻子熊菲说,庭审前两天的9月9日,姚策刚在上海进行了一台手术。

今年2月,28岁的姚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伴有门静脉癌栓。确诊后,他先在南昌接受了靶向加免疫的保守药物治疗,后转院到上海,接受更为积极的放射性治疗。折腾了半年多,身高1.75米的姚策从150斤瘦到了120斤,衣服都大了。“虽然我很想到现场参加庭审,但身体实在不允许。”姚策说。

8月中旬再次到上海放疗后,医生发现姚策的门静脉癌栓有所控制,但肝上的癌细胞扩散到了肺部和骨头。此外,医生发现姚策体内的一些病灶活性很强,并为此安排了9月9日的介入手术。熊菲说,介入手术就是把药打到血管里,“把有癌细胞的血管堵住,饿死或杀死癌细胞。”手术结束后,姚策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天,疼出了一身汗。

最近一段时间,姚策在上海接受治疗。受访者供图

姚策在上海治疗期间,独生子留在了九江,由岳父母照顾,他的亲生父母郭希宽、杜新枝承担起了照顾姚策的重任。老两口从河南驻马店坐高铁赶到上海,和儿子儿媳在医院附近的老旧居民楼里租了一套单元房,一室一厅,不到40平方米,月租金5500元。

杜新枝夫妇陪姚策在上海治病。受访者供图

因为肝癌,姚策不能吃海鲜和鸡肉,杜新枝就经常给他买鸭肉以及补气的山药、芋头等。上海菜价高,杜新枝就和老伴趁着晚间菜场打折时出门采购。

杜新枝还把驻马店家中的豆浆机和电饼铛带到了上海。豆浆机不仅可以打豆浆,还能榨果汁,可以换着样地为姚策补充营养。电饼铛可以做烧饼、煎包,以免姚策总吃米饭。 “天天忙得都把我自己的病给忘了。”杜新枝说。

与姚策一样,57岁的杜新枝也患有肝癌。今年3月,她在河南郑州的医院被确诊为肝癌中期并切除了一部分肝,直到现在,还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在儿子儿媳面前,她看起来总是轻松开朗,照常洗衣做饭,可到了晚上,她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天天想的都是怎么孩子不是自己的?怎么亲生孩子又有病?他以后怎么办?”

在临近晚年时,杜新枝突然陷入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既怕失去亲生儿子,又怕失去相处28年的养子的感情,“好像一夜之间什么都没有了。”

治疗费已达数十万,未来或将卖房

为了分享对疾病的认知和自己的治疗进展,从5月初开始,在上海接受治疗的姚策在网络平台上开了直播。“我想给面对各种生活压力的朋友们打打气,其实生命的烦扰并不像我们眼前看到的那么多。”姚策说。

但6场直播后,他因身体不适无法继续开播。此后,他会不定期发布短视频,与网友交流互动。

5月中旬时,一名同样罹患肝癌的20岁女孩与姚策取得联系。姚策说,对方因为治疗,掉了一些头发。姚策看了心疼,便安慰女孩,“也算彼此相互鼓励”。

也有不少人给姚策发来鼓励信,其中一封题为《一位最想祝愿的陌生人》,是一名高中女孩所写。女孩称,了解到姚策被错抱28年,并身患肝癌的经理后,内心五味杂陈。“我犹豫了好久才决定加他微信,希望可以给他带来帮助。”

女孩说,最让她难忘的,是姚策发布的一段关于家庭的视频。视频中,姚策和妻子领着孩子,戴着自己送的旺仔口罩。“我能感受到他们很喜欢我的礼物,也给我带来了力量。”

与彻夜难免的杜新枝一样,姚策也经常失眠,因为难以忍受的疼痛,也因为要反复思考两家人今后怎么办。“我会坐在床上,从看着窗外的月亮到看着窗外太阳升起。”

对于与亲生父母的相处,姚策说,那是一个从陌生到融洽的过程,迟到28年的亲情渐渐升温。在上海治疗期间,郭希宽、杜新枝夫妇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爸妈在医院照顾我,帮我削水果,帮我倒水,都是没齿难忘的。”

治疗之余,一家人还去了抗战纪念馆、野生动物园等地游玩。因为身体状况特殊,姚策不能剧烈运动,即便步行,每天也不能超过8000步。但到抗战纪念馆的那次,他一天走了一万多步,“晚上全身疼”。

2020年5月2日,郭希宽曾在庐山为姚策挂上平安锁。新京报记者 梁静怡 摄

而对于养育自己28年的蒋艳丽,姚策说那也是他的爸妈。不管以后是两个家庭合并,还是自己到河南、河南的兄弟到江西,他都会一直照顾养父养母,也感谢养父养母对自己的不离不弃。“无论如何,无论是否存在血缘关系,28年的养育之情不可替代。”

姚策的另一重担心是钱。他说现在服用的靶向药每盒16800元,一盒能吃10天;免疫药物注射液每21天打一次,一次19800元;加上辅助药物、检查、抽血、治疗等费用,截至目前,已花费约70万元。“这里面有两家人多年的积蓄,有我自己卖掉的一辆车,还有部分爱心人士的捐款。”

熊菲说,姚策现在接受的治疗都是在为肝移植做准备。她之前听专家说过,如果姚策的身体符合做肝移植手术的条件了,从做手术到出院还要大约120万。

“我们不知道官司要打多久,所以一直希望能与医院和解。姚策看病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所以哪怕精神损失费不要,只要(淮河医院)包给我孩子看病就行。”杜新枝说。

熊菲和姚策也没想好接下来要怎么办。“我们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将来能做(肝移植)手术,只能卖房子了。”

(文中蒋艳丽、熊菲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张惠兰 刘名洋 实习生 杜佳冰 吴晓旋 王健

编辑 滑璇 李颉 校对 杨许丽